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會越來越窮?

用戶69330831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速生速朽的互聯網時代,風起雲湧、瞬息萬變。二十年來,我們的消費方式、市場模式、就業形態,甚至穿衣打扮,都變得面目全非。十倍快進的速度令身在火箭上的我們心驚肉跳,地心引力已經感覺不到,彷彿下一秒就要被甩出軌道。


前一天你是優勢行業的技術砥柱,後一天就成了被清退的三十四歲老員工。


前一天你是二胎二房的深圳中產,後一天就成了財務危機立現的苦逼父親。


前一天你是登上《時代週刊》的現象級憤青,後一天就成了追思“在我退學的上古時代,吃雞就是吃雞,吃瓜就是吃瓜,玩手機就是掏出諾基亞”的油膩中年。



提起當下,羅胖在演講中感嘆:快、驚人的快。從藍海到紅海再到血海只要一週時間,想搞個員工培訓都不知道該培訓點什麼。


比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更可怕的,是根本就看不到頭。沒有人的職業規劃做到40歲以後,因為瞬息萬變的一切根本等不及你用幾十年的時間走上人生巔峰。人們不僅要成功,而且要快速成功,最好是十年裡解決結婚買房、子女教育、老人醫療、奔向財務自由。


比一眼望到頭的人生更可怕的,是根本就看不到頭。沒有人的職業規劃做到40歲以後,因為瞬息萬變的一切根本等不及你用幾十年的時間走上人生巔峰。人們不僅要成功,而且要快速成功,最好是十年裡解決結婚買房、子女教育、老人醫療、奔向財務自由。


那些擠在地鐵裡的年輕人,誰不是渴望躍過龍門的那條錦鯉?可大多數情況,我們連龍門在哪裡都摸不著,不停的掙扎溯洄,也不過就是勉強不被大浪幹翻在沙灘上而已。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預期,就像白先勇先生所講,擁有的從來都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



霍老爺

第一批90後已經開始出家了、變禿了、離婚了,現在又變窮了!

沒錯,世界上的年輕人正在變得越來越窮。

讓你相信這個結論,可能比讓你相信年輕人越來越少滾床單更難。

畢竟你可能還沒有女/男朋友。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家出身,現在在城市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那麼一般情況下你會比父母掙得多。

但是,什麼事情都要看歷史的行程。

在可預期的未來,作為一個年輕人,你可能不得不面臨“窮”這個歷史車輪


接下來你將看到:

全世界年輕人都在變窮

年輕人的錢被老人拿走了?

富人拿走的錢越來越多

為什麼“錢賺錢”比“工作賺錢”更容易

你的終結者,人工智能已經站在門口


全世界年輕人都在變窮

你會越來越窮,顯然是一個壞消息,有什麼辦法讓它聽起來沒那麼糟糕?

那就是全世界青年都在變窮。

這就是正在讓世界各國頭大的“青年貧困”問題。

今年英國《衛報》發佈了一份關於80、90後年輕人的調查報告,發現在整個西方社會,年輕人都是最悲慘的一代

相比30年前的父輩,現在的歐洲年輕人收入總體上降低了。

從前,年輕人的收入比平均工資水平高。

現在,年輕人的收入比平均工資低了20%

美國年輕人怎麼樣?

2009年,美國65歲以上家庭平均財富是35歲以下家庭的近47倍($170,494 vs $3,622)。

而在1984年,這兩者之間的差距並沒有這麼大,當時的35歲以下家庭平均財富相當於65歲以上家庭平均財富的十分之一左右($120,457 vs $11,542)。

至於中國,10年前,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比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略高,現在卻只有平均工資的83%。

當然,這鍋可以部分甩給大學擴招,但是十年間,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房租已經是過去的4倍。

這也就意味著,年輕人在維持基本生活之外的收入

越來越少。


年輕人的錢被老人拿走了?

年輕人還在努力工作,但是他們的錢為什麼越來越少了?

