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百萬現金和一份月薪一萬五且永遠不會失業的工作,你會選擇哪一個?

zhengxiangyu2515

其實很難選擇的,因為100萬不是很多,月薪1.5w還是不錯的。所以很難選擇的。



當然現在工作的人薪水遠遠超過1.5w的人肯定是要選擇100萬的,就像撿的一樣幹嘛不選擇呢。工作的話自己已經是月薪超過1.5w了,就沒必要在選擇月薪1.5w的工作了。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選擇降臨到大家身上,我相信很多人會很快做出選擇的。下意識的都會選擇100萬。因為100萬不用花費太多精力和時間就能得到。說白了,就是看你是否有長遠的眼光和投資邏輯。


環球老虎財經

月薪一萬五,一年就是十八萬,而且永遠不會失業,十年就是一百八十萬了,看起來好誘惑人。似乎我只要不想退休,就永遠在這個位置上幹下去。

貌似一年差了十多萬。還是選擇前者好。

可是,題主只說了永遠不會失業,並沒有說乾的是啥工作。如果是讓你去幹苦力,讓你永遠幹下去,你幹得動嗎?別說是永遠幹下去了,就是現在很多年輕人,手不能提籃,肩不能擔擔,你讓他們去幹都幹不了。

苦力幹不了,換一種工作。如果是一個危險行業危險工種,同樣也永遠不會失業,你會去幹嗎?也許幹上沒幾天就不行了呢?

還有,很多人為什麼老是糾結著要不要離職,並不是因為錢拿得少,而是幹得心情不舒暢,整天勾心鬥角,心情鬱悶,你肯堅持下去嗎?人家並不要你走。

馬雲說過,人為什麼要離職,一是錢沒給到位,二是心受委屈了。一個月一萬五,如果在二線以下城市,算是錢給到位了,但是,如果那工作乾得很痛苦,我也不樂意幹。

如果拿了一百萬呢,一年四萬的利息可以當基本的生活費,另外,我還是個自由身,可以做一起自己想做的事,或許還能找到一個比一萬五更高的工作,從長期來看,不是不可能,因為物價在上漲,薪資水平也跟著上漲。

不過,這樣的假如都是不存在的,沒人給咱錢,也沒人給我承諾可以永遠擁有一份不會失業的工作,咱能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好好做事。如此而已!


蘇小妮

這就涉及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了!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一個風險的選擇。面對風險,是選擇挑戰還是選擇逃避,富人和窮人的思維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的不同,就造成人生的結局不同!選擇一百萬現金,代表著選擇拼搏,這是富人!選擇月薪一萬五的工作,意味著選擇安逸,這是窮人!



一,為什麼富人會選擇100萬現金。我在南方工作的時候,老闆經常說一句話: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折騰!他辭去公職下海經商,當滿大街全是電動自行車的時候,他已經開上奧迪A8了。富人極具冒險和投資意識,而冒險就是所謂的折騰!他們選擇100萬現金絕不會讓他趴在銀行吃利息,而是去投資。可以算一筆賬,如果拿這100現金投資開一家田園風格主題飯店,按日均流水2-3萬,40%的純利計算,每天的利潤就是一萬元,全年利潤高達300多萬!你不要吃驚,也不要質疑。日均流水2-3萬很難嗎?不難!前幾年我家附近有一家這樣的飯店,每天爆滿,很多人都在大廳坐等。大堂經理是我朋友,他說每天流水達十萬元!老闆幾年內開了四五家同樣的飯店,想不發財都難啊!所以,對於富人來說,一百萬就是事業啟動的種子資金,投資正確的話,很快就會變成五百萬、一千萬,甚至五千萬!千萬在手,何愁之有!



二,為什麼窮人會選擇月薪一萬五的工作。窮人做事沒有富人的魄力,當面對100萬現金和月薪15000的工作的時候,雖然他們也想博一把改變命運,面對100萬現金也曾熱血沸騰,可是,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月薪15000的工作!為什麼?因為他們太理智了!而理智的潛臺詞就是缺乏冒險精神!他們會想:還是算了吧,別瞎折騰了,萬一要是賠了,就什麼都失去了,還是選擇月薪一萬五的工作吧!畢竟這個月薪已經不低了!小富即安,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富人為什麼成功,窮人為什麼打工,從這個選擇上可見一斑!


