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經典幾首“讀書無用”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狗子前兩日發佈的文章《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介紹了幾首古代經典的勸誡讀書詩。這些詩作旨在勸誡警示人們珍惜光陰,努力讀書學習。但古來文武相輕,有勸人讀書的詩,自然也有“反讀書”的詩,宣揚出一種讀書無用不如棄筆從戎的思想。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便是幾首經典的“讀書無用”詩詞:

史上最經典幾首“讀書無用”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本就是一“書生”,何以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文人慕武,也是自古有之,更何況“烽火照西京”正是國家危難之際,“心中自不平”當是志士報國之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即便是一介書生想必此刻也熱血沸騰,欲棄筆從戎,投身戰場!這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歷來被看做“讀書無用”的典型,實際上它所講的是一介書生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

史上最經典幾首“讀書無用”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南園十三首·其五

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若個書生萬戶侯”,凌煙閣之上,封侯拜相的,有哪一個是書生出身呢?李賀這首絕句寥寥四句,卻兩次發問“男兒何不帶吳鉤?”、“若個書生萬戶侯?”,讀來激昂頓挫,頗有立時便投身烽火邊疆之態。然而這卻是“書生”李賀的憤懣牢騷之語,看似要投筆從戎博取“萬戶侯”,實則是抒發作為“書生”懷才不遇的激憤和不平。

史上最經典幾首“讀書無用”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焚書坑

唐·章碣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千古名句“劉項原來不讀書”也是常常被人們用來宣揚“讀書無用論”!而實際上,這也是斷章取義,曲解原詩。這首詩是一首懷古詩,旨在諷刺秦始皇焚書坑儒。秦始皇與李斯將“書”、“儒”當做霍亂之源,於是焚書坑儒,以為就此可以安享太平,殊不知最後滅亡秦朝的劉邦、項羽都是“不讀書”的匹夫而已。不讀書的人滅亡了焚書坑儒的秦朝,可謂是辛辣的諷刺。但這一句“劉項原來不讀書”卻被後世斷章取義曲解為劉邦項羽不讀書都能成就大事,變為“讀書無用”的詩句,實在是謬之極矣!

史上最經典幾首“讀書無用”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雜感

清·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招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也是最為典型的用來嘲弄讀書人的詩句。殊不知,這首詩最出寫就本是文人的自嘲、懷才不遇的牢騷之語。詩人黃景仁一生潦倒窮苦、懷才不遇,空有壯志,卻難有施展之所,才寫詩感慨,“百無一用是書生”則是與李賀的“若個書生萬戶侯”一般是激憤不平之下傾訴。

史上最經典幾首“讀書無用”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若個書生萬戶侯”、“劉項原來不讀書”、“百無一用是書生”等等經典名句在當今都被當做“讀書無用”的詩句,殊不知這些詩句本就是讀書人寫就。文人讀書,本為學的一身知識,報效國家,致君堯舜,然而讀書進取之途畢竟坎坷,世間之事也多有不平,就連蘇東坡這般大文豪都一生顛沛流離,因而才有了“儒冠多誤身”之類的牢騷不平語,初衷實非宣揚讀書無用。但可惜這些詩句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傳於後世卻被斷章取義地曲解。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