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死社稷的崇禎帝,是如何葬於明十三陵的?

四維山人

比起煤山上慨然自盡的悲愴,更見證崇禎帝一生失敗程度的,就是他被葬入明十三陵的過程。


因為,就是在北京城淪陷,崇禎帝悲情自盡後,那些崇禎帝生前無比信任倚重的明朝“精英”們,就紛紛露出了醜陋嘴臉。先是崇禎帝自盡的當天,即公曆1644年4月25日,崇禎年間位高權重的襄城伯李國楨,就顛顛在城門口迎接李自成大軍入城。崇禎的掌印太監王德化,更抱著宮中印璽跑到李自成身邊邀寵。兩天以後,京城的留守官員們,更集體跑到午門聽用。這些崇禎生前無比信任的“精英”們,沒一個在乎崇禎死活。

當然,他們不在乎,李自成不能不在乎,殺進北京城後,就不惜重金撒網找崇禎下落,終於在兩天以後,找到了煤山上崇禎帝赤腳自縊的屍骸,還有“勿傷百姓一人”的遺言。場面之悽然,叫李自成等農民軍高層們,也是忍不住嗟嘆了幾聲。

但是,當嗟嘆後的李自成,把崇禎帝的屍體掛在東華門示眾時,更醜陋的場面又發生了:那些目睹此景象的官員們,除了少數人哭拜外,絕大多數官員,竟然都是裝看不見似的冷眼而過。崇禎生前親自選拔的狀元周鍾,這位成日標榜“忠孝”的復社才俊,竟公然朝著崇禎屍首翻白眼,然後就滿臉討好的去拍李自成的馬屁。其無恥醜態,正如明末文學家馮夢龍的一聲怒斥:尚何面目偷息於天地之間!

最後還是京城的百姓看不過去,在東華門集體痛哭,請求農民軍給崇禎帝料理後事。李自成這才以一副薄皮棺材的“恩典”,派挑夫把崇禎帝屍骨抬到昌平安葬。可生前勤於國事的崇禎帝,連自己陵墓都沒修,只能挖開田貴妃的墓湊合一下。由於農民軍“撥款”有限,居然連挖墓的工錢都不夠。以至於民夫們都差點撂挑子走人。好在當地士紳們湊了點錢,才算把崇禎帝埋了進去。否則這位至今拉夠同情的亡國之君,很可能就被棄屍荒野。

也只是因為這番操辦,原先的“明十二陵”,就變成了今天的“明十三陵”。而在這場大明亡國之君的祭奠過程裡,先前的明朝大小官員們,大多也是能躲就躲。少數不要臉的,更是不忘了潑髒水,比如崇禎生前極度信任的內閣大學士魏藻德,就跑到農民軍面前,破口大罵崇禎帝“無道”。其義正辭嚴的模樣,敢衝崇禎屍骸翻白眼的周鍾見了,都要自嘆不如!

如此醜陋表演,連見慣征戰殺伐的農民軍軍官們,都忍不住犯惡心。搶先賣身投靠農民軍的那幫“精英”們,比如襄城伯李國楨這類勳貴,各個都被抄家滅門,財產全被農民軍收繳。至於大罵崇禎“無道”的魏藻德呢?不但被農民軍下牢獄拷打,而且連農民軍大將劉宗敏,都逮住他一頓耳刮子:崇禎帝有什麼對不起你的?你竟然說他無道?

崇禎帝大概想不到,最後還是他恨之入骨的農民軍們,用這種方式給他“報仇”。

雖說這讓人嗟嘆的景象,也叫崇禎帝受夠同情。但話說回來,那麼多吃裡扒外的大明“精英”,哪一個不是“慧眼識金”的崇禎帝親自挑選的?用人眼光差到這一步,國家怎能不被他折騰到滅亡!


我們愛歷史

殯殮

據《流寇志》、《國榷》記載: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二十二日,太監在煤山發現了崇禎皇帝的遺體。太監們奉命用門板抬下屍體,與周後的屍體一起停放在東華門外茶巷的蘆蓆棚內;之後不久,太監奉命買了兩口柳木棺材,以土塊當枕頭,安放帝后屍體。旁邊有兩個和尚唸經,四五個太監守衛。

文武大臣中前往哭臨先帝的不過二三十人,不少昔日信誓旦旦效忠皇上的大臣,此時搖身一變,揚鞭策馬而過,對帝后的靈柩根本不屑一顧。在這一點上他們反不如李自成。李自成雖然造反,卻能冷靜地遵循傳統禮儀、人情世故,下令改殯大行帝后,為先帝的梓宮刷上紅漆,為周後的梓宮刷上黑漆,併為思宗換上翼善冠、袞玉及滲金靴,為周後換袍帶。一切殯殮事宜都按照帝后的規格進行。

