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鈣化是什麼鬼?

我與我的未來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具有分泌功能的性腺器官,可分泌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素激素。男性多在40~60歲時,前列腺鈣化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前列腺鈣化,在病理學上,局部組織中存在鈣鹽。超聲表現為前列腺內強回聲灶或高密度灶。這種疾病可見於健康男性,也可以見於患有泌尿系疾病的男性,多無明顯的不適症狀和體徵,多在體檢是被發現。有研究表明,年輕時,前列腺鈣化多單發及伴孤立型鈣化灶,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鈣化雙發的概率增高且呈點狀型鈣化灶發生。

目前本病的發病病因仍未確定。首先,年齡是其重要的發病因素。機體器官功能隨年齡增長而退化,前列腺疾病發病率明顯上升。其次,當前列腺本身(包括前列腺管和腺泡)發生組織退行性變、炎症、前列腺液瀦留、管腔狹窄等病變時,加之鈣磷代謝紊亂致使鈣鹽沉積就會形成鈣化。最後,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造成疾病發生的又一影響因素。比如不良嗜好、長期久坐等生活習慣,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以及一些社會心理因素等都可對前列腺造成嚴重的的危害。

本期答主:王星星 醫學碩士


杏花島

前列腺鈣化是男性盆腔影像學檢查非常常見陽性發現。很多男性做了盆腔CT,看到報告裡提到前列腺有鈣化,往往很緊張,不知所措,以為自己前列腺不好,甚至憂心忡忡,因此影響到夫妻生活,其實大可不必。今天我們來分析下前列腺鈣化的來龍去脈。

首先,前列腺鈣化多數情況下沒有什麼特別的臨床意義,也不伴有特殊臨床症狀。

其實鈣化在很多疾病的轉歸中,有可能意味著癒合或良性病變。比如肺結核,出現鈣化了,就意味著病變趨於穩定,好轉。肺內的結節出現某些特點形態的鈣化,比如爆米花樣鈣化,也意味這良性病變。

前列腺的鈣化呢?有人研究過,前列腺鈣化的出現與年齡有關,多見於50歲以上男性,而40歲以下者非常少見。前列腺的鈣化可以是單發也可以是多發,並且鈣化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數量增多或體積增大。也就是歲數越大,發現前列腺鈣化的可能越高。

其次,這種鈣化怎麼來的呢?

最後,看看鈣化是什麼樣子。

影像學上各種檢查手段的鈣化表現不一樣。

超聲檢查中,前列腺鈣化表現為前列腺內強回聲灶,可伴或不伴後方聲影。

較大的前列腺鈣化可以在平片中發現,表現為高密度,但這個很少見的。

CT可以清晰的顯示前列腺內的細小鈣化,表現為不同形態的高密度灶。

MR檢查中鈣化在常規序列中均表現為低信號,由於是低信號以及掃描層厚等因素,MR檢查對於鈣化診斷敏感性較CT略差,很多鈣化難以發現,但好在多數的鈣化沒什麼意義。優點是MR男性盆腔檢查可以很好的顯示前列腺的增生、炎症及可能存在的癌灶,因此對於前列腺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放射科楊大夫

經常參加體檢的男同胞們都有一個普遍的疑問,那就是這個 “前列腺鈣化”到底是什麼鬼?我的前列腺為什麼出現了鈣化?前列腺鈣化嚴重嗎?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前列腺鈣化”的神秘面紗。

1、鈣化很常見

鈣化通常是組織損傷及壞死後修復的方式,鈣化也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任何器官,最常見的應該屬於肺部的鈣化灶,如肺結核、肺癌等經常有鈣化灶的形成,此外肝臟、脾臟、以及男性的前列腺,也往往能發現鈣化。

既然鈣化如此常見,那麼發現了鈣化又意味著什麼呢?鈣化的來源有3方面:①體內某些物質代謝後的產物 ②局部感染與炎症後的痕跡 ③腫瘤發展過程中炎性改變所導致。基本上,鈣化點大多沒有任何症狀,被發現時往往也已形之有年了。

2、前列腺鈣化是如何形成的?

前列腺鈣化灶就像一個黑匣子,是前列腺部位某種反應留下的信號。那麼通過這個信號,我們能得出哪些結論呢?首先,前列腺鈣化可能意味著前列腺局部曾經出現過炎症,炎症可能很輕微,多數人沒有明顯的感覺;其次,可能是前列腺部位疏通不良,導致某些物質沉積在了前列腺,所以定期排精有助於前列腺的健康;最後,如果反流的尿液進入前列腺,也能形成鈣化灶。

前列腺鈣化比較常見,尤其是50歲以上的男性,前列腺鈣化與年齡正相關。絕大多數前列腺鈣化不伴有特殊的症狀,往往在體檢時發現,由於鈣化已經形成,所以鈣化灶很穩定,通常不會移動,也不會引起新的病變。


中日男科王傳航教授

男人的前列腺到了一定的年齡總是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那麼前列鈣化是什麼呢?

