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动漫产业 “虚火”太旺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行业,动漫产业在国际上一直方兴未艾——在英国,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在日本,是第二产业;在韩国,每年所创造的价值比韩国知名公司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总和还多。近年,动漫产业在我国也成长迅速,高度集成了文化、科技、市场的力量。我国目前有3.67亿的未成年人,都是动漫产业的潜在消费群体,专家估计,中国动漫市场未来3年至5年内将有1000亿元的价值空间,正吸引和刺激着动漫企业不断 “前赴后继”。

  看上去,中国动漫产业这把 “火”好像越烧越旺,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 “中国动漫产业表面兴旺,但都是 ‘虚火’。”业内专家说,有的公司制作的动漫作品虽然很卖座,但却赚不到钱,企业的运转经费仍然主要依靠为国外企业加工动漫、制作广告短片等业务。

  目前,我国在工商局登记的动漫公司有8741家,专家估计加上不在册的公司,早超过了上万家,是被誉为 “动漫王国”的日本10倍之多。 “但大部分企业亏损、有的还过早夭折。”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中秋在接受采访时说,还有我国每年的动画节大大小小有56个,每年耗费的经费达数亿元,但是影响不大、质量不高。

  动漫专业的高校就业率似乎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目前国内有700多所学校开设动画专业,在校学生超过50万,而另一方面,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从事动画片制作的人也不过12万。

  让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却屈指可数。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 19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一个 “孙悟空”。新浪网的一份网络调查表明, 1100位网民以10年为一个年龄段,在不同年龄段人群最喜欢的动漫形象中,无一来自中国。

 “产品”要过硬, “包装”要华丽

  日本的 《铁臂阿童木》是受到中国的《大闹天宫》启发后诞生的;美国借鉴中国的功夫和熊猫,创作出 《功夫熊猫》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动漫作品。但是,我们的动漫人将自己的传统故事和现代科技融合后,并没有产生如日本、美国那样的合力,激发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陆蓉之指出,动漫美学是未来动漫创作的发展方向。可能在其他动漫创作的阶段,中国的创作力量是落后于美国和日本的,但是可以抓住动漫美学这个新的创作源泉。

 形成商业模式关键要打破垄断

  动漫产业缺的不仅仅是文化,专家认为,商业模式拓展方向不明确是产业虚热的另一个原因。业内人士都知道,动漫作品必须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才能盈利。以美国动画片 《狮子王》为例,前期投资约4500万美元,票房收入约7亿美元,其衍生产品的收入高达20亿美元。

  但中国的动漫企业,无论是动画、漫画还是游戏产业目前都基本停留在独立作战的水平上,几乎没有跨三项平台运作的规模型企业,能兼顾电视、电影、出版、衍生品等全方位的运作更是鲜见。

  再加上盗版也大大削弱产品动漫本身的商业价值。中国动漫企业先创造出动漫作品,等到作品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后,再出版图书等衍生产品。可是这个时候,盗版已经铺天盖地。喜羊羊正版产品跟盗版产品的比例竟然为1比10;奥飞动漫也有类似的困扰,即使成立了专门的法务部,花费100万元进行维权,动漫企业所依赖的衍生品收入仍被庞大的盗版网络 “利益分享”。

  中国动漫企业应该早日形成自己的独特商业模式。目前有两个模式可供中国企业学习参考:一种是美国模式,即先有动漫书籍出版,然后带动动漫电影和电视剧发行,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后再开始衍生品的开发。如美国的奇迹漫画公司,人们熟知的蜘蛛侠、绿巨人、 X-战警等动漫形象都是该公司设计的,去年9月被迪斯尼公司以40亿美元收购。另外一种是日本模式,玩具厂商主导动漫形象,即先有玩具,再拍摄电影、电视等作品,如变形金刚、奥特曼等,作品一经投入市场,院线、 DVD、图书、下游产品齐上阵,围绕一部作品展开营销。

  “中国动漫产业中各个链条还远远没有达到 ‘打通’的境界。中国许多资源还具有垄断性,地方之间的竞争也不充分,这个过程也需要主管行业打破行业垄断。”专家说。

国产动画历经数十年,政策扶持、平台崛起、资本注入,推动国产动画发展。在产能不足、产业链尚未成熟、人才稀缺的情况下,国产动画机会与挑战并存。

本报告将深入分析中国动画(K12+)行业的发展历程、产业链分析、代表性作品、商业模式及未来趋势。希望本次报告为市场各方提供借鉴和参考。

报告主要内容:

1、政策扶持、网络视频平台崛起、大量资本注入,助推国产动画行业发展;

2、动画人才稀缺,有代表性作品的动画制作企业数量有限,动画产能不足;

3、国产动画产量不断提升,影响力提高,2017年国产动画用户规模达1.37亿人;

4、从模仿到创新,国产动画将走出本土化特色的道路。

一、发展背景

中国动画行业历经数十年,现阶段处于成长期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政策扶持、平台崛起、资本注入,助推动画行业发展

