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藍皮書》發佈:京、粵、浙躋身智能產業熱區前三甲

5月16日-17日在天津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期間,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發佈了《人工智能藍皮書》。藍皮書顯示,目前中國的智能產業中77%為應用產業,70%的技術輸入來自於國內企業。在產業競爭力的地域分佈上,北京、廣東、浙江分列前三甲。

《人工智能藍皮書》發佈:京、粵、浙躋身智能產業熱區前三甲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

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介紹,藍皮書從企業、大學、科研院所、連接者、投資者、政府六大主體中選取了1624個樣本,並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刻畫出智能產業發展的形態。

藍皮書顯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目前正處於年輕、規模小、研發強度高的狀態。產業覆蓋了硬件、製造、零售、機器人、金融等15個領域,背後應用技術最多為機器學習、大數據和雲計算、機器人等。

從產業鏈上看,產業在我國的分佈中77%為應用,10%位技術,5%位軟硬件基礎。相比之下,美國53%為技術,3%為基礎,剩下的是做應用。龔克指出,應用多恰恰是我國產業鏈的優點。“我們是應用牽引著智能產業的發展,這些應用產生於中國的經濟結構轉變和消費結構轉變,所以我國的產業發展是由內生驅動的,而非外部輸出的產業。”

在技術輸入方面,數據顯示,70%的技術輸入來自國內企業,22%來自國外企業,表現出企業的開放性。此外,我國企業的技術90%輸出到國內企業,將近9%輸出到國外企業。

龔克特別指出,以平臺為核心的創新生態系統、新型的孵化組織和新型的創業區為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發展動力機制。

藍皮書顯示,目前我國的智能產業正處於加速擴散的過程中,在產業發展最熱門的區域中,北京、廣東、浙江、上海、江蘇表現最為突出,同屬第一梯隊。龔克表示,這份榜單綜合了企業能力、融資能力、科研院所分佈、連接能力、政府響應能力、人才開放度等多維度,體現了區域在智能產業發展上的綜合競爭力。

同時,龔克也提出,如何將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特別是先進製造深度結合,仍待深入破題;如何推進人工智能的科技創新和打造開放高效的協同創新系統,還待切實努力。

“全社會都在關注人工智能,有些人歡呼人工智能的進步,有些人在擔憂人工智能帶來的災難。”龔克指出,應儘快讓公眾瞭解人工智能的科普工作,關於人工智能的標準、法規、倫理等方面的工作也應加緊推進。

▌「錦囊專家」奔赴智能最前線

作為兩屆世界智能大會組委會運營團隊的核心成員單位,錦囊專家最大程度發揮自身的專家平臺資源優勢和協同整合優勢,在會議內容策劃、會議組織管理、會議新聞傳播等方面積極獻力獻策。

《人工智能藍皮書》發佈:京、粵、浙躋身智能產業熱區前三甲

「錦囊專家」 小夥伴

在世界智能大會的前期籌備期、會議召開期、會後收尾期,錦囊專家的高效高質服務,都在世界智能大會這一國際化平臺上得到充分展現,並得到了會議主辦政府部門及大會組委會的高度認可。相信未來錦囊專家與世界智能大會一起攜手,關注智能最前沿,呈現智能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