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龍泉窯與哥窯的千萬絲縷

淺談龍泉窯與哥窯的千萬絲縷

南宋青釉折肩瓶(龍泉市大窯岙底出土)

雖然數十年來與哥窯相關的考古實物資料不斷增多,並且也依據這些實物資料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在驚喜之後,驀然回首,人們發現,這些實物資料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結論往往與文獻記述無法對應,有些甚至南轅北轍。因此,哥窯問題依然迷霧重重。哥窯恰如一顆色彩絢麗光芒四射的夜明珠,人們只能遠望它耀眼的光環,而無法目睹它真實的風采。哥窯與龍泉窯又有著何種剪不斷理不清的絲縷?首先看下龍泉窯的發展史:

龍泉窯的前世今生

名聞世界的龍泉青瓷,其清澈猶如秋高氣爽的天空,也如寧靜的深海,被收藏家追捧。

早在三國兩晉時期,當地的老百姓便利用本土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吸取甌窯、婺州窯等周邊窯場的制瓷技術與經驗,開始燒製青瓷。但當時燒製的青瓷非常粗糙,窯業規模也不大。 這一狀況到了五代和北宋早期,卻突然出現了變化——淡青釉瓷器出現了,它器形規整,釉面均勻光潔,透著淡淡的青色,有些還經過刻花修飾,十分精美。 從北宋開始,龍泉窯逐漸取代越窯,一躍而為江南第一名窯。

淺談龍泉窯與哥窯的千萬絲縷

龍泉窯在南宋的發展是跟大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北宋覆滅後,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窯、定窯等名窯又被戰火所破壞,其制瓷技術傳入到南方。這時的龍泉窯結合南技北藝,迅速走向成熟,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進而形成一個較大的瓷窯體系,不僅胎釉配方、造型設計、上釉方法、裝飾藝術到裝窯燒成等有了重大的改變和提高,器形種類更是大大豐富。由於熟練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術以及燒成氣氛的控制,釉色純正,釉層加厚,在南宋晚期燒製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達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頂峰,成為我國瓷器史絢麗的篇章。

從這時開始,龍泉窯出現了兩大系列的精美產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厚釉青瓷的產品數量比較少,迄今只在龍泉大窯、溪口兩地近十處窯址中發現這類瓷器,而且都是與白胎青瓷同窯同燒的,其中溪口瓦窯垟窯以生產黑胎厚釉青瓷為主,其他瓷窯以燒白胎厚釉青瓷為主,兼燒一部分黑胎青瓷。黑胎青瓷的特點是薄胎厚釉,釉層開片,紫口鐵足,有些器物還採用支釘墊燒。這些在龍泉窯青瓷的內部發展脈絡中都找不到相應的發展軌跡,尤其裹足滿釉支燒的工藝對於龍泉窯來說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工藝風格上的驟變顯然是受到外界制瓷技術衝擊的結果,最有可能的就是朝廷的干預。

石少華先生在論及龍泉窯釉色時是這樣陳述的:“龍泉窯釉色多變,同窯不同色,同器不同色。除了幾種常見的釉色之外,還有其他釉色,其中非常珍稀的是月白釉和墨綠釉,墨綠,這是一種完全玻化的釉色,出現於南宋黑胎器上。墨綠釉實際上是將淡綠色透明釉罩在黑色胎骨上,釉色在薄胎骨的反襯下呈現墨綠色的,顏色深的有人稱之為黑釉。墨綠釉質的透明度較高,光亮瑩澈,釉層中厚,釉面堅緻細潤……這種墨綠釉器產於龍泉大窯、溪口等窯場,傳世器屈指可數”(《龍泉青瓷賞析》第243頁)。龍泉青瓷研究專家的論述,說明了墨綠色釉器物的稀少和珍貴。因其珍稀,墨綠釉器物一般的陶瓷研究者和收藏愛好者難得一見

