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暱稱小蠻腰。位於廣州市海珠區赤崗塔附近,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海心沙島隔江相望。


廣州塔,又稱廣州新電視塔,暱稱小蠻腰。位於廣州市海珠區赤崗塔附近,距離珠江南岸125米,與珠江新城、花城廣場、海心沙島隔江相望。

廣州塔塔身主體高454米,天線桅杆高146米,總高度600米,是中國第一高塔。

廣州塔塔身168米–334.4米處設有“蜘蛛俠棧道”,是世界最高最長的空中漫步雲梯。塔身422.8米處設有旋轉餐廳,是世界最高的旋轉餐廳。

塔身頂部450~454米處設有摩天輪,是世界最高摩天輪。天線桅杆455米~485米處設有“極速雲霄”速降遊樂項目,是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遊樂項目。

天線桅杆488米處設有戶外攝影觀景平臺,是世界最高的戶外觀景平臺,超越了迪拜哈利法塔的442米室外觀景平臺,以及加拿大國家電視塔447米的“天空之蓋”的高度。

廣州塔整個塔身是鏤空的鋼結構框架,24根鋼柱自下而上呈逆時針扭轉,每一個構件截面都在變化。鋼結構外框筒的立柱、橫樑和斜撐都處於三維傾斜狀態,再加上扭轉的鋼結構外框筒上下粗、中間細,這對鋼結構件加工、製作、安裝以及施工測量、變形控制都帶來了挑戰。

僅鋼結構外框筒就有24根鋼柱、46組環梁、1104根斜撐各不一樣。由於廣州塔中間混凝土核心筒與鋼結構外框筒材料上的差異,形成樓層梁和外框筒的沉降不一致。

為了調整鋼構件與主體結構的相對位置的正確性,許多節點都通過三維座標來控制鋼柱本體相對位置的精確度。

廣州塔通過耐用和可持續性建築技術的應用和實施,在節能、節地、節材、節水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地下空間中建築面積與建築佔地面積之比為69%,節約了土地資源。光伏系統預計的年發電量12660度。風力發電機年發電量約為41472度。回收用水每年可節水量約為1.2萬噸。可再循環建築材料比重達到18%。

廣州塔定位以觀光旅遊為主,兼容廣播電視發射功能的綜合性設施,成為廣州重要的地標性建築。新電視塔建設工程,是廣州的新地標、新形象,除了為即將到來的亞運會轉播提供硬件支持,還將有助於提升廣州的文化設施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