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集寶街~讓世界愛上阿拉善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在我國幾千年玉文化歷史中,珠子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當我們談到玉的時候,珠子是與其密不可分的,“珠”往往和“玉”想融合,甚至在文字上,也常常是“珠”“玉”相連,我們常說的“珠圓玉潤”,即是以“珠”與“玉”二者的結合,來表達美好的形象。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我國考古出土文物中,最早的珠子發現於1.8萬到2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的洞穴內,他們的裝飾品是一些野獸牙齒、骨管、貝殼、礫石。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1. 圓珠:圓珠的外型最為簡單,隨著工藝的逐漸成熟能夠很容易成型,在珠串中運用最為廣泛,但因為它外型簡單,也最考驗珠子質地,石料玉化、綿裂、瑕疵程度都會直觀地顯現出來。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2. 算盤珠:又叫車輪珠外形與算盤珠子類似,邊角處磨製平臺過渡,可自行成串,一般可用來做配珠,搭配其它珠子,較小的可做隔片。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3.桶珠:外形為圓柱體,兩邊或與中間大小相同,或兩邊小於中間。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4. 玉勒子。外形與桶珠類似,圓柱形兩級略扁,在古代玉勒子與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為“六器”,分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勒子與玉琮,做配飾為方勒子,做禮器為玉琮。玉勒子諧音“遇樂子”,成為吉祥配飾。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5.老形珠:形狀是桶珠和圓珠的結合體,整體呈圓形,珠身與桶珠相似,兩邊無桶珠的稜角,呈圓弧狀。製作工藝較複雜,外形曲線舒緩。因為其形狀不似圓珠和桶珠的整齊劃一,反而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舒適感。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6. 鼓珠:顧名思義,外形似鼓,比平安扣厚,又比桶珠薄。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8. 八稜珠:又稱唐八稜,名字的由來頗費爭議,因為在我國古代沒有唐八稜的相關工藝的記載,根據確實史料這種工藝在古印度和中亞出現過,所以推測其是因為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且縱觀我國古代工藝品,表面多以圓形和四邊形為主,確實很少有類似唐八稜這種三角稜面組合成的幾何體。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1. 百香籽:仿照百香籽菩提雕刻而成的珠子,廢料嚴重,但風格獨特,所以受少數玩家的追捧和喜愛。

「分享」小小珠子,你懂多少?

以上只是對珠子的基本款進行了分類,因為地域和工藝的差別,很多珠子的製作與叫法不盡相同,特點也相互交叉,如橄欖珠、米粒珠、蘋果珠、棗珠、竹節珠、管珠等等,且在圓珠的基礎上進行紋理雕刻,又分為回紋珠、雲紋珠、彷彿螺菩提和金剛珠等等。

珠串的歷史非常悠遠,內裡蘊含的文化也博大精深,說來話長,還需廣大石友見仁見智,集思廣益進行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