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列強們後來退還了部分庚子賠款,他們是出於什麼目的?

MYR00

實名反對某些答主的說法,覺得歐美國家退還庚子賠款是良心發現。

歐美國家退還賠款,當然不是良心變好了,而是利益所在,為了更大化利益選擇的一種手段。

以最出名的美國退還賠款為例,這並非美國主動所為。事情是這樣的,1904年12月,清朝駐美公使梁誠就賠款用黃金還是白銀一事與美國時任國務卿海約翰展開激烈爭論,海約翰在爭論中隱約透露錢要多了(注意,不是不該要,是要多了點),梁誠果斷抓住這一點,改變談判策略,希望美國人能減免部分賠款,並表示如果美國人做這種仁義之舉,其他國家也會效仿。

海約翰也就答應梁誠會向美國總統陳情,海約翰去世後,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支持了梁誠的想法。1907年12月,羅斯福在國情諮文中要求國會批准退還庚子賠款給中國,用於中國留學生赴美教育之用。1908年,美國總統簽署法案批准退還賠款1160萬美元,贏得美國各界讚賞。

美國對退回的賠款使用有明確的要求,即必須按美式標準興建學校,這些學校的學生必須去美國留學,學習美式教育和理念。美國人這一招十分高明,比赤裸裸的侵略好得多,試想,學習美式教育的學生將來回到中國,成為中國的中堅力量,他們必然會親近美國,美國在與中國的交往中必然得利。

其他國家看到美國的做法後,也紛紛效仿。比如英國,1920年12月通知中國政府,將退還庚子賠款,用於中英共同利益,這筆退款中國必須用於以英式教育教導中國人,發展中英貿易,結果必然是英國在經濟上得利。

法國、意大利等國後來也相繼效仿這種辦法,大部分退款也都被用於教育領域,作為中國留學生去這些國家留學的資金。

西方國家退還賠款,確實有利於中國教育的發展,也有利於中國融入世界,但我們也必須明白,這些退款並非西方人良心發現了,而是他們發現用這種辦法可以更好控制中國,可以最大化自己在中國的利益。

當然,必須說明的是,有一個國家,沒有退還賠款,這個國家就是日本!


司徒伯雷

題目本身有點小問題,當時的庚子賠款其實不叫退還,而是部分免除!那意思就是,已經收了的就收了,概不退還;還沒收的錢呢,可以免除。只有若干幾個國家如比利時這種小國家,會真的有現金歸還。但也有其他附加條件的,並不是那麼的大義仁德。

庚子賠款有部分國家被免除是因為自己戰敗,比如,德國,奧匈帝國,沙皇俄國。蘇聯推翻沙俄後曾經宣佈放棄賠款,但是後來又反悔了強要。

總之,國際上的人就沒一個好鳥!要想不被人欺負,還得靠毛主席!


優己

按照1901年,清政府和德、奧、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11國簽署的《辛丑和約》,賠償白銀總計海關銀4.5億兩,39年還清,本息是海關銀9.8億兩,是謂“庚子賠款”。另外,葡萄牙、瑞典、挪威三國臨時加入索賠,也能獲得相應份額。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以上14國按不同比例分配庚款,各國所分數額都超過了最早的預期

美國最先向中國歸還部分庚款。1908年,美國“查明原定數目過巨,實超出應要求賠償美國人民所損失數目之上”,為促進兩國邦交,決定返還一部分庚款,作為中國人赴美的留學基金。清華大學的前身留美預備學校,即是用這筆錢興建的。

在後來的“一戰”中,中國作為戰勝國,廢除對戰敗國德、奧的賠款;其後,英、日、法等國為爭取中國好感,也相繼推出有關庚款的退還政策。1919年,成立不久的蘇俄政府宣佈放棄庚子賠款;1922年,

英國表示將庚款“撥充作中英兩國互有裨益之用”;1923年,日本通過法案,決定退還庚款;1925年,法國也和中國簽訂有關退還庚款的協定。

比利時、意大利、荷蘭等國也紛紛放棄賠款,要求中國將這筆錢用於教育、慈善、水利等方面。只有數額極小的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沒有退還庚款。

在庚子賠款中佔有主要份額的英、法、俄、日、美五國宣佈退還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美國時間最早,也最真誠,退還總額達4100多萬美元。英國在“一戰”後走向衰落,需要擴大在中國影響,於是同意退還庚款,至1938年總共歸還737.93萬英鎊。法國“一戰”後無力在遠東擴大勢力,無意向中國示好,但在外交上需和英、美協同一致,才被迫原則上同意退還庚款。法國和中國談判中製造重重障礙,誠意極少,總共退還1700多萬美元。