安葬

順天府府尹奉李自成集團之命趕赴昌平州,籌劃安葬帝后梓宮事宜,撥夫造壙。帝后梓宮於四月初三日發引,初四草草掩埋于田貴妃墳內。據說發引那天,只有太子、二王前往東華門送行,百官無一執紼者。李自成集團讓昌平州出錢安葬崇禎,但昌平州沒有經費。

當時的順天府昌平州署吏目事、省祭官趙一桂聯絡了10位當地士紳聚資將崇禎皇帝安葬。這10個人到底是誰,幾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後來,在昌平小營村發現一塊“明守備王政行墓碑”,記載了墓主人王政行為十人之一。其餘9人為:劉汝樸、王汝樸、白紳、徐魁、李某某、鄧科、趙永健、劉應元、楊道。劉汝樸、王政行二人在《光緒昌平州志》中有傳,餘者不詳。

《肅松錄》、《日下舊聞考》中提到了趙一桂寫了一篇《為開壙捐葬崇禎先帝及周皇后共歸田妃陵寢事》,為後世留下了關於崇禎帝安葬經過的寶貴記錄。明史專家樊樹志先生所著《崇禎傳》中也引用了此文。特為讀者朋友們轉錄如下:

……卑職於崇禎十七年正月署州捕,遭際都城陷沒,故主縊崩。至三月二十五日,順天府偽官李紙票:“為開壙事,仰昌平州官吏即動官銀僱夫,速開田妃壙,安葬崇禎先帝及周皇后梓宮。四月初三日發引,初四日下葬,毋違時刻,未便。”

彼時州庫如洗,監葬官禮部主事許作梅因葬主限迫,亦再三躊躇。卑職與好義之士孫繁祉、白紳、劉汝樸、王政行等十人,共捐錢三百四十千,僱夫啟閉。其壙中隧道長十三丈五尺,闊一丈,深三丈五尺。督修四晝夜,至初四日寅時,始見壙宮石門。用拐釘鑰匙推開頭層石門入內,享殿三間,陳設祭器,中有石香案,兩邊列五色綢緞,侍從宮人生前所用器物衣服俱在大紅箱內盛貯。中懸萬年燈三盞。殿之東間石寢床一座,鋪設栽絨氈,上迭被褥龍枕等物。又開二層石門入內,通長大殿九間,石床長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闊一丈。田妃棺槨即居其上。

初四日申時,候故主靈到,即停於祭棚內,陳豬羊金銀紙紮祭品,同眾舉哀祭奠下葬。卑職親領伕役入壙宮內,即將田妃移於石床之右,次將周後安於石床之左,後請崇禎先帝之棺居於正中。田妃葬於無事之時,棺槨俱備,監葬官與卑職見故主有棺無梆,遂將田妃之槨移而用之。三棺之前各設香案祭品畢,卑職親手將萬年燈點起,遂將二座石門關閉。當時掩土未平,尚未立塚。

至初六日,率捐葬鄉耆等祭奠,號泣逾時方止。卑職差人傳附近西山口地方撥夫百名,各備掀掘筐擔,舁土築完。卑職同生員孫繁祉亦捐資五兩,買磚修築周圍塚牆,高五尺有奇……

清初著名學者朱彝尊為趙一桂這篇文章寫了一則按語,不僅證實了它的真實可信,還補充了一些細節:

“思陵葬日,仁和(杭州)龔光祿佳育流寓昌平。地宮例書某帝之陵,合以石塊,奉安梓宮之前。時倉卒不及礱石,以磚代之,鈐之以鐵,乃光祿(龔佳育)所書也。光祿嘗為予言:壙始開,入石門,地甚溼,其中衣被等物多黝黑,被止一面是錦繡,餘皆以布。長明燈油僅二三寸,缸底皆水。其金銀器皆以鉛銅充之,當時中官破冒,良可憾也!”


鄧海春



崇禎十七年的元旦,這是崇禎皇帝的最後一年,這就是在這一天,李自成在西安僭越稱王,建國大順,國號永昌,並且在坐上了寶座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衝著北京城就殺來了。一路之上摧枯拉朽,只有極少數的城市進行了艱苦的抵抗,大多數城市如大水崩沙,農民軍還沒來就開城等著封賞了。李自成的皇帝之路已經進入到後方緊吃的地步,闖軍的腳板有多快,進攻的速度有多快,截止到三月一日,除了大同宣府這兩座重鎮之外的西北部國土已經全部陷落。

自從二月份開始,前線的敗報不停地傳入北京,崇禎皇帝就深刻的認識到,大明王朝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於是從二月份開始,崇禎皇帝也比以往更加努力上班,他幾乎每天都要召對,不光是大朝會,私下的平臺也常常和大臣商量對策。

所有的證據都表明,西北前線幾乎是空的,前線沒有任何一支能夠抵擋李自成大軍的軍隊,唯一有可能阻擋的軍隊還頂在寧遠,那是大明東北方向的最後一道屏障,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用,不然,兩面夾攻,滅亡的更快。似乎為今之計只有一條了,南遷,大明疆土幾百州,幹嘛非要死守北京城。那麼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嗎?有,還真不少,根據《明史·后妃傳》則記載,崇禎的皇后周氏提過這樣的建議:“周後嘗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問之,遂不語,蓋意在南遷也。”這話的意思是說,周後看著皇帝因為流寇鬧得太兇很著急就提醒道:我南方還有一個家。”皇帝問這話啥意思?

