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聞播報員對著鏡頭前,是不是有字幕打出文字?

驢友珊姐

作為一個從業幾十年的廣播電視人,我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

是的。我們每天看電視節目時,從央視到地方電視臺,從新聞聯播到其他的欄目,看到播音員、主持人口齒伶俐,一字不差,抑揚頓挫地播新聞、解說節目,都驚歎他們不但普通話好,而且記憶力也超群,實在是個超人。而事實上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

那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播音主持人在播新聞、主持節目時,在他們的正前方安裝了一個叫提詞器的東西,需要播報和主持的稿件及節目內容,都是提前打好字儲進了提詞器裡,而且為了播報的準確無誤,每頁上只有九個字,所以播音員主持人每次播報時,只要照著正前方上提詞器上的稿件來唸就行了。這就是人們常常會很到播音員在播音時兩隻手會在桌面上動來動去的原因。

當然,僅管是有提詞器幫忙,對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要求還是特別高的,要想成為一個播音主持人,不但要形象好、氣質佳、普通話好,還必須具有極高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知識積累。不要說是中央電視臺和各個省級電視臺,就連市級、縣級電視臺的播音主持人也是萬里甚至是幾十萬裡挑一,從一個一個環節精選出來的呀!


葉公來幫忙

從頭說,如圖1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著一個平面鏡M,桌面上的小球水平向右滾動。可觀察到小球在平面鏡中的像沿豎直方向下落,則鏡面與桌面間的夾角α應為( )A.90°B.60°C.45°D.30°


分析:小球水平向右滾動,其在鏡中的像豎直向下運動,即像與物的運動軌跡垂直。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關於鏡面對稱,所以,平面鏡應是像與軌跡所成夾角的平分線,所以,鏡面與桌面的夾角α=45°。

這是初中物理中很常見的一道習題,重點考查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以及靈活應用平面鏡特點處理問題的能力。不知道大家想到沒有,這種現象在實踐中有著十分奇妙的應用。

試想一下,在上面的習題中,桌面上不是滾動的小球,而是《讓子彈飛》,而人對著平面鏡從上往下看,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對!子彈正迎面飛來。這樣的情景我們在電影電視中欣賞過,想必大家應該清楚這樣的鏡頭攝像師是如何拍攝的了。


對魔術感興趣嗎?如圖2是一種魔術箱,箱子的上下左右和後面都是封閉的,前面是透明玻璃,上面有一個小口P。表演時,從P處放入一個物體,從前面看,卻不見放入的物體。常言道:眼見為實 ,看來也不盡然,明明將物體放入箱中,卻不見蹤影,豈非怪事?貓膩就出這個箱子,放物體前,我們看著是空無一物的箱子,其實在箱中與地面成45°角放置一塊平面鏡,如圖3所示。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箱子底面的像正好成在箱子的後面位置,箱子左右兩側壁的像正好與箱子的左右壁重合,於是,從前面看,就是一個方方正正的箱子。殊不知,我們看到的只是箱子的一半(鏡前),而另一半(鏡後)由於受平面鏡遮擋,我們根本就看不到。而從P處放入的物體恰恰就落入了鏡後,所以,從鏡前看不到落入箱中的物體。


學過繪畫嗎?沒學過不要緊,利用平面鏡能使你秒變繪畫高手。行動起來,把繪畫紙平鋪在桌面上,把一塊平面鏡與桌面成45°角放在繪畫紙上,再把一張繪製好的畫豎直立在桌面上,如圖4所示。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這張畫的像正好成在平鋪在桌面上的繪畫紙上,將上面的畫描一遍還不會嗎!

