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上的“铁娘子”:扎根荒岛7年,白手起家建实验室

从广州驾车前往珠海,再转乘渡轮到伶仃洋深处的荒岛牛头岛。这段三个小时的路,中交四航局第一位女教授及高级工程师张宝兰,一走就是7年。

去年底,随着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峻工,张宝兰才得以安心地离开了扎根7年的孤岛。但提起这位“铁娘子”,大桥岛隧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林鸣称树着大拇指说,她是当之无愧的“建设功臣”。

港珠澳大桥上的“铁娘子”:扎根荒岛7年,白手起家建实验室

张宝兰和到访施工现场的日本专家。

■白手起家荒岛上建试验室

7年来,站在牛头岛山顶观礼台眺望港珠澳大桥岛隧沉管预制厂厂区,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头戴安全帽,手持对讲机,一边匆匆往外走一边说:“走,我们去现场看看”。这就是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的试验主任张宝兰,肩负海底隧道沉管预制的试验检测重任。

港珠澳大桥能否成功建成,关键就在海底沉管隧道;而沉管隧道要保证120年在海底不漏水,混凝土是重中之重。现年53岁的张宝兰,已研究了混凝土20多年,2011年5月被委以重任派往牛头岛管起大桥沉管预制厂混凝土试验室工作。

“试验室筹建工作是块硬骨头”,接到命令,一些熟人劝她不要去冒这个险。在家中,80多岁的老母听说她要住进珠海的一个岛上,急了,“你走了,我怎么办”?

“宝兰啊,沉管预制厂试验室需要你,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但领导的话一直在她耳边回响,为了大桥,她义无反顾地辞别了母亲、丈夫和即将中考的儿子。

在赶赴现场的路上,张宝兰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海中荒岛,白手起家”。

她到时,远离陆地的牛头岛,试验室还处在规划中,房屋还没有,仪器设备没有,人员也不齐,全部事情要等她自己去搞定。而她必须在4个月内建成与世界最大的沉管预制厂相匹配的试验室。此时这个小岛还一片荒芜,四面环海。

一上岛,张宝兰就开始奔波于各个项目部门,组建筹建试验室小组,完善试验室前期筹建规划,更带头住进了几公里外桂山岛简陋的民居,和2个年轻姑娘挤在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房子里,进房后必须先关上门,人才能转身;上下床位,公共卫生间。有一次领导来慰问,她开玩笑说:“别人的日子是越过越舒服,我是倒过来过的。”抱怨归抱怨,干起活来却不含糊。

为了保证海上运输时仪器设备的安全,她亲自押送。一次,她带领几个年轻人一起押送设备,装船、航运,协调吊运,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等返回到营地码头时已是凌晨1点。后来因为潮水高度不够,船靠不了岸,结果在船舱的甲板上躺了几小时,直到第二天8点才下船,整整24小时。整个筹建过程中的困难让人难以想象的,但四个月后,荒芜的牛头岛上建成了“整体形象良好、设备一流、人员一流、管理一流”的试验室,被林鸣总经理誉为“桂山岛上的一颗明珠”,它为大桥沉管预制施工质量管控保驾护航。

港珠澳大桥上的“铁娘子”:扎根荒岛7年,白手起家建实验室

张宝兰在牛头岛。

■用坏5个搅拌机打出“配方”

教科书上说,“大体积的混凝土没有不开裂的”,但要保证港珠澳大桥120年寿命,海底沉管隧道必须要经受住时间和海水的考验;张宝兰就得挑战权威,配出不开裂的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面对这样的不开裂的世界级难题,她坦言,所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

港珠澳大桥上的“铁娘子”:扎根荒岛7年,白手起家建实验室

张宝兰和同事在观察混凝土。

张宝兰常常说,“混凝土配合比不仅仅是计算出来,最终是要靠一次次试验打出来的。”

她凭借多年丰富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在耗时近一年、用坏了5个搅拌机进行了海量的试验后,基础配方终于出炉。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副总经理罗冬说:“在混凝土的配比上,张宝兰带领团队反复配比了100多吨混凝土,终于研究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

夜已深,试验室一楼混凝土成型间的灯总是亮着,不是传来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张宝兰坐镇一线,带着团队,时而进行拌制与检测;时而聚在一起讨论,不时地在小黑板上写画着各种数据和曲线。

“泌水率还是没有降下来啊,增调剂的用量能不能增加一点?”

“不能加了,混凝土有点流不动了”!

“OK,不过引气剂用量要稍微加一点,兄弟们最后再搅一锅料我们看看效果”。

作为试验室的一把手,资深专家张宝兰在一些小年轻面前像个“大姐大”。

2013年国庆节,张宝兰刚回家休息一天,正值沉管浇注的关键期,接到下属电话,“张姐,不知哪里出现了点问题,混凝土怎么也打不出试验中调配的理想状态?”

张宝兰二话不说,又丢下家人,买了船票赶往岛上。“混凝土打起来,性能测起来,这是我们的国庆混凝土七天乐。”疲惫中,团队不忘调侃。

“岂止七天乐,她是混凝土七年乐。”一个沉管管节光混凝土就重达8000吨,要在30多个小时内浇注在模板中,张宝兰不能合眼;光33节沉管浇注,耗时五年,每次浇注30多小时连轴转,最长一次50多个小时没合眼。

所以在中央电视台敬一丹与林鸣一次对话的节目里,林鸣特别提到张宝兰,感谢她多年的付出,称她是响当当的“建设功臣”。

■七年唯一次休假是因为摔伤

张宝兰虽说是工地上的老人了,但也有让人不省心的时候。一次,她在到预制厂现场察看混凝土沉管拆除模板后的质量状况,一不小心从台子下方的垫脚桶上摔在下方的沟边,周围的人惊慌地想扶她起来,但那刺骨的痛,让她以为骨头摔断了,生活和医疗的常识让她不敢让任何人扶,她先伸伸左腿能动,再伸伸右腿也能动,感到骨头没有太大问题,这才让人慢慢的搀扶起来,慢慢走回办公室。

张宝兰,一位在建桥期间荣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五一巾帼奖”的“铁娘子”,却也只有此时才能让自己休息下来。

“2011年接到任务过来,到2017年大桥岛隧完工,我错过了儿子的中考和高考。”守着荒岛这些年,张宝兰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不是自己创造的成功和奇迹,而是错过与家人团聚的一个个或紧张或感动的瞬间。

“有人问我的儿子,你想不想妈妈陪在你的身边?”张宝兰至今还能回忆起孩子第一次到岛上看望她的情景,“我的儿子很轻松地说,小时候会希望妈妈多陪陪,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复述着孩子的话时,这位牛头岛上著名的铁娘子,竟不由自主地红了眼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