皇后沒說什麼,但是夫妻兩人應該都清楚,這話是提醒崇禎應當考慮南遷。但是周皇后這話畢竟說的隱晦,因為後宮不好插手朝廷的事。但是這事還是走漏了風聲,天啟皇帝的皇后,崇禎帝的寡嫂張皇后聽說了這事,她就找到周皇后問了一句這話:“宗廟陵寢在此,遷安往?”這話的意思清晰明瞭,你們兩口子要是跑了,祖宗的宗廟社稷啥都不管了?這在宋明理學盛行的年代裡是個十分嚴重的大帽子,崇禎皇帝可擔不起,若是直接承認就等於承認自己是背棄祖宗,數典忘祖。於是這件事兒只好罷了。

而在崇禎十七年的正月初三,新近上任的左中允李明睿到德政殿覲見皇帝,為感謝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在客套之後就切入了正題,並且要求皇帝讓內侍都下去,李明睿張嘴就是爆炸的話:皇上,生死存亡的時刻到了,賊寇馬上逼近京城,南遷吧?隨後崇禎帝說出了自己的顧慮,但是李明睿的誠懇最終讓崇禎帝同意了他的看法。不過崇禎最後說了這話:“此事重大,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洩,洩則罪坐汝。”

這件事在崇禎看來實在重大,張皇后的大帽子扣得他實在沒什麼好辦法。不過事兒總得扳,君臣之間就遷都的各種大事兒開始討論,甚至護送軍隊,資金、路線等問題都一一謀劃好了。半個月之後,李明睿認為時機成熟,就在朝臣大集時提出了奏摺,希望皇帝能夠撤離北京南遷。

這話剛一說完就立刻引起了一片吵鬧,大臣們尤其是言官們紛紛打了雞血,內閣大學士陳演、魏藻德帶頭反對,兵科給事中光時亨激烈諫阻,全是冠冕堂皇的高調,還有言官激動的痛哭流涕,彷彿崇禎帝要是南遷比要了他的命還難受。甚至有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定人心的言論。崇禎帝一看,這不行,反彈太大隻好暫時作罷。

崇禎帝雖然心裡贊同李邦華的建議,但是背棄祖宗大帽子砸下來卻沒法說話。怕是光時亨認為自己就是明朝般的寇準了,但是崇禎可不是宋真宗,大明朝也沒有大宋幾十年在北線上鍛造出來的鐵血禁軍,實在是搞錯了碼頭。不過,罵完了人的光時亨感覺自己很氣順,他認為自己糾正了歪風邪氣。

到了第二天,崇禎皇帝對南遷一事正式發表了講話:祖宗辛苦百戰,定鼎於此土,若賊至而去,朕平日何以責鄉紳士民之城守者?何以謝先經失事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獨去,如宗廟社稷何?如十二陵寢何?如京師百萬生靈何?逆賊雖披猖,騰以天地祖宗之靈,諸先生夾輔之力,或者不至此。如事不可知,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朕志決矣!

在發表講話之前的夜裡,恐怕崇禎帝想的比誰都明白,他知道,指著這群大臣說出來南遷的話已經完全不可能了,並且作為皇帝,他說了這話也一定會有一大票人站出來指責他,到那時他就是背棄祖宗,貪生怕死的逃跑皇帝,就是丟棄大好河山的罪人。崇禎皇帝一生自視甚高,清高孤傲,是絕對不會願意揹負這個名聲的,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悲哀。

而在朝臣來看,他們大多是北方的氏族,他們的身家性命田產土地,一切的一切全都在北方,若是再有南渡之事,就得要寄人籬下了,就算是改朝換代了他們也有辦法保住手裡的房子、條子、宅子和女子,他們只是換個主子罷了。並且到了晚明,整個朝堂的風氣,整個士大夫群體的風氣已十分敗壞,他們樂於善於說一切大話,漂亮話,空話,並且喜歡給別人扣大帽子,不管是大臣還是皇帝都沒有關係,因為只有他們才是道統,才是政治正確,而在具體的事物上,他們虛偽,可恥,翫忽職守或者乾脆是庸碌無為和坐以待斃,而碌碌無為的人更大的特點還喜歡給別人下絆子。這也是崇禎皇帝那句“文臣人人可殺”的來歷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崇禎為什麼不南遷呢?

