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龍記》裡,張三丰為什麼一定要親手殺死宋青書?其中是否有什麼陰謀?

黃土地農民

宋青書必須要死,這一點毫無疑問,而且必須要張三丰親自殺才合適。而他殺了宋青書之後,還有一個意外收穫。

每個武林中人,最大的理想就是開山立派。但開山立派最難的是什麼,他們以為是對外的硬實力。其實不是,一個門派能流傳下來,靠的是內部穩定。

怎麼樣才能內部穩定,很關鍵一點就是賞罰分明

賞罰分明不是說說就算了,他需要掌門人又一個很重要的特質,賞的時候讓人如沐春風,罰的時候手段要殘酷。

殘酷到不近人情。

宋青書犯的什麼罪呢?弒叔:殺了莫聲谷,背叛師門:要跟丐幫的人去給張三丰下毒。無論哪一條都是死罪。

死罪要怎麼執行?無論何時何地,這個人什麼樣子,都要執行。

宋青書重傷躺在擔架上,那麼可憐,一般人會說,要不就算了吧。

這就給掌門人出了問題,這個人不死,以後就會有人犯了門規,裝病逃罪。有人會議論,因為宋青書是大師兄的兒子,所以才逃了重罰。私底下,他們會憤怒,認為掌門人袒護。

殺了他,自己最多落個殘酷的名聲。不殺的後果,就是門派離心離德。

張三丰把門派做那麼大,這點賬還是算得過來的。所以宋青書必須死。

但是這人還必須由他來殺。之前俞蓮舟已經下重手清理了師門,就是為了不讓宋遠橋為難,但張無忌這個不開眼的,竟然把宋青書救活了。然後一群人把宋青書顛顛抬到武當山。

這不噁心人嗎?

張無忌當了好人,俞蓮舟就是壞人了。然後這個問題還推到所有人面前,宋遠橋本來避而不見,就是為了關心則亂,現在自己想清理門戶都下不了手。俞蓮舟也不能再出手,當著大師兄面殺他兒子,怎麼著也說不過去。

所以只能張三丰出手。

新修版裡,為了不讓張三丰壞了形象,讓宋青書自己折騰死了。這一點大可不必,有點太囉嗦了。

那麼,張三丰的意外收穫是什麼呢?

這個收穫意義遠大。殺了宋青書,把宋遠橋革職,徹底絕了父傳子,武當變成世襲制的路。

如果宋青書不出事,他是第三代的翹楚。宋遠橋當掌門,必然傳給兒子。開了這個頭,以後就止不住了。張三丰絕對不想看到這樣。

這時就好了,掌門傳給了沒有子嗣的俞蓮舟,以後武當會安穩地傳下去。這是他的意外之喜。


林二走江湖

不是每個人物的行為都有陰謀。

用門派傳承的角度講吧,如果宋青書不死,武當派會怎麼樣。

武當派一共是三代人;

第一代:張三丰。

第二代:武當五俠(也就是從宋遠橋~張翠山)。

準二代:殷梨亭、莫聲谷(這倆人分別是宋遠橋和俞蓮舟教的武功,雖然名列武當七俠,但是算準代弟子好一點)。人小,輩分高是很正常的。

第三代弟子:宋青書,清風明月……(不含張無忌)

所以我們看到,如果武當五俠死了,武當派的傳人應該是準二代的,但是莫聲谷也死了,殷梨亭就知道哭,肯定不適合當掌門;

緊接著如果不拍死宋青書的話,那麼宋青書永遠都有翻盤成為武當掌門的機會,這對於張三丰來說,是絕對不能忍的。因為宋青書畢竟“根正苗紅”。

但問題在於,為什麼張三丰要親手拍死宋青書呢?

