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預約的時間是中午1點半,我提前半小時就來到天津醫大二院。可是不能提前掛號,即使已預約,也得1點之後才能在機器上取號。自助掛號機確實方便,但感覺還不夠人性化,我只能坐在椅子上等會兒。好在接近1點半的時候,排了不長的隊就掛到號了。

下午的種牙手術將在上圖診區右側盡頭的一間小屋裡進行。

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隨後,王大夫將我上次拍的牙片、簽字書等資料存檔,並開始術前準備工作。我去了趟洗手間,回來後就被王大夫帶走。

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這時呂大夫進來了,準備開工。當時小屋裡一共有四位大夫、一位護士,陣容可謂強大。呂大夫主刀、王大夫輔助,其他人在觀摩學習的同時隨時協助。呂大夫先問我種什麼材質的牙,我說您給選一款性價比高的吧,別太貴就行。他說那就用韓國的材料吧,價位中等,我表示同意。然後呢,王大夫先給我蓋上一張藍色手術布,能矇住眼,只暴露口腔四周的位置,讓我突然覺得有點像大手術的架勢。兩位大夫則戴上手套,準備好各種物料。

手術即將開始。此刻,我的半邊臉是麻木的,但大腦非常清醒。下面說重點。

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呂大夫首先切開我的牙齦,王大夫則拿著一個一直髮出“噝噝”聲的儀器在種牙位置旁邊守候(這個儀器主要用於清潔手術中的口腔雜物)。由於麻醉到位,切牙齦並不感覺疼。之後我就聽呂大夫說,牙齦里長了很多肉芽,需要清理乾淨。接下來主要就是清除肉芽,兩位大夫一邊溝通一邊密切配合,都認為我牙齦裡的肉芽太多了,這是他們沒有想到的(這也說明之前拍的牙片看不出牙齦內的情況,參考意義不大)。因為牙槽骨上都有肉芽,所以清理到最後有點“刮骨療毒”的感覺,我能明顯體會到刮刀在牙骨上剔來剔去,但整個過程基本不疼,畢竟麻藥一直在發揮作用。不過說實話,我心理上還是有些壓力,緩解的方法就是用指甲掐手指來分散注意力。

整個手術過程中需要一直張大嘴,還是挺累的。呂大夫有時會讓我調整頭部位置,並問我疼不疼,我雖然回答含糊不清,但簡單溝通沒問題。王大夫偶爾也會在手術間隙提醒我把嘴閉上歇會兒,也算是幫我緩解緊張的一種方式。

肉芽清理乾淨後,接下來就是打鑽了,但我居然感覺有點疼,這讓呂大夫有些納悶。他說打了麻藥不應該疼啊,不過我確實覺得疼,雖然不是很厲害。然後他又試了試,並考慮是否需要加麻藥。在確認我仍感覺疼痛後,呂大夫決定停止種牙,改為植牙骨。兩位大夫經溝通並作出一致決定後,讓旁邊另一位大夫去藥房取一種生物膜。生物膜取來後,先覆蓋在牙齦上,再在上面放上植骨的材料——人工骨粉(過程大概是這樣,生物膜的作用主要是隔離殘留的肉芽和植骨材料,保證植骨效果)。接下來,呂大夫不斷將人工骨粉塗抹到我的牙齦上,並進行調整和固定,這個過程很快,也不怎麼疼。等植骨完成後,他又用剪刀修邊,把多餘的材料剪去。最後,是把牙齦的切口縫上,並讓我咬上一塊棉球止血。

經過大約半個小時的手術,我在第一次種牙過程中經歷了重要的變化和調整——臨時改為植骨。之後我專門上網查了一下,種牙前為什麼有的人需要植骨呢?原因是這樣的:如果發現因長時間缺牙或修復不當等原因而導致牙槽骨骨量不足,無法支撐種植體,就需要採取植骨的辦法來增加牙槽骨的寬度和高度,相當於打牢地基,待骨粉長好之後再種牙。

大夫也說,我得等到半年之後才能種牙了。

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這是手術後我拍攝的手術車畫面,用到的器械還是不少的。

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隨後,王大夫帶我去拍片子,跟前兩次拍片不同,這臺種植診區的放射儀器以前沒體驗過。

我的看牙記(6):有心種牙種不上,臨時改成植牙骨

拍完片後,幾位大夫對著電腦屏幕研究討論,我在一旁聽講解。屏幕右上角的那張圖顯示,我的牙齦厚度明顯不夠,如果當天種牙,不僅打鑽有可能觸及主神經,而且即使種了也會失敗的。因此,大夫們一致認為,決定停止種牙而改為植骨的決定是正確的。我雖然不懂專業術語,但在科學數據面前,我相信大夫並感謝他們。此外,右下方的第二顆牙也明顯鬆動,大夫們認為沒有保留價值,建議我儘早拔除。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至於為什麼牙齦內會長那麼多肉芽,我也問過大夫。答覆是一方面因為牙齦有炎症,可能與抽菸、口腔衛生等多種因素有關;另一方面是拔牙後大夫沒有及時清理牙齦。我去年年底拔了兩顆牙,都是拔牙後直接含棉球止血完事,並沒有做牙齦清理,看來這也許給現在的牙齦狀態不佳埋下了一定隱患。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