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三段擊是什麼水平?

六步五黃

明軍的三段擊,總被不是明粉們視為“明朝軍事科技,領先全球各地的象徵”。但實際上,三段擊的思維並非明朝獨創,更不是火藥武器出現後才有的事情。火藥武器在世界各地普及與形成主流後,三段擊式的戰術屢見不鮮。

明朝歷史上關於三段擊的最早記載,來自沐英在雲南面對大象時的作戰記錄。即3排手持原始火門槍的士兵,依次發射後到後排填裝。問題是,以火門槍非常低的射速,僅僅三排的數量,根本無法保持火力的連續性。

早在公元前後的古羅馬軍隊裡,使用輕型標槍的輕裝步兵,就會使用這種簡單的後退射擊戰術。士兵在投擲標槍後,退回到後排,然後再來一輪,一直到標槍射完或是戰鬥情況有變。

在中世紀中期,非常依賴弩作戰的宋朝軍隊,就採用了簡單的三段擊射擊法。只不過因為弓的操作比較簡單,所以不需要後退到後排去填裝。只需要填裝後站起來射擊就可以了。這套戰術與後來明朝使用的辦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唯一的區別原因,在於火門槍和火繩槍因為帶有火藥,士兵手持明火或火繩上有火星,需要間隔操作。否則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殉爆。

所以,拿著火門槍的早期明軍士兵,只是簡單的復刻了宋代就有的戰術。拿著火繩槍的晚期明軍士兵,更是在照搬數百年前就形成的條例。根本談不上什麼偉大創新。

在歐洲,早在明朝人認可火繩槍的威力前,著名的西班牙方陣戰術已經差不多研究完成。早期因為火繩槍士兵是長槍方陣的火力補充,所以數量不多,也是三段擊。這種戰法同樣是中世紀弩兵的戰術演變。

隨著火槍的重要性,逐步體現出來,西班牙方陣中的火槍手比例也大大提升了。這個時候,依然覺得火繩槍操作繁瑣的歐洲人,為了增強火力的持續密度,將士兵的排列數增加。火繩槍手經常以6-8排的厚度出戰。在個別情況下,因為戰場狹窄,部隊呈縱隊樣式作戰,火槍手隊列的厚度就更為可怕了。

即便是不受西歐戰術影響的俄羅斯與奧斯曼,射擊軍與近衛軍的火槍手們,也會嚴格的排列出各自縱深的隊伍,很多時候遠遠超過了3排。

在西班牙方陣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荷蘭與瑞典線列戰術,則將火繩槍的厚度基本設定在6排。依靠後退射擊、嚴格訓練、早期紙包裝的火藥+子彈混合包裝,這種戰術得到了全歐洲的認可。

為了增強火力密度和爆發力。瑞典人最早開始在特殊情況下,訓練6排火槍手隊列合併成三排。第一排蹲著、第二排半蹲、第三排站立,同時發射手中的火繩槍。這種增強火力方式,又被後來的很多明粉以訛傳訛為學習明朝三段擊。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情。

此時的明朝呢?空有三段擊概念,卻不是所有部隊都實施的。不少部隊在歐洲人開始換裝燧發槍的年代,依然連火繩槍都沒有裝備上。在不少戰鬥中,基本上也是列隊亂放一氣而已。和所謂的領先地位,沒有絲毫瓜葛。

歐洲方面則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荷蘭人繼續改進他們的戰術,並且最終將這套方法傳入英國。隨著燧發槍與刺刀的普及,全部使用火槍的步兵隊伍,堅持以3-4排射擊。燧發槍的射速與安全性,決定了隊伍可以拉長正面寬度,保持原來6排才有的火力連續性。三排一起發射的戰術,也被保留了下來。

之後的事情,就與明朝毫無關係了。畢竟,明朝在完全全軍裝備火繩槍以前就完蛋了。繼承明軍軍隊的清軍,在百年內將早期火門槍全部淘汰。為了火力的延續性,他們也會採用後退射擊的辦法。只不過不是3排,因為那樣實在是太單薄了!


米南德王問道

明軍的“三段擊”最早出現在沐英與雲南象兵作戰中出現,因為連續的槍擊會造成很大噪音,易受驚的大象會失去控制反而衝擊自己的軍陣。

具體戰術 示意請看下圖。

這種戰術的目的,是形成持續的火力打擊。我認為明軍的三段擊早期的話對付落後的野蠻民族有用,但對於後期的清軍用處就不大了!

