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與一個三線二代的聊天記錄

軒地:我是在那兒出生的,81年我8歲的時候離開。雖然小,但有些記憶的片斷卻如烙痕。

最遙遠的記憶是,大概三歲多,每天都是站在一個小溪橋頭等媽媽下班,只要看到一個婦女走來就迎過橋去,如果不是就又回到橋頭等著。

周圍的人都叫我放羊的,其實指的我是羊。天氣不好就關在屋裡,媽媽午間回來在窗戶外看到我在哭,她也在窗外哭。

樟樹下:原來並不是什麼美好的記憶呢。

軒地:的確不怎麼美好,可就是懷念。現在再也沒有那種氛圍了,都是哪裡有錢就往哪裡跑。

樟樹下:是,那時候的人呼應的是國家號召,有使命感,有信念。

軒地:分配去那裡的人,都是部隊優秀官兵,科技人員都是哈軍工,清華北大復旦等又紅又專的學習,還有留蘇公派生,是情報室也是從外語院校畢業的高材生。

樟樹下:都是高級知識份子呢。

軒地:是的,以分配到最艱難最惡劣的地方為榮,獻了青春獻終生,獻了終身獻子孫。

樟樹下: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

。。。。。。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圖片為宜昌809工業遺址

一篇偶然的圖文分享,只是覺得公路邊上那片叫做715的老房子,破落的很有味道,不曾想竟如同隨機丟下的石頭,打破了隱身在時空裡的毛玻璃,一個關於“老三線”的迴響,突然洶湧似排浪拍岸。

讓2018年各種花節繽紛絢爛的天空,悄落下了過往五十年的時間灰燼。

因為上一篇圖文中對於715的介紹有一些信息失誤,被曾經在那裡工作生活過的讀者指正時,才看到了“老三線”一詞。

才驚悉,原來除了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土改文 大等等運動歷史之外,還有這麼一個全民軍建的十五年。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圖片為宜昌809工業遺址

三線概念

背景

1956年之後,隨著中蘇關係的進一步惡化,兩國長達7300公里的邊境線,出現了空前的緊張局勢。。

1962年後,臺灣海峽局勢緊張。

1964年,美國試圖空襲中國即將進行第一顆原子彈實驗的核基地。

1964年8月2日北部灣事件爆發。

1969年中蘇邊境陳兵54個師、近百萬人,在珍寶島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

佈局

為了應對當時國際社會的嚴峻威脅,加強戰備,強化軍事後方,國家決定逐步改變我國生產力佈局,進行由東向西轉移的戰略調整。

地理

一線地區:指位於沿邊沿海的前線地區;

二線地區:一線地區與京廣鐵路之間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東半部;

三線地區指長城以南 、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廣大地區。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數據

從1964年到1980年的17年間,三線建設累計投資約2000億元,建成大中型骨幹企業和科研單位近2000個。

修建公路25萬公里,鐵路幹線10條,總里程約8000多公里。

建成了軍民品重大科研生產基地45個,新興工業城市30個,其中僅軍工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約20萬名。

截至1999年,完成了200多個調整搬遷項目,遷出職工25萬人。後來沒有遷出的工廠與職工,不計其數。

語錄

“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分散、隱蔽、靠山”——三線建設選址原則

“好人好馬進山來”、“先生產後生活”——三線建設口號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圖片為宜昌809工業遺址

宜昌三線建設

宜都:1965--1967

中南光學儀器廠(代號388廠)

長江光學儀器廠(代號288廠)

向陽光學儀器廠(代號238廠)

夷陵區:

1965年,海軍第七研究院715所(代號706)

1966年,強華機械廠(代號809)

1968年,海軍第七研究院710研究所

1969年,國營江新機械廠(代號612廠)

1970年12月,827廠,核工業部第二十二建設公司為其建設施工。

遠安:

1969年,066國防工業基地

市區:

1970年,宜昌船舶柴油機廠(即403廠)

(網絡查找的資料,如有錯漏請指正)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圖片為宜昌809工業遺址

前幾天我們去的715老房子那裡,就是其中之一,那裡有目前全亞洲最大的室內軍用人工消聲水池,是專為我國海軍艦艇的“耳目”——聲納設備提供實驗的場所。

1984開始遷往浙江富陽,工廠運轉二十餘年,讓來自全國各地的軍人知識份子,把人生最黃金的階段,永遠留在了那裡,也讓黃花新坪的老百姓貢獻了土地和房屋。

昨天我們又去了下牢溪809廠舊址,從夷陵區小溪塔往長江西陵峽方向三公里,在著名的三遊洞景區旁邊,右轉一個隧道進去,直到姜家廟村,沿著溪流分佈在7.5公里範圍。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萬里長江第一溪