管理那點事

首先說我個人的答案,我選擇一百萬現金。


根據題目,月薪15000元需要上班吧,而且不能確定在多年後月薪以後有沒有機會上漲;而我們在選擇100萬元的同時還可以繼續上班,增加收入。


我選擇100萬現金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可以通過使用這100萬元投資獲得年化10%的收益;二是我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並且這份工作有上升空間。





假設有一個人,當前的月薪低於5000元,並且沒有投資能力,在拿到錢以後,只好存在銀行之類的簡單理財,大概是年化收益率在3%—5%左右,那麼他在拿到100萬元後,每年的收入大概在7—11萬元,在10年後可以得到70—110萬元收入,加上100萬元現金一共有170—210萬元;而選擇拿15000元月薪的人在10年後可以有180萬元收入,兩者比較並沒有較大的差別。


第二種情況,假設有一個人,當前的月薪在8000元左右,但是沒有投資能力,選擇把100萬元存在銀行,做簡單的理財,收益率在3%—5%左右,那麼他在拿到100萬元後,每年的收入大概在12—15萬元,在10年後可以得到120—150萬元收入,加上100萬元現金一共有220—250萬元;這種情況選擇拿100萬元現金明顯佔優。




第三種情況,拿100萬元投資,做到年收益率在10%左右,在10年後這100萬元將變成大約260萬元;同樣在投資的同時可以選擇一份輕鬆的工作增加收入。


甚至,在10年或者是更多年以後,一份月薪15000元的工作只是普通工作罷了,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選擇100萬元現金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白馬華菲特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正面的給出我的答案:在一百萬現金和一份月薪一萬五且永遠不會失業的工作當中,我會堅決的選擇100萬現金!我的理由如下:



1.通貨膨脹原因。可能在許多人看來15K月薪已經很高,並且永遠不會失業,這太有誘惑性了。造成大家對100萬現金的選擇猶豫。而實際上大家看看通貨膨脹的速率你就知道了,現在的15K薪水,放在你掙回100萬的那一年,估計已經成了浮雲了。而我現在有100萬,我可以做很多事情!



2.個人的能力水平。在100萬和15K月薪之間毫不猶豫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我自己的能力問題。15K對於目前的我來說,可能還是有點吸引,但是在100萬面前,它又沒有了太大意義。這100萬我可以用部分來做投資理財,剩下的來提升自己,例如MBA之類的去提升自己的水平,相信用這麼多錢來裝飾一下自己,15K月薪也不是難事。

3.自我實現需求的追求。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有一個需求是自我實現需求,那麼15K的永久月薪就決定了我的價值體現固定在這個水平,當一個人少了追求挑戰,光是工資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所以,這兩者之間沒有任何猶豫的,每一個對自己能力信任的人,都會毫不猶豫選擇100萬現金!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各位留言互動!


僅是路人

這是個考驗人性的問題。一百萬現金,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大筆資金,除非說賭博瞎投資很快燒掉,不然總能花一段時間,如果投資利用合理的話,還能以錢生錢,像一些天使投資人,一本萬利,一百萬投入有可能獲得數億回報,當然這只是小概率的事情。一份月薪五萬永不失業的工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高薪工作,但是,讓一個人一直做下去五年十年甚至幾十年,不是那麼容易。堅忍耐煩牢怨不避對人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幾十年堅持更是挑戰。

觀察一下身邊的人,一輩子不換工作不換工種的人比例低到可憐。絕大部分八零後的人換過兩份以上的工作,月薪從小几千到大幾萬都有。真正在一個行業裡堅持十幾年幾十年的人太少了。像NBA球員,在一支球隊待上十幾年的球員也就十多個人,在一隻球隊終老的球員也就科比和諾維茨基倆人。更何況倆人是NBA的天皇巨星,普通人更沒有這個待遇。換到平常人,如果有機會換,相信絕大部分的人會換公司換行業甚至自己創業。讓一個人一直做一件事情,反覆做重複做,太痛苦了。除非這個人,真能有魄力有耐性,想在這行深挖想在一個領域深挖做到專家。絕大部分的人之所以只能是平常人沒有大成就,原因就是沒有自我堅持在一個領域很難說專業,幹過一段時間換工作換行業。