老人拿走了年輕人的一部分錢。

“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是信不得的,除了多印鈔票,政府一毛錢也拿不出來。

所以它得從現在工作的年輕人口袋裡拿走一部分錢,稱之為“養老保險”,並宣稱這筆錢會在遙遠的未來,比如年輕人退休之後還給你,加上利息。

當然,它並不會替你保存這筆錢,而是先拿去付給了先前購買了養老保險,現在已經退休的老人們。

你退休之後,養老保險制度就會接著抓新工作的年輕人頂缸,子又有子,子又有孫,俗稱“拆90後補60後”。

這個制度在理論上也沒什麼大問題,只要工作的年輕人不減少,經濟不出現大波動,就會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但是這個制度的巨大bug在於,萬一年輕人越來越少呢?

不幸的是,年輕人減少無論在西方國家、日本還是中國,都是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事。

養老保險要維持下去,就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增加對年輕人的徵稅;二是借債。而借的債未來還是要靠年輕人繳稅來還。

平均多少年輕人供養一個老人?

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到時候的情況會更糟糕。


富人拿走的錢越來越多

另一個讓年輕人感到悲觀的事實是

全世界的財富都越來越集中到少數人手裡。

2009年,全世界最富有的1%人口,財富總額是全世界的44%;而到今年,這個數字可能超過50%。

也就是說,全世界最有錢的1%的人,比剩下那99%的人加起來還有錢。

而加入這個1%的門檻,是270萬美元,大約1800萬人民幣,還不到一個王健林式小目標的五分之一。

更加悲劇的是,有錢人的財富增長速度,還要比窮人更快。

1986—2012年,在美國擁有財富排前1%的家庭,財富年增長率達到了3.9%,而擁有財富在後90%的家庭,其財富年增長率只有0.1%。

● 左邊:財富;右邊:貧窮

問題出在哪兒呢?

有經濟學家認為,投資回報的增長,

永遠比勞動回報的增長更快

以美國為例,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後,2014年的美國平均時薪和1979年相比幾乎毫無增長。

在過去30年裡,經濟增長對美國的工薪階層來說,只意味著眼巴巴地看著美元嘩嘩地印出來,又一溜煙地飛進了鉅富的賬戶。

換成中國人民好理解的例子,就是你和小明畢業了,你在北上廣辛勤工作,終於成為月薪過萬,交完房租水電之後所剩無幾的體面白領;小明的爸爸給了他1000萬,他拿去存餘額寶,從此過上了沒羞沒臊的生活……


為什麼“錢賺錢”比“工作賺錢”更容易

錢跑路的速度,要比勞動者快得多。

這30年,全球的外資直接投資,從845.63億美元增長到了2.04萬億美元,增長了23倍。

全世界資本先一步做到了“國際主義”,可以隨意流入利潤最大化的地方,在世界各個角落建立起“血汗工廠”

低廉的勞動成本,讓西方資本紛紛拋棄了本國昂貴的勞動力,投奔中國。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資本的轉移,西方國家失業率上升,高工資高福利難以為繼,中產階級滑向貧困的邊緣,而中國的經濟飛速增長。

1986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額只有76.28億美元,到了2015年,這一數字增長到了1262.7億美元。

但是出來混,遲早要還。

中國人收入增加,也意味著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資本已經在尋找更廉價的勞動力市場——換句話說,中國的年輕人即將面臨西方同齡人的困境

工資收入停滯不前,找工作難上加難。

而讓中國年輕人眼前一黑的是中國的房市。

從2001年到2015年,北京的房價收入比從10以下升到了18.1,上海從7以下升到了20.8,廣州從6左右升到了11.1,深圳從8左右升到了27.7。

這些數字,你可以簡單理解成“不吃不喝攢錢可以買得起房“的年數。

有幸搭上這趟房市快車的人,已經把沒有搭上的年輕人遠遠甩在了後面。


你的終結者,人工智能已經站在門口

長遠來看,投資回報不會一直高下去。

中國的勞動力成本還在不斷上升,這在世界範圍內對勞工是個好現象——最大的廉價勞動力來源正在枯竭。

只要時間足夠長,無論是通過批判的武器還是武器的批判,資本和勞動的回報率終會回到平衡點。

然而,年輕人,請記住,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代面對人工智能挑戰的勞動者。

人工智能將毫不留情地撕下偽中產真工薪的最後一層外衣,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以前的工作是多麼低效且水平低劣。

