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公務員招錄規模已超17萬,四川重慶兩度招考,大學生要不要考公務員呢?

小卷奧特曼

公考回答28:這個要分情況而論,如果能簽到專業對口、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就不要考公務員,如果不好找工作或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考公務員是個不錯的選擇。



原因:1.能有好的就業去向,真比考公務員有前途,公務員雖然工作穩定但工資並不是很高,在專業領域就業隨著自己經驗的積累,能力的提升,你的身價會越來越高,再不濟還可以考個註冊證掛在外面,而公務員工資漲幅很小,也不能掛證,如果沒有背景,可以一眼看到退休。

2.如果沒有好的就業選擇,與其在小企業干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不但收入低還可能面臨頻繁跳槽,就不如考公務員,在三四線城市,公務員工資雖不高,但比普通企業白領要好一些,而且工作相對輕鬆。

3.考公務員不難,但也不是想考就能考上的,有實力的同時,你還需要一點好運,萬一今年考不上,明年沒有了應屆生的光環也受影響。



公考岸上人

公務員被大家公認為“鐵飯碗”。

考上公務員,意味著獲得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以及生活保障。


對於大學生來說,要不要考公務員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個人的生涯規劃來判定。

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有:

1.個人特質

個人特質主要看每個大學畢業生的性格、興趣、天賦、擅長等方面,瞭解自己的性格是什麼類型的,可以參考榮格性格類型測試MBTI,來初步瞭解自己的性格是什麼類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往往很難通過後天的努力得到改變,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異常重要。比如有的人性格比較外向,喜歡接觸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喜歡接受不同的挑戰,就適合做一些外傾類型的工作,比如銷售等。而有的人性格偏內向,喜歡對某些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更喜歡獨立性質的工作,那麼則適合做一些內傾類型的崗位,比如財務,研究,技術類。當然這裡只是簡單地介紹兩種大的性格類型方向,具體的可以參照MBTI,有更為詳細和準確的介紹。

其次,要清楚自己的天賦是什麼,擅長做什麼事情,可以通過自己的個人過往經歷進行判斷,然後結合自己身邊的朋友,同學的評價,得出客觀的結果。

2.資源

清除了自己適合的工作類型,還要結合自己身邊的資源,方案才能更具備可行性。

比如個人的專業,學歷,實踐經驗,工作經驗,人脈資源等等,這些都是決定一個人發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3.價值觀

價值觀因人而異,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取向。

比如,有的人以幫助他人為快樂,樂於助人,能獲得很大的滿足感。如果這種類型的人在服務類型的崗位上面,工作會做的非常有成就感,如果把這種類型的人放在某些獨立的崗位上,即使再安穩,薪資再高,也未必能獲得滿足。

當然還有很多類型的價值觀,在這裡不一一介紹。


如果能從這三個維度去綜合考慮的話,或許會得出更加有效的答案。


對於公務員崗位。

比如有的人的性格適合公務員的某個職位,同時身邊又有人脈和資源,或者身處的地區沒有太多就業機會,公務員是一個好的就業機會,同時又樂於在政府相關部門為人服務,那麼這是很好的選擇。

比如有的人,天生喜歡嘗試不同的挑戰,不喜歡安於現狀的太穩定的工作,那麼把他放在公務員崗位上,可能也會不開心,不如去企業單位或其它選擇。


所以,先清除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有什麼,就知道去哪了。


曾敏敏老師

我一直有個基本觀點,人是喜歡穩定的物種,年輕人也不例外。公務員相比其他職業而言,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畢竟是為人民服務,拿政府發的工資,而職場的其他單位,無論國企、民企還是外企,論穩定程度都不如公務員。公務員考試為什麼被譽為國考,就是因為“穩定壓倒一切”。要說大學生要不要考公務員,只能因人而異。

