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真的不存在嗎?

0劉老六0

龍只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圖騰,並不存在。

龍的形象經過多年的演化,具有很多動物的特徵,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雞、須似人、耳似象。可以說是積各種中國人常見動物的優勢部位於一身的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因此龍在中國的地位一直得到不斷的提升,後來封建王朝的君主,就都以真龍天子自居。甚至除了皇帝和皇子等極少數人可以用龍的標誌以外,其他人都不可以使用。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造成,龍在中國古代成為了一種至高無上的存在。

因此,古代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統治就會宣稱龍真的存在。甚至有人編出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是蛟龍和劉邦母親交合而生這樣的謊言。其目的就是證明劉邦是真龍天子。但是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個荒誕的故事。

當然,龍的精神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互主體觀的訴求;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幷包的多元文化觀的體現。我們應該繼續堅持和弘揚!


地震博士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129c99838eff12ab2fac6ad9441deb64\

看鑑

在中國古代文化裡,龍是傳說中的四種祥獸之一。《禮記禮運篇》:“麟鳳龜龍,謂之四靈。”相傳,麟是獸中之王、鳳是禽中之王、龜是介中之王、龍是鱗中之王,它們的出現都是嘉瑞的先兆,比如《三國演義》第八十回:“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就是用來說明盛世預兆的。這裡龍、鳳、麒都是傳說中極有靈性的動物,本文要談的話題是龍。中國的紀年,天干地支夏朝就有,秦漢之際,便和鼠、牛、虎、兔、龍等十二種屬性相匹相配。其中,龍最特別,它是科學家已知的生物界中唯一不存在的動物。而龍的傳說並非中國所獨有,幾乎世界各大古老文明都有它的典故,如巴比倫的古龍、北歐的毒龍、猶太人的撒但、印度的那伽(Naga),在北美,瑪雅人也有以龍為題的藝術。

許多人一定都懷疑,龍真的存在嗎? 在這個世界上,龍,是一個虛幻的動物嗎? 是僅僅靠人的想像力憑空捏造出來的嗎?如果真是人憑空想像出來的,那我可要說,人的想像力也太巧合了,為什麼在許許多多國家的歷史記載中,不同年代朝代中,尤其是中古世紀, 一概不乏對龍的記述。甚至龍,這個詞,也被引用,翻譯成了種種不同的語言。中國的龍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君主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帝王自稱“真龍天子”。據韓非子說,龍和帝王一樣,都有“逆鱗”而不可觸,否則龍顏大怒、誅滅九族。所以李白詩云:“有策不敢犯龍鱗,竄身南國避胡塵。”今天,龍走下了神壇,每個華夏子民,無論天涯何方,都稱自己是“龍的傳人”。而古人對龍代代相傳的記載,又有哪些是真的呢?僅僅五千年中,統治者的不同往往會篡改歷史,否認事實,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只一兩次,而後人又憑藉著小聰明,自認為比古人聰明,而去肆意編造自以為的事實。1997年《百年神話研究略論》曾提到過關於龍和蛇的研究,他提到“相對而言,“蛇說”比較占上風。有人考證,禹與蛇圖騰的氏族有血緣關係,他奠定了夏朝根基以後,其後裔把蛇昇華為龍,不僅體現了多元文化,得到各民族的認同,而且成為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象徵”

