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說“寧願餓死也絕不與親戚打工”?

金輝哥1

大學生剛入社會,懵懵懂懂不知所措。這時親戚伸出援助之手,為其提供一份工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但現如今的社會中,這種情況貌似越來越少見了,甚至有人說,寧願窮死,也不能去給親戚打工,這是為什麼呢?

俗話說的好,“親戚不共財,共財不往來”,意思就是如果親戚之間有了金錢上的來往,那麼兩家離成仇家就不遠了。

雖然這句話有誇張的成分在,但現實生活中,在親戚手下做事,顧慮確實會多一些。

首先,給親戚打工工資低、壓力大,必定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不是這樣,可能會遭人口舌,說自己是靠關係、吃軟飯的。

其次,因為你是老闆是親戚,你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會產生隔閡,身處辦公室,難免會進行各種吐槽,而你的身份,會讓你無法更好的融入他們,從而限制自己個人能力的發展。

最後,給親戚打工容易給雙方一種“窮的想沾富的光,富的想借窮的力”的思想。

因為親戚關係的緣故,你會潛意識的認為,對方應該更照顧自己一些,而親戚卻認為你的能力應該達到他的要求,當兩者之間互相不滿意的時候,就會產生矛盾。

這種情況下,時間久了,自然會反目成仇,雖然我們時常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但親戚之間一旦扯上金錢關係,必定會產生矛盾。

看完不知道有沒有解開題主心中的疑惑呢~


找靚機二手機

以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千萬不要跟著親戚打工,幹到最後反目成仇,白白浪費了 5年,還欠了幾個月工資。

8年前我在一家企業上班,工資3000多,日子過的平淡、安逸。2010年,我一個遠房表姑開了一個五金加工廠,剛起步,規模不大總共也就幾臺機器,主要是給附近的工廠配套。

因為我的工作是機械相關行業,懂繪圖,懂CAD。表姑找到我讓我到她那裡幹,說他那裡需要人,以後公司發展起來了給我幹管理,另外作為公司的元老,以後可以給我10%的股份。因為當時日子過的平淡,自己也想創業,改變現狀,就答應了。

剛過去的時候,她告訴我,作為親戚,為了不讓其他同事感到不快,待遇上暫時和他們一樣,3年後公司會進行變革,會給我股份的。本人比較老實,礙於親戚情面也沒好意思和她掏待遇,總想著只要自己努力幹,親戚總不會虧待我的。

當時處於剛起步階段,人員不穩定,業務也不穩定。到了旺季訂單集中的時候連續幾個月都沒有休息時間,早上8點就上班,晚上8、9點才下班。我負責工藝設計、設備調製等,工人忙不過來的時候我還要操作機器。

貨發到客戶那裡後如果出現問題,我還要緊急趕到客戶那裡處理。有時公司車子不夠用就自己打的過去。公司小,沒有專人專門處理財務、行政這一塊,報銷也麻煩,經常打的費都是自己貼。最忙的那些日子裡,我直接住進了廠子,下班了就睡覺,睡醒了就幹。我真的把公司當成自己的了。

我當時算了一下我個月上班在350小時以上。到了年底,表姑一次性給我結清了這幾個月的工資,順便多給了一個月。說實話,有點失望,雖說比以前上班多20%左右,但加班多,又沒有社保。但想到以後能有股份,也就釋然了,家裡人也勸我先堅持,都是親戚,以後不會虧待你的。

以後的每年,我一如既往的忙,工資一分錢也沒加,一直維持第一年的標準。等到第4年的時候,也沒有提給我股份的事。後來我發短信問了這個事情,表姑說已經在考慮這個事情,讓我再等一下。

在這幾年期間,我幫他培養了不少技工,工藝員。第五年春節過後,她兒子大學畢業後到公司上班了,我也教了他不少東西。15年4月我找表姑攤牌,她說她公公不同意給我股份,她也沒辦法。當時我就火了,和她大吵一架,她也立馬翻臉不認人,像個潑婦一樣罵我,讓我滾,從那以後就徹底翻臉了。後來還來來回回搞了好幾次,過程就不說了,說多了都是眼淚。

現在想來,這輩子最後悔的就是這段經歷了,我以我的血淚告訴大家不要到親戚公司去打工。其實像我這樣遭遇的朋友有不少,大家可以看一下其他朋友的控訴:


月球以東只有喵

給親戚打工,表面上說是自己人,當做自己的事業幹,結果人家還不是把你當做一個廉價勞動力,當你用親戚的標準來衡量工作的時候,對方直接以老闆的姿態叫你滾!