前列腺鈣化是前列腺發生炎症癒合後留下的疤痕,是前列腺結石的前兆。是男性比較常見的前列腺疾病,一般40到60歲比較多見,常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症,一般通過B超檢查能看到這些病變。前列腺鈣化本身可能是沒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可以通過做B超或者彩超,x光片等檢查都能判斷的,也可以做ct檢查以確定,那麼這個它主要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前列腺炎導致的,以前的前列腺炎症如果沒有徹底治癒,很容易留下出現前列腺鈣化,前列腺鈣化也是前列腺炎反覆發作的原因。

2、泌尿系統的炎症,精囊腺炎、附睪炎、睪丸炎等泌尿生殖系統炎症,可能引起前列腺炎,很可能進而導致前列腺鈣化形成。

3、不愛喝水,在感覺到渴的時候,身體就已經很缺水了,從而就對代謝產生輕微的阻礙,尿就濃縮,尿中的有害有毒物質聚積,這就容易迴流入前列腺管形成危害致病,很可能形成前列腺鈣化。

4、長時間慢性炎症的刺激,慢性炎症會使腺泡擴張,前列腺管狹窄,尿液反流後一些鹽類沉積在正常前列腺腺體組織上,形成前列腺鈣化。


家庭醫生在線

  有專家認為,前列腺鈣化灶與炎症、增生、腺液瀦留、代謝紊亂等因素有關。在前列腺腺泡內由核蛋白、少量脂肪和晶體嘌呤等包圍脫屑上皮,形成圓形或橢圓形澱粉樣體,並逐漸有鈣鹽沉積形成。一旦生成很難消除,嚴重時候導致男性附屬腺體異常不育。前列腺鈣化(纖維化)、結石上會滋生細菌,所以又是前列腺炎反覆發作的一個原因,不能忽視。前列腺囊腫多發生於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臨床表現排尿梗阻或大便梗阻,排尿梗阻常會引起急性尿瀦留。有時從尿道流出濃性分泌物,指肛檢查可觸及前列腺有波動感,但常在後期方出現。偶有膿腫破入尿道、直腸、會陰或膀胱周圍間隙,引起結締組織炎。


龍宮生物

我近年每次參加單位的體檢都說有,開始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單位的同事都開我玩笑,直到有一次,跟我體檢的是一位老醫生,我就請教他,他說這沒事,只證明了你性生活比較多,有點頻繁,如果經常沒有性生活的人可能不會有,我聽到後轉過頭看著笑我的一班同事,一片安靜……


雨後初晴22328282

前列腺鈣化是男性常見的前列腺病變之一,多發生在40~60歲。所謂鈣化,在病理學上指局部組織中有鈣鹽沉積,可以是正常生理過程,也可以見於某些病理情況。因缺乏典型的臨床症狀和體徵,前列腺鈣化多在檢查前列腺疾病及泌尿系統其他疾病時,經影像學檢查被發現。在影像學檢查中,前列腺鈣化表現為前列腺內強回聲灶或高密度灶,隨著超聲技術的普及與提高,前列腺鈣化的檢出率顯著增加。


張15006517580

前列腺鈣化是什麼鬼?我認為是我們長時間的勞動中過度中或鍛鍊的傷害中或長久的座不起身,因為過度,過用,過久所產生出來的炎症,因為我們由於倆邊大腿和臀部肌肉,經過活動磨擦中受熱,再經過長時間的勞累,在每天的勞累過度疲勞,受到了自治氣感神經傷害,就跑掉到反射去了,由於得不到自治氣感的能力治理,受到了長時間受熱後,產生出來的炎症,所以由於倆邊大腿和臀部骨髓和肌肉的炎症,影響了前列腺的慢慢產生出來的炎症,變化會鈣化或另一種疾病的發生。還有是我們的便尿系統產生的,由於沒有及時排出體外的大便,停留在直腸內,本要排出的非物質水分,又從新回吸入進了人體內,造成了血液中含有多種原因,在人體血管內流動,受到炎症的部位,很容易導致吸在血管內孔增厚,也就是那個部位發熱受炎,更加容易受到炎症,所以在屁股骨上的大腿骨連接起來肌肉和骨骼的,最容易受到炎症,也就最要危害的是人生的前列腺炎和其他原因。也就是最要所害的就是過度,過用,過力疲勞中的運動鍛鍊。


用戶61893757853


廣州建國

前列腺鈣化(PFC)是個什麼鬼?

前列腺鈣化(Prostate Focal Calcification, 簡稱PFC)是一種古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自1586 年 Marcellus 首次報告以\n來,該病迄今已有 500 多年曆史。但PFC一般沒有什麼典型的症狀,男性體檢時需要做局部超聲顯像才比較容易檢出。

當多種原因引起前列腺管和腺泡發生擴張或前列腺液淤積時,可造成脫落的上皮細胞與囊腔內的澱粉樣小體(前列腺凝集體)及分泌物聚集在一起,如果逐漸有鈣鹽沉積就會形成鈣化。

PFC的病因是什麼?

PFC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確。一般認為可能與雄性激素水平下降、前列腺組織退行性\n變、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瀦留、前列腺管狹窄、尿液反流、鈣磷代謝紊亂和社會心理等因素有關。

由於 PFC體積較小,常無特殊臨床症狀,易被臨床忽視而延誤,被稱為“靜石”。當 PFC較大形成結石或同時患有前列腺病變時,才出現尿頻、尿痛、排尿困難及血尿。

因此,定期體檢項目中包含前列腺B超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日常如何預防PFC?

研究顯示,PFC的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而明顯增高40~50 歲年齡段是前列腺鈣化開始發生差異性改變的關鍵年齡段。PFC 的類型與年齡和前列腺並存疾病有關。青中年人是前列腺炎的高發人群, 與PFC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預防PFC,其實要先防治前列腺病變,包括增生、炎症等。

  1. 多喝水。平時要多喝水,別到口渴再喝或口渴了也忍著不喝,每天至少攝入1500-2000ml水。

  2. 少喝酒或不喝酒。

  3. 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4. 不久坐,多活動。每坐30-60min站起來走動走動,促進血液循環。職業司機尤其容易患前列腺疾病。


  5. 堅持運動。散步、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都是好選擇。但長時間的騎自行車則不利於前列腺健康。

  6. 搞好個人衛生,每天清洗會陰部及外生殖器。

  7. 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8. 學會管理壓力,保持良好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