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場悟道”——陽明心學峰迴路轉的標誌,也是中國哲學的巔峰!

“龍場悟道”——陽明心學峰迴路轉的標誌,也是中國哲學的巔峰!

王陽明

“龍場悟道”——陽明心學峰迴路轉的標誌,也是中國哲學的巔峰!

王陽明

“一生俯首拜陽明” ,這是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一生奉行的道德標準,而陽明先生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影響力更是遍佈世界各地。他的“心學”更是前無古人,達到了古代哲學的巔峰,而他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就是從龍場悟道開始的,這個龍場是個什麼地方?為什麼如此神奇?能讓中國的哲學迸發如此之高度?

“龍場悟道”——陽明心學峰迴路轉的標誌,也是中國哲學的巔峰!

龍場悟道

王陽明作為明代“心學”學派的代表人物和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他的心學在當時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理論思潮。縱觀王陽明一生,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儘管他的政治生命變幻莫測,學術理論卻一直秉持高端,無論是政績,還是修身養德、學術水平,都顯得非常突出和輝煌。

王陽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就是從龍場悟道開始的,這個龍場是個什麼地方?為什麼如此神奇?能讓中國的哲學迸發如此之高度?

“龍場悟道”——陽明心學峰迴路轉的標誌,也是中國哲學的巔峰!

龍場悟道

公元1506年,當時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因替戴銑伸張正義而得罪明武宗與宦官劉瑾,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今貴州修文縣)驛丞(職位相當於今天的縣郵政局長),正是在這個貧瘠荒涼之地,王陽明開始了自己真正的做學之路。

王陽明學術思想經歷了形成過程中和形成以後的各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說將王陽明“龍場悟道”作為分水嶺,前一個重要的變化說明陽明由“無條件的信服孔孟之道”到篤信朱熹理學的格物致知學說,再到信奉黃老之學,迴歸到信奉孔孟聖人之道。

“龍場悟道”——陽明心學峰迴路轉的標誌,也是中國哲學的巔峰!

王陽明

而“龍場悟道”之後,徹底頓悟了“格物致知”的理論,迴歸了自己的本心,開始主張“知行合一”之說,提出了“致良知”學說,。而“致良知”學說的提出,則標誌著王陽明開始由“自己講”學術,到“講自己”學術,再到轉為“堅持真我”!彰顯了陽明學術思想的突破與創新精神。而有的哲學家曾經提出,王陽明於“龍場悟道”之後提出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達到了我國曆史上哲學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