以親戚的藉口,不過是騙你幫她使勁幹罷了!!但始終離不開他是老闆,你是打工仔的命運!

我年少無知的時候,沒有在親戚裡的廠裡幹過活,但我媽託同村的鄰居親戚幫忙在成都找過工作,第一次來成都的時候是在川陝立交富森美家居做送貨員,老闆是賣建材相關的乳膠漆,鎖之類的,一般都是批發市場有個門面,批發市場附近有倉庫,客戶訂貨後去倉庫拉貨送到託運部。

親戚費了好大力氣幫我找的(他也在同市場幫人送貨)無奈個人不是那種五大三粗的,體力活不行(說白了,請的一個長期的搬運工)幹了一週後手被扭到了,自離了,當時親戚勸我不要走,堅持下怎麼怎麼......畢竟是他幫我介紹的工作,我走了他連上無光......後來還說那個老闆見到他都不打招呼如何如何......


首先我感謝我媽媽的好意,幫我託人找工作,但是這個工作真心不適合我幹,而且當最後合作失敗後(我連工資一分錢都沒拿到)我親戚會以道德的制高點來指責我,反正一切都是我的錯,我工資沒有拿到一分手被扭到了都全是我的錯,我腦子進了水!!!!(這種輿論還拿出去說,拿到村裡說,我也是醉了)


後來,我接觸了電商行業,工資雖然不高,但是在成都慢慢有了點積蓄,也慢慢懂得了很多,包括之後自己出來做運營,哪怕幹了一天的活,哪怕我是在公司辦公室坐著跟老闆聊了一天,我說我不想幹了,都要結工資給我,一分錢不少!!


不給,可以,我就當著在職的員工去鬧,讓他們看看你們的老闆有多黑,看他們還有心思上班不!


現在我都是自己出去找工作,不論是長期的還是兼職的,不爽就辭職,反正混不到穩定工作幹一票算一票,我一個高中畢業要什麼穩定工作,不想了!批發市場做送貨後來我也去過,一般是電商行業太難搞,或者自己做店鋪賠了錢,沒辦法,15年還是16年,我去成都海霸王批發市場幫一個老闆幹過半個月,還是結了工資給我(比他們請短期的搬運工便宜)


現在我儘量避開和親戚朋友一起工作,幫忙找工作的這種情況,對於普通打工的來說,來來回回跑幾個城市,換幾個工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在親戚朋友老鄉的眼裡,有些人就喜歡嚼舌根,反倒是那些半熟悉的外省老鄉,還聊得來!


不認識的老闆,不歡而散沒關係,要到工資才是王道,反正轉身後誰也不認識誰!

認識的老闆,是老鄉的,親戚的,你在他那裡打工,要是走了,工資很難要,故意說當初你找不到工作看在XX的份上才給你這份工作如何如何,說的自己是救世主一樣,其實他們專燒熟人,老鄉,和剛出來打工的人,專整熟人,老鄉,和剛出來打工的人。(廉價勞動力)要是發現被整,要辭職,他還用輿論來壞你的名聲,讓你出去不好找工作。


嘖嘖嘖....這就是人性!


姍姍而談

講一個發生在我身上血一樣的教訓給你!

