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拴狗鏈,隨地便溺,文明養狗,為什麼那麼難?

對於人類來講,狗是一位沉默的朋友、一個忠誠溫厚的夥伴,這也是人們對狗情有獨鍾的原因。對於熱衷於養狗的人來說,養狗的好處似乎是說不完,道不盡的。但若換個角度來講,在現實生活中,“狗患”卻已成為城市生活的一項“頑疾”:惡狗傷人的新聞將“狗患”話題一次次地推向輿論焦點,而更為普遍存在的是不文明養狗影響衛生環境、造成噪聲擾民及安全隱患,令居民不堪其擾,不勝其煩。

不拴狗鏈,隨地便溺,文明養狗,為什麼那麼難?

從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的不文明養狗行為,才是造成“狗患”產生的主要原因。雖然我市已經出臺了一些養犬管理的法規條例,但遺憾的是其實際約束力並不高。比如《徐州市養犬管理條例》裡早有明確規定,攜犬乘坐電梯時,應當為犬隻束犬鏈、戴嘴套,並注意避讓他人,而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攜犬乘電梯的市民大有人在,寵物狗與主人一起大搖大擺地乘坐電梯,無任何約束。

沒有束縛的小狗們在小區及街道上歡蹦歡跳、隨處排洩,大型犬在公共場合隨著主人悠然散步……說到底,無論犬類性格有多溫厚、智商有多神奇,但動物終究仍是動物,約束它們的行為,讓它們和社會合諧相處,最終還是要靠它們的主人具有主動的文明習慣,文明養狗,做個好“主人”,為美好生活添趣而不是添“堵”。

這需要有明確嚴格的規則約束、廣泛有效的宣傳教育,更需要養狗人公德心與責任心的加強、自身文明習慣的早日形成。

小區調查

寵物狗不拴狗繩隨處排洩

遛自家狗毀了大家的環境,健身步道常走出“狗屎運”

這些年,狗傷人,似乎已經不算是稀罕事,相比而言,其他的不文明養狗行為給市民生活帶來的干擾和隱患則更為常見。近日,家住市民樂園小區的居民李先生致函本報說,“最近在小區經常遇到一些鄰居出來遛狗,可是在遛狗的時候卻不拴狗繩,任其跑來跳去地撒歡,亂竄狂叫,寵物狗的主人只是跟在後面偶爾喚一下。更讓人煩心的是,有些不文明養狗人讓狗在板凳上拉尿拉屎,還有的養狗人一大早把狗帶出與其它狗交配,引來大人小孩子上前圍觀……可謂醜態百出!”

不拴狗鏈,隨地便溺,文明養狗,為什麼那麼難?

聲音

居民:養狗人要有公德心、責任感

其實,市民普遍抱怨的是對養犬過程中養狗人不文明行為的反感。因為缺乏公德心、責任感和必要的飼養知識,對寵物狗的管理不善造成的“狗患”問題才愈演愈烈。

根據《徐州市養犬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九款的規定,攜犬乘坐電梯時,應當為犬隻束犬鏈、戴嘴套,並注意避讓他人。然而採訪發現,不少養狗人攜犬進電梯時根本就沒帶嘴套。

“不讓狗出門怎麼行?”家住積翠新村的孫女士是個愛狗人士,家裡養了條狗,早晚遛狗是每天必做的功課。但每次出門前,套狗繩、帶糞便清理袋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要搭乘電梯下樓,以免它們衝出去嚇到別人”,她說,搭乘電梯一般也是看到沒人才進,下了樓基本就在小區內,遇到行人或者其他遛狗的,會盡量避開,“關鍵都在養狗的人,注意到這些關鍵點,基本上就不會影響到周圍的人。”

而對於被居民吐槽最多的犬類隨意排便問題,不少群眾認為各社區居委會及物業公司也應做好小區養犬業主的教育工作。

管理方:一直在努力,現有管理條例威懾力不夠

2018年徐州犬類管理將實施互聯網+技術加強犬類管理,與物聯網公司開發了一款城市智能犬類管理系統,通過將智能芯片安裝在犬類身上,戶主可及時跟蹤定位自家犬隻,避免讓其成為流浪狗傷人,同時及時年檢申報,從而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此外,今年還將重點收容影響市容和危害市民安全的大型犬、烈性犬、流浪犬等。嚴厲查處無證養犬、一戶多犬、不拴犬鏈、干擾居民他人生活的違規養犬行為。2018年,犬類管理辦公室將進一步強化文明養犬的宣傳,在重點時段如中考、高考時,將全面巡查,開展收容管理工作,對於民樂園小區居民反映的相關問題,已立即責成泉山分局相關犬類管理人員進行處理。

觀點集納

自律和管理一個都不能少

違規養犬的結果是犬傷人事件頻繁發生並容易引發狂犬病。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數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中國共有3820人死於狂犬病,人數居於乙類傳染病前列。

江蘇師範大學王鋒教授表示,為規範養犬人的行為,徐州制定了地方法規,養犬人應該予以遵守,但實踐中違規養犬行為普遍存在,以至於“法難責眾”。例如,無論是禁止犬隻進入特定場所還是給犬戴嘴套、束犬鏈,都是為了避免犬隻傷人、傳播病菌。普遍性違法養犬現象的存在,說明養犬人的文明意識、守法意識還有待提高。很多養狗人第一句話往往就是“沒事,這狗不咬人!”然而,最近豐縣的一起寵物狗啃掉主人半邊臉的事件告訴我們,別說外人了,有時狗控制不住動物本性,連自家的主人也會遭到撕咬。另外,加強文明養犬的宣傳,拴繩溜犬非常重要,要讓這種意識深入人心,形成自律。

不拴狗鏈,隨地便溺,文明養狗,為什麼那麼難?

知名律師張敬輝先生表示,很多養狗人愛狗如命,卻總有些人圖自己方便,不給狗帶排便袋。因此一定程度的社會監督也非常重要,小區居民要勇於向不文明現象說不,他曾經就在小區裡呵斥並制止過一位縱容寵物狗隨地排便的戶主,並迫使他將狗便拾起倒進垃圾箱。如果大家都對不文明現象說不,相信小區隨地狗糞的現象會大大減少。隨著犬隻數量的增多,養犬問題已經成為事關多方利益的社會問題,因此,除了養犬人的自律外,嚴格的社會管理也是創造文明養犬環境的必備要件。

不少讀者在向本報正風熱線反映養犬擾民問題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市民建議,公安部門對居民舉報的事實實行登記制度,一旦超過限定次數,建議取消相關責任人的養狗資格。也有人建議,從人性化角度來說,在銀行、超市等公共場所可設置相關的寵物臨時安置點,方便帶狗出來辦事的市民。

對犬類引發的系列社會問題,公安部門將加大執法力度,嚴格按照禁止養犬區域、重點管理區域和一般管理區域的要求,依法加強養犬監督管理。廣大市民一旦發現有人在禁止區域養狗及犬隻擾民、傷人等問題,可以撥打110報警,或向所在轄區公安機關舉報投訴,民警將及時上門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