說了這麼多,言歸正題。看一下圖5知道是什麼嗎?這是一部供播音員使用的提詞器。另有一架攝像機🎥將播音臺上的稿件拍攝下來,傳輸給提詞器上水平放置的液晶電視播放出來,在通過上面的鍍膜玻璃成像。因為鍍膜玻璃與水平放置的液晶電視正好夾45°角,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通過鍍膜玻璃成的像豎直呈現在播音員的前面,方便了播音員的觀察,避免了播音員低頭看稿的尷尬。由於鍍膜玻璃的透光性較好,並不影響後面的攝像機的拍攝,另外,因為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對攝像機也不會產生影響,也就是說,稿件通過鍍膜玻璃成的像,播音員能看見,而攝像機看不見,所以,攝像機拍攝到的只是播音員的畫面。



甜甜向上314159

電視臺主持人、新聞播報員在進行節目錄制、尤其是直播時,他們正前方所看攝像機鏡頭前方有一隻特殊的裝置,叫作提詞器。的確是以字幕滾動的方式打出相關的文字。


提詞器的重點是如上圖中斜45度隔在攝像機鏡頭前的一塊分光玻璃,這塊玻璃從攝像機那頭過來有著近似於透明的透光率,這樣不影響正常拍攝,而從主持人這頭看過去卻可以反射出下方屏幕上的文字。這樣,就可以讓主持人、播報員既保持著眼睛看著攝像機鏡頭(我們從電視上就感覺他們在正視著我們),又可以看到自己正在與即將要播報的內容提示。


不過,千萬不要認為,只要有了提詞器,主持或播報新聞就成了一件挺簡單的事情。我們要明白一點:提詞器可不是讀詞器。在任何一家電視臺,無論是上級領導、還是觀眾口碑,對於一個優秀的電視主持人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他們在鏡頭前能夠表現得大方、得體、從容,而且語言表述得極具感染力。而這些特點,如果一個主持人對於自己要播報的內容不能熟記於心,只靠對著提詞器去讀念出來的話,一則他的眼光必然會顯得呆滯無神,二則他的神情也將僵化,三則他的語言更是平鋪直敘,毫無感情與節奏。


所以,真正優秀的主持人,不會因為有提詞器而不去提前熟悉甚至背好臺詞。因為提詞器的真正作用有三點:


一,在正常的播報中,主持人仍然是要靠著自己的記憶與理解而表述,提詞器上的內容會同步顯示,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哪裡萬一卡了、忘了,稍稍順便看一下,便立即接上來,就是 一個提示的作用而已;

二,在許多談話類、文藝類節目中,主持人需要與嘉賓等人進行互動,實際上並沒有完全現成的稿子,提詞器上顯示得實際上是大致的提綱與各個階段的事先規劃的提示;



剛剛講過

用專業的術語,播音員對著鏡頭顯示字幕的設備叫做“播音員提詞器”。

主持人面對著攝像頭,攝像頭前面有一個光學玻璃,光學玻璃是高反射率、高透光性的,通過顯示器顯示鏡像顯示以及角度反射,將需要顯示的文字源通過光學玻璃折射到播音員的眼睛裡。

文字源一般有攝像頭反射式和電腦顯示器反射式兩種:

  1. 攝像頭式:播音員頭上有一個攝像頭,攝像頭將桌上的稿紙拍下來,顯示到提詞器的顯示器上,目前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就是採用這種方式。
  2. 電腦型:通過電腦專用字幕軟件,將字幕鏡像的顯示到顯示器上。軟件可以自定義大小、鏡像、顏色、字體、滾動速度等,可以由播音員、主持人自己操作,也可以由後期人員幫助操作!