兩年前,不顧家人的反對,我與表叔家的弟弟合夥幹了一家餐廳。我們雖然相差6歲,但從小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感情很好。覺得在親情的基礎上一切都不會出問題。

實則不然。我們在前期考察規劃,到落實,到運營,期間沒有任何文字上的約束和規定。都是口頭上的約定。導致很多方面都出現了問題。

在投資的時候,我們打算是我7他3。因為我還有工作要做,店裡就要全權讓他打理。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打算55分。結果在落實的時候資金到位就出現了問題,他讓我先墊上,資金週轉不開,只能拿出10萬。我們計劃出100萬,這樣一來,其他的90萬就要我來承擔。

然後餐廳裝修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他在盯著。我只能下班或者是週末時候去看看,前一週還好,之後她媳婦就開始埋怨,導致他也有很多不滿情緒,一直積壓著。突然有一天就和我爆發了。弄的很傷和氣。

因為之前我們都沒有經驗,只是看到了好項目投資的。所以期間遇到了很多困難,多花了很多錢,走了很多彎路不是很順,期間多次想放棄,所以負面情緒很嚴重,導致我們經常吵架,到後來都不想接彼此的電話。

光裝修我們就足足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主要是我們的意見不合,審美不同,導致工期多次停滯,多次重複返工。

2015年3月我們的餐廳終於開業了,因為這是我們市裡第一家成都小吃集合店,請了地道的廚師,裝修很高級,而且開在了我們市裡餐飲一條街上。前期也有很多朋友來捧場,我們店的生意還不錯,每天的流水都能達到3到5萬。也是給弟弟和弟媳累壞了。因為我不能親力親為,就建議多找幾個服務員。你們也知道現在招服務員有多難,再加上我們店生意好,服務員特別辛苦,大多數來了不到一週就都辭職走了。這樣弟弟和弟媳就特別辛苦。他們就把一些埋怨都撒在了我身上,而我一開始很心疼他們就沒多說。之後他們隔三差五就要和我吐槽一次,我就煩了。一怒之下,把之前的積怨都說了。“你們也沒出多少錢,多出點力怎麼了!”就是這一句話傷到了他們。覺得我這個當大哥的很無情。

第一個月我們就盈利了15萬,分錢的時候我本來想要按之前說的55分。但是我媳婦不願意了,“咱們投了那麼多錢,憑什麼和他們55分。他們雖然是幹活了。咱們可以按工資開給他們呀!”我媳婦大概是這個意思。四個人坐在一起聊這個事,已經開始動手了,桌子上的杯子盤子被砸的稀碎。雖然餐廳是盈利了,但是大家不和睦這個事情就沒法繼續幹下去。這個店我們幹了不到半年就打算兌出去了。做了個生意,兩家最後成了仇人!

最後建議大家,合夥做生意千萬不要找親戚朋友。因為你有些事都抹不開面,制度建立不起來,就會出很多問題,問題多了無論多親密的感情,在錢上都會破裂,所以三思而後行吧!


大東在帝都lifestyle

關於寧願餓死也絕不給親戚打工這件事,我讀了網友的親身經歷的幾個例子,都說說多了都是淚,我給他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中國社會是個人情的社會,許多人都活在人情當中,處在關係網裡。有人正在其他地方混的不錯,因為有親戚同學朋友召喚,障於面子只好投奔他們,因為自覺得是自己的近人,抱得期望值就很高,期望自己能在工資,福利待遇給於照顧,結果把人家的生意當成自己的事業去打拼,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與其他人相比,出大力,流大汗,結果所得與付出相比,極不成正比,話沒法說,門牙掉了往肚裡咽,想打官司沒有合同,從原來的親戚,同學,朋友,一下子變成了仇人。

二,也有一部分是奔著親戚,同學,朋友去的,自仗著有親朋好友撐腰,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弄虛作假,甚至利用手中權利中飽私囊,或者欺壓他人,老闆礙於情面不好意思管,最後毀了老闆的威信,毀了老闆的生意,老闆肯定最後與之翻臉,成了仇人。所以,有些聰明的老闆,寧願用生人不同熟人因為生人好管理,能磨開面子。

三,商人最喜歡的利潤,無時不在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資本主義取得利潤其中一個途經就是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為了利益他們偷稅漏稅,造假售假,挺而走險,當然也會利用親朋好友的面情去欺騙他們,拖欠工資,剋扣福利,是常有的事。而有的人懶惰,利用手中一點權利謀私,甚至利用親朋好友去狐假虎威,也是常有的事。我們從網上看到杭州縱火案就是親戚因為心理不平衡造成的。

