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配方用量的整體架構是什麼?這些都是自主配方的乾貨

老滷水,一種名副其實的時間沉澱的美味,一個老的滷水師傅,他們很多都是按照經驗的配比香料的,眾所周知的,老滷水是要不定時的補充香料的,至於需要補充什麼,至少我認識的兩位老師傅都是直接嘗味,然後就補充需要的香料的,所以對於整天和這些香料打交道了人而已,他們是沒有多是劑量的概念的。可是這樣對於初學的愛好者來說,又是不方便他們接觸的,於是決定將香料的用量在滷水這一部分,按照自己的理解,簡單的說說。

香料配方用量的整體架構是什麼?這些都是自主配方的乾貨

香料的用量是多少,這個對於想要自主配方的朋友而言,是一個困擾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細講,那麼很很多方方面面,篇幅一定小不了,於是只能是簡單的講下框架。

首先要說到的是香料和水的佔比,這裡說的香料不是單一的香料,而是整體的香料組的重量,有一個比較靠譜的標量,就是2公斤水,香料的總用量不超過80克為佳,而最好控制在30克以上,因為少了那個麼比較難做到入味,多了又怕直接熬成了一鍋藥水。

香料配方用量的整體架構是什麼?這些都是自主配方的乾貨

對於總量有了一個框架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框架下來區分,這個需要配合下君臣佐使的概念,君料一般而言佔總量的三成左右,臣料也是三成左右,佐料是兩成左右,而使料部分一般控制在一成一下,剩下的一成就是那個左右的調整變量。

香料配方用量的整體架構是什麼?這些都是自主配方的乾貨

將總量劃分為四大部分之後,我們再繼續按照具體的香料作用,將用量繼續細分下來,君料一般使用1-2種香料,臣料一般控制香料的種類不超過五種,佐料也是控制不超過五種為佳,最後的使料,也是就是用量最少的香料,一般是1-2種為佳。這樣整體的架構就出來了。

有了這樣的架構,在配方的時候,再根據具體的香料的香味和作用,再最後細分各個香料的用量,整個的香料配方也就基本清晰了。

附上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