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傷感詩句“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怎麼賞析?

信陵君無忌

唐代的詩人燦若群星,能夠留下名字已經說明非常了不起,如果能夠有一點名氣絕對就是才子了。這句詩的作者就是一位才子,晚唐的詩人馬戴。

全詩如下: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灞上為詩人來京城後的客居之所。秋天來到之後,詩人有感於秋節變換,從而想到自己身世落寞,漂泊異鄉,作此詩排解自己的寂寥。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灞原上秋風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來,天空之中接連不斷的雁群自北向南頻頻飛過。風雨之中最容易產生愁緒,而那飛翔在天空之中大雁,怎麼可能不讓人想起遠方的故鄉?在如此的場景之下,詩人的心情必然是失落。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落葉紛紛卻是他鄉的樹木,寒夜的孤燈只照在我一人身上。自己羈留異地,連惹起愁緒的都是他鄉的樹木。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滲透在這句詩的字裡行間。寫盡客中淒涼孤獨的況味。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孤寂的身影,燈光黯淡,詩人孤獨悽苦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此場景,怎能夠不讓人落淚?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秋夜孤房連露滴的聲音都可聽到,正說明他思潮起伏,長夜無眠;而所與為鄰的只有一個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經被拋出世外,寂寥感更進一步。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詩人為了求取官職來到長安,在灞上已客居多時,一直沒能夠某得一官半職,因而這裡率直道出了懷才不遇的苦境和進身希望的渺茫。

這首詩不論是寫情還是寫景,都重在真情實感,不作無病呻吟。

整首詩把客居他鄉的寂寥與仕途無望的苦悶交織在一起,讓我們感同身受。

馬戴雖然是晚唐詩人,但是無晚唐纖靡僻澀之習。

因為為了生計四處奔波,所以他的詩中抒寫羈旅之思和仕途的不如意,自然秀麗。

後人對他的評價非常之高,南宋的《滄浪詞話》作者嚴滄浪格外推崇他,還有的人認為他的才華足以躋身盛唐詩人之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