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為在用人之前就能知人,作者從源遠流長的相人術中摘其實用而合理的經驗,分類予以概述。清末儒將曾國藩結合他閱人無數的實踐和二千多年的相術理論,總結出二句經典性的相人總則,可作為本篇的提要:“端莊厚重、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心存濟物是富相。”


察相原文:

《左傳》曰:“周內史叔服如魯,公孫敖聞其能相人也,見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難也收子。谷也豐下,必有後於魯國。’”(杜預曰:“豐下,謂面方也”。鄭伯享趙孟於垂隴,七子從。趙孟曰:“七子從君,以寵武也。請皆賦,以卒君貺。”子展賦〈草蟲〉。趙孟曰:“善哉!人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當之。”印段賦〈蟋蟀〉。趙孟曰:“善哉!保家之主。吾有望矣。”子展其後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樂而不荒。樂以安人,不淫以使之,後亡,不亦可乎?)

《漢書》曰:“高祖立濞為吳王。已拜,上相之曰:‘汝面狀有反相,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非汝耶?天下一家,慎無反。’”

(《經》曰:“眉上骨鬥高者,名為九反骨。其人恆有包藏之志。”又曰:“黃色繞天中,從髮際通兩慕,其兩眉下各發黃色,其中正上覆有黃色直下鼻者,三公相也。若下賤有此色者,能殺君父。”

《春秋左氏傳》曰:楚子將以商臣為太子,訪諸令尹子上。子上曰:“是人也,蜂目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弗聽。後謀反,以宮甲圍成王,縊之。

又曰:楚司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殺之。是人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後果反,攻王,楚王鼓而進,遂滅若敖氏。

又曰:晉韓宣子如齊,見子雅。子雅召其子子旗,使見宣子。宣子曰:“非保家之主也。不臣。”(杜預曰:“言子旗志器亢也。”)後十年,來奔。

周靈王之弟儋季卒,其子括將見王而嘆。單公子愆旗聞其嘆也,入以告王曰:“不戚而願大,視躁而足高,心在他矣。不殺必為害。”王曰:“童子何知?”及靈王崩,儋括欲立王子佞夫。周大夫殺佞夫。”

齊崔杼帥師伐我,公患之。孟公綽曰:“崔子將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歸,何患焉?其來也不寇,使人不嚴,異於他日。”齊師徒歸,果弒莊公。

晉、楚會諸侯而盟。楚公子圍設服離衛。魯大夫叔孫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杜預曰:“設,君服也。”)此年子圍篡位。

衛孫文子來聘,君登亦登。叔孫穆子趨進曰:“諸侯之會,寡君未嘗後衛君,今吾子不後寡君,未知所過。吾子其少安。”孫子無辭,亦無悛容。穆叔曰:“孫子必亡。為臣而君,過而不悛,亡之本也。”後十四年,林父逐君。

初,鄭伯享趙孟,七子賦詩,伯有賦〈鶉之賁賁〉。享卒,趙孟告叔向曰:“伯有將為戮矣。詩以言志,志誣其上,而公怨之,以為賓榮,其能久乎?”

魏時管輅相何晏、鄧揚當誅。死,輅舅問之,曰:“鄧揚行步,節不束骨,脈不制肉,起立傾倚,若無手足,謂之鬼躁。何之視候,魂不守宅,面無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枯木,謂之鬼幽。鬼躁者,為風所收;鬼幽者,為火所燒。自然之符,不可蔽也。”

宋孔熙光就姚生曰:“夫相人也,天欲其圓,地欲其方,眼欲光曜,鼻須柱樑。四瀆欲明,五嶽欲強。此數者,君無一焉。又君之眸子,服服如望,羊行委曲而失步,聲嘶散而不揚。豈唯失其福祿,將乃罹其禍殃。”後皆謀反,被殺之矣。)

由此觀之,以相察士,其來尚矣。

《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故曰:富貴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

