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角一代毒梟坤沙,自立“撣邦共和國”,但從不把毒品賣到中國

19世紀之前,在清朝與西方各國的貿易往來中,一直處於優勢地位,當時的英國為了維持貿易平衡,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使得當時近乎一成的中國人成為"癮君子",整個國家沉浸在頹廢喪氣的氣氛中。

金三角一代毒梟坤沙,自立“撣邦共和國”,但從不把毒品賣到中國

一百多年後,"世界第一毒梟"坤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向歐美日等國大量販賣毒品。他曾說過:"當年西方人用鴉片欺辱中國人,今天我要還回去。"在他毒品帝國的鼎盛時期,他掌控了金三角毒品貿易的80%份額,其中40%輸往美國,美國曾為通緝坤沙而懸賞200萬美元,前美國駐泰國大使威廉·布朗稱他為"全世界最可怕的敵人"。

金三角一代毒梟坤沙,自立“撣邦共和國”,但從不把毒品賣到中國

【雜誌封面上的坤沙】

金三角是泰國、老撾、緬甸的交界之處,因其長期存在的民族紛爭問題,自從1825年英國人發現這裡並種下第一顆惡之花之後,這裡便成為了罌粟生長的溫床,為毒品而展開的腥風血雨在這裡輪番上演。坤沙則是金三角鴉片交易最鼎盛時期中最負盛名的毒梟。

金三角一代毒梟坤沙,自立“撣邦共和國”,但從不把毒品賣到中國

坤沙,1933年生於緬甸,母親是緬甸撣族人,父親是中國人,坤沙是他的泰文名字,中文名字叫張奇夫。在青年時期曾就讀於國民黨殘軍開辦的"反俄抗共軍政大學"。1949年雲南解放後,有兩萬的國民黨殘餘軍隊進入緬甸,試圖反攻,在反攻無望與緬甸軍隊的打擊下,相繼於1953年和1961年撤到臺灣。很多不願意去臺灣的官兵重新整編,繼續留在金三角地區,由於主要部隊撤離他們失去了後方給養,於是開創了"以毒養軍,以軍護毒"的先河。而曾受教於國民黨的坤沙,則將這一模板發揮到了極致。

金三角一代毒梟坤沙,自立“撣邦共和國”,但從不把毒品賣到中國

60年代開始,坤沙就組建了自己的武裝力量,鼎盛時期達到了上萬人,靠著這股強勢的力量,徹底控制了全部的金三角,並且開始在金三角地區大規模推廣罌粟種植,不斷引進人才與設備,提煉出了純度98%的四號海洛因。

80年代依靠毒品交易賺的盆滿盈缽的坤沙,成立了由坤沙任總司令的"禪族革命委員會革命軍"。野心不斷擴張的他,在1993年12月,宣佈成立"撣邦共和國",自任國家主席,首都設在"滿星疊"。

金三角一代毒梟坤沙,自立“撣邦共和國”,但從不把毒品賣到中國

但這個舉動觸犯了緬甸中央政府的根本利益,因此受到了緬甸政府的強力打壓,加之由於分贓不均的問題,坤沙集團內部怨聲載道,一部分人想撇開坤沙單幹,"撣邦共和國"迅速走向了瓦解,1996年新年伊始,緬甸政府向坤沙提出了特赦。坤沙隨即率領他的武裝正式宣佈向緬甸政府投降,並與4個老婆移居仰光。此後一直處於囚禁的狀態,2007年10月27日,坤沙在仰光逝世,享年7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