首先對陵墓的保護,就是明朝的皇陵大多都在北京,如果南遷逃跑,那麼陵墓可能會遭到破壞,這個罪名崇禎不想背,同時明朝時候修建了秦檜跪像,對南宋的苟安,崇禎肯定不想重蹈趙構的覆轍,揹負罵名,所以崇禎就踐行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組訓,誓死也沒離開北京。

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崇禎帝怎麼也想不到區區李自成能夠打進北京城,當年皇太極對於城牆堅固的紫禁城也沒有什麼辦法,只待勤王之師趕到,自然就擊退叛軍,可是崇禎沒想到鼠疫的流行讓軍隊都沒有絲毫的戰鬥力,京城竟然被李自成一下打了下來,倉皇之際恐怕想逃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吧。

崇禎帝愛面子,因為從崇禎繼位以來,我們就可以看出他非常想做一個好的帝王,可是他缺乏做一個好皇帝的實力,因為閹黨當政的時候,崇禎帝假裝不問世事,防止被打擊,也讓他在政治上沒有多少頭腦,一朝竟然換了大批的重臣,真是充分的行使了皇帝的人事任命權力。

經過以上分析,雖然到了崇禎手中局勢不夠好,可是也沒到必須滅亡的地步,所以雖然說明朝實亡於萬曆,可是崇禎帝也是難辭其咎!

最終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崇禎帝沒有南遷,並且以身殉國死在了北京城,而那些衛道士們則是大部分第一時間裡就去拜賀新的主子李自成,比如恬不知恥的魏藻德,投降跑得比誰都快,不過他捱了李自成的鞭子,最後死得很慘;比如光時亨,他的腿腳也很麻利投降了李自成,不過最終他又跑到了南明弘光政權,弘光皇帝沒放過他,把他宰了。

在歷代的亡國之君中,明朝的崇禎皇帝下場最是淒涼,當李自成攻進北京時,崇禎要太監敲勤王的大鐘,卻無人回應,朝中大臣早已作鳥獸散。他倉皇逃出宮,陪著他的只有一名太監。在萬念俱灰,走投無路下,崇禎最後在煤山的一棵槐樹上吊,自殺殉國。他在自殺前所寫的遺詔裡說:“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


1644年,明崇禎17年,猴年。猴年確實鬧騰。這年3月,已經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的農民起義軍在闖王李自成的率領下,一路朝北京進發,勢如破竹。而在山海關外,多爾袞率領的10萬滿洲鐵騎,正虎視眈眈,在與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對峙中,眺望北京作壁上觀。一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驚天鬧劇正在北中國的大舞臺上開演。

崇禎17年3月17日,李自成的大順軍對北京完成合圍。北京城與外界的聯繫完全隔斷。曾對吳三桂進京勤王抱有幻想的崇禎皇帝絕望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起義軍會來得這樣快。崇禎皇帝急得甚至面對大臣哭泣。

18日晚上,崇禎寵信的太監曹化淳將彰義門打開,李自成的軍隊已來到紫禁城的金水河畔。崇禎帝知道,留給他的時間已不多了。他和起義軍之間十幾年角逐已經有了勝負。崇禎開始安排後事,他派人將三個兒子分別送到外戚周家和田家,然後要周皇后自盡,隨後把15歲的公主找來,崇禎嘆息說:“汝何生在朕家!”說完,左手以袖掩面,右手持劍砍殺,但因手顫而未砍死,被人揹出宮去。

隨後,崇禎又殺了幾名親近的妃嬪。然後,叫王承恩陪他飲了幾杯酒,帶了幾十名手持斧頭的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轉向安定門。但此時門已封固,不能打開。天快亮時,走投無路的崇禎只得又回到乾清宮,敲鐘召集大臣議事,大臣沒有一個來的。完全絕望了的崇禎最後帶著王承恩離開紫禁城,來到煤山(今景山),在一棵老槐樹下自縊而死,死時身著藍衣右腳穿一隻紅鞋,左腳光著,衣上用指血寫了幾行字,指責大臣們誤國,才落得這樣的下場。王承恩也陪主子一起吊死。

李自成進入皇宮後,尚不知崇禎已死。在宮中搜查,沒有找到,以為逃匿民間。於是下令,交出崇禎皇帝者賞萬兩黃金。後來,才發現崇禎已吊死在煤山。

“好心”李自成,決定安葬沒人搭理的崇禎

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李自成與崇禎是死敵,怎麼會想到給這位皇帝下葬呢?估計也是實在看不下去了。