實際上,不僅僅是播音員主持人,用到提詞器,一般官方的發言人、領導人前面的桌子上也會有聯網的電腦提示。


PROERSOFT


有的。在這個時代,科技越來越發達,幫助人們更完美完成工作的工具也應運而生。例如臺詞提示器。這對一眾主持人和新聞播報員來說實在是神器啊!不僅不用死記硬背臺詞,還能緩解緊張情緒,實在太棒了有木有? 小時候我們經常看見主持人手上拿著一個小本本或者幾張紙,那其實就是寫著提示詞的,畢竟一上臺一緊張,忘詞了就完了。而到了現在,我們會發現主持人越來越不用臺本了,而是仰頭看天空了,哈哈,其實就是在看臺詞提示器啦。 據說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主持人唸錯一個字扣五十,因為一個詞句可能就會讓整個新聞意思完全變了,作為一個大型媒體,這樣造成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而有了這個提示器,簡直是造福大眾呀,畢竟難免有忘詞或者晃神的時候。


小烏龜的八卦基地

是有字幕打出來讓他們看到。


就是用到的這種設備

攝像機在後面,前面時一塊透明度高,反光性強的玻璃,可以把內容直接展現出來給主持人看到,而攝像機看不到這些字。當主持人看著這些字的時候從攝像頭裡看的就像是直接看攝像,這樣最大程度的保證不會發生忘詞的情況。

這是網上傳的“九字稿”

有“九字稿”可以保證主持人的眼睛不會偏離太多,以免形成給人看稿子的感覺。

其實除了主持人以外,在別的節目中也是有提詞器。比如《我是歌手》中觀眾席後邊就有大屏幕提詞,在《快樂大本營》中也多次顯示在觀眾席後面有提詞器。


除了節目外,比如奧巴馬的演講,都有提詞器。就比如上圖,在奧巴馬演講臺兩邊和演講臺上都有屏幕提詞,這背後是一個三十多人的團隊在服務。


國557

記得是2000年以後,電視臺演播室提詞器出現,即被各級電視臺廣泛使用。在這以前,播音員在演播室播_錄製新聞,新聞稿短小的,開頭語,結束語,中間插話評述等,這些靠死記硬背,那時沒提詞器。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市縣級電視臺在演播室錄製新聞節目)


(2009年,電視臺在錄製節目)

現在的提詞器操作筒單好用,把要口播的新聞稿打好保存在提詞器電腦裡,錄製節目時調出來看著讀就行。
提詞器裝在攝像機腳架下,顯示屏向上平放,攝像頭鏡頭前裝有一塊特殊的反射玻璃,就像單反相機的五菱鏡一樣,反射顯示屏的文字提供給播音員,播音員用無錢鼠標翻頁拖拉文字就行了。


抓魚魚6513236

播音員前面的攝像機有提詞器。如圖。



那光紅

這個是一定的。

大家憑想象也能知道,有的新聞播報臺詞上千字,靠播音員死記硬背是不可能背下來的,而且要求一字不錯,它一定是有提詞器作為輔助工具的。

一、播音員的硬性要求

特別是新聞播音員,普通話水平必須要優於常人,而且得是新聞專業畢業的,不能怯場,還要掌握語速的節奏。具說在中央電視臺,播報錯別字要扣錢的。

二、提詞器

鏡頭就是提詞器,要播報的新聞會出現在提詞器裡面,播音員只要照讀即可,而且我發現主播手裡都有紙質稿件,這應該和提詞器是同步的。

新聞播音員和有些主持人是不一樣的,新聞播報要對播音員的要求會更高,雖然我們看到新聞播音員在屏幕上很光鮮亮麗,其實背後他(她)們也要付出我們常人所不及的辛苦。


小鎮飄雪

新聞大家都看過,尤其是央視的《新聞聯播》。大家可以看到主持人對著鏡頭流利的播報出新聞內容!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能做主持人的人專業、口齒、反應、頭腦都一定要過關!在厲害的支持人想要完整背出新聞內容,不出錯的話就太難了!其實主持人在播報前都會熟悉一下稿子,不一定非得背下來!播報的時候在鏡頭下會有題詞器!

大家都知道每到新聞結束的時候,都會看到主持人在收拾稿子!其實手裡的稿子就是播報的內容,會有一個機器照在主持人手中的稿子,然後反到鏡頭下的題詞器!這樣主持人才能面對鏡頭流利的播報出新聞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