中国动画行业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三轮的促进因素,首先,早期的政策扶持,提高动画产量;其次,互联网视频网站崛起,覆盖广泛的用户群体,为动画内容提供新的发行渠道和广阔的创作空间;第三,资本的进入,为动画行业解决了生存问题,加速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

二、产业链分析

动画作为IP的放大器,作品衍生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以此促进动画和其他文化产业的合作。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动画作品创作周期长、成本高

动画作品,全是一帧一帧画出来的,工作量大且繁琐,创作过程极其需要匠心。

巨大的工作量,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长周期的创作,带来的是高成本的投入。制作越精细的作品,成本越高。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技术都是为了动画艺术服务,无优劣之分

2D动画和3D动画是主流的动画技术,在制作流程、国内人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动画行业发展至今,技术日益更新迭代,一部作品中融合了2D和3D技术的现象比比皆是。2D和3D都是服务于动画作品,无优劣之分。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IP改编的动画作品,自由度受限,但原著粉丝的积累有助于动画作品的推广。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数据分析日本和中国动漫产业 我国动漫路在何方

作为“动漫王国”,日本凭借动画和漫画实现了商业利润和文化输出的双赢;我国早期动画凭借《大闹天宫》等作品享誉世界,目前动画产量为世界第一。但看似蓬勃发展的背后,两者都正深陷困局之中。

日本动画《你的名字》近日热映,票房位居日本本土电影史第二位,似乎正在为陷入低谷的日本动画行业挽回颓势;而反观我国,动漫业又有怎样的前景?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与动画产业规模增长相伴的,却是行业唱衰之声。“《EVA》之父”庵野秀明曾在2015年表示,“现在的(日本)动画制作系统已经处于过劳状态,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别说支撑20年,我觉得也就5年时间了。”这并非耸人听闻,也不是一家之言。

动画公司的不乐观态度并非杞人忧天。目前,日本动画的传统制作模式面临着高额的制作成本、人工成本和总制作分钟限制。但转向数字化制作,则意味着高额的前期投资。海外市场虽是充满潜力的金矿,但受到国家关系、盗版、审批的影响并不稳定。总体而言,全新的商业模式尚不清晰。

现实很骨感:日本动画师生活现状

日本动画师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每月工作时长超过260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00个小时。与之对应的,反而是年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81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8万元)。对动画新人而言,进入动画行业究竟是梦想的启程还是噩梦的开始,难以评判。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优劣并存的成熟产业链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1941年,万氏兄弟执导的《铁扇公主》享誉世界,“漫画之神”手冢治虫也正是在看了这部动画后,弃医学画,引领了日本第一次动画高潮。此后,木偶动画、水墨动画、剪纸动画也在我国纷纷发展起来。但近几年,国内动画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为主要代表作品,虽市场反响不错,但因内涵不足,已渐显现颓势,很难担当起国产动画崛起的重任。2015年,一部《大圣归来》曾让国内观众热血沸腾,但大圣之后,是否还有大圣?

政府补贴:劣币驱逐良币?

优秀的动画产品,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个或几个人的热情付出,尤其是动画产业尚不成熟时,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培养。但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动画的大力补贴与保护,反倒被一些质量不高的企业钻了空子。

目前,动画按照分钟数目进行补贴,根据登录电视平台(中央或者地方)、技术(二维或三维)、获奖情况的不同,额度在每分钟1000到4000元不等。一些企业将成本压缩至每分钟500元左右,低价甚至交纳费用给电视台,通过赚取政府补贴盈利。这一模式的直接体现是:动画片动辄上百集、电视台午夜播出动画片、动画片一经播出便销声匿迹。

动画制作分钟数是反映动画产业境况的重要指标。我国是动画时长产量最高的国家。日本曾因原有制作模式难以突破12万分钟而产生了“2016年危机”,转而发展数字化以谋求出路。除了动画时长,在技术上,我们同样世界领先,目前横亘在我国动画产业面前的最大难题,在于剧情和内容的提升。

预期受众:少儿还是全年龄?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2015年,我国共有41部国产动画片上映,其中仅3部的票房过亿。虽然《大圣归来》9.56亿的票房令人振奋,但对大部分国产动画而言,1亿元都是难以超越的天花板。高票房实现困难之时,为了增加利润,低成本成为出路。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资金赌一个高票房,更多动画公司选择了更为稳妥的方式——针对低幼年龄段,推出2000万左右成本的电影,换回7000万至8000万的票房。

两种类型并无优劣之分,儿童和成人都需要动画,但孩子并不是更容易讨好的观众。想像力、故事和价值观才是动画取胜的关键。

国漫崛起,正在到来

我国的动画产业或许尚未抵达最好的时代,但国漫最好的阶段正在逐渐到来。全年龄动画所吸引的成年人消费、二次元群体的壮大、生产制作宣传营销等产业链的完善、众筹等多种融资模式的发展等都为国漫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中国目前动漫产业热背后的冷思考——中国动画:熊和羊的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