李自成進京後,崇禎和周皇后的屍體被裝進很簡陋的兩口棺材,臨時放在東華門的門後面。明朝故臣皆從此經過,卻無人有戚容——這些所謂的讀書人都在忙著為新朝勸進,根本顧不得故主。倒是有幾百個投降的運糧者和武臣經過時為之痛哭。據說李自成後來為崇禎搭建靈棚,明朝故臣真正來哭祭的也不過三十人而已,所謂道德淪喪,於此可見。李自成與太子朱慈烺見面時,朱慈烺請求他安葬父親,李自成應允了,還給崇禎和皇后各換了一口較好的棺材。

但崇禎本沒有葬地,如何安葬呢?不知是誰想到,崇禎的禮妃田氏兩年前去世,葬於十三陵,乾脆,把皇帝葬在那裡吧。

田妃,是原揚州千總田弘遇的女兒,少時便入信王府,為朱由檢側妃,以多才多藝,深受寵愛,《舊京遺事》記其“善大書,能鼓琴,聖心鍾愛。”朱由檢繼承帝位後,封其為禮妃,於崇禎十五年去世,她入殮於崇禎十七年一月,墓址便是今天的思陵。思陵前那一套小五供,便是她的墓上舊物。

明朝的皇帝正常情況下應該埋在天壽山,歷史上只有遷都北京前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和後來被哥哥發動奪門之變搶了皇位的景泰帝朱祁鈺沒有埋在這裡,都有特殊原因。而且帝陵的風水要求很高,今天去十三陵,會發現崇禎以外的明朝皇帝陵寢,每一座都獨佔一處背山面水的佳地,彼此互不干擾,但合起來,又如同一個完整的和諧院落,錯落分佈在山水之間。而天壽山內這樣具有獨立性的佳地,到崇禎時已經被他的前輩皇帝佔盡了。今天的思陵位置很特別,在天壽山山口旁的平原上,看起來彷彿這座“皇帝公館”的門房。

崇禎最初肯定也是不想做門房的,於是著大臣在京郊尋找新的墓址。也可能是巧合,花了很多工夫,最後找到的墓址竟然是後來清東陵所在的馬蘭峪。然而此時明王朝已經危如累卵,崇禎哪還顧得上這個,因此他活著的時候,一直沒有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寢。

崇禎葬得非常寒酸。當時無論大順的重臣還是明朝的降官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崇禎的葬禮最後竟落到了昌平州吏目趙一桂身上。更糟糕的是當時戰亂正酣,府庫如洗,根本沒有這筆預算。最終,趙一桂向周圍的鋪戶商人募捐,才得到233兩銀子。

明代葬制,帝后妃嬪下葬後要用大石填塞墓道。於是請了一個名叫楊文的工頭,負責打開田妃的墓道以便帝后棺木進入,並事後封閉,便花掉了兩百兩。不要嫌多,這絕對是良心價錢。明代葬制,帝后妃嬪下葬後要用大石填塞墓道以免盜墓者利用其進入陵寢。田妃的墓道長十三丈五尺,寬一丈,深三丈五尺,重新打開工作量很大,楊文等不分晝夜,用了四天才打開墓道,這筆銀子花得很值。

然而,只剩三十多兩銀子了。趙一桂竟還能把葬禮辦得風光,有靈棚,有祭品,連禮部官員的招待費也沒有忘記。其賬目如下:

“搭蓋薄棚三間、小棚兩間,用銀四兩五錢;紙鋪買紙用銀一兩八錢;豬戶買豬用銀四兩五錢;羊戶買湯羊二隻,用銀一兩六錢;攢盒鋪買素供二桌,用銀一兩;飯鋪買面及大米飯,用銀一兩;犒賞伕役,用銀二兩四錢;打造開啟玄宮石門用的拐釘鑰匙及石匠開門,用銀五錢;伺候送柩員役酒飯等,用銀五兩五錢;細連繩用銀四錢;木匠工價用銀四錢;打掃靈棚人夫用銀二錢五分;順天府來人飯錢用銀一兩一錢。”

這時,監葬官下令把崇禎放在中間,周皇后放在左邊,田妃放到右邊,然後舉行了祭拜。下葬後,在場人等看到崇禎太過悽慘,不禁落淚,集體現場捐資五兩銀子,給崇禎的陵寢包了一圈磚。有人會說,田妃畢竟是皇妃,她的墓裡總有些好東西吧?

