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原文標題】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首屆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論壇在京召開

2018年5月19日,“首屆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論壇——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經濟管理出版社、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蔣一葦企業改革與發展學術基金主辦,經濟管理出版社、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品牌管理專業委員會承辦,《經濟管理》雜誌社、《中國工業經濟》雜誌社、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比較管理專業委員會協辦。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貿大學、首都經貿大學等60所高校的校長、院長、專家學者,相關研究院所的代表,以及相關雜誌社領導和媒體參加了此次論壇。本論壇以打造經濟與管理學界的品牌論壇為導向,旨在為整個經濟學界和管理學界提供一個高端的學術交流平臺。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史丹主持開幕式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致辭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致辭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金碚研究員作了“經濟管理的學理須從工具理性中昇華”主題演講。他認為,經濟管理的學理包含三個不同的含義:第一,經濟,即經濟學;第二,以經濟的學理作為管理學研究的基礎之一,而形成的管理經濟學或者經濟管理學;第三,管理學是實踐的知識,從而形成經濟管理。他以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假設為切入點,提出企業與員工作為經濟人之間的管理悖論,提出新時代要高質量地發展經濟,企業的行為就要在工具理性的基礎上升華到本真的理性。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金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會長)

天津財經大學原副校長於立教授作了“管理學與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繫”主題發言。他認為,關於管理悖論問題,局部的優化可能帶來全局的損失。他從第二、三產業的利潤率問題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對經濟管理的討論,再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學部包含的學科等問題,來說明經濟與管理的關係是複雜與混亂的。通過三個關係結構圖,於立教授分別對經濟、管理以及經濟與管理之間的區別與聯繫做了清晰的梳理。總的來說,管理學與經濟學的關係是企業與市場的關係,經濟學研究市場,管理學研究企業,是企業組織與產業組織的關係,是行政協調和價格機制的關係,是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的關係。放在大範圍來看,理解了我們整個經濟體,就理解了全球化。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於立 (天津財經大學原副校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海艦研究員認為,當今社會,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在疊加,知識經濟、信息經濟、網絡經濟共同發展。新時代一切都在顛覆之中,企業制度也在顛覆。他就如何打造新時代企業,以及重新定義企業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解析了企業不同時代的劃分,重點就企業4.0即生態型企業的生態系統,生態鏈條中的顧客、業務部門、職能部門、生態收入等的框架分析,4.0版企業和2.0版企業的區別,企業4.0的形成過程,企業4.0的特徵等做了詳細分析。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李海艦(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首都經貿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高闖教授作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管理教育”主題發言。他從三個方面對管理教育進行了分析。第一是辨識當下的管理教育;第二是對管理教育作為一個主體創業者進行剖析;第三是重新定義管理教育。他從當下管理教育的背景出發,分析了管理教育的起源。而為了詮釋或者重新定義管理教育,有必要把管理教育新增加的一個對象——創業者進行剖析。管理教育,說到底是為教育對象服務的,教育對象的訴求實際上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也許是某種顛覆性的變化。最後,他從心理、生理、認知的角度去考慮MBA教育,並以此思路來重新定義當下的管理教育。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高闖 (首都經貿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北京印刷學院副校長王關義教授從三個方面剖析了中國供給側結構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第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效果如何;第二,發展模式的轉變,在供給側機構性改革背景下如何高質量發展經濟。第三,高質量發展的思路,發展唯有高質量才能可持續。他認為,高質量的發展要實現由數量追趕向質量追趕的邁進,要實現由規模擴張向結構優化的邁進,實現全民族科學素質的提高;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推動質量型發展的關鍵;轉向高質量發展靠的是制度競爭,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要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經營層必須為股東利益負責,企業行為要圍繞盈利來進行。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王關義(北京印刷學院副校長)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原院長、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徐向藝教授就“新時代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的問題”進行了兩方面的探討:第一,國有企業改革的邏輯起點及其方向選擇。第二,市場化改革趨趨向的國資體制的改革,從國資體制的改革、國有企業的公益性和商業性、國企高管職業化與市場化進行了詳細分析。他結合現實案例,從鐵路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菸草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革以及大量的國有小企業在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徐向藝(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原院長、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曦輝教授作了“‘一帶一路’的經濟學構架”主題發言。他從學科建設角度,探討了工業化進程、全球化發展等方面,分析了“一帶一路”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意義,是新的國際制度戰略應對全球治理問題而提出的。“一帶一路”的目標是把一個孤立、分散的國家的市場整合成一個大市場,就是要打破長期以來的海權、陸權相分離的狀態,就是要打造一個儘可能大的包容性的平臺。他認為,西方地緣政治威脅論阻礙合作發展是沒有根據的。“一帶一路”理論構架應該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是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理論,比如國際交往理論;第二個是國際經濟學理論;第三個是民族經濟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一帶一路”經濟學理論的動力,國際經濟學理論是依據,民族經濟學理論是突破。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李曦輝 (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教授作了“中國供應鏈的探索和發展”主題演講。他詳細分析了國家供應鏈戰略的發展背景和意義。首先,產能過剩推動著產業集群進行升級換代,而供應鏈的發展能有效降低整個產業過程中的經營成本和交易成本,實現供給與需求的精準匹配。其次,介紹了美國的國家供應鏈戰略的提出。最後,“一帶一路”在推行中遇到海外阻礙,如何通過供應鏈的形式,使我們更好地融入到全球經濟中。他通過供應鏈在中國的諸多現實案例,來剖析供應鏈中的實踐問題,並針對現實問題對理論提出的挑戰,提出理論應該順應實踐的要求,不斷進行創新。

「綜述」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經濟發展與管理變革

宋華(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