1997年前後,國內的學者大部分都被無神論所主宰,他們不相信神話傳說中的記述,又沒有任何事實根據,於是自己以論文形式把龍給貼上了“蛇說”一詞的理論。 糟粕的東西自古有之,傳說中的龍真的就是地上的蛇嗎?更有甚者,把造物之神女媧描繪成半人半蛇的形象,加以猜測。還好這地球上大多數的人寧可相信自己是神造的而不是猴子變的,還好大多數中國人還是寧可相信自己是龍的傳人而不是蛇的傳人。我是個傳統的人,因此我與這地球上大多數的人一樣,是有神論者。我也相信著許多歷史明確記載的事物,地上有獅子,天上有麒麟。嫦娥的廣寒宮有玉兔,地上有白兔,記得西遊記裡,往往有哪個佛、道、神的坐騎私逃下界,在三界中修煉成妖。天上的獅子,跑到地上來成了動物,也是獅子,只不過有神通和智慧,卻不能像人那樣修煉得正果因而成了妖怪,不是遭天殺,就是要被佛祖收回去。因為在地上,人是萬物之靈,而它,只能是動物。這不盡讓人遐想,是否天上的動物,地上都有呢,天上是否是指頭頂上呢,還是物體存在的第四度空間,或者更多空間。比如科學家發現小白鼠的細胞切片,在放大無數倍的投影光下,居然仍然是微觀的小白鼠形態,這是否是它在地球上實體的對應的另一種空間形式呢,也許是吧。

而中國的人確實在歷史上見過龍,並且有詳細的記載,是龍消失了?還是生活到更隱蔽的地方了?還是龍從來沒存在過?歷史記載,中國的龍,家族龐大,有黃龍、青龍、赤龍、白龍、烏龍、金龍,千年之龍叫應龍、無足之龍叫燭龍、有角之龍叫虯龍、無角之龍叫螭龍,等等。它們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東方的龍大多是正面的形象,是佛祖身邊的護法,是皇宮大殿柱子上延綿環繞的金身,是許多宏偉歷史天象中與鶴,鳳等出現顯現人間。《史記》二十八卷《封禪書》裡說:黃帝乘龍上天,群臣無法跟隨,只能抱著拉斷的龍髯哭泣。以黃龍象徵黃帝,中國古人以龍為尊。但傳說中,也不乏屠龍、鬥龍的記載,如女媧殺黑龍、大禹斬蠢龍、李冰父子伏孽龍、周處除蛟龍,等等。比如哪咋鬧海,誤殺龍王三太子,龍王大怒,定要拿他的命,李靖跪地懇求龍王慈悲,可龍王不原諒,水漫全家,逼得李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自刎。就要過年了,有的人家會傳統的貼上門神的畫象。這,也和龍有關係,《西遊記》中曾有過詳細描述,徑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觸犯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為監斬官。徑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奕。沒想到魏徵下著下著, 打了一個旽兒,就魂靈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後代人相沿下來,於是,這兩員大將便成為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舊式門樓的兩扇大門上,我們還可以見到神茶、鬱壘或者兩員雄赳赳的戰將,形象似乎一樣,但是仔細觀察,其中一位手執鋼鞭,另一位手執鐵鐧。執鞭者是尉遲敬德,執鐧者是秦瓊。而西方關於龍的傳說卻往往不怎麼友善。

《北歐的神話傳說》第一章《創造天地的神話》介紹北歐的毒龍時說道:有一條猙獰的毒龍叫尼特霍格,盤踞在冰天雪地的海維格爾瑪泉水旁,日夜不停地噬咬著伸入泉水的巨大樹根。又說:“毒龍生為惡魔,企圖最終咬斷宇宙樹的巨根,毀滅世界。”北歐的毒龍嗜水,不同於中東的古龍,卻類似於中國龍的傳說。

在電影《魔戒傳說》中,龍也被定義成反面角色,和炎獸Balrogs、半獸人Orcs、以及食人怪Trolls,並列為幾大魔獸角色,關於龍的記載並不多,只知道「Middle earth」的龍都是邪惡的,它們通常效力於黑暗之王,是高智慧的生物,會說話,從眼睛施展出來的龍術會使人產生錯覺並失去記憶,種類分為四種:「Cold-drake」、「Fire-drake」、「Long-worm」、「Were-worm」。在「The Hobbit」出現的龍「Smaug」是屬於「Long-worm」,它也是最後被記載的龍。至於在第三時期末還有沒有龍的存在,就算有的話,它們的力量也遠不比過去。