用武術來說,三段擊 像是葉問電影裡的“詠春快打”,一打就是暴風驟雨的十二連擊,不給對方任何還手的機會。表面看起來好像很有用很厲害的樣子,

不過這個戰法有比較致命兩個問題:

1,

早期火槍的裝填太麻煩,一般需要幾十秒的裝填時間,等到這三排都射完以後,會出現一段危險的空白。如果能在前三次射擊前就把敵方擊退還好,如果對方士氣很強,沒有停下腳步一直衝過來,那就危險了。所以一般明軍會保留大量其他部隊來保護火槍手。

2,明軍使用的火槍,有一個問題,穿透力比較低,對付無甲或者輕甲的蒙古騎兵這些敵人效果還不錯,但對於重裝甲的敵人效果卻很低。

而這2個問題,努爾哈赤都很清楚。

明人記載:

“建州軍所帶盔甲面具,頭盔護手,全是精鐵所制,馬也是這樣。”

“建州軍多用明光重鎧,鳥銃未能洞貫”

還有雙層防護。

“先以重甲外披綿甲,盔外戴大厚棉帽者,在前執盾而進,立於山城之下”

“執狼筅、長槍、大刀利劍,鐵盔之外有綿盔,鐵甲之外有棉甲”

綿甲裡面是裝有鐵甲的。八旗部隊最能打的前鋒勇士,穿的都是這種重型盔甲。

八旗騎兵和明軍對戰經常用的方法是一開始就是假裝衝鋒,故意勾引明軍遠遠的就把火槍打完,然後再用重甲騎兵正式衝陣,這種戰法輕而易舉的就這麼破了明軍的火槍陣。

一般軍迷朋友們喜歡神話明朝初年明軍武器和戰法的先進,但實際上先進的戰法並不等於就是有效。需要不斷改進和發展才能適應戰爭。

而18-19世紀的“排隊槍斃戰術”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排隊槍斃戰術的真實意思是“排隊前進忍受槍斃,然後發起致命一擊”。根本和三段擊不是一回事!

三段擊”追求的是儘可能多的射擊次數,而“排隊槍斃戰術”則完全相反,追求的是“致命一擊”。

在1759年,英法之戰,英軍一直忍受著法軍的射擊造成的傷亡仍然緩步接近,直到兩軍接近30米距離,然後才發起蓄力以久的致命一擊,法軍在10分鐘內就損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

無論三段擊還是排隊槍斃,都是在特定的技術條件下才發展出來的對應戰法。這兩種戰法完全不同,就像一戰時代螺旋槳飛機的空戰,和今天的隱形噴氣戰機的空戰一樣,根本不是一回事。


滔扶會

其實吧,三段擊戰術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戰法,中國自戰國時期便已經有這種作戰技巧。早在秦國一統天下之際,便有秦弩兵列陣三行,首排為射手,第二排為裝箭手,第三排為拉弦手。憑藉著這種戰術,秦國的軍隊可以有持續的火力輸出。宋朝的時候,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中記載了宋軍利用腳蹬弩展開三段擊的戰術,此時的三段擊已經和後來的火槍三段擊戰術一樣,前排射完到後面去裝箭,第二排跟上繼續射。

到了明朝的時候,火器盛行,鎮守雲南的將軍沐英為了打擊來犯的高棉人,首創了火器三段擊的戰術。火繩槍問世之後,方陣戰術興起,打仗靠的是火繩槍和長矛手相互交替作戰。但是火繩槍並沒有發展出
米南德王問道說吹捧的歐洲火繩槍三段擊戰術,這裡要明白,西班牙包括後來的尼德蘭、瑞典都沒有采用成群的大排火槍手齊射,所以這談不上什麼三段擊戰術。歐洲真正意義上的三段擊戰術是在1750s有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首例開創,普魯士的士兵採用的是三大排的純火槍方陣,因為此時刺刀已經問世,火槍手不再需要長矛手的保護了。真正第一個使用火繩槍三段擊戰術的是日本的尾張大名——織田信長。

要說三段擊的戰術高不高明,其實還好,在大明,這種戰術並不是很流行,因為限於早期火槍的威力,攻守取勝之道看的還是刀劍的廝殺。成祖皇帝之後,大明基本採用火器、騎兵、步兵三方配合的戰法,並沒有重視三段擊戰術。而在歐州,自從普魯士被俄羅斯的騎兵沖垮之後,便改而使用成群的密集火力以及火炮和騎兵配合的戰術,這種戰術起始於古斯塔夫二世而成熟於拿破崙時代。

所以這麼說吧,三段擊戰術只是火槍時代的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並不是什麼驚世天作。


火器工坊

無可置疑,明朝初年的三段擊是世界上最前衛的火器戰術,從一開始就領先西方300年有餘。

根據《明史》記載,明朝初期平定南方(雲南)的將領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對付叛軍大象等野獸兵種時有感於火藥裝填速度太慢而改進的一種戰術射擊方式。具體是由三人為一個小組,先由最前面的火槍手射擊,然後退至隊伍後方專心裝填彈藥,由第二名士兵上前開火。三人交替裝彈、開火,使原本射擊一次需要一分鐘甚至更久的火繩槍效率提升三倍!近似於歐洲的半迴旋戰術 !



而西方則要到18世紀才確定這一戰術,這意味著明朝的三段擊的水平無疑是先進的,而且過於前衛。如此高超的戰術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明朝自始至終的處於世界頂尖的軍事理念,而同期西方不過是處於中世紀野蠻落後的部落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