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黃家駒是在一次訪問中說完"香港沒有樂壇"之後不久就在日本墜死?

當幸福來敲門1997


其實家駒活著的時候很累,很多榮譽本該屬於他的卻等他去世後再被一些公司拿來做營銷手段!香港的娛樂圈太黑暗了!所謂的香港音樂好多都很空洞很口水沒意境!也沒有感情,就是利用其它國家知名好聽的曲子來翻唱,耍帥的,裝逼的,抽風的等等…真的一點音樂意思也沒有,沒事就當拿來口水一下而已!談不上音樂!

不被包裝的歌手不聽話直接雪藏起來!甚至有的遭毒手!王傑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了!王傑是臺灣紅起來的再紅到香港後來因朋友介紹在香港簽約了一個叫英皇公司!這就是悲劇的開始,後面太長有喜歡閱讀可以看王傑各種面對面訪談!今天主題說家駒的,總的來說家駒的事告訴我們人活著的時候要去懂得珍惜,別哪一天不在了再也沒有機會了!

但是家駒和王傑有很多相似點,不知道資深粉絲們有同感沒!


ohMonkey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本身我也是家駒的歌迷,喜歡他的音樂有十幾年了,當初玩音樂組樂隊也是受家駒的影響,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二、我們來看一下黃家駒生前的音樂社會背景:90年代的港樂是很繁榮的,有四大天王,以及梅豔芳,張國榮,譚詠麟的三足鼎立,這個時候要想在香港樂壇立足絕非靠顏值就能上位的,沒有一點看家本領很難混下去。

三、黃家駒選擇在這個時候去日本發展,並不是說他們樂隊的能力不足,而是因為黃家駒看到這個時候香港的樂壇不是那麼純粹,比如想要紅,想要火,想要曝光率,就要做一些和音樂沒有關的娛樂節目。還有,當時的港樂翻唱日本以及國外的音樂現象很嚴重,黃家駒是很鄙視這種行為的。



對比,家駒迷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關注,一起交流


逝者安息,願家駒在另外一個世界能夠活得輕鬆。



樂器達人曾喂喂

1993年5日10日,一個電臺主持人在採訪beyond樂隊成員,家駒把多年的心裡話說出來了:平時聽外國的歌曲時,總能聽到什麼是好音樂,而在香港卻不一樣,大家都是在聽聽歌這麼簡單,卻不在乎真正的音樂是什麼,香港是沒有樂壇……


這段採訪經過香港媒體報道後,香港娛樂圈引起了對家駒的強烈不滿,並回復家駒:沒有資格這樣評論香港樂壇。家駒也毫不猶豫回覆他們:只要是身為香港音樂人,就有資格評論……

按照這樣像是在吵架,家駒說過的話,在他們看來嚴重重傷香港樂壇,看看他們重視的反應,像是徹底得罪了香港樂壇,香港當時黑社會具多。

一個多月後,在1993年6月24日家駒發生了不幸,從日本人舉辦的遊戲舞臺上摔下重傷,六天後留院不幸逝世,1993年6月30日家駒走到生命的盡頭,終年31歲。



這是一個很有問題的遊戲節目,舞臺大約有三米高,參加遊戲的日本人都戴安全帽了,只有beyond所有成員沒有戴安全帽,舞臺周圍是道具做成的假牆,一踫就倒掉了,當時日本人和家駒同時掉下去了,家駒頭部先落地造成對生命有很嚴重的致命傷情,日本人只是下身先落地又戴安全帽,受到了點輕傷。


香港當年經常會翻唱日本歌曲,我們聽到很多經典歌曲都是日本的音樂旋律,可能這就是不能向大家公開的秘密。

家駒到底是死於意外,還是死於歹人的陰謀,至今還是個迷……


我的財源滾滾ok

黃家駒一生很悲涼,小時候家境不好,兄妹幾人生活很艱苦,但這些艱難的生活始終沒有打敗黃家駒對音樂的熱愛。從一把吉他起步的他,一步步進入樂壇。從幕後到舞臺,這些經歷只有黃家駒自己知道,進入樂壇的黃家駒,精品不斷,喜歡你、海闊天空、光輝歲月等等至今都是歌壇數一數二的不朽之作。然而貧窮出身的黃家駒並不懂得如何去屈身恭維別人,他的一句“香港沒有樂壇”對於當時的香港製片公司來說是很沒有水準的一句話。之後在參加日本綜藝節目時,因舞臺佈置的不足,導致塌陷,在舞臺上的黃家駒失足著地,一代歌星在這場事故中不幸遇難。這是一場意外還是蓄意而為呢,上個世紀水深的香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成龍也說了,香港的黑暗史適合百年之後說出


南極以南

面對一些無腦的粉絲,無腦的樂迷我也是夠了。我欣賞黃家駒的音樂,更欣賞黃家駒的為人。但他的確是死於意外,並不是什麼蓄意謀殺。就算是,也不會因為一句話就讓所謂的香港黑勢力和日本聯合故意製造一起意外事件。幾點分析。

第一,說過香港無樂壇的不止黃家駒一人。是當時好多音樂人的共識。當年的香港是娛樂圈,明星效應,單純的只靠創作是絕對不可能存活下去。



第二,當年的香港娛樂圈以利益為重,不會考慮誰是創作歌手,誰是實力演員。只會不停地讓這些藝人跑通告,做節目,不斷跨界,擴大知名度,提升商業價值,這是本質。這些本質好多人都說過,羅大佑,張國榮等。


第三,殺一個人不是那麼容易,何況還是一個公眾人物。不要憑著胡亂的猜疑和別人的八卦就迫使自己毫無理智的下了結論。

對於黃家駒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讓我們錯失了好多作品,也使好多人失去了現場聽他唱歌的機會。還能說什麼,逝者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