西方早有龍的傳說,但是為什麼沒有演變成龍的崇拜?或類似於中國這樣的龍文化?這是中西方文化演變不同的一個巨大分野。在《聖經》裡,龍就是蛇。在《創世紀》裡,有一條著名的蛇,他曾引誘夏娃偷吃了伊甸園裡的智慧果;在《啟示錄》裡又兩次說到: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蛇與龍前後相承,而且迷惑天下人。可見,基督教義完全不利於西方龍文化的形成。

這兩種東西方文化的分歧,不盡讓人聯想,這會是一個巧合,一個翻譯上的失誤,還是兩種空間體系間的喜好偏差,許多西方國家向來在神話傳說中不喜歡龍,認為那是邪惡的象徵,雖然龍,有好,有壞,但是在眾多的西方國家,許多人更願意在思想中把它當作洪水猛獸,聖經中更把那條引起萬惡,把純潔的人類引象墮落的龍取名撒旦,寓意魔鬼。

我以前的同學是一個澳大利亞人,有次在繪畫俱樂部,他畫了一副油畫,裡面每樣東西代表一個人,裡面有一具獨角獸,和一條紅色的龍,我很奇怪,他說,這是我,那個龍是你,我說為什麼你把我畫成一條小紅龍呢? 為什麼不是熊貓呢? 他笑著說,因為在迪士尼鉅片‘木蘭’中,他看到紅色小火龍的形象,就按照這個畫的,我舉手要打他,他才求饒,他說“ 因為你們中國人說自己是龍的後代,你們現在那個國旗、黨旗,你那條紅領巾都是紅色的,因此我才畫成紅的呀。” 我看看那條紅色的赤龍,又看看自己桌上的國旗,不竟啞口無言。

看了我淺漏的揣摩,不知道您是否相信龍的存在呢?前不久,我在網上看到一張似乎從飛機上拍的照片,下面是西藏的山脈,其中我猛然間看到一條龍穿梭在山脈間,巨大無比,幾乎所有看到照片的人,尤其是中國人,都不約而同的脫口而出“ 那是一條龍”。這是在中國唯一一張我認為目前為止最有說服力的照片。從古書中的記載,龍有火龍、天龍、海龍、甚至井龍,還有四海龍王。那西藏拍到的,恐怕是條地上的龍。而歷史記載出沒最多,最神秘,與人最親近的就是海裡的龍了。本來,龍就屬水族,魚中之王,百川之王,能吞雲吐霧,掌管各路水澤,民間企雨潤田,劃龍舟,多和水有著不解之緣,而舉世無雙的環球國家地理雜誌的科學家們沒有讓人類失望,他們硬是頂著艱難的自然條件拍攝到了“海怪”,而看著巨大無比的它在水中的姿態,和那突起的長長的背鰭,猶如馬背上聳立的一排鬃毛,那龐大的身軀在水中靈活伸縮的游泳姿態,您很難想像到讓好多中國人為之一歎,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吶喊,“那是龍!那不就是龍嗎?”

也許我是炎黃子孫的關係,也許是沒想到地球上居然真的能看到和古書記載一模一樣的龍再現人世,我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每次打開錄影,我都眯起眼睛,想看看我們龍的傳人能發現些什麼。當然,外界評論並不一致,但是,仔細觀察,那絕對不是蛇,光看尺寸已知不可能,最大的蟒蛇跟它比也顯小。它足有幾個輪胎那樣粗。西方人叫不出任何名字,就叫它SEA MONSTER。SEA,海洋,MONSTER,怪物,怪獸。他行蹤神秘莫測,變幻無常,難以追蹤,甚至出沒與人群擁擠,船隻繁多的港灣,往往帶著整個龐大的長長的身軀浮上在水拋頭露面的看行人,然後以驚人的速度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管老外怎麼判斷,至少在我以及許許多多受過傳統文化教育的中國人眼中,我們都認定,那是龍,罕見但卻存在著的龍,一如傳說中,住在於海裡的龍,但現在已不是傳說,不是想像,而是確實存在的。