第一,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公務員,你是否真的清楚自己內心向往的角色定位。公務員是一個服務型職業,要有“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覺悟,尤其是在全面整風的今天,公務員並沒有外界傳聞中的那般滋潤。一方面,工作上要求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因為跟人民群眾相關的事情沒有小事,另一方面,經濟上又未必寬裕,絕大部分公務員的薪資並不高,在以賺錢多少論成敗的現在(未必正確但事實如此),這是大家必須要考慮的事情,所謂“福利好”也只是針對某些特殊崗位的公務員而言的。在做選擇之前,這樣助人為己任、服務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自己的嚮往和追求,如果是,大膽去考,如果不是,還是別湊熱鬧。

第二,看似火爆的公務員考試,也存在盲目跟風的泡沫。大學生報考公務員的人數雖然很多,但全力以赴的人其實很少,很多人都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的,類似於路過彩票店順手買一張彩票。想起我當年面試大學畢業生的場景,參加過“國考”的大學生很多,但認真備考的卻很少,大多數人只是出於一種從眾心理,看同學們都在考公務員,自己的條件也合適,順便也就報名了。報名之後這事也就忘記了,等臨近考試了,才隨便找幾本資料來看看,算是考前準備。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是沒有任何勝算的。那種像李宇春陪朋友參加選秀,朋友沒選上自己卻拿冠軍的事,只能是“別人家的事”。每年的國考看似轟轟烈烈,繁花似錦烈火烹油,不過其中有很大程度的泡沫,這一點從每年考試有相當比例的考生棄考(報名了但不去參加考試)就能看出端倪,從某些熱門職位幾千人爭奪一個崗位也可窺見一斑。從眾是一個很普遍的心理現象,但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說,遇事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才是該有的常態。

第三,要全面地看待穩定,它既是一種保障,也是一種約束。前面說過,公務員之所以吃香,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穩定性,在父母那輩人看來,穩定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三天兩頭跳槽那叫不務正業。這不能怪父母們觀念陳舊,他們有很多是經歷過計劃經濟時代尾巴的人,或者說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知道穩定的重要性。但放在選擇多元化的今天,穩定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穩定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能給你帶來穩定的收入和穩定的家庭,壞處是,穩定的工作在不知不覺中,會消磨你的銳氣與鬥志。我就遇到過不少從體制內跳出來的年輕人,他們其實很喜歡自己的工作,覺得為人民服務很好,之所以選擇離開,不是嫌自己的崗位是個清水衙門,而是感覺自己正在被時代所拋棄,誠惶誠恐。好不容易來人間走一趟,誰不想活的多姿多彩一些呢。如果你就是喜歡穩定的生活,願意為民請命,覺得平凡可貴,公務員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如果你總想折騰點事情,在世間留下屬於自己的獨特印跡,那麼公務員這份工作大概跟你三觀不太合。

第四,也許有人認為公務員的高大上之處在於為人民服務,但我以為只要心向善良,為人和氣,行為端正,每個人每個崗位都是在為人民服務,都是在弘揚正能量,不一定非要當上公務員才行。

佛家不是有種說法嗎,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能禮佛,萬眾皆可成佛。如果心中無佛,縱使天天在佛像前唸經打坐,也無濟於事。一個人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根源是其內心住著什麼人,外在條件比如職位等方面,都是次要原因。起關鍵作用的,一定是內因,外因是很重要,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總之,公務員是一種職業選擇,但絕不是唯一選擇,也不能說是最佳選擇。大家只能是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比如性格特徵、內心期待、客觀條件、周圍環境等等因素,做出適合自己的判斷與選擇,無法一概而論。


陳向東


說實話,考不考這事,得看個人啊。

打比方說,你目前雖然只是大學生,但已經自己創業了,一個月隨便五位數收入,那你幹嘛去考公務員,拿著更低的工資,做著你可能感覺不到奮鬥價值的工作。

當然我不是說公務員這個工作沒有奮鬥價值,而是你如果早已經有了一個方向,比如創業、比如自媒體、比如你是科技型人才等等,其實沒必要來擠公務員這個獨木橋。

首先這個橋真的很難擠,那真是大浪淘沙再淘沙,跌倒一堆又一堆的,其艱難程度,可能比進一些大公司還要難。

因為最首先看的,是公考能力啊。而面試也不是看你個人隨機應變,這玩的多是套路的。

當然,如果你有從政的念想,家裡也有這個環境(這句話很含蓄,但希望你能懂哦),考公務員絕對是個不錯選擇的,我也見過年紀輕輕迅速爬升的,但見得更多的,嘿嘿,是一直在那裡。


