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400年 這幅茶畫疑點重重

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

“蕭翼賺蘭亭”這個繪畫題材,自唐以來,幾乎每個時期都有人進行創作或臨摹。該題材源於中唐何延之所作《蘭亭記》中所描述的故事——唐太宗御史蕭翼從王羲之第7代傳人智永的弟子辯才和尚手中將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騙取到手,獻給唐太宗。在歷朝歷代眾多繪本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石渠寶笈》著錄、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的《蕭翼賺蘭亭圖》。

(請橫置手機欣賞)

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

唐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

絹本設色 長65釐米 寬28釐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 不符唐風的座椅 |

在唐五代時期,人們日常的坐姿習慣發生了轉折與變化,從原先的席地或盤腿而坐轉為垂足而坐。這也使得坐具樣式也發生了變化。唐代開始出現了可以垂足而坐的坐具,例如坐凳、椅、墩等,繪畫中也反映了這一演變。如五代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主人韓熙載與其招待的主要客人都坐在床榻上。畫中其他的陪同人員則舒適地垂足端坐在四足無扶手靠背椅上,也稱為燈掛椅。燈掛椅與官帽椅的形式基本相同,只是沒有扶手。到了宋代,高型坐具已經普及定型,出現了帶有扶手的椅子,宋代可視作官帽椅的成型期。在官帽椅中,有一種在搭腦(靠背頂)的兩端和左右扶手的前端都探出頭,其造型像古代官員的帽子,也稱為四出頭官帽椅。遼博本《蕭翼賺蘭亭圖》畫中老僧的坐具正是一把高靠揹帶扶手的四出頭官帽椅型藤編坐具,從這件坐具可以看出時代與唐朝並不吻合。

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

唐代開始出現了可以垂足而坐的坐具,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左)中韓熙載的客人垂足端坐在四足無扶手靠背椅上。到了宋代才出現了帶有扶手的椅子,而《蕭翼賺蘭亭圖》(右)畫中老僧的坐具正是一把高靠揹帶扶手的四出頭官帽椅型藤編坐具,這明顯不是唐朝應有的。

| 流傳中斷400年 |

這幅畫的流傳記錄整體可以分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顯示在卷尾有文徵明所書的南宋吳說記。在這段記錄中,吳說說明了此畫的經歷——原為江南內府(南唐)所藏,宋太宗平定江南之後,將此畫賜給兵部外郎楊克遜,楊傳至其五世後人歸於子婿周氏,周氏後人又將此畫贈與謝伋,此後被郡守趙明誠借走未歸還。趙明誠之妻即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夫婦二人都是書畫金石的收藏者。後此畫被盜。紹興元年七月,吳說於錢唐購得此畫後請謝伋過目,謝伋提到這幅畫上原有南唐後主所題刻“上品畫蕭翼”的大牙籤,現已遺失。而李清照《金石錄》序雲:“紹興辛亥(1131年)春三月,赴越,在會稽卜移鍾氏舍,忽一夕,穴壁負簏去,為吳說運使賤價得之”。三月失竊,到七月為吳說收得題記,其時日正合。由此看出,從南唐內府至被吳說收購的這一段歷史是清晰有序的。

第二個時間段由文徵明在其後自跋得知。此段自跋寫明瞭與文徵明同時代的楊夢羽得到此畫,雖然畫已有些破舊渝敝,但精神猶存,而且筆畫秀潤,不像是近代名家所能為的。雖沒有題識,但文徵明查閱《會稽志》後發現吳說所提及的印章和古玉軸都與此畫吻合,所以定為閻筆無疑。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
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
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
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失传400年 这幅茶画疑点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