有文化的農民520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1ce0a977196f22a9bd6d6c412465d59c\

這裡是生活

龍,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有祥瑞的好徵兆。這個神獸經常出現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飛龍在天’不在話下,而在湖南省一個小山村中,卻發現了龍的蹤跡,其身形巨大,行跡詭異,讓人吃驚。


在湖南偏僻地界有一個為石門村的村莊,據說那條‘龍’就藏身於村落後龍山的龍洞之中。山中景色清新,竹林茂密,讓人心曠神怡。只在龍洞的洞口,就能看到團團白霧繚繞而出,像白紗、像蝴蝶,翩翩起舞,讓人宛至仙境之中。當地人說,這就是神龍的龍氣。在清朝時期所著的《臨武縣誌》中就記載:龍洞,在縣北二十里,常有煙霧凝結,是為龍氣。


龍洞曲折蜿蜒,穿過僅容一人通過的石門,就是龍池。在清澈見底的水中,赫然驚現一條神龍!身上鱗甲片片,清晰可見,龍頭頂池,頭枕寶珠,龍爪、龍尾藏於水中。神龍長13米多,粗0.8米,佔地面積百平方米!有專家推斷,這條神龍的年紀已經上億年。


雖然,神龍不是真正的龍。但,國內的溶洞眾多,為什麼只有這個存在石龍的溶洞,終年煙霧不斷,“龍氣”四溢?眾說紛紜,也沒有最後的定論。並且這條石龍的顏色,也在時間的洗禮下,改變了顏色。它已經不是徐霞客口中的“白龍”,而是變成了淡淡的金黃色,更顯高貴霸氣!那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水質變化?還是因為洞內人類活動增多,終不得解。



石龍是自然形成的巧合?還是遠古神話中,真有真龍棲身於此,我們都不得知。不過值得肯定的是,臨武石龍和我國龍文化中的龍形象及其相似,說不定,這條石龍就是人們敬仰的龍文化真身。


吖顏視頻

我們可以做出大膽的推論,龍是存在的。

第一,歷史上龍的記載大約有百餘次,但史書記載不一定準確,比如司馬遷在撰寫《高祖本紀》中曾寫劉邦醉臥成龍,所以古人寫書會有一定的誇張成分,這條我們先放著;


第二,依據古人的記載,龍現時往往伴隨著電閃雷鳴,電閃雷鳴是暴雨來臨時的徵兆。所以古人認為龍能翻雲布雨,那有沒有可能古人搞錯了一個概念,不是龍帶來雨,而是雨吸引來龍。假設,龍是一種兩棲生物,平時潛伏在水底,有雷時才出來。但是雷電往往在雲層,這麼高龍怎麼上去呢?當然是飛上去啦。根據記載,龍是會飛的。具體怎麼飛了我們還可以再繼續推測一下。龍能噴水,放電。那麼有沒有可能龍通過電解自己體內的水從而產生氫氣以達到懸浮在空氣中的目的呢?這樣看起來就好像在飛一樣。我們都知道,很多生物都有趨光性,古代天黑時最明亮的光源便是雲層上的雷電,龍會被吸引而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三,根據生肖,十二生肖十一種皆存在,那麼龍就很難說不存在。再看看龍對應的生辰“辰龍”。 辰時指早上7點到9點,古人起床沒我們這麼晚,七點鐘地差不多都耕好了人也吃過飯了,許多兩棲生物如青蛙等差不多會在這個時候出來尋食。前面我們說過,龍可能是一種兩棲生物,那麼用“辰”作為龍的屬也很符合事實。