(《經》曰:“青主憂,白主哭泣,黑主病,赤主驚恐,黃主慶喜。凡此五色,並以四時判之。春三月,青色王,赤色相,白色囚,黃、黑二色皆死。夏三月,赤色王,白色、黃色皆相,青色死,黑色囚。秋三月,白色王,黑色相,赤色死,青、黃二色皆囚。冬三月,黑色王,青色相,白色死,黃與赤二色囚。若得其時,色王、相者,吉;不得其時,色王、相若囚、死者,兇。”

魏管輅往族兄家,見二客。客去,輅謂兄曰:“若此二人,天庭及口耳之間,同有凶氣,異變俱起,雙魂無宅,流魄於海,骨歸於家。”後果溺死。此略舉色變之效。)

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經》曰:“言貴賤者,存乎骨胳;言修短者,存乎虛實。”

(《經》曰:“夫人喘息者,命之所存也。喘息條條,狀長而緩者,長命人也;喘息急促,出入不等者,短命人也。”又曰:“骨肉堅硬,壽而不樂;體肉軟者,樂而不壽。”

《左傳》曰:

魯使襄仲如齊,復曰:“臣聞齊人將食魯之麥。以臣觀之,將不能。齊君之語偷。臧文仲有言曰:‘人主偷,必死。’”後果然。

鄭伯如晉拜成,授玉於東楹之東。晉大夫貞伯曰:“鄭伯其死乎?自棄也已!視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杜預曰:“言鄭伯不端諦也。”)六月卒。

天王使劉康公、成肅公會晉侯伐秦。成子受脤於社,不敬。劉子曰:“吾聞之,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為命也;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之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是故,君子勤禮,小人盡力。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敬在養神,篤在守業。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今成子墮,棄其命矣。其不及乎?”五月,卒於瑕。

晉侯嬖程鄭,使佐下軍。鄭行人公孫翬如晉聘。程鄭問焉,曰:“敢問降階何由?”子羽不能對。歸以語然明,然明曰:“是將死矣!不然將亡。貴而知懼,懼而思降,乃得其階,下人而已,又何問焉?且夫既登而求降者,知人也,不在程鄭。其有亡釁乎?不然,其有惑疾,將死而憂乎?”明年,程鄭卒。

天王使單子會韓宣子於戚,視下言徐。叔向曰:“單子其將死乎?朝有著,定會有表,衣有襘帶、有結。會朝之言,必聞於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視不過結、襘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則有闕。今單子為王官伯而命事於會,視不登帶,言不過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恭,不昭不從,無守氣矣。”此冬,單子卒。

宋平公享昭子,晏飲樂,語相泣也。樂祁佐,退而告人曰:“今茲君與叔孫其將死乎?吾聞之:哀樂而樂哀,皆喪心也。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此年,叔孫、宋公皆卒。

邾隱公來朝,執玉高,其容仰;魯公受其玉卑,其容俯。子貢曰:“以禮觀之,二君皆有死氣。高仰,驕也;卑俯,替也。驕近亂,替近疾。君為主,其先亡乎?”此年,公甍。

哀七年,以邾子益歸,衛侯會吳於鄖。吳人藩衛侯之舍。子貢說太宰嚭而免之。衛侯歸,效夷言。子之尚幼曰:“君必不免。其死於夷乎?執焉而又說其言,從之固矣。”後卒死於楚。

魯公作楚宮,穆叔曰:“〈泰誓〉雲:‘人之所欲,天必從之。’君欲楚也夫,故作其宮。不復適楚,必死是宮。”六月辛巳,公甍於楚宮。

晉侯使郄犨送孫林父於衛。衛侯饗之,苦成叔敖。衛大夫寧子曰:“苦成家其亡乎?古之饗食也,以觀威儀、省禍福。故《詩》雲:‘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萬福來求。’今夫子敖,取禍之道也。”十七年,郄氏亡。