如果真有一百萬現金,有些人可能會選擇存款,有些人可能選擇投資,也有人可能買房子等等。如果有一份月薪五萬的工作又永遠不失業,對很多人來說很好,但是能不能堅持,是個大挑戰。兩個問題都是在挑戰人性。


鉛筆道

1、膽大,你就拿走100萬現金;

2、膽小,你就選月薪1萬5的工作;

3、有頭腦的人,可以挑戰一下百萬搏千萬;

4、資智一般的,安安穩穩上班當白領更好;

5、如果你還單身,100萬或許可以圓你的夢想;

6、如果你結婚了,每月拿1萬5或許更容易得到家人的支持;

7、身體健康的,拿100萬賠了還可以從頭再來;

8、身體一般的,與其被驚嚇不如選安逸;

9、心願未了的,拿100萬砸出未來;

10、歷經滄桑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11、我想說的是,選擇從來不是一個獨立的詞,它取決於你的膽色、心智、頭腦、年齡、身體、家庭和經歷,等等。沒有一項選擇是自由,可以不受束縛的。

12、於我,我會選擇後者,100萬已經不是我的夢想,與家人在一起,和朋友喝點小酒,閒來爬爬山、釣釣魚,在山間,在田野,在地頭,那是我的歸屬。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意淫的問題很多我都是看看就算了,但是這個問題,我想要回答一下。不過我的回答不是為了想象這個事件,而是為了讓題主看一看,希望能夠對題主有所幫助。

第一,不要覺得一萬五的月薪很高;

也許題主是一名學生,或者是小縣城,小城市的朋友,可能覺得一萬五的月薪很高了,在題主的問題中,看得出,他想問的其實是魚竿和魚之類的問題。不過我還是想說,一萬五的月薪,也許給不了你想象中那麼多。比如,在北上廣深等中國的一線城市,月薪八千是生死線,什麼概念?就是月薪八千以下,你就不要在這個城市了,你會死的。有的朋友可能會想了,八千是生死線,我月薪一萬五,一個月還有七千,一年還有八萬多的結餘,十年就是八十萬,假設我工作四十年,就是三千兩百萬。其實問題不是這麼算的,因為你不是在上海要飯。隨著你崗位的不同,你的日常開銷也不一樣,我曾經在上海普陀一家公司做網銷團隊的經理人。平均月薪兩萬左右,但實際是我一年工作下來,只存了五萬塊。不是我鋪張浪費,而是生活成本問題,所以,一萬五的月薪,並不高,目光放的高遠一點,相信會更有成就。

第二,不要想著靠別人吃飯;

在這個問題中,明顯看得出來,月薪一萬五的工作對題主很有吸引力,但是題主的目光侷限了,侷限在哪裡呢?就是月薪和不會失業。在問題中重點的點出這兩點,就是題主心理行為的反饋,題主喜歡這個選項,而且害怕失業失去這個月薪一萬五的工作。那麼從這裡,我想告訴題主,不要把人生的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因為每個人只需要為一個人負責,就是自己,也永遠只有一個人會對你負責,也就是你自己。社會上有很多的人,他們抱怨自己生不逢時,抱怨社會,抱怨父母,抱怨公司,抱怨老闆。其實呢?真正為你所有抱怨買單的,只有你自己。在問題中,體現除了題主對發工資這個人的期許,也就是老闆的期許,給我高薪,還有,不要開除我。這就是題主的侷限,這個心理不利於你更加的成功。

