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年輕化這道題:美的空調在家電業率先破解了

品牌年輕化這道題:美的空調在家電業率先破解了

後現代巴洛克風格、馬卡龍少女粉色調……咋一看,以為是亂入了某個時尚品牌的秀場,事實上,這正是美的空調2018 #愛在無風時#全國巡展124場之中的一場活動現場。

近日,不管是“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的刷屏,還是《創造101》的小姐姐們pick的圈粉,無不顯示,有溫度、有氣質,有個性才是年輕一族們的菜,年輕化已經成為從上古文物到現代品牌均在追趕的主旋律。因為,越是民族的、文化的,越是世界通用的語言。

然而,擺在世界家電產業面前的這道“品牌年輕化”考題,憑藉“無風”,美的空調卻超常發揮,以“無風有場景”、“無界有文化”走在了潮流最前線。

無風有場景,美的空調被指不務正業?

近些年來,幾乎所有主流家電品牌均在主張品牌年輕化。但絕大多數品牌都偷懶地只是在打造品牌形象和做廣告的字裡行間才有一種“我懂年輕人、我在和年輕人對話、我在為年輕人服務”的姿態。這樣,給年輕人的感覺貌似在迎春晚會上使用2年前的網絡用語一樣,不走心,沒用力,有姿勢,無實質。

品牌年輕化這道題:美的空調在家電業率先破解了

品牌年輕化這道題:美的空調在家電業率先破解了

正是這一場場“與賣空調”絲毫無關,甚至有點不務正業的活動,讓美的空調卻在不經意間為一眾年輕人的音樂、設計等創藝和展示搭建了平臺,更以場景化的實質活動關照年輕人的內心需求,抵達年輕人的情感觸點,引發一波又一波關注和熱議。

年輕人,從來不喜歡品牌直接給自己貼標籤,卻喜歡藉助一些委婉的方法來區分彼此、識別同類。近年來,不管是《奇葩說》、還是《吐槽大會》;不管是街舞選秀還是抖音視頻的火熱,無不是在“圈人”,一個圈子的人有一種氣質,一個圈子的人有自己的生活主張。美的空調的“無風大作戰”,無疑是為特定圈子的年輕用戶一波又一波量身定做的內容、渠道和方式。

因為,只有真正讓年輕人主動參與進來,更不能只是在空調這個小舞臺上發揮,而是通過開放平臺,以“走出去”和“請進來”,為每個圈層的年輕人定製自己的舞臺,只有這樣才是符合時代、時尚和潮流的生活方式。美的空調的這一系列舉措表明:家電企業並非找不到用戶,而是敢不敢敞開胸懷和擁抱!

無界有文化,原來美的空調不誤正業!

當下的家電產業競爭,已經從增量競爭轉入到存量競爭,爭奪年輕人成為各大品牌的絕對選擇。這時,若是直接拿一些已經是“套路列表”中的高頻詞彙來作為噱頭來套路年輕人,未免太簡單粗暴了。年輕人更看中的,是有文化的品牌,有意思的內容,有內涵的活動。

空調又有什麼文化呢?除了是家用電器的一種,調節溫度、溼度、清潔度外,還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過去只有夏天太熱才開空調降溫,現在可以一年四季開空調調節室內空氣質量),更可以是時代的氣質(不只是生活品質提升的標誌,更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

品牌年輕化這道題:美的空調在家電業率先破解了

從去年開始,不管是美的空調聯合酷狗音樂在地鐵裡玩起跨界,還是二次創作《西遊記》故事中的一些人物和情節,打造專屬IP;不管是美的空調聯合京東、蘇寧、國美等在一些城市中心,舉辦盛大的“愛在無風時”巡展,還是尋找最美的空調老用戶,發起美的空調城市跑等時尚運動,美的空調都在嘗試跳出空調行業、空調產品本身,以同理心和同視角在與用戶進行文化和娛樂的交流。

通過馬拉松跑、音樂節,甚至是無風畫展、動漫等等,通過這種場景化的具象,使得“無風感”這一產品的特質聚焦而更加具有辨識度,促使品牌的內涵更有人文關懷。美的空調從來沒有在各個活動中“叫賣”無風感空調,但是卻通過一系列的擬人、擬物,以及場景體驗,為用戶提供了一個願意主動接觸、體驗產品的窗口。

當然,任何人文關懷背後,都擁有著持續而系統的技術硬支撐。美的空調基於用戶需求而創造出的無風感科技:2655個溢風微孔,享受“無風感,自然爽”的舒適體驗。無論是三段式導風板設計還是無級調速技術,它的每一項設計都凸顯了產品的人文關懷。一切,又從文化迴歸到初心,那就是美的“給用戶創造美好生活的享受和體驗”的初心。

觸摸著年輕人的脈搏,跳出產品本身與用戶對話,成就“可欣賞,亦可被欣賞”的美好生活的享受和體驗。美的空調,提前感知這個時代最強烈的新生消費動機,也正在持續圈定了品牌年輕化的新錨點!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