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諜戰劇好看,但不好寫,更不好拍。

波雲詭譎的特殊年代,驚險的情報竊取與傳遞,絲絲入扣的反轉與懸念,拷問立場與決心的亂世愛情,極具衝突的戲劇元素在諜戰劇中融合、碰撞,不斷刺激觀眾觀感的同時,考驗的是諜戰劇導演對畫面和節奏的把控。近年來,諜戰劇陷入兩極化的處境:一方面是盲目追求題材利好而造成內容同質化嚴重,另外一方面則在創作瓶頸中不斷創新突圍,尋求諜戰題材下一個拐點。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隨著《天衣無縫》、《脫身》、《愛國者》等一系列高舉高打,瞄準頭部劇陣容的諜戰劇進入待播狀態,以及即將到來的2019年恰逢建國70週年獻禮年的重大時間節點,可以由此預判,諜戰劇這一“小正大”、紅色氣息濃郁的電視劇類型即將“翻紅”,成為現實題材之外另一處題材紅利制高點。基於此,小諜特別整理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通過梳理新世紀精品諜戰劇篇目,找出了100位有成功拍攝諜戰劇經驗的優秀導演,從實操層面以及商業價值角度出發,為製片方尋找合適諜戰題材的導演提供有價值、有方向的參考。

【說明】

1.榜單注重實用、商用價值,榜單中導演均有成熟、較為優質的諜戰劇作品。

2.考慮到榜單中有專攻諜戰題材的“一類劇”導演,也有拍攝題材廣泛的“全能型”導演,導演本身的專業水準與題材類型之間無必然的聯繫,故此榜單不設排名順序,只以導演+作品的形式做出盤點,以提供清晰參考。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名聲在外的“一類劇”導演

電視劇題材寬廣,類型繁多,凡是在同一題材中有過兩次以上拍攝經驗的導演,多少會被貼上該題材的專屬標籤,諜戰劇也不例外。有“諜戰教父”之稱的柳雲龍,集編導演身份與一體,翻遍其履歷,幾乎全部的作品都貢獻給了諜戰題材。在導演作品中,既有諜戰劇進入精品化時期的開山之作《暗算》,也有幾經波折終於起飛的《風箏》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柳雲龍的導演風格屬於單刀直入式,開門見山抖包袱、設懸念,情節推進不拖泥帶水。同時也擅長用意味深長的長鏡頭表現畫外的潛臺詞,《風箏》中結尾處老年彌留之際的鄭耀先對著國旗敬禮的鏡頭處理堪比一段有聲重場戲。

於立清也是諜戰劇見長的“一類劇”導演中典型代表。《新虎口脫險》、《新英雄虎膽》、《血色玫瑰》、《暗哨》、《天字一號》、《決戰華巖寺》、《黃雀在漢之活路》等作品均屬諜戰題材,且拍攝作品週期跨越十餘年(2007-2017)。於立清導演在新世紀後諜戰劇興盛的起步期、黃金期、沒落期以及復興期均有不間斷的諜戰劇作品面世。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血色玫瑰》導演於立清

正如開篇提到,並非全部導演在其職業生涯只拍攝同題材類型的作品,在其執導過程中有多部或某一時期集中拍攝諜戰題材的導演,同屬“一類劇”導演行列。

劉江導演兼顧現實題材與諜戰領域。《雪狼》是其早期的諜戰劇作品,從10年到13年,主要的導演經歷放在了諜戰、戰爭題材劇目上,分別有《誓言今生》、《黎明之前》、《風語》、《亂世三義》等有分量的作品誕生,此後轉戰現實題材領域,2017年再次執導諜戰劇《黎明決戰》。其中《黎明之前》豆瓣評分9.2,成為目前豆瓣評分最高的諜戰劇作品之一;《誓言今生》獲得“飛天獎”電視劇一等獎。可見在諜戰劇領域,劉江導演的作品有較高的國民接受度以及專業認可度。另外,劉江導演的作品中不乏固定合作的“演技派”演員,張晞臨、任正彬等演技出眾的“黃金綠葉”多次出現在其作品中,為劇集增色。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姜偉導演在諜戰劇領域的拍攝經歷相對集中在2008年到2010年間,先後有《潛伏》、《借槍》兩部諜戰劇類型中極具代表性的作品。《潛伏》是其與付瑋共同執導並且擔任編劇的作品,“假夫妻”人物關係屬諜戰劇中首創。