對於絕大多數沒趕上誕生“食利集團”好時候的我們這代年輕人,以及我們的後代,一種可憐的未來將是這樣的:當大多數人或許是99%甚至是99.99%——失業。

而整個社會生產力因人工智能飛速增長。

“食利集團”將出於人道主義,讓這些沒有勞動價值、也沒有資本的人類不致餓死。

與此同時,藉助人工智能的生產力,“食利集團”們早就玩膩了地球,向宇宙深處進軍。

當2116年,人類的飛船越過美麗的木衛二時,一名飛船中的華裔富N代不禁想起了祖先篳路藍縷的發跡史——一百年前,他在北京三環內買下了一套三室一廳。

參考資料:
Saez, Emmanuel, and Gabriel Zucman. Wealth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13: Evidence from capitalized income tax data. No. w20625.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4.

視知TV

2005年,大學畢業生月薪是城鎮職工的104%;10年後的2015年,大學畢業生只有城鎮職工月薪水平的71%。年輕人為什麼變得更窮了?

近幾日,不少媒體和網友都在討論“年輕人變得越來越窮了”。大家紛紛引用數據,指出按照通貨膨脹率換算,美國、加拿大、英國、中國、日本......等全球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一種趨勢,就是當今的年輕人比十年前更窮了。

相信“年輕人變得更窮了”的結論能得到很多年輕人的共鳴。不過,像王思聰那樣的年輕人,是變得更富了。儘管年輕人用著比過去更好的手機,娛樂方式比過去更多,營養比過去更好,為什麼卻還有“更窮了”的感覺呢?

這可能是因為財富積聚更難了,年輕人在財富分配中的相對地位也下降了。

先來看看年輕人相對財富地位的下降。經濟學家周其仁說,這些年來,房子是拉開居民財富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相信周教授的話符合大多數人的生活感知。網上有個笑話說,1990年代,上海某人辭職賣房創業,經過20年的辛苦打拼,他終於存夠了400萬,買回了賣掉的房子。可見有房沒房,大不一樣。當然,房子並不是唯一的拉開財富差距的因素,其他資產也構成了其中緣由。這是因為,在一個世界性的、長期的寬鬆貨幣環境中,資產價格會畸形上漲。

專欄作家吳曉波最近寫了一篇《中國正迎接“食利時代”的到來》。他認為,中國正在形成一個食利階層,“即那些擁有不動產、股票、有價證券、票據,僅僅靠利息、股息、地租就能獲得穩定的甚至不斷擴大的現金流的人”,這些食利者的財富大多數是拜寬鬆貨幣所賜。換句話說,他們趕上了泡沫的盛宴。

吳曉波自己也是食利者中的一員。他說自己早就成了億萬富翁。他成為億萬富翁的“秘訣”很簡單,就是多年來不斷買房子。否則,僅憑寫專欄、出書的收入,他很難成億萬富翁。

普通人和食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不要說年輕人,就是那些工作多年的人,如果未能持有資產,也會感覺自己越來越窮。這不是說食利者有多壞,或者剝削了誰之類的。其中有些人的確是靠特權致富,但也有很多人只是把握住了泡沫的機會。

隨著科技更新換代加速,年輕人其實更具競爭優勢。即便學校教育滯後於市場需求,他們也可以更快地通過再學習適應市場需求。然而,儘管每一屆畢業生都是更優於上一代的前輩,但是,每一屆畢業生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房價收入比。也就是說,畢業越晚,離靠工資購房越遠。當然,富二代可以不靠工資購房。

年輕人相對財富地位的下降,其實也反映了整體上致富環境的退化。一方面,整體經濟增速從過去的10%以上,降低到現在的不到7%,另一方面資本的回報增速遠超人力的回報增速,兩項相加,更可見資本相對於人力的優勢在快速上升。