四,要想避免老闆剋扣親朋好友的福利與工資,要想避免親朋好友在老闆企業裡偷奸耍滑的現象,就是最好不去親朋好友的企業上班,企業也不招親朋好友去上班,避免他們之間的交叉關係。

五,如果去親朋好友的企業上班也可以,要維持一般職工與老闆的關係,不做人情活,不留閒吃飯的人,按合同辦事,一視同仁,不要有任何私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釘是釘,卯是卯,不要講面子,不要顧人情,企業賺不賺錢是你的事,按章辦事,工人弄虛作假就辭退,不留情面,這樣有法律合同說話,少了許多尷尬。


陽光雨露177713209

首先祝所以看到我文章的朋友和樓主工作順利,日進斗金!

為什麼有些人說餓死也不給親戚打工,這件事情我真的有一定的發言權,我6年前給親戚打過工,那時候我是做程序員的,之後遇到了很多事情真的是讓我知道為什麼不能給親戚打工。

然後公司開始接項目,第一個項目比較簡單我是還是勉強應付了下來,因為當時公司只有我一個程序員了,後來引進了一個比較大項目,因為對這類語言不熟,很長時間沒有搞定,問題出現了公司裡開始有人傳小話了。“也做不了項目公司要他幹什麼”“你小聲點他是咱們經理家的親戚你可以別亂說話。。。。”等等這類的話就沒完了,基本套路跟電視看的套路基本相同,我當時就笑哭了,於是我就決定辭職了,搞得雙方都不愉快,之後在別的公司找工作再也沒出現這類的事情。

為什麼說寧可餓死也不給親戚打工,這句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可能是因為認識太熟了就是出現很多說話尺度的問題,還有一些該爭取的事情得不到爭取,你比如說我朋友在親戚家打工,做了幾年被自己親戚炒了,由於是親戚害怕以後吧關係搞壞最後連被炒後應該得到的賠償都沒好意思要,這也是個嚴重的問題。

其實不給親戚打工是有一定道理和原因的,理由跟不跟朋友一起做生意也差不多,面對利益上的問題大家都要撕破臉,如果是親戚或者朋友就會傷了和氣,如果你忍氣吞聲了吧,到了最後你就是啞巴吃黃蓮的那個,怎麼說了基本屬於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你都不是人。

親情和友情和工作有的時候真應該分開,真的不能混為一談,不然有的時候真的容易出現意想不到的狀況,我從朋友聽說過一個朋友給親戚家打工是做修理空調的工作,結果被空調電的四肢不能自理,最後由於賠償問題打的不可開交,最後兩家人成了永不見面親戚。所以我個人覺得還是給別人打工比較好。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心。


操盤手星星



看到這句話:寧願餓死也不給親戚打工。我就想起了小時候深有感觸的話:寧願吃鹹菜也不願待在親戚家大魚大肉。

小時候,因為父親患病要住院,所以我不得不住在姑媽家。她家要比我家的環境好上許多倍,平時的生活也是我跟父親相依為命時所無法享受到的。

然而,我卻從沒有感到快樂,總是和他們那個辛福的大家庭格格不入,完全無法融入進去。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區別對待”,我能夠感覺到在姑媽家我就是一個外人,他們在對待我和對待表哥表姐們完全是兩碼事。在我和他們之間,彷彿有一道深深的鴻溝,讓我無法跨越。

雖然借住在親戚家和在親戚家打工不盡相同,然而在某些方面來說,卻又有很多的共同點。



我認為,只所以寧願餓死也不給親戚打工,主要有下面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打工者放不下面子。在打工一方會認為:是親戚就應當對我好點,就應當給我多點工資,就應當給我找個輕鬆的活,就應當給我一定的管理權限。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在給親戚打工的大部分人,都有著一種超逾自身能力,“非份”的想法。就是因為自己是老闆的親戚,所以他們覺得和普通工人想相比,有著一種身份上的超然感。尤其是在其他的同事都知道的情況下,如果親戚沒有給予他和這種“身份”相配的工作內容或者是管理權限,那麼他就會覺得沒有面子,就會覺得親戚不講情面和親情,難免會滋生怨氣。