也不是如此。參加葬禮的人有記載,田妃的墓——也就是後來的思陵呈工字型,前面一橫放置長明燈銅缸一對,有一些田妃生前的衣物被褥隨葬,還有一些元寶等祭品。通過相當一豎的通道,便到達五進寬的墓室,這裡只有田妃的棺木放在高臺之上。

當時主持的官員下令將田妃換到右邊,把皇帝放在中間,皇后放在左邊,然後舉行了祭拜——這裡還有一個花絮。李自成給崇禎找了一口棺材,但是有棺無槨,也就是說沒有外棺。

在場的監葬官覺得這樣實在不像話,但又沒錢買槨,靈機一動,便下令將田妃從她的槨中倒出來,僅留內棺,將田妃的槨蓋在了崇禎的棺材上。田妃在宮中便與皇后不合,如今被皇帝帶著皇后佔了自己的房子,連外套都奪去,真不知道眾人走後,皇帝如何平息自己的家務。

而據時人記載,田妃的墓中,隨葬品也十分簡陋。錦被只有一面用綢緞,另一面用布代替。應該用金銀的祭品都是銅鉛充當,連長明燈的燈油都只有幾分厚,以下都是水。這是經手人貪汙所致,還是崇禎末年財政破產,無力置辦,就不得而知了。

清初文人,朱彝憐編有《日下舊聞》一書在談到田貴妃墓時有這樣幾句話:“思陵(指朱由檢)下葬那天,仁和龔佳育(曾任光錄寺正卿)正流寓昌平,地宮照例要寫某皇帝之陵,合以石板,奉安在皇帝棺槨之前。當時非常侖促來不及磨石,就用磚代替上面鈐之以鐵,是龔佳育書寫。龔佳育和我說過:(田貴妃墓)壙始開時,(按:田貴妃靈柩下葬於崇楨十七年(1644)正月,與此次墓壙再開相距僅二個多月),進入石門,地很溼,其中衣、被等物大多變黑,只一床被子是錦繡的,其佘都是布的。“長明燈”(按即是萬年燈)的油僅有二三寸,缸底都是水。金銀器皿都用鉛銅充數。這是當時經辦太監偷工減料造的假,真令人遺憾。

而崇禎的陵墓後來之所以被擴建為今天的規模,與他在清朝帝王中的“知己”——順治有關。順治為政前期多爾袞攝政,後期則為情所困。或許因為當皇帝也當得不順心,順治來到崇禎的陵上,見到這個倒黴同行的陵墓,慘然不樂,潸然淚下。據清初李清的《三垣筆記》記載,甚至順治曾在崇禎墓前哭訴:“大哥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清朝的皇帝管明朝皇帝叫大哥,這可能有些誇張,但順治同情崇禎大體無錯。在這位“知己”推動下,崇禎的陵墓在順治年間得以整建,增加了明樓,稜恩殿,稜恩門,石五供等,從一丘荒冢變得有些帝王陵的氣象了。

按說,這是件好事,但崇禎未必喜歡,因為修陵的過程十分堵心。順治下令修繕崇禎陵時,指令三名崇禎宮中舊宦負責。這三人卻藉口資金不足,始終不肯動工。後經崇禎身邊的原司禮監太監曹化淳上奏催促,順治批示“如再延諉,定行重治”,三人才開始工作。修陵缺錢,曹化淳等百般設法,甚至動員降清的文武大員出資捐輸,才籌得數千兩銀子。要知道明清其他皇帝修陵寢,最低也要百萬兩銀子。而這次修陵,最讓人彆扭的是那一套新擺放上來的石五供(石瓶、石祭臺、石香爐等五種祭器)。皇帝墓前的五供有固定的樣式和尺寸,而崇禎這一套祭器偏偏與眾不同。首先,其體量比其他帝陵的五供要大得多;其次,其規格造型十分獨特。以中間的香爐為例,別的皇陵造型是一隻三足薰香爐,帶須彌座,而思陵的卻是一隻大鼎,而且上面還有精美的饕餮紋飾。

這饕餮紋用在皇陵的禮器上有些古怪。饕餮是上古傳說中的怪獸,貪吃以至於身體都沒有了,只剩一張巨口。其紋樣多見於商周時代的鼎鼐等青銅器,由於這種青銅器也是食器,放在其上倒也合理。後世則多用其表達招財進寶的意味。只是,一個皇帝的禮器上放這個,難道是諷刺皇帝貪得無厭嗎?

據說是經過了反覆考察才終於弄清原委的。原來,崇禎思陵的石五供,其式樣並非是給皇帝所用,而是給太監所用。

三位明朝舊宦奉命修陵時,他們一定面臨著兩難的抉擇——如果不好好修,別人會在背後指責他們沒良心,這對還要在清廷為新主子做事的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好的評價;而如果好好修,別人又會說他們心懷前朝,一旦有風吹草動很容易被拉出來秋後算賬。

最終,老奸巨猾的他們還真給自己找到了一個解決困境的辦法,那就是把崇禎陵修成了這個樣子—你要說我心懷前朝,那是不對的,你沒有見到我們根本沒按皇帝的規格給崇禎修陵嗎?我們給他放的五供都是和太監一樣的;但你要說我沒良心,也不對,你們沒有看到我們給皇上修的五供個兒都特別大嗎?當然你要說他們首鼠兩端、居心叵測,他們也很容易回答:把陵修成這樣,是我們沒文化,不懂啊,別跟我們這些沒文化的人一般見識。