很簡單,首先是宋青書的爹是武當派首席大弟子,這個人,沒辦法得罪。就算是讓黑道聞風喪膽的俞蓮舟,也不能真把孩子拍死了,以避免和大哥結怨。

這就有點像在工作中,別的部門的領導和你討論問題,你不同意,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爭議交給更大的領導,要不然遲早得被穿小鞋。

所以就算宋遠橋辭去掌門的位置,俞蓮舟也不敢拍死宋青書的,但張三丰如果不拍死,日後武當派還是宋青書的,這顯然不行。於是問題交給了張三丰,宋青書——大俠請重新來過。

至於為什麼張無忌不算武當的三代弟子呢?這是因為張無忌從來沒有行拜師禮過,所以他的身份只是“張翠山的兒子”,而不是武當派弟子。學了太極劍、太極拳也不行。

畢竟我們不能說楊過學了打狗棒法,就是丐幫弟子。


酒騎風

以張三丰的武功素養,江湖地位,還有性格心性,那時候的張三丰還需要什麼陰謀,直接陽謀碾壓就行,就行殺死宋青書,一念而已。



在武當山,看到宋青書,宋遠橋雖然於心不忍,但也準備拔劍刺向宋青書,只是被張無忌攔下,希望請示張三丰。 張三丰嘆道:“我武當門下出此不肖子弟,遠橋,那也不是你一人的不幸,這等逆子,有不如無!”右手揮出,啪的一聲響,擊在宋青書胸口。宋青書臟腑震裂,立時氣絕。


這是張三丰出手的描寫,之後定掌門也是張三丰一句話的事,可見在武當,一切都有由張三丰一言而決,這根本不需要陰謀,張三丰出手也是自己一貫原則與心性的表現。


這樣的宋青書殺不殺意義不大,不要說以後宋青書會逆襲成為掌門,有武當眾人在,還有張無忌的存在,以宋青書的現狀,想當掌門幾乎不可能的。


牽蝸牛散心

1宋青書殺死了莫聲谷

莫聲谷是誰?他是武當七俠之中最小的一個,張三丰也是十分疼愛這個弟子的。這就是老么的好處了。當然換成宋青書殺死其他弟子張三丰也是會出手的。

畢竟這是不能容忍的,不忠不孝的行為。如果宋青書殺的是別人,他還能活命,但是他殺的是武當的人。

2宋青書作惡多端,改門易派

除了殺莫聲谷,宋青書做的壞事也不少。當然這些都不能算是罪無可赦的。雖然是被陳友諒利用了,但是畢竟是他做的。

除此之外他先是投入丐幫,之後又進了峨眉派。這對於武當來說是奇恥大辱。張三丰怎麼能夠容忍這樣的叛逆呢?

這在古代的江湖之中是十分忌諱的,而宋青書做了,還不止一次的去做。

3對弟子的愧疚

張三丰出手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張無忌,對於張無忌他是更加喜歡的。但是宋青書居然要嫁禍給張無忌,差點毀了張無忌,這是令他不能接受的。加上本來張無忌是張翠山託付給他的,他沒有幫他照顧好張無忌,令他流落江湖這一點上張三丰對於張無忌是有愧疚的。

4 張三丰出手清理門戶最合理

當時宋青書已經廢了,武當七子親如兄弟,宋遠喬更是差一點要殺宋青書。但是這樣的事情怎麼能讓宋遠喬去做?父子相殘,這是人間悲劇

如果是武當其他人做呢?小輩的自然是不敢動手的,畢竟長幼有序,何況宋遠喬還是武當七俠之首。他們不敢動手,也輪不到武當的小輩動手。

而武當七子其他人動手?這也是不太可能的,武當七子親如兄弟,如果他們殺了宋青書,以後如何面對宋遠喬?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張三丰來動手,他是掌門,動手清理門戶理所當然。他是武當七子的師傅,他殺了犯錯的宋青書,宋遠喬也不敢怨懟,又能令武當七子依舊如昔。


玄幻小子

要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張三丰是個什麼樣的人?在金庸筆下中,倚天屠龍記描寫的最多,書中寫到,與張三丰的交過手的江湖前輩都已死絕,這有點不符合邏輯,在張三丰的那個時代主要江湖人物有崑崙開山祖的何足道,有峨眉開山祖的郭襄,有明教教主陽頂天,有周伯通及楊過等中原五絕的傳人,又有不少武林後起之秀的少年英才,為什麼和張三丰交過手的都死絕了?