這說明什麼?說明資本相對於人力資源更為稀缺。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現在不是到處都說產能過剩、資本過剩嗎,怎麼還資本稀缺?其實,所謂的資本過剩,只是某些行業過剩,但更多行業資本是稀缺的。所以,民間借貸利率非常高,民營企業融資很艱難。某些資本過剩其實是資本配置錯誤,是畸形地集中到某些行業。

“人賺錢難,錢賺錢易”正成為越來越多的沒趕上泡沫的盛宴的人的感慨,這句話也形象地反映了人力資源所得回報的相對下降。這對於在人力資源上佔優的年輕人來說,不是好消息。

要提高年輕人致富的機會,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資本充裕起來,而不是畸形地集中在某些行業。由資本來爭奪人才,造成資本的回報相對下降,人力的回報相對上升,年輕人才會有競爭優勢和更多的向上流動的機會。

容許貧困肆虐的社會是不道德的

經濟學著作《貧窮的本質》作者認為,與其說貧窮是經濟問題,不如說它更是個社會問題

。對貧窮的理解不應當侷限於經濟學視野,貧窮的表面原因是因為財富或者資本的匱乏,但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社會機會的不平等。要解決年輕人或者其它群體的貧困問題,要從如何為他們提供更加平等的獲取財富的機會來著手。

我一直把貧窮視為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經濟現象。在閱讀了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著的《貧窮的本質》一書以後,我更加確信了這樣的看法。不過,這本書在原先的既有觀點之上,又為我補充了不少鮮活而又有說服力的註釋。


重頭再來

如果一個社會賺錢容易的人很多,賺錢艱難的人也很多,只能說明這個社會貧富差距很大。家庭能力的大小,直接關係到自己的生活水準。這正是我們年輕一代的悲哀。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無能為力。

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微妙的時代,一部分人日進斗金,一部分人食不果腹。土豪和屌絲並存,且他們之間的鴻溝深不見底,即使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填平。

下圖是2015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

從圖中可知中國最好大學的薪酬狀況。

再看全國白領平均月薪排行榜。(2016年春季)

我們可以得出,即使是中國最頂尖學府的畢業生,假設在北上廣工作,平均工資也僅僅比城市平均月薪高出3000至5000元。換句話說,高出的部分尚不足以買下半平方米的毛坯房。

於是我們大膽得出,中國最優秀的畢業生,薪水也並不可觀,想憑一己之力在一線城市落地生根、娶妻生子,是很困難的。

那麼,大量的年輕土豪是從哪裡蹦出來的呢?他們為何賺錢如此容易呢?

1、名校中的佼佼者,寥寥的天才型畢業生。他們或創業成功,或成為頂尖公司的骨幹,年薪過百萬。他們是人生贏家,時代驕子,我們自嘆弗如。

2、家庭有成功經商背景,也就是富二代。(這裡的富二代,指的是父母能負擔房、車的年輕人。)自己本身可能僅僅從事一份普通工作,但出手闊綽,有車有房。我們並沒有醜化富二代的意思,大量的富二代其實也足夠優秀,並不是紈絝子弟,他和周圍的草根年輕人在同樣的公司工作,談論同樣的話題,只是他們的物質基礎已被自己的家庭構建完成,生活不再有負擔。

這樣的家庭其實不算少,你我周圍都有,不是麼?

3、父母有官場背景,也就是官二代。每個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小時候的玩伴,也沒怎麼發奮讀書,畢業後卻輕輕鬆鬆進入效益極好的國企,或者進入國家機關,端上鐵飯碗。一般而言,這樣的家庭也有很好的物質基礎,孩子也都不用為房子車子的事情發愁。他們賺一份穩定的收入,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也就足夠了。

這樣的家庭其實也不算少,你我周圍都有,不是麼?

