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姝玥:像莎娃一樣去戰鬥

去年4月末右腳骨折之後,馬姝玥用了7個月的時間恢復。

等到2018年1月23號重回球場的時候,她的積分已經被清零,不得不退出WTA排名系統。當她在本週的武漢ITF25K賽事一路過關斬將進入8強時,她的即時排名來到第830位,打破了此前最高的922位個人最高紀錄。

馬姝玥:像莎娃一樣去戰鬥

“太不容易了!”

她在接受“卡門的雜貨鋪”採訪時說道:“去年骨折之前我打得賊好,但是受傷之後一切就都沒了。好在大家都很關心我,讓我更有耐心和信心進行康復。現在我就是想要打好每一場比賽,儘快地把落下的東西補上去。”

談傷病:帶傷打完那場比賽

1999年6月28日出生的馬姝玥來自北京壹壹貳叄青少年網球俱樂部,她曾先後師從於中國網球名宿陳莉、魯凌、易景茜以及曾少眩。

如今她的教練是來自羅馬尼亞的朱利安·維斯潘,後者早在2004年就開始指導職業網球選手,曾經執教過世界排名第2的俄羅斯人茲沃娜列娃。

馬姝玥:像莎娃一樣去戰鬥

2017賽季初,小馬和新教練一起參加了澳網青少年比賽並且成功晉級次輪。經過幾個月的磨合之後,他們前往南京參加4周ITF的比賽,然後在4月24日轉戰泰國華欣。她順利通過資格賽前兩輪,正賽首輪迎戰3號種子、世界排名第512位的法國人卡西諾。

第一盤因為幾個關鍵分沒有處理好,她以3比6告負。第二盤拿下第一局之後,第二局裡她有一個球打得淺了一些,對手瞅準時機來到網前。她猜錯了對手的回球方向,再折回來的時候,剛剛到位腳就抻住了。

“我當時特別用力地站穩,然後就聽見‘吧嗒’一聲。”

回想起一年前的那一刻,馬姝玥對整個過程記得相當清楚。“其實如果我摔倒了反倒沒問題,但我就是定住了,一下子腳踝疼得不得了。”

疼痛讓她難以支撐,可她並沒有選擇放棄,一方面是沒有類似的經驗,看著腳沒有腫就覺得問題不大;另一方面是覺得“棄權特別不好”。在賽會醫生簡單地處理之後,她咬著牙堅持打完,最終還是以1比6輸掉了整場比賽。

雖然看上去腳踝沒事兒,但因為她說自己聽到了聲音,為了保險起見團隊還是帶她去拍了片子——第五趾骨末端骨折,第二天她直接從華欣回國。

談恢復:那是別人不能幫的

對於正處於從青少年轉成人的選手來說,十七八歲是最關鍵的年齡。她們必須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做好迎接衝擊的準備,例如連續的失利和隨之而來的信心下降……

然而骨折?這是超出馬姝玥和團隊預料的一個結果。

“骨折之前,我打得挺好,可以說是太好了。”樂觀的小馬笑著說:“這樣是不是有點不要臉?但我就是這麼認為的。”

馬姝玥:像莎娃一樣去戰鬥

她先是在南京的兩站ITF15K比賽中都通過了資格賽的考驗,在華欣也是連贏兩場晉級正賽。“就是發球特別好,一發都能進,二發也能發ACE,我的發球局基本上都能贏。”

外教朱利安也認同弟子的看法,“小馬不管是訓練還是比賽都極其專注,她的發球很出色,在關鍵時刻發球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通過前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她的整體進步很大。她的進攻慾望非常強烈,這是我最欣賞她的地方。”

最開始一天一次,八九點鐘去,中午十一二點回;後來一天兩次,就晚上六七點回。當同齡的小夥伴們都去衝擊ITF巡迴賽的時候,她卻要耐著性子一次又一次地往返於康復中心和酒店之間。