而張三丰在小說中扮演的是淡薄名利,清高仁慈的絕世高人,武當僅僅創立幾十年,卻能和創立幾百年的門派並駕齊驅?又為什麼張三丰能當幾十的掌門而不退讓?又繼續厚著臉皮當他的張真人,按理說像他這樣的高人,早就把掌門傳下給門中弟子,然後一個人雲遊四海,開破紅塵,過著神仙的日子,不管人間瑣事。
但是他沒有,他要繼續壯大武當派,對武林依然充滿了信心,他要使自己成為第一武林宗師,所以必須學會包裝自己,隱藏自己。

從玄冥二老搶走張無忌就能看出張三丰的虛偽和霸道,張三丰心下冷笑,說到:“是誰這麼大膽,叫我交出孩子。”又從張三丰被空相偷襲後,張三丰一掌把空相打死,可見心機歹毒,毫無人性,試問空相為何偷襲自己?是否遭人威脅?少林是否有難?亦不問結果將其殺死,雖然名正言順,但是卻忘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當六大派圍攻關明頂時,張三丰竟然派武當五俠參加,以張三丰的江湖經驗和見多識廣,難道看不出這是一場陰謀嗎?他應該知道明教不是邪惡之徒,但他卻參與與明教做對,自己又不參加,莫非他怕江湖人說武當膽小怕生,還是怕人說他與明教勾結,或者是他不願意得罪中原各大門派。從這裡可以看出張三丰心機很重,乃勢力小人。

圍攻光明頂不到一個月,趙敏就帶一幫人攻打武當,當時張三丰已被空相暗算,估計受傷也不算嚴重,卻讓明教抵擋群雄,事後竟然沒有慚愧,也不再與明教作對,反而與明教走的很近,說中說這是張無忌的原因,我看未必,恐怕真正原因是他看到明教高手如雲,教主張無忌的武功出神入化,他還沒傻到和明教作對的程度。



我們再來看看張翠山夫婦的死,當時以張三丰的武功會阻擋不了?原因應該是他為了維護武當聲譽,為了不讓武當成為武林公敵,張翠山夫婦必須死 ,就像他們不自殺 ,他以後也會想法設法將他倆害死的。所以張翠山夫婦一死,天下知道屠龍刀的下落只有張無忌了,他又怕張無忌留在武當會引起江湖人的貪婪之心,就假借看病為由,送給了常遇春,又給了胡青牛,以張三丰的閱歷應該知道胡青牛治不好他,而唯一會能治好的就是《九陽真經》,而張三丰就會。張三丰說只會一半,他騙騙小孩還可以,騙我們金庸迷卻是萬萬不可能的。



那麼張三丰為什麼要殺死宋青書了?真的是以為他背叛武當,是武當的罪人嗎?難道是他勾結陳友諒成為武林公敵?難道張三丰不知道張青書是為情所困,身不由己,處處受人控制,對武當絕無惡意的人嗎?張三丰是知道的,換作是我們 ,我們也會同情宋青書,張三丰是高人,按理說應該體諒宋青書的苦衷?但為什麼要殺死他了?唯一的理由就是宋青書毀了武當的聲譽,又得罪了天下第一大幫丐幫,如果張三丰不殺死他,就成了丐幫的頭號敵人,所以殺死他向丐幫表明心跡,張三丰為了保持武當的實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殺死宋青書,而且是親手殺死的,他不可能保證別人會不會放宋青書一馬。


用情太深2000

張三丰看著大徒弟宋遠橋一劍刺下去,卻手軟,連劍都掉地上了,沒辦法處理逆子宋青書。張三丰這才補上一掌。

這一掌,按常理來說,是為了清理門戶,也是為了不想讓宋遠橋為難,更是為了不讓宋青書活受罪。宋青書是張三丰一直重點培育的第三代接班人,從小看著他長大的,感情還是很深的。

當然了,這只是淺層次的解析。

我想,張三丰老道,讓宋遠橋處理他的逆子,實際上也是一種試探。

如果宋遠橋能夠親手殺了兒子,說明他深明大義。大公無私,可以留任掌教弟子。但如果不殺,就得一票否決了。武當掌門第二代,需要的是一個更加懂得大是大非,不因個人私情而亂了法紀的人。

果然,宋遠橋心軟,下不了手,張三丰只好出手,順便剝奪了他的職位,交給了俞蓮舟。

所以,這一次考驗,張三丰實際上是在給俞蓮舟鋪路。張三丰,一直都很喜歡俞蓮舟。張翠山死後,俞蓮舟是最得寵的。



為什麼?