綜上所述,中國畢業生的平均工資的確就是那麼一點,我們看著薪酬表心知肚明,大部分人的工資肯定不足以支撐巨大的生活成本。但身邊的同學同事,總有那麼一群人,該有的東西都有,瀟灑地享受生活。這其實都是家庭能力的映射。

家庭能力的大小,直接關係到自己的生活水準。這正是我們年輕一代的悲哀。

我相信,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希望憑藉自身,在社會上生存和立足。但當下,這竟也成為一種奢望。

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無能為力。

(文/秦羽紊)


長安供銷社

中國通常會把80後和90後視為年輕一代;日本則把年輕人成為“那旮旯族”;在美國,人們將1980年至1995年出生的這代人叫做“千禧一代”;英國和澳洲則把他們叫做“Y一代”。

但不管是哪裡的年輕人,都有同一個感受,就是——過得越來越窮!

收入慘

英國衛報展開了一項調查,將出生於“Y一代”(出生於1980年-1990年代中期)與“X一代”(出生於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末)做了對比,發現年輕人越活越不如當初。

調查顯示,30年前,年輕人的收入要高於社會平均水平,但如今則是低得多。無論是在美國、加拿大還是西班牙、意大利,年輕人的工資水平都大幅縮水,拖了社會平均水平的後腿,其中以意大利為最,年輕人的收入增幅竟然比社會平均水平低了19個百分點。

衛報最後得出了兩個殘忍的結論:

在美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比退休人群要窮;

在英國,年輕人收入增幅是退休人群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的三分之一;

年輕人明明最需要錢,但確是收入最緊巴,增幅最可憐的一個群體。

而在中國,90後畢業生在北上廣深的平均起薪為4188元,北京排名最高達到4915元,廣州排名最低為3326元。

對比30年前出生的60後,60後一般在八十年代畢業,數據顯示大學生起薪多數在200元內。一位1982年畢業的大學生說,第一年月收入是86元。

86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偉的一篇權威學術研究報告指出,30年前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255萬。60年代末的物價情況:最低生活費8元,現在的物價情況是840元。按照這麼算,三十年前的86元在如今怎麼都上萬了。

可見如今的年輕勞動力是多麼的廉價。

房價飆

房子,大概是年輕人肩上最大的壓力。這不是中國年輕人獨有的煩惱。

有一個澳洲年輕人就寫過一個公開信:“我們家10年前買的房只有40萬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80萬元),如今已經漲到80萬新西蘭元,這樣的漲幅超過了我父母收入的漲幅,再看看我畢業後的薪水,覺得一切都遙不可及。”

不過對比其他發達國家,中國房價的壓力指數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從房價收入比中就可以看出。

房價收入比指的是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比如說,某對小夫妻買了一套價值300萬的房子,兩人的月收入合起來有1萬,即年收入12萬。那麼房價收入比就是25,也就說兩個人不吃不喝要25年才買得起房。

在全世界的房價收入比排行中,香港以37.57年奪得第一,接下來是越南河內、印度孟買、英國倫敦、中國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列第8和第9,以上城市全部高於30年。前十里頭中國佔了4個位置,就知道中國房價有多高了。

不吃不喝都要三十年,何況還要生活養孩子了。中國年輕人想不讓父母支持都難。

人口老齡化

全世界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只有中國。2億老年人口數幾乎相當於印尼的總人口數。據預測,再過三四十年,老年人數量可能會超過4億,屆時每3人中就會有一個老年人。

老齡化的結果有多可怕,看看日本就行了。人口老齡化是現在日本經濟停滯最根本的原因,65歲以上的老人佔四分之一,生育率卻停滯不前,日本的年輕一代表示快承受不起了。

再看看上面中國和日本極其相似的人口年齡分佈圖,就知道年輕人們養老的壓力有多大了。

財富分配向少數人聚攏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在其著作《21世紀資本論》當中有一個核心觀點,即:財富分配一直以來都是向少數富人階層聚集,50%的國民收入都來自於前10%的收入者。

好比金子塔的分佈,財富的大頭會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所以,年輕一族中富二代是少數,大部分人還是要靠自己的奮鬥。

