古代戰爭結束,戰場上的屍體如何收拾?最可怕的是拿來當軍糧

在古代,戰爭是經常發生的,一旦發生戰爭,傷亡就無法避免。在爭奪皇位的戰爭裡,人員傷亡最為嚴重,戰爭結束之後,人們是怎麼處置這些屍體的呢?

失敗的一方几乎被殺得所剩無幾,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力去收拾屍體,勝利的一方也不可能有那種閒情逸致去給敵人收屍,這些屍體一般有五種結局。

古代戰爭結束,戰場上的屍體如何收拾?最可怕的是拿來當軍糧

第一、無人收屍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這是杜甫對戰場上屍體的描述。確實屍體沒有人來收是最常見的現象,畢竟,戰敗的一方要麼早就落荒而逃,要麼全軍覆沒,哪來的時間收拾屍體呢?

第二、挖坑土埋

這種辦法是比較方便快捷的,戰後如果不清理屍體,屍體腐爛會滋生細菌,引發瘟疫,因此戰爭結束後,為了能夠快速處理屍體,會挖很大一個坑,把所有屍體都放進去,然後用土埋起來。這種方法後來演變成了戰爭的另一種形式活埋,曾經項羽就活埋了20萬秦軍。

古代戰爭結束,戰場上的屍體如何收拾?最可怕的是拿來當軍糧

第三、築京觀

在論功行賞的時代,築京觀也是處理屍體常用的辦法。築京觀就是把戰場上的屍體堆積在一起,堆積的面積和高度越大,自己的功勞就越大,因此很多勝利者都會用築京觀來炫耀自己的功勞。

古代戰爭結束,戰場上的屍體如何收拾?最可怕的是拿來當軍糧

第四、火葬

火葬雖然很方便,放一把火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不需要浪費時間和力氣,但是在古代,用火葬的方法去處理屍體的次數卻非常少,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古人認為,火可以淨化人們的心靈,死後火葬的人可以上天堂,進極樂世界。然而清理戰場的一般都是勝利者,而戰場大多數屍體都是敵方的,因為他們並不想敵人上天堂,所以幾乎不會採用火葬的方法處理屍體。

古代戰爭結束,戰場上的屍體如何收拾?最可怕的是拿來當軍糧

第五、充當軍糧

古代交通是非常不便的,雖然行兵打仗糧草先行,但如果路上出現意外的話,士兵們就沒有糧食了,從而導致不戰而敗。及時糧食能夠安全到達軍隊,但也根本不夠士兵吃,這時候這些屍體就變成了他們的糧食。

雖然聽上去很噁心,但是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卻真實發生過,曾經有一個將軍名叫秦宗權,此人非常殘暴,行軍打仗從來不帶糧食只帶鹽,他們不僅吃戰場上的屍體,有時候不夠分食的情況下,活人他們也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