第三,一百萬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

我現在是一家公司的人事經理,賺過錢,花過錢,也見過很多人賺過錢,花過錢。曾經有一次,公司發工資,為了激勵大家的業績達標,發的現金,那次我親自揹著六百多萬現金,發到一個個員工的手裡。看起來好像錢不值錢了,並不是的,其實我現在很缺錢,如果真的有一個天降橫財的機會,一百萬落在我手裡,我肯定毫不猶豫的選擇這個選項,因為一百萬可以做很多事情,並不是簡單的存放在銀行,或者什麼理財軟件裡面。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我國現在很多的公募私募基金的入市門檻是一百二十萬,好一點的也有三百萬,五百萬的。那麼一百萬可以讓你進入一個你之前不瞭解的世界,這就是個門檻,當你把錢放到基金裡面,有專業的職業基金經理去幫你規劃,為你服務,一年為你創造的價值,肯定不止幾萬塊錢,這不僅僅是指財富的增值,還有你個人的增值和社交圈子的增值。而且,與此同時,你個人並沒有被侷限,你可以選擇做你自己喜歡的工作,哪怕一個月只有三千塊。

以上,是我想跟題主嘮叨的一些東西,希望有用。


物慕忠信

一百萬現金其實不算多,也就不到12kg,來!給你們看看先!

100萬元月月薪一萬五的工作相比之下選擇哪個更好?

100萬要是按照月薪1.5K要干將近6年,而且還要消費吃喝,所以六年後基本很難有一百萬,況且貨幣還會貶值!


錢生錢是最好的途徑,可以實現開啟我們夢寐以求的【躺賺模式】。所以特工絕對會毫不猶豫選擇100萬現金!


因為特工會拿這一百萬中的十分之一,想辦法去買個月薪一萬五的職位!根本不難,哈哈!是不是很聰明?

很多人總是喜歡求神拜佛求財得利!其實吧……在特工看來!

如何才能擁有錢,如何才能財源滾滾來?

說起來很簡單,做一個財神喜歡的人就行了。

不可否認,財神我們都喜歡,問題是財神喜歡你嗎?財神憑什麼喜歡你?

孔子有言:“道不同不相為謀。”財神跟人的相處也是如此,只有與財神成為同道,做一個財神喜歡的人,財神才會把錢交給你,否則就算誠心相求,也難有回應。



雙色特工

其實這不是一道選擇題,是一道財富管理的問題。

選擇了100萬,如果你投資不當,或者無度揮霍,那你瞬間就可能變成窮人;相反,如果你選擇月薪一萬五這樣一個永遠穩定的收入,通過合理的資金分配和科學的理財管理,一樣也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甚至經過一定的財富積累後,一躍成為富裕的“有錢人”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如何選擇不是最重要的,如何運用你手裡的錢才是最核心的問題。


1、如果你選擇了一百萬現金。那麼你的眼裡就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了,要學會分散投資風險,去追求安全且具有可持續性的收益才是最重要的。不然“一夜回到解放前”也是很有 可能的。

所以,我們就不能把這100萬全拿來買一種單一類產品,而是要建立投資組合。我們可以用大部分資產來買一些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比如銀行理財、債券、債基等低風險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或P2P等。然後留出一小部分去做股票、股基等,以博取一些高收益回報,去為自己爭取一些可以成為“有錢人”的契機。另外,這100萬如何投資,也和年齡密切相關。年輕人的話,職業處於上升期,收入會不斷增長,投資是“後路”的,投資高風險產品的資金比例可以適當大一些;步入中年,老小牽絆,生活壓力更大,投資理財需以平穩安全的類型為主,以備家庭大額開支;如果是老年人,情況則又不同。安享晚年才是最終目的,應該以穩定回報的固收類產品為主,能跑贏通脹就OK!

2、那如果你選擇了月薪15000,那麼你一定是一個追求“安穩”的人,但“安穩”不代表安逸,而且“穩中求勝”也一直是投資理財所一直倡導的永恆真理。因此,這15000我們一定要合理規劃,讓有限的資金髮揮出最大的效益。

假設去掉5000的日常開銷,我們每月有1萬可以支配,那麼像銀行理財、國債等收益率都在4%左右,而且門檻不低,投資期限又較長,如果你對資金的流動性有所要求,就不適合投放。


另外,客觀的講,P2P也是一種可嘗試的選擇,年化收益在8~12%之間,收益可觀,而且持有期可短可長,靈活度相對高。但一定要謹慎選擇平臺,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了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