齊侯與衛侯會於商任,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會朝,禮之經也。禮,政之輿也。政,身之守也。怠禮失政,不立,是以亂也。”二十五年,齊弒光。二十六年,衛弒剽也。)

言性靈者存乎容止。斯其大體。

《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夫相人先視其面。面有五嶽四瀆(五嶽者,額為衡山,頤為恆山,鼻為嵩山,左顴為泰山,右顴為華山。四瀆者,鼻孔為濟,口為河,目為淮,耳為江。五嶽欲聳峻圓滿,四瀆欲深大,崖岸成就。五嶽成者,富人也,不豐則貧;四瀆成者,貴人也,不成則賤矣。)、五官六府(五官者,口一,鼻二,耳三,目四,人中五。六府者,兩行上為二府,兩輔角為四府,兩顴衡上為六府。一官好,貴十年;一府好,富十年。五官六府皆好,富貴無已。左為文,右為武也。)、九州八極(九州者,額從左達右,無縱理,不敗絕,狀如覆肝者為善。八極者,登鼻而望,八方成形,不相傾者為良也。)、七門二儀(七門者,兩奸門,兩闕門,兩命門,一庭中。二儀者,頭圓法天,足方象地。天欲得高,地欲得厚。若頭小足薄,貧賤人也;七門皆好,富貴人也。總而言之,額為天,頤為地,鼻為人,左目為日,右目為月。天欲張,地欲方,人慾深廣,日月欲光。天好者貴,地好者富,人好者壽,日月好者茂。上亭為天,主父母貴賤;中亭為人,主昆弟妻子、仁義年壽;下亭為地,主田宅奴婢、畜牧飲食也。)、

若夫顴骨才起,膚色潤澤者,九品之侯也。

(又曰:腰腹相稱,臀髀才厚及高視廣走,此皆九品之侯也。夫色須厚重,腰須廣長。故《經》曰:面如黃瓜,富貴榮華。白如截脂,黑色如漆,紫色如椹,腰廣而長,腹如垂囊,行如鵝龜,此皆富貴人也。凡論夫公侯將相已下者,不論班品也。)

輔骨小見,鼻準微端者,八品之侯也。

(又曰:胸背微豐,手足悅澤,及身端步平者,此皆八品之侯也。夫鼻須洪直而長,胸脾須豐厚如龜形,手足色須赤白,此皆富貴人也。故《經》曰:手足如綿,富貴終年。手足厚好,立使在傍也。)

輔角成稜,倉庫皆平者,七品之侯也。

(又曰:胸厚頸粗,臂脛傭均,及語調顧定者,此皆七品之侯也。夫頸須粗短,手臂須纖長,語須如簧及鳳,此皆貴相也。故《經》曰:額角高聳,職位優重。虎頸圓粗,富貴有餘。牛顧虎視,富貴無比。天倉滿,得天祿;地倉滿,豐酒肉也。)

天中豐隆,印堂端正者,六品之侯也。

(又曰:腦起身方,手厚腰圓,及聲清音朗者,此皆六品之侯也。夫人額上連天,中下及司空,有骨若肉如環者,名曰天城。周匝無缺者大貴,有缺若門者為三公。夫聲者須深實,大而不濁,小而能彰,遠而不散,近而不亡,餘音激澈,似若有篁,宛轉流韻,能圓能長,此善者也。宮聲重大沈壅,商聲堅勁廣博,角聲圓長通徹,徵聲抑揚流利,羽聲奄藹低曳,此謂正聲也。)

伏犀明峻,輔角豐穠者,五品之侯也。

(又曰:頸短背隆,乳闊腹垂,及鵝行虎步者,皆五品之侯也。夫人腦縫骨起,前後長大者,將軍二千石,領兵相也。出發際,為伏犀,須聳峻利,公侯相也。不用寬平,有坎者,迍剝;有峰者,大佳。寬平者,猶為食祿。夫腹須端妍。故曰:馬腹龐龐,玉帛豐穰也。)

