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臥推肩關節不痛,斜臥推時肩關節痛,是怎麼回事?

Toptea

臥推是健身房最常見的動作之一,當然也是非常好的胸肌發展方法,臥推中,不同的身體傾斜位置對訓練側重點影響是不同的。平板槓鈴臥推時,胸肌中部受力;如果動作變為上斜臥推,那麼訓練重心便開始上移,從胸肌中部轉移到胸肌上部,也就是胸肌鎖骨部,然後繼續上移直到完全轉移到三角肌上;對於下斜臥推,主要發展胸大肌的下部。


如果臥推動作姿勢不正確,極易造成肩關節損傷。肩關節是一個較為複雜的複合關節,包括了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和肩胛胸壁關節,肩關節的運動有賴於各關節間的協調,當肩外展或肩前屈動作時,肩胛骨會同時進行上回旋運動,此協調運動稱為肩肱節律性。肩關節前屈及外展時,肩胛骨和肱骨的運動同時進行。肩外展至30°或前屈至60°,肩胛骨是不旋轉的,稱為靜止期,在此以後肩胛骨開始旋轉,每外展15°肱骨轉10°肩胛骨轉5°,兩者比例為2:1,當外展至90°以上時,每外展15°肱骨轉5°肩胛骨轉10°,兩者比例為1:2。這個節律的重要性在於增加盂肱關節的穩定度、三角肌的收縮效果及手臂舉高的角度。

對於樓主所說的斜臥推時肩關節疼痛的情況,是因為斜臥推的動作對肩關節的穩定性要求更高,同時其相對於平板臥推時推出的力量也變小,若還是以之前平臥的力量進行,極可能由於肩關節不穩或力量不足造成損傷。建議樓主在進行訓練時注意以下幾點:

1、肩下沉、肩胛骨收緊。

肩關節前伸和聳肩的不良動作

2、雙肘打開的角度(上臂和軀幹的夾角)不宜過大。

如果雙肘指向外側,前臂與身體垂直(大臂與肩關節成直線),這種動作的大臂外展幅度太大,肩關節囊將受到巨大壓力,這增大了盂肱關節頭和關節囊內其他組織碰撞或摩擦的風險。當臥推到最低端時,盂肱下韌帶和盂肱中韌帶兩條韌帶將發生超伸,同時增加了肩峰與盂肱關節之間韌帶與肌腱碰撞或摩擦的機率,肩胛骨也不容易保持穩定,增大傷肩的風險。

3、放鬆和牽拉。

平時注意肩關節周圍肌肉的放鬆和牽拉保持肌肉的良好柔韌性和收縮能力。關注胸椎、及肩胛骨的活動性,防止由於其活動度不足影響整個動力鏈、導致損傷。


小冉哥

平臥推和斜臥推是兩個不同模式的鍛鍊方法。平臥推,主要刺激到胸肌的中部,而頭高腳低的臥推主要刺激胸肌的上部;頭低腳高的臥推刺激的是胸肌的下部。


不論完成何種臥推,都需要核心和肩關節的穩定性,需要上肢各個肌群的協同用力,胸大肌、肱三頭肌、肱二頭肌、三角肌、肩袖肌群等。


平推肩關節不痛而斜臥推肩關節疼痛,可能是肱骨頭的位置不穩定造成的損傷。在做臥推時,需要肩胛骨收緊,完成一個臥推的動作,而肩關節中的盂肱關節需要通過滾動和滑動的方式完成肩關節前屈動作,這麼大的重量壓在肩關節盂肱關節處,必須需要牢固的肌肉穩定,這就是肩袖肌群——岡上肌、小圓肌、岡下肌和肩胛下肌了。如果肩袖肌群不穩定,就不能在臥推的時候穩定住肱骨頭,保證肱骨頭的正常運動,就會出現位移,造成肩關節疼痛。

在斜臥推時,肩關節是前屈位置的,如果肱骨頭不穩定向上移動了,就會擠壓肩峰下間隙,產生疼痛。另外斜推時,由於動作錯誤,例如自由重量時,啞鈴的位置不在肩關節正上方,可能會產生一個旋轉力矩,損傷肩關節。


那麼如何進行改善呢?


1、修正臥推姿勢

斜臥推時,要保證重量在肩關節正上方,手腕也要保持中立。推的時候要向正上方推,而不是前上方,並注意首先收緊肩胛骨。

2、減輕重量。

如果疼痛明顯,建議減輕重量,從空杆開始,或者小重量啞鈴開始,學會正確的動作模式。(圖分別為上斜臥推和下斜臥推。)


3、訓練前激活肩袖肌群。

可以採用肩關節的外旋和YTW激活背部肌群。

以上的建議只是通過您簡單的依據描述得知,可以嘗試。,具體的症狀細節,建議尋求康復師現場評估和處理!


BSU李明威

動作不夠標準。平臥推和斜臥推目標肌肉是胸,肩和手臂是輔助肌肉,若斜臥推肩關節痛,主要是因為肩未放鬆,聳肩藉助後背斜方肌的力量來控制重量,這樣肩部受力大。標準動作:沉肩放鬆,手握槓鈴置於胸乳上方,靠胸肌發力向上推扛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