結語


電遊風雲

需要成家立業的年輕人,正是最需要物質基礎的群體,然而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他們的收入很難支撐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別提實現遠大夢想、走上人生巔峰了。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當然,這些原因既有普遍性,也有各國的特殊性。

現在大家提及最多的說法,是引用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在其著作《21世紀資本論》中的觀點:勞動回報永遠跑不過資本的回報。即:社會資本回報率遠高於勞動回報率以及平均的實際經濟增長率。

除了世界大戰等非常規影響因素縮小不平等差距外,財富分配一直以來都是向少數富人階層聚集,50%的國民收入都來自於前10%的收入者。年輕人作為不擁有資本、或者擁有極少資本的社會階層,靠勞動賺取回報永遠比不上那些坐擁資本的富人階層。

青年貧困成為全球性現象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全球化和某些數字化技術導致了工作和收入的兩極分化,對各個國家的中產階級都造成了持續的壓力。在收入、財富分配以及被動性結構變革的成本和收益方面,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增長模式在過去20年間都存在問題。


此外,歐洲在國家債務危機的影響下,數百萬的兒童和青少年正面臨貧困或無法融入社會的危險,老少貧困差距呈擴大化趨勢。一方面,540萬歐洲青年由於失業和輟學而生活潦倒落魄。在南歐這種現象尤為嚴重:2007年以來,西班牙青年失業和輟學率由16.6%攀升至24.8%,意大利的失業和輟學率甚至達32%。

另一方面,老年人有退休金和養老金作為保障而受經濟危機衝擊相對較小。這導致老少貧富差距逐步擴大。數據顯示,歐洲27.9%的兒童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而65歲以上老年人的貧困率則逐年下降,由24.4%跌至17.8%。

中國年輕人貧窮的第二個原因是:生活成本快速上漲。

根據美國諮詢機構美世公佈的2015年世界城市生活成本排行榜顯示,中國香港、上海、北京分別位居全球城市成活成本第二、六、七位,而在去年,三個城市分別位居第三、第十一和十位。最近十年來,中國各地的生活成本出現了快速上漲的態勢,各個城市衣食住行的成本增速都在某些不同的領域超越了年輕人工資的增加值,雖然從CPI數據來看,這個數字的增長並不快。


此外,中國存在嚴重的就業結構失衡問題。2013年我國經濟自身正處於從規模擴張向內部調整的拐點,經濟結構的調整也必然帶來需求的變化,從而造成一些新興行業需求人才、中高級人才供不應求,而一些傳統行業、過剩產能和落後產能的行業卻出現大批失業人群。


大雄愛攝影

83年,男,河南人

00年第一次去深圳打工被騙千禧年晚上在坑梓廣場露宿街頭,第二天徒步去東莞,路邊小店討水喝一個阿姨給我5塊錢坐大巴,不然不知道要走多久。後來沒找到恩人,可惜(在此祝阿姨好人一生平安!!!)

01年投奔在東莞的叔叔學點技術,一個月450塊錢(那時學技術要經常給師傅買菸請吃飯的,就這沒關係還不願意教)

03年和叔叔來蘇州,工資5000從工程師幹到課長(期間還掉家裡的貸款)工作很辛苦,一週上6天班,基本上3天通宵,技術也是這時學到的!(這時為了培養技術人員去車間挑選學徒沒啥人願意幹,嫌髒。)

05年~06年跳槽不順欠一萬多外債

06年~13年在同一家公司存了10幾萬方式笨到沒想買房子?!這期間從工程師幹到經理,從月薪6000幹到15000,學會了作報告,企業管理,最多管200多人的車間。(期間做黃金被騙5萬多,老婆沒怪我,提醒找你做黃金t+0的,錢給他給你操盤的都是騙子!!!)

10年認識老婆,現有一女,二胎今年底出生

13年和朋友合股搞個小工廠,工資+分紅年均15萬

今年和朋友做外匯國慶節虧了16萬,老婆就問一句話 有沒有信心能賺回來?我說 有,老婆就沒再說什麼!!!

