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文 / 飛龍亂(遊戲不是這麼玩滴!)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大,需要兩個燒烤架,一個秘製,一個麻辣,來瓶雪花,帶你勇闖天涯!

——-惡搞莊子《逍遙遊》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好啦,開場閒扯一下,最近發現頁遊廣告商們紛紛把手伸到了“巨鯤”這個名詞上。再到今天已經出現了很多篇關於“鯤”的文章。

那麼,“鯤”究竟是什麼遊戲?很多文章並沒有講明白,小貓先來科普一下,首先,頁遊廣告中的鯤是這樣的!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大魚吃小魚版本的“鯤”廣告!是不是一看到吞噬就莫名的有一種爽快感?(這個吞噬類的廣告非常的多,我這裡就只放一張啦!)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用更牛的類似木乃伊的角色抓到“鯤”,這種捕捉“神獸”的感覺,看著是不是有一種想要玩一下的衝動呢。(這裡補充一下,雖然是拼湊加抄襲,但是這個美工可以給盒飯加雞腿啦!真的非常棒!)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這種反而是常見的修仙套路,總有一種走上各種分支的感覺,是不是有一種《寵物小精靈》裡伊布進化的感覺,總之“進階”這個詞就讓很多喜歡看小說的用戶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這個屬於已經變種的“鯤”廣告,是不是有一種巨人把手裡棒子換成“鯤”的感覺?可能巨人手裡要是真的拿個棒子,關注度反而會降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一名妻子的角度去變相的炫耀!打倒其它的“鯤”廣告!有木有?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甚至“鯤”已經進化成太空堡壘了。。。這個~額~有些過分了啊~

遊戲雖然是創新產業,但是廣告同樣也是創新與創意並存的行業,並且廣告需要比遊戲有創意的多!否則為啥滿大街的“我係渣渣輝”!

因為洗腦也是創意的一種!還記得當年腦白金的廣告麼?就是那句“今年過節不收禮呀不收禮!”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記得下一句吧?

那麼“鯤”究竟是什麼遊戲?

為了驗證這款遊戲究竟是什麼,小貓隨便點開一個網頁上彈出的“鯤”廣告,結果進入了某頁遊《太極傳說》,體驗過後發現依然是掛羊頭賣狗肉。

隨後又點擊一款“鯤”的廣告,結果是頁遊《天劍狂刀》,小貓本著不撓不屈的精神接著點下去,分別經歷了各種時代的穿梭,形形色色的遊戲,就沒有一款是跟“鯤”有關係的!直到看到了這個廣告。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當然還有所謂的各種各樣“鯤”的遊戲,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小貓這裡就不一一展示了,反正也沒有一款真的跟“鯤”有關係。

甚至有大量的《山海經》相關的遊戲,也打著“鯤”作為廣告。這裡科普一下,小貓特意買了一本《山海經》從頭到尾的讀了兩遍,真的木有“鯤”的任何描述!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畢竟“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這句話本身就出自莊子的《逍遙遊》,而非《山海經》,並且這兩部書嚴格來說都是同一時期的產物,只不過《山海經》陸續被後人完善,大家想象一下同時期,兩部有相同內容的文學鉅著,舉個栗子: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你們說倆遊戲一起出來,打不打架?以莊子(暴雪)的暴脾氣估計拿著擀麵杖就去掄人家啦!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看看,我這小暴脾氣!

現在的“鯤”出自哪裡呢?

那麼現在我們看到的頁遊廣告中這個形象又出自哪裡呢?

當~當~當~當~~~~~~~!!!!

是一部命為《The Leviathan》的科幻短片,而這部片子的中文名叫“利維坦”並且“利維坦”這種怪獸出自《聖經》,而非國內任何一部著作!當然這個形象也一定是杜撰過的,畢竟咱們都沒親眼見過這東西!(小貓覺得這東西更像抹香鯨!大家可以自行查閱抹香鯨長啥樣!)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喏!上面就是電影中出現的“鯤”!是不是也有一種“王霸”之氣!(畫外音:“咬啦~咬啦!漂亮!咬碎它!快~咬碎它~~漂亮!你不是一個“鯤”在戰鬥!”)

無數小夥伴看到這裡是不是已經有一種衝動?非常希望真的玩到以“巨鯤”為題材的遊戲呢?其中應該有一大部分小夥伴跟小貓一樣,點開各種廣告,最終以遺憾收場!別說什麼吞噬啊~進化啊~捕捉啊~!!!甚至連“鯤”都沒有!

頁遊為什麼這麼玩?

作為遊戲生態鏈的鄙視層最底端的頁遊,可能是大部分國內玩家的痛點!點進去100款遊戲能找到同一種玩法!唯一的就是付費點越來越“人性化”,讓你前期首充爽一會,繼續充值又爽一會,然後就是玩數值了!

當然大家覺得這樣的遊戲可能不會有人真去玩或者充錢!錯!大錯特錯!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就《藍月傳奇》這一款遊戲而言,無論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盈利狀況,這款遊戲的營銷無疑都是成功滴!而成功的前提就建立在他們的精準定位和對目標用戶的充分了解上!如果不瞭解用戶,他們粗製濫造的廣告再怎麼洗腦也只會引來罵聲,而不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

同理,對於廣告商而言,瞭解用戶也是內容創作之前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而“鯤”的廣告越來越多,甚至所有的頁遊全部都是“鯤”!就是證明這條廣告是成功的!

廣告製作方也是看到了優秀的數據反饋才會不停的對“鯤”進行迭代,迅速的製作各種各樣的“鯤”廣告!

而頁遊的吸金能力,在上面那張數據已經表示的很明確了!非常之強!而頁遊廠商的付費點又非常的精準,這就導致與只要有用戶點進來就不怕你不充錢!但是怎麼吸引用戶呢?廣告!!!完全依託於廣告!!!

就是因為這個特點,導致於頁遊的廣告從三俗、到暴力、到擦邊球、到各種其它國外主機遊戲的CG,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吸引用戶,根本不考慮跟遊戲有沒有關係!再次舉個知名的栗子: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遊戲的宣傳角色是這樣滴!

“鯤”究竟是個什麼玩應!

遊戲內的角色畫面是這樣滴!(當然這個不是反面教材!DNF是款好遊戲!)

小貓手頭沒有找到合適的圖片,但是很多頁遊早期都是用小眾國外遊戲的CG製作的,點進去不是某月、就是某奇!甚至《鬼吹燈》頁遊廣告出來的時候還有”敖廠長“這種視頻大佬出來指責掛羊頭賣狗肉的話題!

當然,廣告從最早誕生出來,就是為了宣傳嘛,不乏有大量有創意的廣告,這些廣告有的讓我們會心一笑,比如杜蕾斯!有的讓我們激情澎湃,比如百事可樂!無論是什麼樣的廣告都是因為社會需要它,可能“鯤”在未來的日子裡還會繼續存在很久,直到它已經不在吸引用戶,才會有新的廣告替代它,但這類廣告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可能會永遠的存在,這是不可否認的!

寫在結尾:

遊戲行業真的應該這麼玩麼?無論是手遊也好,頁遊也罷!不應該是把精力更多的集中到如何讓遊戲變得更加好玩,讓用戶口碑傳播麼?遊戲無非就是讓用戶開心的產物!

而靠一個廣告去發財可能背離了製作遊戲的初衷了吧?本就套路化、重複度奇高的頁遊行業如果只考慮賺錢,而不考慮革新,那麼跟“鯤”有關的遊戲一定會變成有生之年系列!而能玩上“鯤”類的遊戲,也只存在於廣告中的幻想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