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明月說日本戰國時的戰爭,實質是村長鄉長械鬥,有道理嗎?

楊若楓

說起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首先我說明一下日本當時的制度體系,日本戰國時期是名田制,這種類似的制度早在中國秦漢時期使用的,而日本最早在平安時期開始使用,也就是大概在中國唐代的時候,當時在日本佔有名田的人被稱為名主,按照各自佔田多少來分為大名和小名。這也就是日本戰國時期被稱作大名的領主名稱的由來。在日本戰國時代,武士們的收入並非是錢幣,而是大米。或者可以說,在當時的日本大米就相當於貨幣。石是糧食的計量單位。所以一個武士階層的家族實力的強弱一般來說是要看該武士家族的領地內實際的大米收入也就是年貢,所以當時一個武士家族的年收入就是以石作為計量單位。當時年收入能夠達到一萬石以及一萬石以上的武士則會被稱作為大名。而當時一萬石大名所能動用的士兵一般也就三百人至三百五十人左右。

日本戰國前期和中期的66個郡國下屬的各個大名之間的小混戰,戰鬥規模其實遠遠不如中國鄉下的械鬥規模。


比如民國時期《四邑平報》刊載了一起農村械鬥,發生時間是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4月20日。首先是林姓拆沙塘圩,然後陳姓與林姓產生爭鬥。接著林姓請來縣兵助拳,直接攻入了陳沖,燒殺搶掠殺死了近百人。不僅如此第二天,林姓又聯絡其他七姓聯盟開始進攻錦江、山咀、天湖等村,導致陳姓死傷數以百計。衝突械鬥一直持續至8月底,當時縣知事賓毅最終派兵鎮壓並且乘機勒索了數千銀元。而最終結果是陳姓各村人全面敗走他鄉流離遍野。這次持續日久的械鬥導致陳姓各村被毀鋪房一萬兩千餘間,死四百二十七人,共被擄去婦孺二百五十二人。但是林姓也並非毫無損傷,林姓的嶺背也被焚屋二千四百餘間,朗頭被燒屋一千三百餘間。也就是說這場農村械鬥中光死亡的人數都要超出日本戰國時期一萬石大名的全部兵力還要多。



但是到了後期,實力弱小的大名都被兼併完畢以後,大名們的實力變強,這時的戰爭就不能稱之為械鬥了,一樣有上十萬大軍規模的大型戰役。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時日本大名過的其實還不如中國鄉下村長、鄉長。當時的時代日本的糧食產量甚至不足以供應全國人吃飽,日本的普通百姓想要保證不餓死,就算豐年也要上山挖野菜。日本有錢人的一食譜不過是一晚大米飯、兩指寬小魚一條、醃蘿蔔一小碟、白水煮野菜一盅、醬湯一小碗。在當時的日本,無論貴族或是武士,即便是島國沿海,都不會放開了去吃海鮮,他們正餐的葷菜一般就是一條小到只夠吃幾口的小魚,或者時幾片醃漬的貝類,而且一餐的葷菜只能出現一種,不會出現魚和貝類放在一起上桌的情況。日本的有錢人當時也不過維持著一葷兩素一碗湯的飲食規格。

德川家康像


而當時的德川家康,即使在統一戰國亂世後,手握大權,但是每天也就吃些醃蘿蔔就米飯。有記載他在曾經在家中聽到侍女們抱怨說:“現在的伙食實在是太不象話了,菜就只有醃蘿蔔!“結果德川家康說:“既然不愛吃那就不要吃。”然後把侍女們作為小菜的醃蘿蔔都給撤銷了。由此可見即便混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身為太政大臣、徵夷大將軍的德川家康,伙食也不過如此。


《明史》卷一五九《熊概傳》就記載了,明朝初期江蘇常熟有個叫虞宗蠻的地主,他住的弄堂叫“鹿皮弄”因為“殺鹿以食,積皮於其地,弄以此得名”。其弄旁還有勒血溝,因為“每日殺牲以充饌,血從溝出流,涓涓不止。其奢侈如此”而相比日本戰國時期大名們的生活,還真未必有江南地區的村長過得好


