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會在京召開 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對接北京高端產業 共享灣區發展機遇

3月23日,以“對接北京高端產業,共享灣區發展機遇”為主題的“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會”在京召開。此次活動由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跨區域產業協作中心協辦,佛山市南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共同承辦。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深刻指出廣東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廣東提出了“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明確要求。此次南海區舉辦對接北京高端產業企業的盛會,就是對習總書記要求廣東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這一要求的具體落實。通過引入北京高端產業企業,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對南海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會在京召開  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對接會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的講話精神,承接首都產業轉移,借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構築南海新興產業。來自佛山市、南海區的政府領導,80多家北京企業、行業協會及機構代表等200多人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對接北京優勢互補 佔據灣區借力發展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工作時提出要堅持和強化北京首都核心功能,調整和弱化不適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轉移出去,降低北京人口密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而就在去年7月1日,在習近平同志的見證下,兩岸三地共同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未來的數年中,粵港澳大灣區將是我國參與全球經濟競爭的重大戰略安排。

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會在京召開  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佛山市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生產基地,加工業發達,裝備製造業實力雄厚,電子製造業發展迅速,信息與工業設計支撐能力強勁。南海區位於佛山市“人”字地圖的中心區域,地處中國最具經濟實力和發展活力地區之一的珠江三角洲腹地,作為廣東四小虎之一,南海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成功典範。

“北京與南海有天然的產業互補性,北京金融高科技產業先進,南海製造業發達,此次對接將創造出地企共贏局面。”南海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中極具產業優勢,南海區投資促進局駐京代表對此表示。

近年來,南海抓住機遇,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於2016年8月提出全力建設全球創客新都市的目標,致力於打造創業型門戶城市、創新型產業高地、創客型人才樞紐和創意型文化之都,獲得各方資本的廣泛認可。據瞭解,2017年,南海區共引進投資額超億元項目128個,計劃投資額1038.3億元,發展潛力巨大。

產業基礎雄厚 商業經濟繁榮

作為珠三角乃至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一直以來,南海區的發展堅持實業為本,全區積累了雄厚的產業基礎。2017年,南海區GDP達2692億元,其中第二產業佔比接近60%,充分展現了南海區經濟發展的產業實力。

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會在京召開  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據瞭解,目前南海區共擁有超22萬戶各類市場主體,其中,外商投資企業超過1600家。此外,南海擁有10個年產值超200億元的產業,形成了以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有色金屬、機械製造、智能家電、平板顯示器件、半導體照明為主導的門類齊全的現代產業體系,製造業供應鏈完善,本地配套率高達90%以上。其中,上市企業1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1家,如東方精工、南方風機等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佔有率均處前列。

與此同時,南海區的居民消費能力也有較大提升,人均儲蓄存款額已連續多年在全國同級地區中排名首位,區域綜合實力連續四年位居全國中小城市百強區第二名,繁榮活躍的民間經濟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市場土壤。

“南海的商業環境就如同熱帶雨林,既有傳統產業,也有新興領域,既大中型企業,也有小微企業,具有足夠的內部多樣性,不同的企業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宜的生存空間。”南海區投資促進局駐京代表解釋說。

區位優勢明顯 配套資源豐富

南海東臨廣東省會廣州市,毗鄰港澳,是珠三角地區連接港澳連通東南亞的又一個橋頭堡。在高速鐵路迅速發展的今天,南海與廣州南站一橋之隔,佛山西站也已於2017年8月開通運行,使南海有效接入全國高鐵網絡,實現了與全國各主要城市的快速互通。

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會在京召開  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例如,從佛山西站出發,僅需48分鐘就可以到達香港。據介紹,隨著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的建設,南海將成為坐擁3個機場、4個高鐵站的樞紐城市核心位置,區位優勢非常突出。

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會在京召開  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作為全國第一條城際地鐵,廣佛地鐵也早於2010年開通,順利運營7年。佛山市最新規劃的軌道交通線路共14條,其中途徑南海區的線路有11條,有7條線路通往廣州。未來三年,南海的軌道交通將會進入超高速發展階段。

高鐵、地鐵、城際軌道一應俱全,南海區的教育、醫療實力也位居全省同級前列,全區擁有多家大型現代商業綜合體,為高品質生活提供了優質基礎設施保障。“與廣州無縫接壤的優勢,使大家在南海就可以共享廣州的各類優質配套,可以說是大城配套、小城成本。”南海區投資促進局駐京代表表示。

此外,南海區擁有完善的產業園區,包括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佛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旅遊產業集聚(實驗)區等三大園區。根據相關的產業優勢、企業集聚和戰略部署還設有多處專業性園區,比如新材料產業基地、日本中小企業園、新光源產業基地、中國醫衛用非織造產品示範基地、汽車產業園和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等,企業可放心“拎包入住”。與此同時,針對新興行業和一些傳統優勢行業的升級改造,南海區還出臺了各類鼓勵措施。

區級政府零收費 享受政策紅利

南海區致力於打造卓越的政務服務環境,率先探索出“三單管理”、政府權責清單、“一門式”行政服務等創新做法,區級行政事業辦理實現零收費,行政服務效能在廣東省乃至全國均處於領先行列。“企業可以用最少的時間金錢成本,享受到最高效的政府服務。這也是佛山作為廣東廉潔度最高的地區在企業服務上的體現。

”南海區投資促進局駐京代表介紹說,在許多人看來,南海區政府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務者的角色,真心實意為企業辦事,更加希望企業能夠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京佛(南海)高端產業對接會在京召開  共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

據瞭解,2017年以來,結合具體新興產業,南海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產業扶持力度空前加大。例如,針對新落戶新能源汽車產業企業,投產前3年最高按企業對南海區地方財政貢獻的100%進行獎勵。此外,還配套了政府扶持基金,預計今年扶持企業融資相關金額將突破60億元。除行業產業的普適政策外,針對特定的優質企業,採用一企一策。

在人才方面,南海區創新性地把人才認定的標準交給企業“企業認可的人才,政府就給予扶持獎勵,讓人才在南海安居樂業”。從今年起,南海區級財政資金每年投入人才專項資金不少於7億元,人才團隊扶持提高到最高5000萬元,人才安家補貼從最高100萬元提高到80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