因為老二不僅武學成就,在各位二代弟子中最高,而且特別機智,能幹,利索,有大局觀。關鍵還是單身。俞蓮舟,看破紅塵,了無牽掛,心中只有大道,這個人的心境,是最接近張三丰的狀態的。所以,儘管他沒有受戒,實際上是一個道士。

張三丰也是一個道士,武當掌門的潛規則,基本上都是選擇道士繼任的。就像峨眉,郭襄出家了,後面的掌門,基本上都是單身,是不是尼姑,那都是遲早的事。

選擇單身漢的好處,就是避免了私情的牽絆,從而避免了家族化。家族化的弊端,是無能無德的富二代富三代接盤上位,從而敗壞門派。

這是張三丰從宋青書的身上,吸取的教訓。如果宋青書不死,宋遠橋上位,那麼宋青書就有可能東山再起,武當必然還會在宋遠橋父子手裡流轉,導致衰落。

張三丰手撕宋青書,目的就是在結束武當宋家王朝,改立俞蓮舟,杜絕家族化的命運。

~我是三生有畫一書生,第三隻眼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注哦~

話題預告:

小龍女被尹志平強姦了,為什麼還要跟著他跑?


三生有畫

其實宋青書在敗露後已經必死,他的所作所為已經算得上欺師滅祖了,在提倡尊師重道的武俠世界中,無疑是最惡劣的行徑,必須嚴懲以對其他門派弟子形成震懾,也表明了不對掌二代有特殊對待。

宋青書底子還是很不錯的,武當第三代除宋青書張無忌外沒什麼人才,張無忌走了明教路線,剩下的武當三代弟子無人能與宋青書比肩。留宋青書一命,有個掌門級的老爹,若干年後就有翻身的機會,甚至不排除入主武當的可能。宋青書的性子和曾經欺師滅祖的經歷,一旦上位,對武當將是一場災難。

雖然張三丰無敵,但因輩分太高很少對外出手,就像核武器一樣大多都是震懾作用。武當七俠其實才是武當強大的本錢,宋青書身為七俠之首兼掌門宋遠橋之子,卻參與並導致了莫聲谷慘死,如果不殺,必將成為剩餘五俠心中的芥蒂,造成武當根基不穩。

既然宋青書必死,那麼為何還要設計一出由宋遠橋抉擇的戲呢?其實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宋青書叛門,宋遠橋要負很大的責任,不止張三丰這麼認為,武當上上下下的弟子,也都會有這個想法。

但宋遠橋雖然武功不是七俠中楚翹,但身為大弟子跟隨張三丰最久,多年擔任掌門勞苦功高,張三丰也不忍心直接撤換,所以讓宋遠橋處理宋青書,實則是給宋遠橋一個機會與考驗。

如若宋遠橋果斷處死宋青書,就有了大義滅親的情節。既緩解了五俠中的芥蒂,也聚攏了一般弟子的人心,宋遠橋就通過了考驗,可以繼續擔任武當掌門。

但是宋遠橋選擇了求情,身為一派掌門,遇到欺師滅祖的大事卻不能秉公處理,已經沒有了繼續擔任掌門的資格。留宋青書一命,雖然成全了宋遠橋的請求,但不旦有宋青書翻身入主武當的隱患,還必然會引起其他武當弟子的不滿,甚至七俠內訌。所以張三丰當機立斷擊斃宋青書,也只有張三丰出手,才能鎮住宋遠橋的怨念,宋遠橋並非蠢人,傷心之後必然會理解張三丰的用意,一場動搖武當根基的事件被化於無形,這才是宗師手段。


紫楓Gerry

這問題問的是舊版《倚天屠龍記》(連載版和三聯版),新修版《倚天屠龍記》裡,宋青書死前悔悟,看到太師父和父親羞愧難當,自己情緒激動扯破傷口而死的。

“玉面孟嘗”宋青書這個人,雖然起點很高,其實一輩子沒啥出息,被張無忌的主角光環蓋得太死,如果不轉行當壞人的話,知名度怕還沒有常遇春、朱元璋這些龍套高



最讓宋青書鬧心的人,不是周芷若,是張無忌。在張無忌還在外面,像“少年派”一樣奇幻漂流的時候,宋青書在武當的日子是過得相當爽的,作為“武當七俠”大俠宋遠橋的獨子,從小太師父疼、師叔們愛,武功在江湖後輩中屬傑出人物,被當作武當派第三代掌門來培養。

