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文|聯商專欄作者 陸彥

筆者最近抽空在紐約呆了幾天,作為遊客的身份,做了一下實地的訪店,特別針對Eataly,筆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參閱。

令人意外的是,赫赫有名的紐約Eataly在一個非常熱市口的商場三樓,從紐約必經的世貿大樓地鐵站出來就可以看到。這家 Eataly的位置也特好,坐在店內吃飯,透過玻璃就能看見紀念1999年世貿爆炸案的城市紀念建築,景觀極佳。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全玻璃的商場。

縱觀Eataly的文化含義,卻是國內零售商可能忽略的。很多描寫Eataly模式的文章只側重其餐飲和超市結合的商業模式,忽略了它最為重要的文化意義。而這一點則需要深入到西方各國家之間相互認知的認識。

比如在中國,一個北方人說江南地區的菜式特點,勢必是說碟子、小菜、偏甜、濃油赤醬等等;如果描述江南的文化表現,又是江南春季桃花片片為第一主觀影響;如果是特定的上海菜,弄堂肯定是要放一個的;如果是特定的杭幫菜,小橋流水的西湖景緻必須是要在店裡體現的;這就是地域文化認知了。

整個東南亞而言,目前對於國人,可能日本韓國的飲食和商品更有高端品質感。這個就是地域文化+高品質商品+精緻講究的飲食,這三者結合的最終產物才會產生Eataly給消費者帶來的購物享受。

對於整個意大利半島,在西方世界的認知則是會享受生活、極會吃的民族、盛產帕爾馬生火腿、橄欖油、奶酪、意麵、葡萄酒、美好的地中海氣候等等。甚至有個二戰時期的軼聞,意大利戰敗之後,被抓的意大利俘虜要求同盟國提供意麵解決溫飽問題,否則就絕食。

反觀英美,在高度發達的工業化下,快速的生活節奏,早就丟失了對於精雕細作美食文化的烹飪耐心。意大利人講究的生活態度,則是很多西方工業化發達國家老百姓所向往的,這種渴望性也給到了Eataly源源不斷的客源,無論是住在周圍的城市居民消費者,還是各種旅遊消費者。

當一個超市變成了一種生活態度,成為城市地標,能夠具備吸引旅遊消費者的能力時,這種客流變現則是無窮了。

因此,意大利的飲食文化以及整個生活方式在西方世界裡佔據了很高的地位,在美國,可能會更高一些。

這是大致的一個背景介紹,還有更多文化細節可以探討。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一進店門的鮮花。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店內的烹飪書籍。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充滿色彩感,地中海熱烈生活氣息的傢俱器皿。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掛了無數豬腿肉的店裝,這個跟中國東北的玉米串辣椒串有著同工之妙。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帕爾瑪火腿肉隨處可見。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帕爾馬豬腿肉更多的介紹,以及飲食文化的推廣。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現切現包裝的豬腿肉,新鮮是最主要的。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各種地中海花香的肥皂,這個也是西方帶有地方特色容納的一種商品:固體香味肥皂,美容香味藥用都可以涵蓋。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那不勒斯風格的披薩爐子。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西方飲食中,奶酪是非常細分的品類,越多品種產地質地的奶酪越體現當地飲食文化的豐富性。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常見的西方調味料,橄欖油黑醋等等,包裝還能提現作為禮物的用途,可謂細節了。

其它的生鮮包裝類商品,超市常見的,關於Eataly的介紹裡有很多,不多再重複,本篇更多的側重地域文化導向的零售。Eataly無論從門店的裝飾,商品的陳列和售賣,餐飲文化的體現,城市高檔農貿市場的生活氣息營造,這些都是極為值得學習和探討的。

如果說Eataly原封不動的放到中國來是否成功,這個確實值得商榷。對於中國消費者,意大利文化代表的生活含義未必有著這麼強烈的渴求,這是東西方文化的語言隔閡和體驗斷層。很多國人對西人的餐飲很不感冒,甚至在西方旅遊的國人常常自備泡麵來抵禦無法消福的西方飲食。

如果從文化對標而言,日本零售商無印良品在淮海路的旗艦店,其中的餐飲以及各種日式商品的購買,就則更多具有中國Eataly的概念了。

這家“超市+餐飲”門店有哪些亮點?

轉自聯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