另外,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一個方向,那先考公務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是這工作真不錯,絕對鐵飯碗,二是競爭大啊,成就感高啊,三是人人都很羨慕的,四是如果能在公務員系統先工作幾年,在人事人脈上的提升,絕對會很大。

所以回到答案一開始,這得看你個人的具體情況,已經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比較艱難,那還是對你自己狠一些,畢竟短短几十年,能做自己想做的真是一種幸福。

如果本來就是有著從政念頭,公務員當然不錯。這絕對比事業單位更好得多。

如果還沒找到方向,那公務員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和歷練。


大雄老師

什麼是公務員呢? 公務員——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行政編制、事業編制、警察編制,由國家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對於大學生要不要考公務員,個人認為要考慮諸多要素,大致分為三個方面:

一、個人方面

個人的理想抱負、性格、知識儲備等等這些都是是否報考公務員的決定性因素,公務員是一份穩定風險低、受人尊重的職業,如果個人對工作沒有太多要求,只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的話,那麼公務員或許是一個好的選擇;性格方面比較內向,不善於與人交際,難以承受社會其他行業激勵的競爭,內心比較脆弱易受打擊,厭惡市場上的爾虞我詐,這樣的性格的人對公務員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大學生如果在大學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儲備,專業性能力強,對所學專業還有較大興趣的話,可以選擇考研、讀博繼續學習深造,放棄報考公務員。總之,對於要不要報考公務員因人而異。

二、家庭方面

家庭的環境、經濟能力直接影響著大學生要不要報考公務員。有些家庭中可能父母或親戚大多都是公務人員,多年來的資源豐富,那麼就有可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報考公務員,從事公務員職業,有著父母多年的經驗和提供各種幫助,在公務員方面擁有諸多便捷之處,發展前途較大,對於報考公務員影響較大;部分家庭經濟條件比較拮据,難以承受風險較高的行業,父母要求孩子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大學生走上公務員的道路上,另外一些家庭世代從商,有較大的家族產業,父母對孩子報考公務員支持率較低,報考公務員的自然也會少。家庭背景對大學生是否報考公務員影響重大。

三、社會方面

近幾年了報考公務員的浪潮席捲著各地,很多大學生報考公務員源於從眾心理,看著別人考公務員自己就也想考考,並沒有想過是不是適合自己,社會的報考公務員大趨勢下許多公務員按捺不住自己,跟隨潮流報考公務員,部分大學生所學專業處於社會冷門專業,不好就業,找到的工作工資福利不理想,那麼可以考慮報考公務員,反正,所學的專業很好就業,薪資高,就沒必要參與到公務員中來。

很多大學生報考公務員也是因為公務員有諸多優於其他行業的地方,具體個人總結了大致有這些:工作穩定、壓力小、待遇好、時間寬鬆、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社交圈廣等等。

總而言之,大學生要不要報考公務員一定要慎之又慎、深思熟慮一番。


伊人的風信子

心竺公考團隊上岸同學中,不少分享了這方面的經驗。

公務員熱,這個現象還會持續很久。之前有朋友問語嫣姐姐,而且還不止一位,說,現在還有人在考公務員嗎?會不會以後考的人越來越少。

語嫣姐姐回答,不用擔心的,考公務員的人數不會下降的,而且還會穩步上漲。後來語嫣姐姐發現,問問題的是在阿里巴巴和在基金公司的幾位朋友,他們感覺考公務員的人越來越少。其實根本不是,只是他們已經脫離畢業求職,或者其他普通公司,單位的崗位了,圈子不一樣。所以他們並不瞭解。