“心裡真是特別著急,想著完了這可怎麼辦啊?但康復這件事真的沒有人能夠幫你,就得接受現實,慢慢調整。”從4月末開始,一直到快11月份,她度過了漫長的恢復期。

當2017年末俱樂部讓每一位球員寫例行的年終總結的時候,她寫了巨長的一篇心得。

談偶像:像莎娃那樣去戰鬥

“今年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我受傷了,休息了很久,比別人差了很多。剛開始知道骨折的時候我很害怕,害怕很久不能訓練會退步,畢竟是練得最好的時候。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的想法轉變了:骨折是已經發生的事,我只能讓自己的想法積極一點,儘快恢復。”

在那篇心得裡,小馬寫道。

接受現實,打敗現實。這是馬姝玥的網球哲學,和她的偶像莎拉波娃一樣。

馬姝玥:像莎娃一樣去戰鬥

“我挺喜歡莎娃的,我覺得她特別敢打特別拼。每一場比賽從第一分到到最後一分,不管打成什麼樣子,她給人的感覺都是要拼下去。不管在賽場內還是賽場外,她都是一個鬥士。”

她希望自己也能夠有俄羅斯人的這種拼勁兒,“在精神上我覺得自己還可以,當然打得就沒有她那麼好了。”

很多人把莎娃的這種“拼”歸結於她的性格,但是小馬說這也是職業的一種體現。她所理解的職業是堅持和自信,前者體現在你每天到了球場,不管是體能還是有球訓練,所有的一切都要全情投入;後者體現在不管結果如何,你都要專注於比賽本身,告訴所有人:“我就是要這個冠軍,要每一場比賽的勝利。”

馬姝玥:像莎娃一樣去戰鬥

不過,對於即將年滿19歲的小馬來說,職業球員還有另外一關是她需要注意的,那就是飲食。“外教已經讓我減肥了,我也照著做了,現在是我體重最輕的時候了!沒辦法,小時候底子太好。”

在減肥這個話題上,她真的有很多心得可以分享。

“不要吃糖,不要吃油炸食品,飲料也不能碰。職業運動員就是要對自己特別嚴格,甚至苛刻才行。”

談比賽:保持健康就有機會

經歷了漫長的恢復期後,2018年馬姝玥終於重回賽場。

她在1月23日美國的ITF25K比賽中闖過資格賽首輪,在廈門ITF15K比賽連贏四場(3場資格賽)晉級16強。經歷了國內幾站比賽後,她於4月30日再次站上泰國華欣的賽場。

“泰國是傷心地,不過沒關係,我也不是特別迷信。”她一邊說,一邊繼續從資格賽打起。

資格賽兩輪加上正賽首輪,她打出5個6比0和一個6比1,加起來讓3個對手只拿到了1局。一直打到半決賽,她才遺憾地不敵頭號種子哈姆洽瓦。

馬姝玥:像莎娃一樣去戰鬥

“好久沒打比賽,剛回來的時候都沒有排名了,特別慘對不對?年初的時候好容易拿了兩分,但是WTA規定3分才可以有排名。我還是每次都要從預選開始打起,要麼最後一輪輸,要麼正選第一輪輸。想想看,大滿貫一拿冠軍就是2000分,看上去很容易,可是我這兩分卻等了一年。”

談到最近的良好表現,她謙虛地表示今年還是爭取先有個不錯的排名。

“現在我的腳傷已經完全好了,只要健康,就有機會。我再努努力,年內到前500、前300的樣子。長遠的目標?那我希望以後進入前10,像跟娜姐一樣。”

像李娜一樣,未來她希望自己能夠站上大滿貫正賽的舞臺。不過,到目前為止她還只是打過澳網和法網的青少年比賽。

馬姝玥:像莎娃一樣去戰鬥

“我在2015年的時候打過一次法網青少年外卡賽,當時他們在埃菲爾鐵塔底下建了一個紅土球場,真是太牛了。我在那裡打比賽,前後全是人。還有很多中國遊客,他們大喊:‘加油啊!你那個正手打快一點!’我那天兩場單打都贏了,就拿了一個法網青少年正賽的外卡。要是將來能夠站上法網正賽的球場,我希望自己繼續不讓大家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