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和鵝可以一起養殖嗎?

大美自然

由於鵝長期生活在水中,因此不少人認為鵝一定會吃魚,不過鵝卻是典型的“素食主義者”,基本上不會吃任何葷食,對於魚蝦自然不會感興趣,兩者完全可以一起養殖,而且還會提高效益產出。

魚塘內放鵝數量需要根據所養魚類、水深等條件決定,一般喜歡肥水的魚類可以多放入一些鵝,而喜歡乾淨的魚類則要少放入一些鵝,不然鵝在水中排糞太多會嚴重影響水質。一般情況下每畝魚塘放入20~30羽鵝便可以將水中的藻類吃乾淨,甚至隨著鵝的生長及水中藻類的減少還需要人工投食,一般以菜葉、牧草及穀物為主,將其投放在岸邊讓鵝上來吃即可。

建議養中大型鵝,一般鵝苗需要20元/只,飼養期間補飼成本50元/只,養8~10個月體重達到15斤以上時出欄,當前這類鵝的市場價格多可以達到12元/斤以上,一隻鵝便可以賣180元,除去鵝苗和飼養成本一隻鵝可以賺110元,一畝魚塘養30只鵝的情況下則可以賺3300元,可見效益還是不錯的。

關注答主學習養殖技術,伴您養殖路上快樂前行!


快樂養殖

魚和鵝可以一起養殖嗎?首先你是又養魚,同時還想養鵝,又怕鵝會不會把你的魚兒吃光了,不養鵝吧你有覺得一片池塘體現不出經濟價值和利用效率。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的,但要看具體的情況。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一片森林裡有狼就會有羊,有老鼠的地方自然就會有蛇,有蚊蟲的地方就會有青蛙,有魚的地方肯定會有魚竿。大自然就是這麼幹的人為什麼不能幹啊,所以你要把魚和鵝一起養也是可以的,沒有絲毫問題。但問題是怎樣讓鵝和魚和諧相處,不會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還能將池塘的利用最大化。

首先要看你養殖面積的大小,如果魚塘面積很大就沒有問題,因為就算鵝要去吃魚的話也不容易追到,因為魚兒逃跑的路線多,有句話叫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遊。但鵝與飼養的魚要控制在一定比例範圍內,由於在封閉的環境中,鵝可以說是魚的天敵,你不能說魚養了100條,鵝養了5000只吧。這樣就算是把整個魚塘的魚都吃了也沒能讓鵝高興起來,所以養的魚數量一個要比鵝多。鵝和魚比例控制在1:30的範圍,這個數據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你魚塘的面積而定,總之追尋的規律就是魚塘面積越小其鵝的數量就應該越小,如果飼養魚塘的面積特別打的話可以不用太糾結這個比例。

還有就是時間上的考慮,如果魚塘養的魚大部分都還是魚苗,這個時候就不能養鵝,因為小魚的生產能力很差,就算是大鵝鴨來了不跑不說,搞不好還要組團迎接呢!這個時期如果養鵝的話就會對魚塘裡的魚苗造成很大的損失,等到魚塘裡的魚長大了才可以養鵝,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呢?一般情況下是等到魚長到就算是大鵝來了一口也吞不下的地步。這個時候魚塘的大魚基本不會受到損失,而且就算是有小魚會被鵝吃,但也不至於全部會被吃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可以省去一些養鵝的飼料錢。

其次還有一次需要注意的問題,如果非要把鵝和魚一樣養的話,那魚塘的水位就要控制在一個比較高的水位。如果飼養魚塘的水位比較淺,那就會造成大量的魚可能會被鵝吃掉,所以從理論上講,魚塘應該要把水位調高,這樣大部分魚在水深的地方,鵝就很難對魚塘裡的魚下手。由於魚對水的含氧量是有一定要求的,但在魚塘裡養鵝的話,鵝就會在魚塘裡排糞便,這樣時間一長的話就會對魚塘的水質和水的含氧量有很大的影響,這就需要定期清理魚塘和換水了,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把魚塘的利用率抬高,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南山草民

魚是不可以和鴨,鵝放在一起養殖的。因為這一種水禽耐粗飼,尤其是鵝它可以實行放牧,消化能力比較強,還可以飼餵粗纖維,在非常小的時候就可以對鵝進行放養,讓其下水鍛鍊其能力。因此鵝的存在對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他們會對魚苗產生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鵝群體比較多的情況下。
那麼鵝該如何養著呢,對於目前來說鵝養殖在我們國內還沒有哪個公司或者是企業對他們的飼料和營養進行研究。基本上都是借鑑於外國的養殖技術以及飼料配方的配定都是借鑑外國的。大家可以看一下以下的方案。


鵝一般管理採用舍飼,圈養,放牧方式飼養。不過現在最多的養殖方式是地面平養,或者是網上平養。這種管理方式多采用育雛和育肥的兩段式飼養,除了要按照鵝的營養需要之外,還需要給鵝一定的牧草。讓他們自由採食,如果是放牧飼養主要是以放牧為主,然後適當的補飼精料。

那麼你在放牧的階段,如果和魚養殖在一起,他們肯定會對魚苗造成很大的影響,每天沒事河塘裡面多荷塘裡面捉魚吃。一般情況下,放牧的詞仔鵝九周齡體重就可以達到3000克以上了。同時放牧養殖的鵝胸腿肉率高,皮下脂肪含量比較低,在我國大多數情況下,以及和我國的社會經濟相結合來說。現在大部分採用放牧補飼方式,小群多批次生產肉用仔鵝更為可行。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魚與鵝完全可以在一起養殖,這一點是肯定的。鵝是食草家禽(應屬小牲畜),食草之後通過咀嚼後進入胃腸道後,胃酸將食物通過生化反應後,又返回口腔再一次細咀嚼,俗話說是反嚼。鵝是素食主義者,如果鵝吃魚以後,二次不能返回囗腔反嚼,它不是鵝在生物鏈上早就被取而代之滅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