傳世哥窯與龍泉哥窯的區別

第一,胎釉厚薄和胎質方面。二者釉層雖都較厚,但典型傳世哥窯瓷器一般胎體厚薄不一、胎質細膩;龍泉哥窯青瓷雖也胎體厚薄不一,但胎體瓷化程度更高。

第二,胎色方面。典型傳世哥窯瓷器一般都為完整器(多有小磕缺),很難見到其真實的胎色。雖然有一部分器物圈足之足端露胎,但此處所露胎體之表面多有一層很薄的黃褐色弱氧化層,因此,此處所反映的不是真實胎色。從個別典型傳世哥窯瓷器殘器或器物口沿、底足磕缺處以及目前私人收藏的典型傳世哥窯瓷器殘片標本可以明顯看到,傳世哥窯瓷器的真實胎色一般都是灰黑或鐵黑色;而對於龍泉哥窯青瓷,從圈足底端露胎處和器身磕缺處以及瓷片標本斷面處觀察,則基本都是灰黑色或鐵黑色。究其原因,當與龍泉哥窯瓷器與典型傳世哥窯瓷器分別採用不同的燒成制度有關。

南宋哥窯灰青釉凸弦紋瓶及外底(故宮博物院藏)

第三,釉色和釉質方面。典型傳世哥窯瓷器之釉大都呈灰青色,少數呈炒米黃色或粉青色。釉層大都不透明,釉面常見細微褶皺,耿寶昌先生形容其為「粥皮」,可謂既形象又貼切。而龍泉哥窯青瓷釉色則一般均為粉青或灰青,釉層透明,釉面玻璃質感較強—因釉層透明度太好,致使有的器物在灰黑或鐵黑胎的映襯下,呈黑青色。

第四,釉面開片方面。典型傳世哥窯瓷器釉面一般均開有不規則的大小不一的片紋,且大、小片紋的顏色也不同。小片紋一般呈土黃色,俗稱「金絲」,大片紋一般呈灰黑色,俗稱「鐵線」,二者合起來即所謂的「金絲鐵線」。而龍泉哥窯青瓷釉面雖也都有開片,但片紋色澤均為自然天成,非人工刻意染色而成。片紋顏色一般為冰裂紋或凸起的白紋。凸起的白紋即文獻記載的「白色斷紋」,極似哈密瓜皮表面網紋。

淺談龍泉窯與哥窯的千萬絲縷

金絲鐵線

淺談龍泉窯與哥窯的千萬絲縷

白色斷紋

第五,在形成「紫口」方面。典型傳世哥窯瓷器由於胎色不一,且釉的高溫粘度大、流動性小,致使「紫口」或有或無或不明顯。而龍泉哥窯瓷器胎色灰黑或鐵黑,釉層雖厚但透明度強,釉的流動性也大,因而一般均能形成「紫口」。第六,在形成「鐵足」方面。典型傳世哥窯瓷器因以「裹足支燒」者居多,所以露出「鐵足」者少。而龍泉哥窯瓷器多采用墊餅墊燒,燒成後足端必定會露出灰黑色或鐵黑色胎,所以多呈現所謂的「鐵足」。

淺談龍泉窯與哥窯的千萬絲縷

因此,文獻記載的「紫口鐵足」應為龍泉哥窯瓷器的主要特徵,這也是典型傳世哥窯瓷器與龍泉哥窯瓷器的最主要區別之一。傳世哥窯瓷器釉面所產生的片紋本屬於燒造工藝上的一種缺陷,系胎、釉膨脹係數不一致所造成。攢珠聚球 ”般的釉中氣泡,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陶瓷界先輩孫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鑑定》一文中說,官、哥釉氣泡密集似"攢珠",是指哥窯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表上。這類特徵不易模仿。

淺談龍泉窯與哥窯的千萬絲縷

“”攢珠“”氣泡

“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之一,龍泉哥窯燒製年代的上限時間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哥窯與弟窯在龍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大窯、溪口等地窯址周邊的村民則更直截了當稱哥窯為“鐵骨”或“官窯器”,中國陶瓷考古之父陳萬里先生則形象的稱其為“夾心餅乾”。

淺談龍泉窯與哥窯的千萬絲縷

“龍泉黑胎青瓷與哥窯論證會”的成功召開,解開了“哥窯”謎團,為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對哥窯的研究提供了依據。也反映了龍泉窯與哥窯的緊密聯繫與區別!“龍泉哥窯”雖定名,我們慣稱的哥窯之謎仍待解!本文也是希望能讓更多的收藏愛好者明白這些概念,同時在各自的收藏領域都去留意區別,若有發現這方面的蛛絲線索應該踴躍提出來供解謎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