人渣嘯西風

其實大抵這種事,都會成為一堆民粹主義的狂歡,當然了,對於真正瞭解歷史的人來說,一笑置之也就算了,沒必要去多做爭端。因為這不是歷史常識的問題,而是歷史觀唸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很多人認為日本戰國時代爭雄和中國戰爭相比如同村長打架,就是因為人數實在太少。比如說作為日本戰國時期十分著名的大規模會戰——小牧長久手之戰,其中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雄共6萬餘人的總兵力對陣號稱擁有12萬5000大軍的羽柴秀吉,前後總計打了整整七個多月。

再比如戰國前期奠定織田信長霸業開始的姊川之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聯軍合計是3萬5000名不到,而他們的對手淺井長政和朝倉義景聯軍是兩萬上下。要知道當初朱元璋和陳友諒的鄱陽湖決戰,朱元璋是以20萬兵力對陣漢軍的65萬兵力,而後來朱棣五徵漠北更是叫出了50萬大軍的口號,這樣一對比,日本的戰國時代確實就是村長打架了(很顯然,在兵力上自稱多少多少大家都是有水分的,日本戰國有,大明朝也有)。

但是,我們評價一場戰爭的時候,最重要的並不是這場戰爭的人數規模是多少,而是這場戰爭對歷史進程以及戰爭形勢的改變有多少。說個最簡單的例子,所謂村長鄉長鬥毆,除了大家理解的人數少以外,一個至關重要的評價因素就是“土”,怎麼個“土”法呢?就是兩撥人拿著鋤頭,扁擔一統亂打,短兵相接勇者勝,沒有任何技巧,就是幹,而乾的原因無非就是你們村把我們村田裡的水掐了或者兩村的村長都看上了隔壁村的翠花。

而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它是有政治目的,有著“奪天下”的明確目標,這是和村長鄉長甚至更大規模械鬥最大的本質區別。畢竟如果村長喊出我們是為了打天下,那就是反動起義軍了,哪怕你就是五個人拿著扁擔站村口,當局都會派重兵把你綁了。

再者,和所有的國家級戰爭一樣,不管是戰術、軍法、甚至作戰兵器等,大名們都在戰國時期的鬥爭中運用的爐火純青,甚至有著非常重大的發展。比如單就火器而言,就因為戰爭的推進日本人發明出了早込、大銃、國崩、三段擊等不同原理的改良火器,還有諸如釣野伏、津田炮術流等不同的戰法。這都是村長級鬥毆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畢竟村長級鬥毆都過去了兩三千年了,現在還在使用鋤頭扁擔鐮刀等農用工具,一點進步都沒有。再加上對歷史的推進作用,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所以如果說借人少就嘲笑日本戰國是村長鬥毆,並十分自豪的人。基本這輩子也就是抱著自己的大國夢做春秋的那種人吧,也就適合看看《明朝那些事》。


三觀粉碎機

說村長級別的鬥毆,沒有別的意思,首先就是說的人數啊。歷史上德川家和織田家的戰爭號稱二十萬人參戰(按倭人那種拿神話當歷史的尿性,記載的的數字水分太大,實在是懷疑),這種規模的戰爭在島上真的是屈指可數(不用多就一隻手),其中足輕有多少?真正的脫產搞戰鬥的武士才多少?足輕是什麼性質?說是村級械鬥就是指的這十幾萬拿毛竹的古代農民好不好?!只能打順風仗的兵員素質是哪門子戰略戰術?有人提及的的火器戰術更明治維新期間才接觸到,離現在還不到兩百年。

再說到古代倭國的城池,一個天守閣加並上二之丸三之丸(有這三樣的可以稱得上是大城了,照樣屈指可數)加上週圍二百多戶人家,整體佔地面積基本就是個村子的規模,拔尖的那幾個撐死了給個鎮的待遇。真打到這裡那就是滅勢力的大規模戰爭了,普通大名間常規的互毆算是村級的的確沒什麼毛病。