那我們為什麼現在見不到龍呢?可能它們已經滅絕了。


淮左名都督

記得小時候我的奶奶給我講過,她很小的時候見到過龍。

那是一個非常燥熱的夏天,和平常一樣一家人吃過飯準備下地幹活,就在離一個小池塘不遠處,聞到了一股特別腥的味道,當所有人靠近的時候,她們現在是一條白色的龍,氣喘吁吁的趴在地上,龍的鱗片也特別的幹,然後村裡的人都回家提著桶打水潑在龍的身上,就這樣連續持續了好幾天…在第七天的時候,那天下了非常非常大的雨,電閃雷鳴,而且還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村民都回家避雨了。第二天起來的時候,發現龍已經不在了。

奶奶回憶說她記得小時候那個龍的味道特別特別的腥,離得好遠好遠就能聞到。



還有一個故事是聽我中學同學說的,他說他老家蓋了一個小廟,他爺爺晚上住在小廟旁邊看沙子水泥,夜晚忽然間下起了大雨,還聽到低沉的嘶吼聲,但是持續的時間很短,雨也是一會兒就停了。第二天起來發現沙子旁邊有很多爪印,特別深特別大。

我也一直相信,龍是真的存在的,只不過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沒心的靈魂


東方的龍

西方的龍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歷經幾千年都寧願相信龍的存在。其實龍的形象在歷史中一直在變,一開始龍的形象並沒有到明朝時那麼豐滿細緻真實。





紅山文化龍的形象

漢朝龍的形象

唐朝龍的形象



明清龍的形象




我們可以看出龍的形象起源很早,但形象是在逐漸豐滿逐漸變化的一個過程。那麼為什麼我們對“龍”情有獨鍾?本人有幾種猜想。

第一,恐龍的演化。現在大家都認為恐龍的時代,遠到1.44億年前---6500萬年前,那時候還沒有人類。但人類起源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是否是進化論有關,最起碼現在也開始出現疑問了。中南美大陸的印第安壁畫似乎證明了,人類曾經與恐龍共存過。加之我們的《山海經》已經被大家認為是史前神書了。

第二種,華夏境內各部落圖騰集合說。話說黃帝部落吞併各個部落後,把每個部落的圖騰取一部分拼湊起來的形象。譬如,蛇身,馬臉,魚鱗,鷹爪,鹿角。這事從文化上講得通,但從物種上不太能讓人信服。畢竟“四不像”麋鹿,看似笑話,卻是真實存在的。

麋鹿(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



第三種,“龍”作為一種生物是真實存在的。只是能看到他的人特別少。



洞螈圖片


炒米視角

龍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說中的神靈,或者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圖騰,在十二生肖當中,唯有龍這一個屬性,但畢竟只是傳說中的東西,並不是現實生活當中存在的,根據對龍的描述,說它既能上天,又能入海,無所不能,而從龍的體型上看,這種能力他是不具備的,它僅僅是人們想象中的東西,不會是真正存在的。

根據我們現在對動物的研究,能夠上天的動物就不會入海,或者說不能在海里長期生活。另外,凡是上天的動物,都需要依靠翅膀,可是龍沒有,僅僅憑藉這兩點,龍就不會是真實存在的動物,僅僅是人們心目中的想象罷了。


驕然

龍,中華民族的圖騰,不可能存在。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東西呢?

上古時期,各個部落都會有各自的圖騰,圖騰崇拜應該不是個陌生詞吧?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強勢人物,黃帝(或者是蚩尤),他或者用武力,或者用說服,將部落聯繫了起來,出現了早起的議會(類似),這些部落長們當然不會放棄自己部落的圖騰,在一次次的爭執和妥協下,就有了一個新的物種:龍!龍其實就是部落融合的一個最好的標誌。鹿角、牛頭、豬鼻、蛇身,雞爪,魚尾等,這也充分證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多民族多部落不斷融合產生的。從早期先民留下的一些玉器中我們也能發現這一點,龍,這個圖騰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產生的,也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進過程,才逐漸的形成了現在的所謂龍這樣一箇中華民族的圖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