總結:人沒有一輩子走黴運的,但也沒有一直走好做的!這十幾年算比較順,心善被騙過也因心善遇到幾個貴人對我提攜和幫助!

關於行業~剛入社會要沉下心來學個手藝或技術,現在行業很多,行行都能賺錢,就看你在一行能幹多久

關於朋友~酒肉朋友就算了,不可深交,志同道合,能帶你前進發展的朋友多一些。

關於家庭~老婆不用很漂亮,但一定要善解人意,家和萬事興!可以的話保險買上,別等到用的時候…身邊一朋友給自己買300萬的保險受益人是他女兒,他說的,我那天掛了老婆保不準不改嫁,但女兒怎麼辦多少留點錢不多受委屈。

關於錢~錢是賺不完的,不能急功近利,但賺錢必須有付出(拼爹的跳過)。如果有做生意買車買房多用貸款,小生意你找銀行是貸不到的,我現在貸款每月還 房+車+各種保險=15000


真我的風采35231071

現在的年輕人存款沒多少,具體是什麼導致年輕人越來越窮呢?

小小房奴:本人七零尾,快奔四啦。感覺窮一直跟著我。

我是白手起家,2000年在老家起房還債到2005年。05至08年前送走2位老人。2005談女朋友,06年結婚生子,老婆至今嫁過來十年有多,一直也沒怎麼工作(隨我工作奔波)。

現小孩3個,2個上學,小車一輛在貸款,今年狠狠心買了一套小房子,還是貸款買的,還要花幾萬塊錢裝修,信用卡欠一萬多。哎,生活就是這樣,越窮越要過!我信人只要不倒,總有站起來的一天!

喵多多:我來給大家做一下反面教材。91年的,無錫人。13年畢業後就來了上海。

注:2016年各城市工資排名

2013/7-2016/3做化纖出口,剛開始底薪2400,那時候房租1100,頭三個月天天吃麵餛飩什麼的。也沒什麼業績。到15年過年工資漲到到手3500,公司後來僅剩我一個員工,做很多雜事。在那家公司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蹉跎了很多歲月。從剛開始鬥志滿滿到後來提不起任何興趣工作。

2016/4-2016/8跳到另一家外貿公司,底薪5500,做了四個月,天天加班。因未完成公司要在三個月內完成5000美金的業績要求,只做到了2000美金,自動請辭。

2016/9至今,跳到一家跨國上市公司做採購跟單。底薪6000,社保扣掉到手也就4500。下班就沒事了。但是完全放棄了以前的工作經驗,工作沒有任何挑戰性。

到現在,放棄了外貿,想做採購。工資5K不到,卡債一萬二,充分體現了空有理想但無足夠行動力的後果。

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該繼續外貿還是轉行採購。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緩解現狀。但是迷茫也是好的,困難也是好的。沒有人能順風順水。

年輕人尋找自己方向,不斷努力終會有結果。只能這麼安慰自己。但是覺得很對不起從我四歲開始獨自扶養我的父親。希望自己能加強執行力。少做夢,多做事。

其實說實在的,現在的年輕人真的不容易,壓力大主要是遇到了高房價。如果是房價都能夠接受,不用月月還那麼多房貸,現在個性的年輕人肯定活得有滋有味,並且這一代年輕人素質普遍很高。

一線城市一萬多和三四線城市3000多的工資是一樣的,大多數年輕人連首付都湊不出來,父母積攢幾十年的積蓄用來付首付,月供需要穩定的工作支持,所以沒有幾個敢創敢拼的,然後當20年的房奴,能不窮嗎?