你不得不佩服這些官員在亂世中生存的本領。

廟諡號

崇禎十七年五月初六日,多爾袞以李明睿為禮部侍郎,負責大行皇帝的諡號祭葬事宜,李擬上先帝諡號端皇帝,廟號懷宗,並議改葬梓宮,後因已葬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貴妃園,不必改葬,改田貴妃園為思陵。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以“興朝諡前代之君,禮不稱,數不稱宗”為由,去懷宗廟號,改諡莊烈愍皇帝,清代史書多簡稱為明愍帝。

思陵神主題為: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當為清代所加諡號的全諡。

另有書作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或果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改廟號欽宗等,又有作廟號烈宗或敬宗,諡號正皇帝。

南明安宗之大臣張慎言初議崇禎帝之廟諡號為烈宗敏皇帝,顧錫疇議廟號乾宗或正宗。但不被採用。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諡號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是上廟號毅宗。唐王諡為威宗。


2017年4月8日的《北京青年報》消息——《十三陵被盜案告破,石燭臺被追回》,內容是去年有賊光顧了明崇禎帝的思陵,盜走石燭臺(蠟扦)一對,經警方努力,日前該案已經告破,犯罪嫌疑人被控制,贓物追回云云。讀過之後忍不住感慨萬分——這賊得多沒文化,才會去盜崇禎的陵啊。做盜墓賊,也得有文化,也得學歷史,否則,連鬼吹燈的活計也幹不好。

估計盜賊聽到這話會感到不順耳。但偷盜崇禎陵,肯定是沒文化的體現。對沒有文化的人來說,直觀上崇禎的思陵雖然面積不似長陵、定陵那般宏大,但很容易認為這陵的主人可能比較富有。這是因為按照明代傳統,帝王陵的寶頂前方會放置所謂的石五供,即石祭臺和配屬的一個石香爐、兩個石花瓶、兩個石燭臺。明十三陵,有十二個陵都是一套石五供,獨獨崇禎陵的前面,卻一前一後擺了兩套。尤其是大的那一副體量宏巨,比其他皇帝的規格要大一號。人家擺一個他擺倆,這種作風,在今天會被認為是炫富,吸引盜賊的目光情有可原。確切地說,這次被盜的,便是那套大石五供中的兩件。被盜“石五供”,其式樣竟是給太監所用連這種不倫不類的供品都偷,我們只能說,這賊,也太沒文化了,寒磣啊。

總之,崇禎的墓,就是如此淒涼景象。然而,就是這樣的墓,居然仍然會成為盜墓賊的目標。思陵,是十三陵唯一曾經被盜的皇陵。

謠言“害人”,傳說崇禎屍身有個金頭

誰會來盜這樣一個沒有“油水”的皇陵呢?為什麼?

根據十三陵管理處的胡漢生老師所述,思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盜過的陵寢,盜案發生在抗日戰爭前的民國初期,作案人是當地的土匪。針對這位倒黴的帝王,盜墓還不僅發生過一次,至今在思陵的寶頂下方還能找到當年盜洞的痕跡。

對思陵情有獨鍾,分析盜墓賊的心理,倒也有幾分邏輯。

第一,思陵地處十三陵外圍,在此處盜墓受到的干擾較少。這次思陵的石雕被盜,未必沒有這個因素。十三陵的陵區裡是駐紮有武警的,且有較嚴密的監控保護系統,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抓到的盜墓賊已超過百人。據說曾有賊試圖盜明武宗的康陵,盜洞剛打下去,還沒碰到墓室的瓦券便被甕中捉鱉。有意思的是管理處人員問這“坐井觀天”的賊來此何干,對方竟堅決地說是“練功”,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方位吸收日精月華……這樣的抵賴當然不會有什麼效果,而此類事情多了,讓犯罪分子對深入陵區盜墓產生了畏怯,盯上在位置和防衛上都比較邊緣的思陵,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古代的信息不夠對稱,因此經常會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在民間流傳,並因此被盜墓賊當作史實,引發貪心。崇禎死於國難,故此有人傳說李闖將其斬首殺害,臣民收葬他時製作了一個“金頭”以全其屍——有些盜墓賊就是衝著這個“金頭”去的。

人家皇帝是上吊而死好不好?那時崇禎自縊的歪脖樹尚在,只需到景山看看就會明白這個傳說多麼不靠譜。然而,有的土匪大約一輩子也不會進一次北京,也沒機會接觸電視、網絡甚至廣播,你讓他怎麼去分辨真偽呢?所以,土匪也要求真相啊。

