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犬夜叉,我想聊聊“这游戏还有人玩?”和玩家心态

本篇为“玩家的【权利】与【义务】”探讨系列之一。之前的文章可移步

其实这篇文章恰好是上一篇讨论的引申,算是“如何评论游戏”的特例分析。之前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意识到这个现象实际上是非常宽阔而复杂的,即:

“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不一样,那么不同的人应不应该宣扬自己的个人喜好?”

以及,

“面对他人/自己的个人喜好,应该如何提出/对待反对意见?”

后者可能是互联网的讨论——再缩小点,“游戏”讨论的重点。

正好,最近阴阳师宣布联动犬夜叉,这个新闻的下方出现了比较统一的评论现象,正好能拿来说说这个事情。

阴阳师×犬夜叉,我想聊聊“这游戏还有人玩?”和玩家心态

现象是这样的:

网易在520宣布阴阳师联动犬夜叉之后,各大新闻媒体下方出现了“这游戏还有人玩?”的评论。而阴阳师的一些玩家对此持不同意见,开始反驳。最后越闹越凶,评论这个游戏没人玩的人发现在自己的“努力”下,反而帮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游戏做了宣传;而阴阳师的部分玩家则觉得自己喜欢的游戏被人批评,心中也产生了许多不快。

总得来说,实际上没有“玩家”从中得到了好处。那么此时你反过来想,这出事件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事件拿来分析的好处在于,我个人觉得这应该是玩家真正“自发”的行动,而非官方、竞争对手、微博或者自媒体的营销、炒作。因为对于任何一方来说,让部分玩家去评价某个游戏“没人玩”,后果都是不可控的,或者说“复杂”的,会产生预料不到的结果。

因此这件事我觉得还蛮适合来分析大众玩家的几种不同心态的。

阴阳师×犬夜叉,我想聊聊“这游戏还有人玩?”和玩家心态

首先,一个为多数互联网用户忽略(无论有意或者无意)的事实是,成年个体对于自己爱好/规划的选择,是自由的。这个其实很好理解,但一些情况下又很难以做到,尤其是对待别人的爱好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听说或者遇到这样的事情:“XX的亲戚在催XX结婚”、“XX的同学说XX买的XX不好”等等,都是类似的意思:提出意见的人满足了自身的“控制感”,被提出意见的人产生了“不满感”。

但这个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换一个说法,比如,如果一个成年个体的“爱好”或“选择”,是“错误”的,这时,TA实际并不具备完全的选择“自由”,因为自由本身就是有限制的。往好理解的方面说,违法的事情是不能选择的。

此时,提出意见就显得很重要,很必须了。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不喜欢听你也得忍着”。

不过,这其中有个过渡地带,即:如果这个事情并非“错误”,而是“不为大多数普通个体理解/接受”呢?(甚至这里的“普通个体”可以替换为“我”。)

阴阳师×犬夜叉,我想聊聊“这游戏还有人玩?”和玩家心态

这两家都有各自的问题,关于其舆论的风向也在不断变化

这就是游戏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上面那个举例的事件背后的逻辑:因为“我”认为某件事情是“错误”的,所以“我”需要告诉你,你错了。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做法不是说“不行”。因为确实有时候,“我”的想法和认知是“更完备”、“更有实践证实”的。不过因为网络的开放性质,造成了“我”提供信息的良莠不齐。此时发挥作用的并非“我”,而是上万、上几十万个“我们”。

此时,互联网的信息产生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产生的信息,更偏向“多数人的意见”。而历史证明,“多数人的意见”,尤其是没有明确分类的“多数人”,往往在某个专项上是不够完备的——而且,这种意见往往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有力量。

阴阳师×犬夜叉,我想聊聊“这游戏还有人玩?”和玩家心态

这是玩家想象的图,但我估计联动是有杀生丸的

这个现象造成了现在社交媒体的舆论环境,和部分游戏讨论区的舆论环境:

“因为我不喜欢,或者我知道大部分人不喜欢,我就可以很容易地评价一个游戏不好”——因为这样,自己更容易在一个“大多数人的意见”为主导的社区生存。

如何选择肯定是个人的自由,提出意见当然也是。此时,我们又回到了上一篇最后提出的问题:

说话方式的礼貌性和克制性。

有些人在之前的文章下面说了这个问题,觉得我上次举的例子并不能解释应当如何聊天。

我觉得有人觉得这个例子不能解释也是完全正常的,毕竟有适用的条件,和熟悉程度。

还是那个原因:个人的“喜好”、“接受程度”都不同。互联网不像面对面社交,我们并不知道对面的人“底线”或者“习惯”在哪里,因此,在社交网络做好“最大的克制性和礼貌性”我觉得是应该且必须的。

比如我自己玩了阴阳师快2年,但我理解说出“这游戏还有人玩?”这句话的人,也觉得没什么,毕竟这个游戏一直都有抄袭嫌疑,网易最近的舆论也在下滑,玩家没玩过或者不喜欢也很正常;我也同时理解部分对此感到不适的阴阳师玩家

,因为这个话题可能“礼貌性”显得不够,反过来说,在某些人的感觉里,攻击性比较强

我综合了一些类似的其他事件的各方看法,目前得出的感想是,在我所能看到的中国社会,真正的“同理心”还不够。也就是说,“共情”还不够。

阴阳师×犬夜叉,我想聊聊“这游戏还有人玩?”和玩家心态

获得荣誉的时候是最能体现“共情”的时候,但共情并不只存在于这个时候

实际上同理心是文明社会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大概的意思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比如,今天你说某个游戏不行,明天别人也能说你喜欢的游戏不行,你会是什么感想?毕竟这并不是什么“错误”的事情,个人选择不同而已;在可以的时候,多为对方着想,不会错的。

其实我一直认为,游戏玩家们的“共情”是很足的。但随着玩家数量的不断上升,不同意见的不那么友好的表达和对抗也变得更多,也有更多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来带节奏,相当于之前小团体内的共情被“稀释”了。此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重新在这股大潮中,建立起曾经建立过的“共情”吧。

说到底,还是社交媒体上的氛围养成,和游戏所包括的玩家群体的整体道德建设。比较大而空,就不展开了。毕竟道德标准,是用来要求自己的。

好了,到这里,聊聊阴阳师联动犬夜叉。

联动犬夜叉是阴阳师玩家期盼已久的事情,在阴阳师第一次联动活动之后,犬夜叉的呼声就一直很高,毕竟是陪伴了一代玩家最经典的日漫之一。如今阴阳师在规律地开新区,但真正的新玩家是比较少的,大多是之前就断断续续在玩的老玩家进入新区开小号。不知道犬夜叉这一波大IP会不会让很多卸载的玩家重新回归。

阴阳师×犬夜叉,我想聊聊“这游戏还有人玩?”和玩家心态

无责任猜测一下吧,奈落、杀生丸SSR,犬夜叉SR,阿离桔梗R(因为我这样几乎不氪金的玩家能碎片组个SR就心满意足了)

虾丸君:

真·佛系玩家在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