小闇昧

我89年的16歲出來打工,我記得很清楚是2004年的8月31號從家裡跟我姑父一起出來的,9月2號進廠裡上班,我姐姐介紹的,一干就是3年,不過也沒有存到錢,07年回老家學駕駛證,07年下半年有進之前哪個廠裡上班,只到幹了過年,在廠裡認識一個女孩,後來就跟他在一起了,08年我爸爸給我買了一輛北京現代伊蘭特,買了車子就人們常說的跑黑車,第一年跑黑車一共掙了有6萬吧,到08年快過年的時候我老婆生了一個閨女,有了孩子以後壓力就有點大了,09年還是跑車子,那一年連3萬都沒有掙到,加上有小孩的種種原因後來不跑了,2010年我就開始擺攤,那一年擺攤還可以我賣的是哪個高仿的品牌運動裝,我記得那一年我去掉開銷一共掙20多萬吧,就這樣一直幹,到現在我還是賣哪個衣服我覺得一年比一年難幹,畢竟從2010年賣到現在,我現在不是不想擺攤是真的擺不下去了,到處都是城管還沒有地方擺,接下來我不打算擺攤了,自己什麼都不會,接下來需要做什麼,頭疼


稀飯你的笑132351694

本人九二年的,2011上的大專!家裡之前的生活都屬於小康,開了一個加盟的超市,從小都是衣食無憂的,但是在我即將讀大二的時候,我父母被親戚騙到南寧搞傳銷,把家裡的存款基本搞光!店也轉讓了,還欠了一身的債務!我當是正在學校,聽到消息後頭痛不已,在知道他們安全並無問題後,我一個人去了南寧,來接我的是我父親他對傳銷深信不已!認為小小的投資就可以帶來巨大的回報,還要我也參與進去,認為我現在讀書也沒什麼用,不如一起賺大錢!本來我在學校已經思考了一個星期,想怎麼樣把我的父母帶回去!首先我家的那個親戚我爸爸很相信他,認為跟著一起能賺到錢!所以我說的話我父親也不會相信,認為你一個小孩子能懂什麼,所以我準備虛與委蛇,先贊同他們的觀點看看裡面的貓膩,我先是跟著他們考察項目(所謂的考察項目就是連續七天帶你去不同的搞傳銷家裡給你講明好處,投資回報,以後的發展等等。),讓你相信他們做的好的項目,有前景!反正我是聽的頭都大了!表面贊同他們的觀點,讓他們相信我是真的想要去做,經過七天的考察,他們終於相信我是看懂了這個項目,呵呵,還讓我看他們搞的好的,帶我去了一家五星級的酒店請我吃了頓飯,讓我感到羨慕,看到將來!殊不知我對這一切都看的不已為然!假的就是假的!後面我就提出我要加入他們,我知道我父母做的時候把錢都投進去了,是沒錢讓我再去加入的,所以我們家經過討論決定把我爸爸的份額轉給我,他說讓他回去再去弄錢加入!我表示同意,後面我接手了我爸的份額,就把他弄回去了,然後我就給我媽講明瞭裡面的貓膩,我媽還是蠻相信我的,我就讓她找個機會回去安撫我爸,別讓他繼續搞錢了,掌握經濟大權!後面就我一個人留在那裡,來應付接下來的事情,後面我也找了個機會回去了,但是學校裡面不收了,因為我當時沒辦手續就走了!我在南寧待了半年,看到那些搞傳銷的人也是可憐人,為了一個看不到結局的夢想在那邊以各種謊言邀約著親朋好友前來!我當時連報復我親戚的心都沒有了!後面我就出來工作了,我家人也在家帶著僅剩的五千塊錢做起了小生意,到現在在東莞開了一家快餐店,我自己也和朋友合夥在深圳開了一個賣手機的店!我也曾經迷茫過,也曾經失落過!最後生活還是沒有拋棄我,現在已經走向正軌!生意小有盈餘,在2013的時候我又多了個妹妹,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我的人生就像一場戲,有美好的經歷,也有痛苦的回憶!現在覺得健康快樂才是最好的,爺爺奶奶健在,父母無病無災,妹妹無憂無慮的成長,這些就滿足了!但是我現在個人問題也還沒解決,任然是單身🐶一隻,希望接下來能讓我事業愛情雙豐收吧!我們90後不是越過越窮,是現實太殘酷讓我們不得不去用一些身外之物去發洩心中的孤獨!謝謝,在下文筆不好!標準的理科男♂讓大家見笑了!下面的照片是我從大學到現在的時候,越來越滄桑的感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