第二:親戚一方太過理所當然。在親戚一方會認為:是親戚就應該幫我,就應該把金錢看淡一點,就應該共赴患難,就應該多付出一些。可惜的是,如果雙方沒有那種超逾金錢的親情維繫,他的所有想法都是一廂情願。對於打工者而言,付出就得有收穫,能夠拿到手的工資就是評判他的工作值不值得的唯一標準。作為強勢的親戚一方,如果太死板,沒有給予打工者一些特殊的照顧,同樣也會使得他們的關係趨於緊張。

第三:親情和金錢沒有分清。在這個社會,金錢的作用毋庸置疑,而親情的淡薄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果這兩者糾纏在一起,雙方都沒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想要和諧相處則難上加難。可以說,打工者面對著強勢的親戚,總會有點眼紅,更有點別樣的心思。所以,當金錢的處理沒有使得雙方都滿意,使得親情產生裂痕便在所難免。

綜合以上三點,讓打工者發出了“寧願餓死也不給親戚打工”,當是在親情和金錢相互糾纏之中,所表現出的深深無奈和感嘆。


李靈脩

很高興我可以分享對於這個問題的觀點。

首先我覺得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是不是有點不妥當呢?或者說是不是過於絕對了呢?或者說你是不是犯了先入為主的毛病呢?

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很多人會外出打工就說我個人的家庭情況吧,我可能有80%的親戚都在外面打工,但是我周邊出現的情況恰恰和題主說的,那種現象相反。在我家庭,在外面打工,基本上都是有點親戚,有點熟人關係帶動的,比如我有個親戚在做奶茶賺了大錢,接著其他很多親戚都爭先恐後的跟著去。


對於你說的寧可餓死也不與親戚打工。我還有個疑問,你表達的意思是不和親戚一起去打工,還是不肯給親戚打工呢?我的理解應該是後者吧!由於這個問題不太確定,那麼我分兩種情況來討論吧!

第一,給親戚打工。給親戚打工,造成糾紛的時候,處理起來實在不方便,畢竟是親戚嘛!不太好說話,這個時候由於熟人關係就不太好考慮通過論理論據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了。給親戚打工,還有一個,不太方便的地方,就是工資問題,我是你的親戚,我和其他員工一樣做同樣的工作,那麼我的,工資薪酬到底是更高呢,還是和他們一樣呢!如果這個老闆親戚工資給高一點,那麼他心裡可能又會覺得不太平衡,畢竟自己少賺了,如果給和其他員工一樣的工資的話這就更說不過去了,那這樣談何什麼親戚關係呢?再者,給那個親戚老闆打工的人,他又會這樣想,這個親戚老闆他給自己的工資是不是應該比別人高一點呢?因為我是他親戚嘛,但是有時候可能又會想,如果給自己的工資更高的話,那麼其他員工可能就會不服,這也會讓自己的親戚老闆,賺的錢少一點,如果給的工資和其他員工一樣的話,又會這樣想,我還到底是不是你親戚了?這也反映了我們中國人的一種處事原則,就是重視熟人關係,擺脫不了親情紐帶的約束。



說到底,中國人做人實在是難啊,這又不是那又不是什麼都不是,那到底怎麼樣才是!

第二點,假如理解為和親戚一起打工的話,我想主要可能是因為,一起去打工,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公司工作的話,那麼會帶來競爭關係,畢竟誰都想高升,誰都想得到提拔,萬一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自己的親戚的話,這又是多麼的為難啊!


其實吧我覺得這個問題也是有待商榷的,假如堅持做人的原則,妥善處理好這種親戚朋友的關係,那麼和親戚一起去打工或者給親戚打工,這也不是一件什麼一定不能做的事情。至少應該沒有達到題主所說的那種,寧可餓死,也不與親戚打工的程度吧!!!

以上就是我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說說你們自己的看法!


