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澳大利亞依然是君主制?

盧金潮

說澳大利亞是君主制不夠準確,雖然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目前是英國女王,一般由女王任命總督為其代表,不過澳大利亞總督沒有實權,基本上是作為虛職發揮禮儀作用。

澳大利亞目前的政治制度更像是美國和英國的合體,澳大利亞政府為聯邦制,有六個州及兩個領地(北領地和首都領地),各州設有州長,負責州內事務,州權相對比較大。不過澳大利亞政府由眾議院多數黨或黨派聯盟組成,每屆政府任期三年,實際上更是一種議會制,即澳大利亞的總理並不是由全國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通過議會間接選擇產生,總理人員隨著政黨勢力的變化而改變,實際上總理是比較弱勢的,個人權力有限。

至於澳大利亞如今為何還有尊重英國國王為其國家元首,這與澳大利亞和英國的歷史密不可分。澳大利亞作為獨立的一個陸洲,曾經很長時間都缺乏人口居住。如今的澳大利亞土著人從何而來,目前的研究更多認為是從亞洲而來,比如巴布亞新幾內亞、印尼等地。1788年英國人將澳大利亞作為其罪犯的流放之地,開始不斷擴大在澳大利亞的影響。

1788-1931年,英國基本是對澳大利亞進行殖民統治。直到1931年,澳大利亞才逐漸取得獨立地位,這實際上是英國主動減輕帝國抱負的結果。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係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從歷史來看,澳大利亞取得完全獨立地位不過30多年,即便如此,作為英澳關係的紐帶之一,澳大利亞依然將英國國王視為國家元首,更多是一種象徵意義,實際上沒啥影響,加拿大也是如此,反映了即便獨立後,依然保持特殊的關係,顯示其英聯邦國家地位。

不過角不能以澳大利亞視英國國王為國家元首就將其視為君主制,這是一種誤解,其實際上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都有所不同。


凌勝利

因為澳大利亞是英聯邦國家啊。

看他的國旗上的米字旗就知道,它和英國宗主國聯繫沒有斷了。



作為曾經的英國殖民地,主流社會還是英人後裔。脫離英國殖民地身份自治。一方面是歷史潮流,另一方面也是英裔澳洲人的利益所在。

但是,澳洲自治後,還是加入了英聯邦國家體系。英聯邦國家都是在二戰取得自由的英國殖民地建立的國家。

他們取得自由後又捨不得殖民地時期的貿易便利。便組成英聯邦國家,虛稱英國女王是他們的國家元首。不設總統,自選總理作為實際政治領導人。以總督為榮譽領導人。

他們的國家政體也被認為是君主制國家。

不過英聯邦快散光,畢竟英國早就撐不起什麼大場面。不過澳大利亞畢竟和英國有很深的血緣關係。到如今還撐著。

不過,在不久的將來,澳大利亞還是會轉為共和制國家。因為移民國家,很多人非英裔移民對女王並不感冒。改制和英國脫離關係的呼聲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