至於蘇俄,主要是建政之初,為爭取中國承認,才宣示放棄庚子賠款。日本退還的庚款主要用於資助在華團體、學術機構等,被認為是“籍發揚文化之名,為文化侵略之實”。


啟風說史

庚子賠款也就是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朝政府需要賠付各帝國主義國家的錢財。那麼為什麼後來列強們又會選擇退換部分賠款呢?今天放翁來帶大家瞭解一下。


其實每個國家退還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他們並不是統一起來決定退給中國政府。放翁先帶了解兩個比較特殊的國家,一個是蘇俄,一個是美國。

蘇俄退還中國政府庚子賠款的原因在於它是有求於中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時蘇俄在十月革命建立國家之後,還並沒有得到多少國家的承認。所以列寧就決定宣佈以前沙俄帝國利用霸權和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全部廢除,其中就包括了庚子賠款,以換取中國政府承認蘇俄的合法地位。


美國又特殊在那裡呢?美國是第一個主動提出退還庚子賠款的國家。1908年12月,中國駐美公使梁誠就庚子賠款的支付問題和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討論,海約翰無意中提到了一句“庚子賠案實數過多”被梁誠把握到了,梁誠就提出希望美方來減少賠款數額。後來經過和美國國會的多方周旋終於確定中國不需要賠償多餘數額,但也明確表示美國退還的錢只能用於中國的文教事業,清華就是這麼來的。

其餘的英德日等國家和蘇美不同,他們退還庚子賠款是因為一戰爆發。一戰爆發後,英、法等協約國便勸說中國參加協約國對德作戰,以打擊德國在遠東的利益。藉此中國向各國提出緩付庚子賠款,希望延付10年,日、意、俄等國都表示同意。

一戰結束後,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終止了對德國的賠款,奧匈帝國瓦解後,奧地利和匈牙利分別於1919年和1920年放棄賠款,對奧匈的賠款也終止。後來在1922年英法兩國也提出退還賠款用於中國的文教事業。1923年,1926年日本和意大利也提出了退還賠款用於中國的文教事業。

自此曾經在清政府手上籤訂的辛丑條約中的庚子賠款都退還用於了中國的教育事業,我想這筆錢如果在晚清政府手上可能還不會用於教育事業。不過庚子賠款始終是一個屈辱性的賠款,它加重中國人民的負擔,也使中國喪失了許多主權。很慶幸生活在當下的中國,百年國恥洗刷,中國更加自強。


一樹梅花一放翁

我說幾句,但是肯定會被噴!

八國聯軍侵華來中國的目的是什麼?肯定大家會說是為了侵略,為了搶劫……

當時義和團殺洋人,殺外國使節,圍攻大使館,教堂,先不說義和團是不是代表正義,打個比喻,中國大使館被當地的民間武裝圍攻,中國是不是應該派兵去保護自己的大使和代表國土的使領館?

大家看過戰狼吧?說白了都一樣……

用腦子想一想,外國軍隊都把首都攻佔下來了,為何不順便把中國吃掉?

美國人認為,發生義和團運動的原因是中國人缺乏知識,缺乏教育才會出現信封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所以退還賠款時要求只能用於教育,所以才有後來的京師大學堂,也就是清華北大的前身!

美國人要求清政府每年選一部分少年去美國留學,學費就在賠款裡支付!

大家知道詹天佑吧?他就是第一批留學歸來的學生!

說了個大概,大家開噴吧……


鍵談齊魯

列強退還庚子賠款,只有日本一直還在要,直到抗戰。庚子賠款是武力敲開中國國門,文化教育改變中國人思想,由一部分庚子賠款用來建設了中國的教育,用以敲開中國人的思維。雖說用來中國教育上,但是大部分,還是被列強颳走。尤其日本要的最狠


大魚工作室

說到底就是列強發現靠蠻力征服我們大中華是不可能,只能靠文化入侵!