反正,經過這樣一通折騰,據最後封堵盜洞時人們檢視所見,崇禎墓中僅剩一口銅缸遺存,估計是失望的竊賊把能搬得動的東西統統搬走了。

就算搬空了,恐怕也賣不了幾個錢吧,葬皇上總共才花了二百多兩銀子,根本就沒有隨葬品的。


金山萬丈

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崇禎帝之死

勢如破竹的李自成部節節勝利,順利包圍北京。而此時的大明王朝內憂外患,再也沒有像于謙那樣忠貞能幹的臣子能扶大廈於將傾。京師危急,城破只是時間問題。眼看大明將滅,崇禎開始安排後事,他先將太子及二王送往外戚之處,又令周皇后與袁貴妃自縊。崇禎帝又砍死了自己的兩個公主並數位嬪妃,並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可是卻無一人前來,崇禎萬念俱灰,帶著貼身太監王承恩走向景山(煤山)。

臨死之前,崇禎對身邊的人說:

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看著越來越近的叛軍,崇禎尋了棵歪脖子樹,自縊身亡,被人發現的時候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個紅鞋,年僅三十三歲,而身邊僅有王承恩一人陪同。在崇禎被發現之時,在袍服上大書了這樣一段話: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哭祭帝后

兩天以後,一群太監在煤山上發現了崇禎的屍身,農民軍下令用門板將崇禎抬下山,與周皇后的屍體一起放在東華門(紫禁城東門)處示眾。後來又令太監買了兩口柳木做的棺材,安放帝后屍身。那些明朝的臣子自東華門過竟然無一人有戚容,而都在忙著為新王朝奔波。

後來李自成親自下令在此處設靈棚,讓大明的臣子前去哭祭,以盡人臣之禮。可是卻沒有想到,明朝的那些所謂忠臣竟然大都選擇睥睨過之,對帝后不屑一顧,生怕李自成因此降罪,只有不到三十個人前去哭拜

先前被崇禎帝安排好的太子朱慈烺在逃的路上被李自成抓獲,卻並不治太子的罪。太子代表明宗室向李自成提了四點要求,李自成答應了三條,朱慈烺則歸順李自成。這四條是:

“不可驚我祖宗陵寢”,“速以禮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殺戮我百姓”,降官盡是不忠不義之輩,應盡殺之。

李自成答應了前三條要求,並封其為宋王。可是在歸葬帝后的時候才發現崇禎竟無處可葬,崇禎生前並沒有為自己修建陵墓。

李自成還算有情義,實現了自己的承諾,為崇禎夫婦換上帝后的入殮服裝,並用帝后規格入殮

史上最簡的帝王安葬儀式——二百四十兩的經費

發引日,只有太子並二王送行,百官竟無一人到場。因為崇禎無處可葬,於是選擇將崇禎帝后葬入崇禎寵妃田氏的陵寢中,但是李自成並未撥款,而責令順天府昌平州出錢安葬帝后。可是昌平州也沒有錢,多次向朝廷要錢,可是回的批覆始終是“著該州各鋪戶捐挪應用,事完再議”。

昌平州無奈,只得向富商大戶募捐,昌平州的士紳十餘人共聚資350千文(約合銀233.6兩),作為崇禎皇帝的入葬經費。

而這二百餘兩白銀就這樣打發了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具體用法如下:

其中,僱夫頭楊文包攬開挖、掩埋隧道,用銀200兩;搭蓋薄棚三間、小棚兩間,用銀四兩五錢;從紙鋪買紙用銀一兩八錢;從豬戶買豬用銀四兩五錢;從羊戶買湯羊二隻,用銀一兩六錢;從攢盒鋪買素供二桌,用銀一兩;從飯鋪買面及大米飯,用銀一兩;犒賞伕役,用銀二兩四錢;
打造開啟玄宮石門用的拐釘鑰匙及石匠開門,用銀五錢;伺候送柩員役酒飯等,用銀五兩五錢;買細連繩用銀四錢;木匠工價用銀四錢;打掃靈棚人夫用銀二錢五分;順天府來人飯錢用銀一兩一錢

以身死社稷的崇禎帝就這樣葬入了他貴妃的寢宮,而李自成的起義也像一場鬧劇一樣草草收場

以上。


逆流時代

崇禎帝是在清軍佔領北京後由清廷葬於十三陵思陵。

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崇禎帝於煤山自縊身亡,屍身被農民軍示眾。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帝與皇后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後來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葬於十三陵思陵。”

崇禎帝死後廟號懷宗,後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諡號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諡號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崇禎帝畢竟是個亡國之君,死後挺慘的。

三月十九日,崇禎帝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衣衫不整,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三月二十一日崇禎帝屍體被發現,大順軍將崇禎帝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

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帝與皇后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

後來清朝統治者為了收買人心,將崇禎帝按照皇帝的規格發喪葬於十三陵思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