邊地高深,福堂廣厚者,四品之侯也。

(又曰:頭高而豐,長上短下,及半顧龍行者,此皆四品之侯也。邊地,在額角近髮際也;福堂,在眉尾近上也。夫頭須高大。故《經》曰:牛頭四方,富貴隆昌。虎頭高峙,富貴無比。象頭高廣,福祿長厚。犀頭律崒,富貴鬱郁。獅頭蒙洪,福祿所鍾。虎行將軍,雁行大富也。)

犀及司空,龍角纖直者,三品之侯也。

(又曰:胸背極厚,頭深且尖,及志雄體柔者,此皆三品之候也。司空從髮際直下,次天庭是也。龍角在眉頭上也。)

頭頂高深,龍犀成就者,二品之侯也。

(又曰:頭角奇起,支節合度,及貌桀性安者,此皆二品之侯也。夫容貌慷慨,舉止汪翔,精爽清澄,神儀安定,言語審諦,不疾不徐,動息有恆,不輕不躁,喜怒不妄發,趨舍合物宜,聲色不變其情,榮枯不易其操,此謂神有餘者,主有貴位也。)

四倉盡滿,骨角俱明者,一品之侯也。

(頭頸皆好,支節俱成,及容質姿美,顧視澄澈者,此皆一品之侯也。)

似龍者為文吏(似龍者甚貴。龍行者為三公也。),

似虎者為將軍(虎行者為將軍。驛馬骨高,為將軍也。),

似牛者為宰輔,

似馬者為武吏(似馬亦甚貴也。);

似狗者有清官、為方伯(似豬似猴者,大富貴。似鼠者,惟富而已。凡稱似者,謂動靜並似之。若偏似一處,乃貧寒者也。)。

天中主貴,氣平滿者宜官祿也。

(天中最高,近髮際,發黃色,上入正角,至高廣,參駕遷刺史牧守。黃色如日月,在天中左右,侍天子也。黃色出天中,圓大光重者,暴見天子,經年及井灶,有功受封,恆有黃氣,如懸鐘鼓,三公之相也。又發黃氣如龍形,亦受封也。四時官氣發天部,如鏡光者,暴貴相也。)

天庭主上公,大丞相之氣(天庭直下,次天中,有黑子,主死。)。

司空主天宮,亦三公之氣(司空直下,次天中,色惡,主上書,大凶。)。

中正主群寮之氣,平品人物之司也(中正直下,次司空,色好者,遷官轉職,若司空中正發赤色而歷歷者,在中正為縣官,在天庭為郡官州縣、蘭臺尚書,各視所部也。)。

印堂主天下印綬,掌符印之官也(印堂在兩眉間,微下眉頭少許,次中正。發赤色,如連刀,上至天庭,下至鼻準,為縣令;直闕庭,髮色者,長吏也。如車輪與輔角相應者,大貴。印堂一名闕庭也。)。