自由小帆

這人間發生的一切,都始於人性,而終於人性。為什麼“寧願餓死也不願在親戚家打工”,歸根結底,也是人性的問題。

..

.

因親戚關係出發而致的“心理期望值過高”。

出於親戚關係這一前提,老闆覺得親戚員工應該“看在親戚的面子上”為自己拼命幹,在自己困難時全心付出(包括一分工錢不要)。但老闆一直都是缺錢的,除非他做到很大了,在此之前,親戚員工就“理所應當”成為他的省錢對象。

更是出於親戚關係這一前提,員工覺得親戚老闆應該對自己更照顧,給自己更多機會,比如輕鬆的事、更多的錢,以及更多能夠鍛鍊能力的好項目。但正因為員工是親戚,所以是老闆眼中最不可能走人的人,所以,機會是沒有的,“你只需要按我說的做,並無條件做好”。

.

.

人情社會下的“我覺得他是應該明白的”。

很多小夥伴吐槽說“為他辛苦幾年,到頭來白忙一場,親戚也成了仇人”。為什麼會這樣?

很久以前,我們都處於人情社會之下,人與人之間有情嘛,情更重要,所以不好意思公開談錢、事先談條件,心裡想,“我覺得他是應該明白的”。

但真的“明白”嗎?答案往往是令人失望的。因為你不說,別人不知道你想要什麼,也不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最終雙方的訴求差異巨大,再加上平時積累的矛盾,極易反目成仇。

.

.

契約精神的缺失,以及普遍的“少花錢多辦事”心理。

契約精神缺失,是社會普遍詬病的問題,也是極為普遍的現象。許多人“只為自己負責”,而別人的利益都是天外吹來的野草,“能燒就燒”。對於親戚員工,老闆未必會另眼相看,不當他是能燒的野草。

少花錢多辦事是絕大多數人的“主要思想”,尤其是需要控制成本支出的老闆。在這種心理的主導下,對親戚員工能哄就哄,能騙則騙,也就不奇怪了。

.

.

總之,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沒有期望,就沒有絕望。

對於給親戚打工一事當然不必過於恐懼,也可以適當地多付出一些,但也應遵循“先約定再工作”的規則,簽好合同,握好證據,免得最終吃力不討好,還浪費了大好年華。


也許雜談

其實給親戚打工的問題就出現在於一下幾點,首先是工資的計算。既然在親戚那邊打工,肯定有很多家務事情也需要放在工作的時間去解決,那麼這種時候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肯定是不合適的,你所做的業績就要比同行要差,很多人在這家公司裡如果一心一意的為公司做事,那麼可以做出好的業績,但是你進了這家公司之後,你肯定不止為公司做事,還要為你的家人做一些事情,那這種時候對於你的精力是不夠用的,所以說給親戚打工是非常危險的一種方式,主要在於他們給你介紹工資,如果按照業績來算的話,你為家裡做的事情他們肯定是忽略不計的,但是你為公司做的貢獻又會有所減少,如果給你發筆頭是要高的工資,很多同事肯定會不滿意。

但是如果給你發的工資比較少了,你自己的心裡就會非常不舒服,所以給親戚打工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另外你的很多精力都放在家庭或者說親戚的公司之上之後,你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也會有所牽連住,也就是說你在職場上受到鍛鍊會比較少。如果你一帆風順,在親戚的公司做的非常好的麼,你就可以一馬平川,很快的升職,但是如果你做的不好,親戚也不會去批評你,也就是說溫水煮青蛙,這種生活對於你的成長空間來說是非常小的。

親戚的公司開的比較不錯,比較穩定,那麼還好,如果機器的公司一旦出現什麼波折,肯定是會大規模裁員,裁的就是一些業績不好的人,如果你前期本來就沒有得到太多的鍛鍊,受到領導的保護和p用,那麼對於你來說就是非常危險的方式,因為在這幾年你的職業生涯當中,你的經歷和經驗並沒有獲得太多,如果脫離親戚的保護和庇佑,那麼對於你來說你在社會上繼續生存或者說維持現狀是非常困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