正好利用庚子賠款這個契機,退還賠款來做教育,從文化上侵略我國,攫取遠超賠款的巨大利益。

但列強對我國文化還是不夠了解,其結果不言而喻。

但我國文化的連續性與統一性,不是歐美用賠款建幾十所大學或者是培養幾百幾千個留洋學生就能摧毀的。


其實整個退款都是由美國帶頭,而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梁誠(1864年-1917年),時任清朝駐美國公使。因為其追回的“庚子賠款”建立了清華學堂,是清華大學的前身,被稱為清華之父。

在美國外交場合,梁誠聽到海約翰談話間說出“賠款原屬過多”的話,抓住機會,各方周旋,終於說服美方帶頭減免庚子賠款。

眾所周知,1901年,《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賠款4.5億兩白銀(當時人口就這麼多,等於每人1兩,羞辱我國,賠款的期限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釐,本息合計為9億8千萬兩。經過樑誠周旋後,美國帶頭,讓除了日本的諸國退還了很多賠款,日本靠著庚子賠款發展迅速,為侵華戰爭打下的基礎,狼子野心,實在可惡。

最後我國實際支付6億兩,減免了4億兩白銀,著實不少。

但美國人退還可不是這麼簡單!他們放棄賠款,是為了更大的利益!

1905年,伊利諾伊大學校長詹姆士提醒羅斯福總統:“哪一個國家能夠成功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哪一個國家就將因此而在精神與商業兩方面收穫最大的回報。如果美國在35年前能成功吸引中國的留學流,並使其壯大,那麼我們此時就能以最圓滿和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國的發展,那就是以知識和精神操縱中國領袖的方式。”

看到這句話,還以為美國是心甘情願退還庚子賠款的的麼?

用庚子賠款的錢,在我國建立大學,征服我們的年輕一代。從思想上洗腦中國人,才是征服我國的唯一辦法!

他還認為"隨著每年大批的中國學生從美國各大學畢業,美國將最終贏得一批既熟悉美國又與美國精神相一致的朋友和夥伴。沒有任何其他方式能如此有效地把中國與美國在經濟上、政治上聯繫在一起。"

美國人,用心良苦啊!

在1899年,美國推出門戶開放政策,需要跟中國建立好良好的關係,來獲取遠超與庚子賠款的利益,所以才退還庚子賠款。

至於列強試圖從文化用教育上征服我國,歷史證明他們已經失敗了。

用西方數百年一千年的文化,挑戰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思想,未免太不自量力,最終讓我們白白得到庚子賠款,發展了我國的現代教育,還極大程度的保留我們文化的獨立性與完整性,讓西方列強的四億兩白銀打了水漂。


所以說一切都要謝謝梁誠,可能他早已經料到了這一切!


歡迎關注我哦~這裡有我的立場與看法。

不太正經的劉博士

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美國向亞洲太平洋地區積極進行侵略擴張的時候,它所遇到的,是亞洲的覺醒,是這一地區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形勢,這造成了帝國主義者所說的“最大的危機”。面對這種新的形勢,美國壟斷資產階級認識到,不僅必須加強精神侵略,而且必須制訂一種精神侵略的新戰略,以便將亞洲的覺醒包括中國的革命所造成的“最大的危機”變為“最大的機會”,要在亞洲和中國的封建制度的解體中乘機而入,達到他們的帝國主義目的。

這種新戰略明確地把抵制革命思想、進步思想作為中心任務,要加緊進行精神侵華活動,在思想上影響和控制中國人民。因此,除了繼續發展擴大傳教活動、“慈善”事業外,他們特別賦予教育活動以新的戰略意義,要更多地利用這種精神侵略的形式,為美國的侵華政策服務。

退款興學計劃,正是這種新戰略的實施。1904、1905年,一批在華美國傳教士和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以及“中國教育會”,曾先後上書國務院和羅斯福總統,提出加強教育活動的明確要求。柔克義則認為,退還庚款,將其用之於教育,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對美國是有益的。教育可以使中國政治穩定,商業發達,成為美國優良的貿易對象。特別是受美國教育出身的領袖,對中美關係將大有影響。柔克義的意見,成為美國向中國退還庚款的政策性目標。