山根平美,及有奇骨伏起,為婚連帝室,公主婿也(山根直下,次印堂,亦主有勢無勢也。)。

高廣主方伯之坐(從天中橫列至髮際,凡七名,高廣位在第三。高廣忽發黃色,如兩人捉鼓者,將軍相也。)。

陽尺主州佐之官(橫次高廣,位在第四。陽尺亦主少出,方伯有氣,憂遠行也。)。

武庫主兵甲典庫之吏(橫次陽尺,位在第五。)。

輔角主遠州刺史之官(橫次武庫,位在第六。骨起色好,主黃門舍人之官也。)。

邊地主邊州之任(橫次輔角,位在第七。有黑子,落難為奴也。)。

日角主公侯之坐(從天庭橫列至髮際,凡八名,日角位在第一。平滿充直者,宜官職。)。

房心主京輦之任(橫次日角,位在第二。房心左為文,右為武。骨起宜做人師。黃色見房心,上至天庭,為丞令。直見房心而光澤者,召為國師也。)。

驛馬主急疾之吏(橫次,位在第七。驛馬好色應印堂上,秋冬得官也。)。

額角主卿寺之位(從司空橫列至髮際,凡八名,額角橫次,位在第一。色紅黃,大吉昌也。)。

上卿主帝卿之位(橫次額角,上卿躍躍,封卿大樂。)。

虎眉主大將軍(從中正橫列至髮際,凡九名,虎眉橫次,位在第二。發青白色者,應行也。)。

牛角主王之統師小將(橫次虎眉,位在第三,亦主封侯食祿。成角者,更勝於肉也。)。

玄角主將軍之相(橫次,位在第五。無角者,不可求官。凡欲知者得官在任久不,先視年上髮色長短,髮色長一分主一年,二分二年,以此消息,則可知也。有惡色間之者,主其年有事。白色遭喪,赤色彈奪,黑色病,青色獄厄。天中有氣橫千者,無官也。然官色既久,忽有死厄色間之者,代人死也。若年上有好色,如連山出雲雨,處處皆通,則無處不達。髮際有黃氣,為已得官;若黑氣,未也。有黃氣如衣帶,發額上,遷官益祿也。)。

《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夫人有六賤:

頭小身大,為一賤(又曰:額角陷缺,天中霪下,亦為一賤。《經》曰:額促而窄,至老窮厄。蛇頸薄曲,糟糠不足。蛇頭平薄,財物寥落。貉頭尖鈍,窮厄無計也。)。

目無光澤,為二賤(又曰:胸背俱薄,亦為二賤。《經》曰:陷胸薄尻及猴目,皆窮相也。)。

舉動不便,為三賤(又曰:音聲雌散,亦為三賤。《經》曰:語聲噴噴,面部枯燥,面毛戎戎,無風而塵,皆貧賤相也。夫聲之惡者,塵濁飛散,細嗄聊亂,聲上則若盡,往則不還,淺亂澀細,沉濁痿弊,舌短唇強,蹇吃無響,此惡相也。夫人不笑似笑,不嗔似嗔,不喜似喜,不畏似畏,不醉似醉,常如宿醒,不愁似愁,常如憂戚,容貌闕乏,如經癇病,神色悽愴,常如有失,舉止慞惶,恆如趨急,言語澀縮,若有隱藏,體貌低摧,如遭凌辱,此並神不足也。神不足者,多牢獄厄。有官隱藏而失,有位貶逐而黜者也。)。

鼻不成就,準向前低,為四賤(又曰:眇目斜視,亦為四賤。《經》曰:人中平滿,耳無輪廓,皆貧賤相也。)。

腳長腰短,為五賤(又曰:唇傾鼻曲,亦為五賤。《經》曰:蛇行雀趨,財物無儲。鼻柱薄,主立諾。鼻頭低垂,至老獨炊。搖腰急步,必無所使。腰短者則被人奪職也。)。

文策不成,唇細橫長,為六賤(又曰:多言少信,亦為六賤。《經》曰:口薄,人不提攜,僻側,為人所毀。口如炊火,至老獨坐。舌色白,下賤人也;舌短,貧賤人也。凡欲知人是賤者,貴處少而賤處多,多者廣也,少者狹也。六賤備具,為僕隸之人也。)。

此貴賤存乎骨胳者也。

《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論曰:堯眉八彩,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文王四乳,然則世人亦時有四乳者,此則駑馬一毛似驥也。若日角月偃之奇、龍棲虎踞之美,地靜鎮於城堙,天闢運於掌策,金槌玉枕,磊落相望,伏犀起蓋,隱轔交映。井宅既兼,倉匱已實。斯乃卿相之明效也。若深目長頸,頹顏蹙額,蛇行鷙立,蝦喙鳥啄,筋不束體,面無華色,手無春荑之柔,發有寒蓬之悴,是則窮乏徵驗也。