長得也是很不賴,不然也不敢叫“玉面孟嘗”:

眾人適才見他力鬥殷氏三兄弟,法度嚴謹,招數精奇,確是名門子弟的風範,而在三名高手圍攻之下,顯然已大落下風,但仍是鎮靜拒敵,絲毫不見慌亂,尤其不易,此時走到臨近一看,眾人心中不禁暗暗喝彩:“好一個美少年!”但見他眉目清秀,俊美之中帶著三分軒昂氣度,令人一見之下,自然心折。
――摘自《倚天屠龍記》第十八章《倚天長劍飛寒鋩》

事實證明,名門正派的高富帥是很水的,大家都是武林正派圈的,你誇獎我,我吹噓你,出場自帶一堆頭銜,大家面上都好看。



作為“傑出少年英俠”的宋青書 ,出場是和“白眉鷹王”殷天正的三個奴僕:殷無福、殷無緣、殷無壽三人惡鬥,居然鬥不過,向六叔殷梨亭求救:

突見東北方一道藍焰沖天而起。殷梨亭道:“啊喲,是我青書侄兒受敵人圍攻。”轉身向滅絕師太彎腰行禮,對餘人一抱拳,便即向藍焰奔去。
……
這時那青年書生已迭遇險招,嗤的一聲,左手衣袖被殷無壽的單刀割去了一截。 殷梨亭一聲清嘯,長劍遞出,指向殷無祿。殷無祿橫刀便封,刀劍相交。 此時殷梨亭內力渾厚,已是非同小可,拍的一聲,殷無祿的單刀震得陡然彎了過去,變成了一把曲尺。殷無祿吃了一驚,向旁躍開三步。 突然之間,蛛兒急縱而上,右手食指疾伸,戳中了殷無祿的後頸,立即躍回原處。 殷無祿武功原非泛泛,但在殷梨亭內力撞激之下,胸口氣血翻湧,兀自立足不定,竟被蛛兒一指戳中,他痛得彎下了腰,只是低哼,全身不住顫抖。
――摘自《倚天屠龍記》第十八章《倚天長劍飛寒鋩》

最後,是殷梨亭、殷離出手把他解救了。這一役很丟人,畢竟張無忌閃亮登場就是單挑六大派還挑贏了,被周芷若刺的那一劍算是滅絕出老千。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這種足以載入武林正派史冊的重大活動,宋遠橋帶上宋青書,除了讓兒子接受江湖歷練、積累江湖經驗,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出類拔萃的兒子在武林前輩面前露一手、拉拉人脈,為以後頂著光環“出道”打基礎

但沒想到,張無忌回來了,人家是主角命,宋青書自然要靠邊站~但宋青書從小是頂著“主角光環”長大的啊,怎麼可能心裡一點波瀾不起、笑嘻嘻地把光環拱手讓給張無忌?

在宋青書眼裡,張無忌如同可惡的“二胎”,搶走了他在武當原有的寵愛、本該有的江湖地位和峨眉周姑娘的愛情。



張無忌光明頂一戰成名,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當上明教教主,萬安寺解救六大派、博得“宅心仁厚”的賢名,太師父張三丰把太極拳傾囊相授,四美環繞……宋青書肯定心想:你這麼牛,你咋不上天呢?張無忌就用行動告訴他:上天?分分鐘的事。

被吊打得鼻青眼腫的宋青書憤怒了,他不明白:自己一個根正苗紅、家庭幸福的武林正派後代,怎麼會混不過一個從小顛沛流離、父母雙亡的正邪混血兒?於是他想變壞,卸下正派沉重的道德枷鎖,去放飛自我

但宋青書是不具備當壞人的潛質和頭腦的:去峨嵋派寢室偷窺周芷若,被七叔莫聲谷撞破;受陳友諒挑唆,誤殺莫聲谷,成為武當叛徒;加入丐幫,被逼向太師父張三丰下毒,卻又不敢真正實施;和黑化的周芷若成親,心甘情願被周芷若當作報復張無忌的棋子,哪怕連人家小臉都沒親過……



張無忌出現後,青年才俊宋青書幾乎淪為“廢材”了,正派做不好,反派做不好,處在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十分尷尬