有人說這是借人口少,人種矮去嘲笑倭人,凸現自己的大國夢,就是看《明朝那些事的兒》的層次。這明顯是一種邏輯顛倒錯誤,很多人只是因為想嘲笑他們而找事由,因為單純的說嘲笑兩個字太蒼白,總要借些具體事例來承載這種感情來宣洩。就像現在爆出來一連串農業化工業製造業造假事件,一樣能拿來印證倭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白眼狼特性。做出的產品就是表面華麗,內裡摻假的樣子貨,對比五六十年代的劣質東洋貨,實質上並沒有區別。

顛倒基本的歷史事實,故意誇大古代倭國,特別是明治維新之前的倭國,基本就是玩《幕府戰爭》的層次,YY得不要不要的。


穹藍奧義

當年明月原話實際上是說縣長、鄉長打架,沒有說是村長械鬥。說村長械鬥,事實上是網友的進一步發揮,並不是當年明月的原話。當年明月說日本是縣長、村長打架,是基於當時日本的行政面積做出的一個比喻(當時日本只是三島之國,不包括北海道和琉球),並不是基於戰爭人數而說的,這一點許多人都搞錯了。事實上,當年明月的這個認知,和明朝人是一樣的,記錄萬曆東征之役的《皇明法傳錄》、《經略御倭奏議》等明代史料,明朝人自己就直接開言嘲諷日本的國土面積很小,六十六“島”之國加起來也只有明朝的一個省份大。這是當時明朝人自己就已經有的想法,到了當年明月這會兒,只不過是把話說得更加露骨了而已。

無論當時的明朝人還是後來的當年明月,他們嘲諷日本不過明朝一個省份大,是縣長、鄉長打架,都是基於日本當時的國土行政面積說的,並不是針對日本戰國的戰爭人數做出的結論,這一點是要明確的。

至於日本戰國是否是村戰,從人數來說,明朝人為了自己面子也不會承認。看看《經略復國要編》,裡面都是明朝人自己感嘆日本人在朝鮮的兵力巨多、明朝人自己反而非常少,為此感到憂慮焦急、不斷請求調兵增援的話。所以所以用人數來論述是不是村戰,實際上是多餘的,也是不必要的。

唯一論證日本戰國是不是屬於村戰,就是看他的人員構成。這一點上看,日本戰國或許是可以稱得上是村戰。在天正十八年前後,豐臣秀吉的政權號稱已經完成了“兵農分離”,實現了人的身份剝離,兵就是兵,民就是民。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就豐臣秀吉於慶長二年第二次侵略朝鮮來說,仍然是將日本國內的農民徵調為士兵,用於朝鮮的作戰。所以你說人員構成裡是否包括農民,那日本戰國自然是包括的,到外徵的慶長之役時期也是如此。這個性質上說,日本戰國是形同村戰,必須要這麼界定也沒話說。


曲墨封

開心就好,我記得日本人也不少啊!幕府末期應該也有大概2000萬人口。抗戰時代日本應該也有7000萬人了吧!我們戰國末日秦漢之交也就2000萬人口吧!往前推一推,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明代萬曆年間應該也有1000-1500萬人口了吧!現在1000來萬人口也不能說是一個村長吧!何況那個時代呢?只能說日本太小人太多,榻榻米上有志在天下的人太多了!割據者也太多了!所以說顯得戰爭規模有點小吧!不要老笑別人。沒意思


江湖亂逛

還是很客觀的說出來了!大家也不要嘲笑否定!我給大家分析分析!咱們一個村平均大約是五六百戶人家!人口自然過千了!一個鄉呢?以我們鎮為列,十個村!按照古代打仗每戶抽一丁的情況來抽丁!一個鄉的兵丁就是好幾千啊!小日本戰國時代人數過萬的戰鬥有幾次?也就那有名的幾次!其他呢?可不就是鄉長村長一起幹麼!有些人就是眼紅人家當年明月!文人相輕莫過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