關於這個新戰略和加強教育的最有代表性的文件,是埃德蒙·詹姆士致羅斯福總統的那份“備忘錄”。在這份著名的文件中,詹姆士談到:“中國正臨近一次革命……。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的青年中國人,哪一個國家就將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的和商業的影響上,取回最大可能的收穫。如果美國在三十年前已經做到把中國學生的潮流弓t向這一個國家來,並能使這個潮流繼續擴大,那麼,我們現在一定能夠使用最圓滿和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國的發展。這就是說,使用那從知識上與精神上支配中國領袖的方式。”從美國浸華的長遠利益出發,對於當時大批中國學生赴日本和歐洲留學的情況,詹姆士表示焦慮,認為這樣的形勢,與美國的戰略目標或長遠利益的矛盾是巨大的。他的結論是:“為了擴張精神上的影響而花一些錢”,“教育這一代的青年中國人”,“即使從物質意義上說,也能夠比用別的方法收穫得更多。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是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的。”

這是一份充滿侵略精神的文件,與太平洋帝國論有著一種思想上的內在聯繫。如果說羅斯福等人在太平洋帝國論中更多地談到了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方面的侵略,那麼,詹姆士的“備忘錄”則談到了對中國的精神侵略,特別是教育這種形式的極端重要性,它在對華侵略中的深遠的戰略意義,對太平洋帝國論作了重要的補充,它最露骨地表達了美國壟斷資產階級對華精神侵略的思想和目的。關於美國退款興學的真實用意,可以在這裡找到最準確的答案。備忘錄與史密斯的計劃,完全符合這一時期美國壟斷資產階級對華侵略擴張特別是擴大對華精神侵略的意圖和需要,而與羅斯福、海約翰、羅脫、柔克義等人的思想、理論完全一致。

退款興學的計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繼門戶開放政策之後提出的,它是太平洋帝國論的產物。退款興學的提出,與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對華侵略相配合,成為20世紀初美國全面侵華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美國的侵華活動特別是精神侵略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連陽標統

對於當時的列強而言,中國城會徒弟實在是太大了,人口也實在是太多了,把它發展成為殖民地,這一點完全不切實際。中國有著自己的文化底蘊,有著自己的文化底子在那兒擺著。這些跋山涉水來到中國土地上的侵略者們是沒辦法長期的在這塊土地上大量的主張軍隊以維持這塊土地的統治的。因此,對於當時列強而言,中國必須是一隻聽話的狗,而不是成長為一個聽話的僕人。

因此,對於這時的列強而言,如何能夠使中國不破落下去,尤其是中國政府不會因此失去管理國家的能力,但是又要使得中國政府沒有勇氣或者能力跟諸侯列強進行對抗。這樣子的問題就擺上了檯面。

教育是國之根本,有的時候你對一個國家的統治很有可能必須得通過他的教育進行入手,通過教育,你可以掠奪對方敵國的人才或者是這些未來要掌控國家機秘情報或者是政府權力的人進行洗腦,對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理念教育,與此同時在掌控國家的基礎設施工程,比如說鐵路,公路,採礦生產或者是各種各樣的交通通信手段,通過對於這些東西的運營權,照你這個國家發展到哪一個地步,或者是通過這些。運營權所創造出來的小據點對你的國家進行情報分析。當然,這一切都必須得建立在你對這個國傢俱有完全的軍事凌駕能力。

與此同時,說到底鴉片戰爭是列強們想要打開中國市場的一個手段。如果這個時候你因為一個賠款的事情跟你中國的本土的消費者搞得太僵的話,那麼我的商品怎麼賣出去呢?萬一到時候他鬧一個仇敵的情緒或者是直接搞一個反對,美國反對英國的遊行,那我這些商品的這些商人豈不要虧死了嗎?這個時候,我適當的打你十寸,退你一寸,這樣的話既給你一根大棒又給你一根胡蘿蔔,你不就更加聽話了嗎?

當然,所有返還賠款的國家裡面有一個國家確實別有用心,可能對於歐美一些列強而言,侵佔中國,這是一件只可以想,但卻做不了的事情,但對於日本而言,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因此日本人退還給中國的那些賠款實際上更多是做到什麼的,將來侵略中國做準備。


漩渦鳴人yy

準確的說‘退還’是有條件的!

當時清政府的愚昧無能,讓西方列強們看的清清楚楚!愚昧在於:清王朝還從根本上不知道,世界已經發生了第一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的極大推動力!而自己在哪方都不成系統,哪一項也不領先。對近代的自然科學發展更是無知!只有一個,人口多,GDP在當時在世界第一!這一切都讓西方人看在眼裡。當他們戰勝清王朝後,來了個獅子大開口,出了個侮辱性性的要價,每個中國人出一兩銀💰子!在這種情況下,清王朝連個屁都沒敢放,乖乖的就答應啦!即沒膽,也不懂怎樣據理力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