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源地專項督查啟動 採砂、浮吊、碼頭整治風暴再起

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第一輪督查啟動,全國抽調執法骨幹力量組成273個組,對1586個水源地的保護區劃定、違法問題清理整治等重點問題進行督查。

飲用水源地專項督查啟動 採砂、浮吊、碼頭整治風暴再起

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表示,一些地方先有企業,後有水源地,而且已經形成城區,要退出來非常困難。在這方面各地要有底線思維,要麼調整飲用水源地,要麼想辦法把威脅水源安全的項目退出來。

回顧此前水源地治理中採砂、浮吊、碼頭整治行動

河道採砂整治

中國砂石骨料網曾報道《上月合法、本月取締 採砂場遭遇政策突變 投資打水漂》,是因環保督查指出水源地採砂問題,採砂企業2017年10月份還在政府召集下開會研討採砂規劃,並按要求投資百萬整改採砂船,轉眼11月就遭遇政策突變,沿江採砂企業要進行取締。

砂石浮吊整治

上百臺浮吊在黃浦江水源地作業,上海被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

飲用水源地專項督查啟動 採砂、浮吊、碼頭整治風暴再起

黃浦江上游浮吊產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在當時內河港區配套不足的歷史背景下,浮吊承擔了砂石料建材的轉運功能。2017年,上海市交通委、海事局、公安局等多部門聯合發文,確定清退時間表,從2月15日起至4月30日,上海黃浦江上的浮吊設施被全面遣散清退。

砂石碼頭整治

2018年3月6日,湖北省荊州市市長崔永輝(左)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在長江大保護方面,2017年整治關閉了長江沿岸的砂石碼頭300多家,使得長江沿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百分之百水質達標。

2018年5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佈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情況,紫坭砂石碼頭(建於80年代末)、龍灣砂石碼頭(建於1994年)、北斗橋底砂石碼頭(建於2000年)將在年底前被整治、清理或拆除。

衛星監測,各種高科技手段“上陣”

水源地專項督查的另一個亮點是應用衛星遙感監測、現場執法APP等高科技手段。

生態環境部衛星應用中心高級工程師姚延娟介紹說,目前,我國已經構建了水源地風險源高分衛星遙感監測類別體系、風險源遙感監測標誌數據庫,識別全國範圍上千個水源地風險源空間分佈。“利用遙感技術可以將飲用水源地面定點監測擴展到保護區、流域尺度。”

飲用水源地專項督查啟動 採砂、浮吊、碼頭整治風暴再起

“水產養殖、居民點、旅遊用地、禽畜養殖、農用地等非點源類,水上運輸、道路等流動源類,工業用地、開採用地等點源類,都可以在APP上得到顯示。”姚延娟表示,根據APP提供的線索,督查組可以看到疑似環境違法問題,有的放矢。

按照方案的要求,2018年底前,長江經濟帶11省(市)要完成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其他地區要完成地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整治。2019年底前,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要全部完成整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