下牢溪,號稱“萬里長江第一溪”,自然風光自不比說,溪流附近就是山至之陵水至之夷的南津關,風景名勝星羅棋佈,與715(實為706,俗稱715)所在新坪附近,如出一轍,可見這軍工廠選址,頗為講究。

正如他們所說的,離城70裡,靠山臨水的幽秘之地。而在宜昌,這樣的地方恰巧都有鍾靈毓秀的自然風光,如今多為旅遊勝地。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昨天去的時候,809工業遺址的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所以很多地方就只得拍拍外觀。

據瞭解,809大部分是由宜昌交旅集團投資改造,秉承“以舊改舊”的宗旨,未來將建成集康養、娛樂、消夏及工業懷舊文化於一體的休閒度假區。

結合三峽旅遊和旅遊碼頭的修建,我們的宜昌,我們的夷陵,將在旅遊業上拓展更廣泛的機遇和藍圖。

外地朋友可翻翻呆鳥鄉村的分享,就可看到宜昌還有很多極具潛力,目前未被開發的旅遊資源,歡迎朋友們常來走走看看,或有心儀的圖謀之地。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中間的一段,原為809廠的行政中心,現在被宜昌白馬營改造,擬建成一個文化藝術中心,為宜昌的藝術家們提供創作展覽的空間,也為戶外運動、文化旅遊提供服務。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在這裡邂逅了正在監督施工的小楊帥哥,後來翻了他的朋友圈也曉得是一位青年畫家。

他介紹說,與其說改造,不如說是還原,因為之前幾經承包轉手的一些房子,被現代化的裝修過,比如上圖的外牆,目前看到的石砌的勾縫,是他們從後來刷平的水泥塗層中一點點剝出來。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他說他們所有的建築垃圾就地利用,沒有外運一粒,還指著門上的水泥過橋說是那個年代的水泥就是偏黃白,建築風格就是年份的印證。

由此可見,年輕一代,並沒有忽視他們未曾經歷過的時代,反而更加珍惜歷史的魅力。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看著燈光球場,彷彿看到三四十年前的青年們,正在歡叫的投籃。

如今,歲月染白了他們的頭髮,吹皺了他們容顏,可那些為國防事業奉獻過的青春,永遠不會消逝,而是傳承在一代一代青年人的血液裡。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沿著兩山夾著溪流,百米就過一橋的公路,走到工業舊址的最裡端,是如同穿過了狹長的瓶頸,忽而開闊的一方平埫,同行兄弟連聲讚歎:初進桃花源就是這種感覺吧。

這裡是姜家廟村較為集中的居民區,看到一個個農場和花田的打造,還有富麗堂皇的農家樂,可知村裡的鄉村旅遊發展地好。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一根碩大的煙囪矗立在村邊,想必這裡大概就是原809的工業區了,那時候是為部隊生產防毒面具和防毒服。

遷出之後被一個文化藝術中心項目改造過,但由於種種原因,不了了之。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只留下一些影視佈景的痕跡,頗有些戰時的味道。

好象記得電視劇《最後的國門》是在這裡拍攝過,還有電影《山楂樹之戀》也在這裡取過景。

據說靜秋所讀的第八中學,就是利用的姜家廟小學,之前的809子弟學校。

這次去沒有見到,應該還在。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有很多有趣的所見,上圖中的革命標語字跡如此清晰,不知還是不是舊物;

還有遺棄的樓房裡,正是養蜂的好場所,到時候可以到這裡來觀摩現場割蜂蜜;

最奇幻的是大煙囪附近路邊一個小房子,被藤本植物包了遍,也不知主人是有多久沒有開過它的門了。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自從809搬遷後,下牢溪就成了農家樂的天堂,依託秀麗的山水資源,沿路開滿了各具特色的山莊。

從去年開始進行了規模化標準化整改之後,農家樂的休閒娛樂將更加豐富和安逸。

當然我們更期許809遺址改造之後的風光,那時的809將書寫新的歷史華章。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走走停停的進去時不覺得,回程卻不一會兒就到了隧道口,穿過去,就是繁華的都市。

而身後告別的公路和十餘座橋樑,是當年809人修建的,包括隧道。

就此一功,即足以讓我們銘記。

何況當年國貧敵悍,無數青年在不可能中創造了無數奇蹟。

但當下歐美經濟絞殺的國際氛圍已不可同日而語,因為,word國,已然雄起。

回頭問兄弟:如果再來一次建設分配,你會欣然赴召嗎?

“當然,這是我的榮幸。”

尋找宜昌老房子:老三線的809

時間:2018年3月2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