昔姑布子卿謂子貢曰:“鄭東門有一人,其長九尺六寸,河目而隆顙,其頭似堯,其項似皋陶,其肩似子產,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儡然若喪家之狗。”河目謂上下匡而長也。顙,額也。漢高祖隆準而龍顏。準,鼻也。顏,額顙也。兩角為龍角,一角為犀角。言高祖似龍兩眉,顙骨高而鼻上隆。魏陳留王豐下兌上,有堯圖之表。陳宣帝頸縝,貌若不惠。初賤時,楊忠見而奇之曰:“此人虎頸,必當大貴。”後皆果然。此貴賤之效也。)

夫木主春,生長之行也(春主肝,肝主目,目主仁。生長敷榮者,施恕惠與之意也);

火主夏,豐盛之時也(夏主心,心主舌,舌主禮。豐盛殷阜者,富博宏通之義也);

金主秋,收藏之節也(秋主肺,肺主鼻,鼻主義。收藏聚斂者,吝嗇慳鄙之情也);

水主冬,萬物伏匿之日也(冬主腎,腎主耳,耳主智。伏匿隱蔽者,邪諂奸佞之懷也);

土主季夏,萬物結實之月也(季夏主脾,脾主唇,唇主信。結實堅確者,貞信謹厚之禮也)。

故曰:凡人美眉目、好指瓜者,庶幾好施人也。

《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肝出為眼,又主筋,窮為爪,榮於眉,藏於魂。《經》曰:凡人眉直而頭昂,意氣雄強。缺損及薄,無信人也。如弓者,善人也。眼有光彩而媚好者,性識物理而明哲人也。眼光溢出瞼外,不散不動,又不急不緩,而精不露者,智惠人也。瞼蹇縮,精無光者,愚鈍人也。眼光不出瞼者,藏情人也,加以瞼澀盜視者,必作偷也。若[修以矛易心]睮(因茂)[目交][目聶](而菜切)者,蛆嫉人也。急[目亟](側夾切)者,不嫉妒則虛妄人也。盯(竹耕切)雎晊血者,惡性人也。[目蠻][目延](時間切)矘晃者,憨[口賀](呼個切)人也。[目佔](丁念切)[目兼](馨念切),[玉民][目秦](時巾切)者,淫亂人也。彌[絅以言易糹]蒙瞺者,奸詐人也。[水應]澄[手勾](烏巧切)[目效](胡巧切)者,掘強人也。羊日[日江](烏江切)瞳(敕江切)者,毒害人也。睢盱[目夾]爍者,回邪人也。精色雜而光彩浮淺者,心意不定,無信人也。精清光溢者,聰明人也。精沉光定者,大膽人也。上目眥下眥中深厚,氣色穠厚者,有威武亦大膽人也。氣色飄眇,淺薄人也。土地不潔者,無威、怯懦人也。精紫黑而光彩端定者,剛烈人也。精潔白而端定者,好隱遁人也。精多光而不溢散,清澈而視端審者,直性人也。精黃而光彩澄澈者,慕道術人也。點精近上者,志意下劣人也。懷嫉妒,螻姑日心難得,夫指者欲纖穠如鵝,有皮相連者,性淳和人也。指頭方懟者,見事遲人也。妍美者,囑授人信之;惡者,人不遵承也。)

毛髮光澤,唇口如朱者,才能學藝人也。

(心出為舌,又主血。血窮為毛髮,榮於耳,藏於神。《經》曰:野狐鬢,難期信;羖[羊歷]鬢,多狐疑。唇急齒露,難與為友;唇寬端正,出言有章;唇口不佳,出言不信。口邊無媚,好揚人惡;口啄如鳥,不可與居,噁心人也。急緩如鳥,言語撮聚者,此人多口舌。緩急不同,少信人也。)