當週芷若自信說出:“宋青書會背叛天下人,但不會背叛我。”不知道宋青書心裡會不會很難過,作為一個性格不討喜,地位很尷尬的人設,他唯一的閃光點“痴情”在周芷若眼裡竟然是不值一文

宋青書這種人,不死也沒用了。舊版張三丰自己清理門戶,一掌了卻了他尷尬的一生。新版金庸給他留了尊嚴,讓他自己悔恨而死,算是有了一點可愛之處。


漂亮得不要不要的

這正體現了張三丰做為一代宗師行事果斷,深謀遠慮且敢於擔當的風範。

首先來說這絕不是張三丰無情。從武當七俠俠肝義膽的品行,從當年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寒毒後張三丰的焦急和不顧百歲高齡罔顧顏面去求少林派拿出少林九陽功救張無忌性命,就可以看出張三丰的宅心仁厚、舐犢情深,宋青書自小在武當學藝,肯定也是張三丰看著長大的,又是公認的武當傑出傳人,張三丰必定對他寄予厚望,所以張三丰怎麼可能是出於薄情狠毒而結果宋青書性命那?

可宋青書畢竟是死在張三丰手中,這又怎麼解釋那?我想這裡面有四個原因,第一是維護門規。無論如何宋青書殺死了自己的七師叔莫聲谷,既犯了同門相殘的戒條,又犯了以下犯上的人倫大逆,再怎麼說也是死罪難逃,否則置門規、人倫於何處,天下人也會恥笑武當派。

第二是給宋青書一個痛快。宋青書所受之傷極重,即便能治好恐怕也是終身殘疾,況且以他犯下的大罪好了也要廢去武功,然後要麼在武當山上被關一輩子,要麼流放到江湖上任其自生自滅。如果關在武當山上,以他乾的那些事門人即便看在宋遠橋的面子上給他口飯吃,肯定也是少不了羞辱鄙視;而如果流落江湖,以他所犯下的殺孽更是不知道會受到何種報復折磨,所以與其像條狗一樣的活下去不如一死了之,為他自己也為武當留一點顏面。

第三是免於後患。宋青書不光殺了莫聲谷,更是成了峨眉掌門周芷若的丈夫,並在少林寺屠獅大會上以邪門功夫殺了不少武林裡有頭有臉的人物,例如丐幫的幾位長老。他如果不死,這些對頭免不了要來找武當派的麻煩,就像當年江湖群俠為謝遜而大鬧武當山一樣,如果宋青書的仇家也為了尋仇而逼武當派交人,不交顯得武當派護短,而且為了宋青書這麼個敗類叛徒動武也不值;交了又顯得武當派怕事且不顧同門之誼,所以索性自己動手既免了日後的麻煩,也不墜武當派的威名。

第四也應該是張三丰最偉大的一點就應該是為弟子分憂,把所有的負擔都自己扛了起來。前面我們說過,宋青書必須死,可誰下手是個問題,如果由武當諸俠動手,一來會落個同門相殘的口實,二來也可能影響他們和宋遠橋的手足之情;而如果由宋遠橋親自動手那無疑對他太殘酷了,自己的親兒子殺了自己的同門師弟已經讓他痛苦的幾欲自盡,如果再由自己動手殺死自己的親兒子恐怕天底下任何正常人都會經受不住這種打擊吧。所以為了讓自己的弟子不至於揹負這種負擔張三丰選擇親自動手結果宋青書,這正應了那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明心見性真如來

宋青書殺害師長、敗壞門規,自然要接受武當門規的制裁,身為武當掌門人清理門戶是必然之舉,不然將何以服眾?

武當派掌門人一代代傳承,在前代掌門人還在世的情形下,諸大弟子始終只能以代理掌門事務的身份存在,只有在前代掌門人過世或退位後,才來接任掌門之位。但若遇到重大事件,還是需要真正掌門人出來主持的,而宋青書過惡太大,已是不可饒恕,在當時代理掌門人事務的宋遠橋由於父子情深不忍下手時,作為真正掌門人的張三丰只能出手了。不然俞連舟、殷梨亭等人不殺宋青書是不為師弟莫聲谷報仇,若殺掉宋青書也是有違與大師兄宋遠橋的兄弟之情。

因而在這種情形下,作為武當創派祖師兼掌門人的張三丰,親手執行門規懲戒作惡者,合情合理,又能有什麼陰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