關於要不要考公務員,這個話題討論太久了,也太多人說了。語嫣姐姐想說的還是,如果你有更大的夢想,你不安於在體制內平穩發展,大多數情況你是不要去考公務員的。但是這也是個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的事情。

為什麼呢?不去公務員,去頂尖的企業,意味著你自己足夠的優秀,就像每年去bat,或者頂尖的金融公司的同學,自身就非常優秀,基本條件也非常要求高。

而創業,也可能大富大貴,實現更大的人生和社會價值,但是,這個風險係數也是非常高的。

這些都不是大多數大學生可以選擇的道路。

而對於大多數大學生,更多的是畢業後找個工作去歷練,特別很多普通大學的,或者專業一般的同學,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

而這個時候,公務員考試是一個相對來說公平,對很多人開放的機會。收入和發展空間都比較可以預期,相對安穩,特別是經濟放緩的時候,這更是非常好的職業機會。

這裡就不說有些立志從政,或者興趣愛好的。語嫣姐姐就想說,當你畢業只有考上公務員這條路時,你還會那麼糾結那麼多的個性興趣這些嗎?

所以,不要糾結那麼多。你如果有很強的實力,才去選擇,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就珍惜這個機會吧。


公務員考試心竺公考

現在的大學生對於就業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明確,是正常情況。既然你關注公務員,我想你還是對公務員行業比較感興趣的。

關於考試難度:公務員考試其實並不難,而且每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考試機會有很多。你可以認真觀察一下,身邊的親戚朋友,只要是堅定並且努力備考公務員的都能考上,至少也能考個事業單位。那些沒考上的人,要麼是複習不夠努力,要麼是目標太高。

關於工作好壞:既然你問了公務員,我猜測你還是比較傾向這個崗位的。公務員崗位的好壞確實見仁見智。但平心而論,公務員崗位很好,詆譭者難免有些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當然,有些人在其他崗位已經小有成就了,對公務員不屑一顧很正常。作為一名普通院校應屆生,公務員還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的,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高,體會更加明顯。

很多人只是嘴上說公務員不好,也沒見有多少公務員辭職。

如果不用考試,平白給你一個公務員,做不做?我想很少有人拒絕。


諸葛未捷

您好,對於大學生要不要考公務員,還是要按個人的想法和目標來。

公務員作為傳統意義上的鐵飯碗,穩定,高福利待遇成為了刻板標籤。

穩定對於一個喜歡挑戰和追求高工資高報酬的人來講,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據往年數據統計來看,報考公務員的考生,一部分是為求一份穩定、受人尊敬的職業;一部分是由於性格和個人的原因,不擅長在社會上與人交際;還有一部分人是隨大流,看別人在考,也想碰碰運氣。

今年公務員招錄規模大,機會相對來說變得多了,還是建議有機會試一試。畢竟大學期間還是有心力去學習的,抓住機會。如果有公務員方面的問題歡迎前來諮詢。


江蘇中公教育

如果你家境特別不好,需要大量資金貼補家用,那麼不建議你考公務員,因為公務員的工資比較固定,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可能到不了你的需要;如果你是那種特別有野心、有頭腦,願意通過創業實現自己價值的話,也不需要考公務員,因為你能夠通過其他路獲取更多。但是絕大部分人還是願意去考個公務員,因為公務員相對穩定、福利待遇好且有保證,社會地位高,職業尊嚴能得到良好保證。而且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一大批幹部退休,公務員在近幾年來的需求還是很大的,公務員考試的公平程度有保障,門檻也不高,只要有點恆心,考上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可以來聽聽免費課哦!每天都有的。


導氮公考教育

不要考,招錄規模大本身就說明這個職業已經不那麼吃香,缺口較多了,身邊就有不少體制內辭職的。在外面有無限可能,可能顛沛流離、朝不保夕、也可能衣食無憂、風光無限,只要努力了,生活充滿精彩與樂趣。考進去了就是溫水煮青蛙,看似旱澇保收,殊不知付出了多少機會成本,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泛不起一絲波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