鼻孔小縮,準頭低曲者,慳吝人也。

(肺出為鼻孔,又主皮膚,又為氣息,藏於魄。好鼻者,有聲譽。鼻柱薄而梁陷者,多病厄人也。鼻無媚,憨蠢人也。蜣蜋鼻,少意智人也。)

耳孔小,齒瓣細者,邪諂奸佞人也。

(腎出為骨,又主髓。髓窮為耳孔,骨窮為齒,藏於志。《經》曰:耳孔深廣者,心虛而識玄。耳孔醜小者,無智而不信神理。耳邊無媚,鄙拙人也。耳孔小而節骨曲戾者,無意智人也。老鼠耳者,殺之不死。又云:鼠耳之人,多作偷盜者也。)

耳輪厚大,鼻準圓實,乳頭端淨,頦頤深廣厚大者,忠信謹厚人也。

(脾出為肉,肉窮為孔,又主耳輪,準鼻樑、頦頤等,藏於意。《經》曰:夫頭高大者,性自在而好凌人。頭卑弊者,性隨人而細碎。故曰:鹿頭側長,志氣雄強;兔頭蔑頡,意志下劣;獺頭橫闊,心意豁達。夫頸細而曲者,不自樹立人也。若色斑駁或不潔淨者,性隨宜而不堅固。夫手纖長者,好施捨;短厚者,好取;舍則庶幾,取則貪惜。故曰:手如雞足,意智褊促。手如豬蹄,志意昏迷。手如猴掌,勤劬伎倆。夫背厚闊者,剛決人也;薄者,怯弱人也。夫腹端妍者,才華人也。故曰:牛腹婪貪,財物自淹。蛤蟆腹者,懶人也。夫腰端美者,則樂而能任人也。蜥蜴腰者,緩人也。夫臂髀厚廣者,可倚任,安穩人也。夫蛇行者,含毒人也,不可與之共事。鳥行蹌蹌,性行不良,似鳥鵲行也。鷹行雄烈。豺狼行者,性粗覓利人也。牛行,性直也。馬行,猛烈人也。)

此性靈存乎容止者也。

《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范蠡曰:“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

尉繚曰:“秦始皇,隆準長目,鷙膺豺聲,少恩信,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不可與之久遊。”

叔魚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而豕心,鳶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厭也。”

晉叔向欲娶於巫臣氏,其母不欲,曰:“昔有仍氏生女,黠黑而甚美,光可以鑑,名曰玄妻。樂正後夔娶之,生伯封,實有豕心,貪婪無厭,忿類無期,謂之封豕。有窮后羿滅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皆是物也。汝何為哉?天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叔向懼,乃止。

魏安釐王問子從曰:“馬回梗梗亮直,大夫之節,吾欲為相,可乎?”答曰:“長目而豕視,則體方而心圓。每以其法相人,千萬不失一。臣見回非不為偉其體幹,然甚疑其目。”

平原君相秦將白起,謂趙王曰:“武安君之為人也,小頭而銳下,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小頭而銳下者,斷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見事明也;視瞻不轉者,執志強也。可與持久,難與爭鋒。”

王莽大口蹶頤,露目赤精,聲大而身長七尺五寸,反膺仰視,瞰臨左右。或言莽所謂鴟目虎啄,豺狼之聲,故瞰食人,亦當為人所殺。後篡漢位,後兵敗歸,果被殺也。)

夫命之與相,猶聲之與響也。聲動乎幾,響窮乎應,必然之理矣。雖雲:以言信行,失之宰予;以貌度性,失之子羽。然《傳》稱:“無憂而戚,憂必及之;無慶而歡,樂必還之。”此心有先動而神有先知,則色有先見。故扁鵲見桓公,知其將亡;申叔見巫臣,知其竊妻。或躍馬膳珍,或飛而食肉,或早隸晚侯,或初刑末王。銅巖無以飽生,玉饌終乎餓死。則彼度表捫骨,指色摘理,不可誣也。故列云爾。

《長短經.察相》俗話說“見面識高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