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被手機“綁架”的孩子“搶”回來?關鍵在於父母!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這幾年,網上各種關於青少年沉迷手機的新聞已經見怪不怪了,只是沒想到越來越多的兒童,甚至是幼兒也在不知不覺中淪陷。

今年春節期間,有媒體刊發了《一個幹部教育工作者的春節返鄉手記:被手機遊戲圍困的鄉村和未來》。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己返鄉期間在身邊觀察到的親身經歷:

“表哥家的侄子剛剛讀幼兒園大班,但是網齡已經有兩年。他四歲時接觸到手遊《王者XX》,便一發不可收拾,如今已經是個‘吃雞達人’,還收了姨媽和姨夫兩個學生。”越來越多的低齡兒童正在被手機遊戲吞沒,手遊癮成為鄉村“流行病”,甚至到了不懂“吃雞”則被笑話是文盲的地步。

手機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

“躲”不掉的手機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下面這些場景已經成為家常便飯:

爸爸要在書房忙著些項目策劃,孩子吵著鬧著要一起玩賽車遊戲。沒關係,一個下滿各種劣質手遊的手機瞬間能讓他安靜下來,並且幾小時內不會再來煩你;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媽媽在忙家務沒時間給孩子講故事。不用煩惱,手機上下載兩集低智動畫片,再設置無限循環播放就能讓她乖乖窩在沙發上一下午;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孩子不想吃飯,追著、求著也喂不下幾粒米。so easy, 把手機塞到他手裡,隨便打開一個小短片,再放大音量,“魔音繞樑”,絕對能讓他乖乖張口。儘管這時的他並不知道自己的嘴在動,所有的注意力全在眼睛裡……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我們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手機“綁架”了。

孩子整天抱著手機、平板,既會影響戶外活動時間,又可能影響休息、學習等,甚至導致近視、脊椎病等嚴重後果。許多家長也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

如何解決,仍令人苦惱不已。

其實,只要爸爸媽媽再用心一些,再耐心一些,很快就能把孩子從手機的世界拯救出來。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1

父母要以身作則

這一條可以說是一個基礎要求,但也是難度最大的,因為是對父母提出的要求。

父母一邊要求孩子少玩手機,自己卻在一邊玩手機,結果肯定是一個大寫的失敗。如果家長一時控制不了自己使用手機,也切記不要在餐桌和陪睡的時間使用,其他時間點也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長時間使用。

如果覺得一下改掉這個習慣很難,不妨每天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最初你在家使用手機的時間是3小時,可以推進壓縮,每天減少10分鐘,慢慢把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限制在合理範圍內。這樣不僅做到以身作則,也改變了自己“低頭族”的形象。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2

多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父母只要有時間,就要多帶孩子出去參加戶外活動。逛公園、跑步、盪鞦韆、跳繩……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呼吸新鮮空氣,而不是沉浸在手機中無法自拔。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只是智能屏幕制約了孩子本有的活潑和玩耍。作為父母應該從多方面抓起,限制孩子看手機時間的同時,更要多陪著孩子,與孩子積極溝通交流,這樣孩子才可以擺脫手機的困擾,健健康康的成長。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3

開發動手能力——做手工、搭積木

俗話說:“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況且寶寶天生帶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套精緻的積木或創意小手工不僅能夠培養寶寶的動手能力,還促進了記憶和思維的發展。家長與孩子共同合作完成一套小手工,不僅能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也讓她感受到了真正的豐富親子時光。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曾經有專家研究表明,往往設計得精緻複雜的玩具,孩子反而很快就容易膩煩,而那些越是簡單、沒有固定玩法的玩具,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專注力越能得到很好的訓練。

積木的簡潔設計就能夠很好地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給孩子無限的探索與想象空間。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在模仿、摸索、創新的搭建過程中,鍛鍊孩子的精細手部動作能力、記憶力、手眼協調能力、也培養了專注力。

更為關鍵的是,如果在搭建的過程加以積極引導,可以增強孩子的數學、邏輯、空間思維能力,甚至是藝術鑑賞能力!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4

陪寶貝看繪本,嘗試改編、表演故事

一套好的繪本,既能大人輔助看,又能孩子獨立看,看的過程也不會產生疲憊感。

因為繪本的故事一邊比較很短,但頁面元素很豐富,能提問的部分很多。特別是一些立體繪本,把一些故事場景以3D立體的形式展示出來,精緻的設計感不僅能吸引孩子的關注,使他們更容易沉浸在故事情節中,還能培養他們的探索和想象力。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這樣,一本繪本就能拴住孩子很長時間。

家長講完繪本後,可以嘗試讓孩子複述一遍故事,或者家長別出心裁不按繪本常規套路走,把繪本結局進行改編,孩子會覺得驚訝反而充滿了興趣。

家庭成員比較多的家庭還可以全體出動,扮演繪本內各角色,和孩子一起把繪本內容精彩地表演出來,孩子一定會很喜歡,而且對繪本內容印象更加深刻。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手機本身是一個“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一段有問題的親子關係。

有心理學家對電視迷與網癮少年做過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容易成癮的孩子心理原因,排名第一的是父愛的缺失,排名第二的就是不良的親子關係。

手機、網絡從來不是照看孩子的“保姆”,只有父母的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因此,爸爸媽媽們,想要解決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還是從根源上做起,給孩子多一些有意義的陪伴吧!

-END-

如何把被手机“绑架”的孩子“抢”回来?关键在于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