楊文軍導演在2007年及2011年分別有《記憶之城》、《狐步諜影》、《青盲》

等三部諜戰劇作品。在其導演履歷中,諜戰劇作品所佔比例並不高,且最近幾年其主要作品類型集中在都市情感劇以及古裝劇方面,之所以將楊文軍放在諜戰劇“一類劇”導演行列,還是由於其在諜戰劇的導演方面有十分明顯的個人風格—人文氣息重,能夠在諜戰的驚險刺激之外,感受到人性中柔軟的一面。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毛衛寧導演早期的電視劇導演作品集中在懸疑和諜戰題材方面。首部電視劇作品,諜戰劇《誓言無聲》獲得第23屆飛天獎最佳導演獎。此後2004年的《梅花檔案》,2009年的《誓言無聲2》、《身份的證明》等作品均屬於諜戰題材。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誓言無聲》導演毛衛寧

同樣屬於一類劇導演的還有劉進、高群書、劉逢聲、錢雁秋、盧倫常、陳浩威虎子(王丁)等多位拍攝過多部諜戰劇作品的導演。細數這些“一類劇”導演的拍攝履歷,諜戰劇的發展軌跡也漸漸明晰:主要作品階段集中在2006年-2010年間,保持每年一部諜戰劇作品的產量,正好與諜戰劇進入鼎盛時期的時間節點相吻合,吸引大量優秀導演投身諜戰劇的拍攝,與產出優質劇目之間的關係是相互促進的;與此同時,同質化現象導致2010年之後的諜戰劇拍攝進入冷卻期,在此期間導演們紛紛轉向其他類型的電視劇拍攝中,直到2016年前後諜戰劇市場重新回暖,長於諜戰劇創作的導演陸續迴歸。


順勢而為的“一部劇”導演

小諜進行諜戰劇百佳導演榜盤點時發現,部分導演因個人喜好、市場需求以及專業所長等種種因素加持下,將諜戰劇作為其主要拍攝電視劇類型。與此同時,在諜戰劇製作發行的黃金時期,還有大量的“一部劇”導演湧入諜戰劇創作中,且這部分“一部劇”導演均是中國電視劇導演界從業時間長、作品質量高的行業領頭人

閻建鋼導演涉獵廣泛,長於題材厚重、內蘊寬廣的“黃鐘大呂”,以革命歷史劇見長。2016年拍攝作品《於無聲處》,將諜戰緊張刺激之外,細雨綿長的一面展現出來。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執導張勇編劇的諜戰劇《天衣無縫》,也是老導演在諜戰劇領域的新嘗試。

長於涉案刑偵題材的徐紀周導演在諜戰劇中有作品《胭脂》。一方面諜戰劇與刑偵涉案劇同屬強情節、快節奏的內容,包含懸疑、推理等元素,刑偵涉案劇的拍攝經驗能夠為執導諜戰劇提供經驗,另一方面《胭脂》作為諜戰劇在偶像+諜戰模式創新上的嘗試,也是對導演本身創新力的考驗。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在民國傳奇領域有《大秧歌》、《打狗棍》等諸多經典作品的導演郭靖宇,同樣拍攝過反特電影改編的諜戰劇《秘密圖紙》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長久搭檔海巖,堪稱內地造星教父的導演趙寶剛,與王迎共同執導諜戰劇《夜幕下的哈爾濱》,如今對該劇進行復盤,可見其在行業意識和思維方面具有諸多的領先之處:作為經典的諜戰IP,《夜幕下的哈爾濱》最早見諸於有聲小說,其後進行影視化改編,傳統電視觀眾與有聲小說的聽眾高度重合,用戶忠誠度高;選擇陸毅、李小冉等當時的“偶像”演員,延續一貫的趙寶剛式高顏值演員組合之外,可以說是最早的

偶像+諜戰的表現方式。

盤點|中國諜戰劇百佳導演榜!

楊磊更是“一劇成名”中的典型代表,《紅色》從B站爆紅,高智商諜戰”、“拍給年輕人看的諜戰劇”,從拍攝伊始受眾定位就十分明確的《紅色》迅速圈粉一票年輕電視觀眾,打破了諜戰劇觀眾的年齡壁壘,成為不靠偶像臉即能吸引年輕觀眾的諜戰劇典型。

最後小諜還有驚喜預告!受到小夥伴們的強烈要求,下週開始小諜將推出一系列諜戰導演專題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