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線雲強)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偵察大隊的一名戰士,在槍打炮轟成為中國名山的老山前線,揹著照相機,腰上掛著預留給自己的一枚“光榮手榴彈”,留下遺書,全副武裝跟隨偵察兵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穿行,零距離記錄戰友們的英姿。對越自衛反擊戰,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國、越南兩國在中越邊境爆發的戰爭。


1988年,我(線雲強)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偵察大隊的一名戰士,在槍打炮轟成為中國名山的老山前線,揹著照相機,腰上掛著預留給自己的一枚“光榮手榴彈”,留下遺書,全副武裝跟隨偵察兵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穿行,零距離記錄戰友們的英姿。對越自衛反擊戰,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國、越南兩國在中越邊境爆發的戰爭。

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評論文章,正式宣告將與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規模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鬥。之後,中越交火持續數年,大大小小不下上百次。二十世紀80年代:我不懂攝影,把相機當作了槍,在戰場記錄戰友們英雄光輝。1988年,我在老山前線戰地午餐

這裡是雲南邊境二十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中國、越南兩國用槍打炮轟成為中國名山的老山前線陣地。我們第十五偵察大隊作戰地域就在這座山的右翼。

第十五偵察大隊野戰營地設在雲南文山州馬關縣境內,在硝煙瀰漫的戰區,部隊打仗,地方支前,各種軍民活動成了家常飯,戰友們成了少先隊員的校外輔導員。

邊境線上到處佈滿了地雷,雨水沖刷使地雷遍佈。我剛到戰區就在都龍鎮小學見到地雷傷及孩子的慘痛場景。

第十五偵察大隊四連營區的大門,我的連長邱樞親筆寫下“盛世精兵報國,奇智大勇戍邊,碧血丹心”連長說“讓碧血留在八一軍旗上,讓丹心為祖國永遠跳動吧”。

在戰區,我和指導員崔文、17歲的小通信員王玉振同住照片後面這頂帳篷,我和王玉振床挨著床,每次戰鬥他都為我們精心準備行裝。可惜在最後一次戰鬥中他光榮的犧牲了,王玉振烈士是【軍人肖像】系列中最感人的故事。

戰地不但硝煙瀰漫,還有戰友們種植的花草。部隊凱旋的時候,我看見戰友車學珠把這些花草也帶了回來。在那個年代流行一首歌叫《小草》,戰友們呼喚著:理解萬歲!

偵察四連的戰地食堂,前面這張飯桌的空凳是我吃飯的位置,左二是指導員崔文,在這個食堂裡留下了東北人難以下嚥的線米飯和悲喜交加的故事。

配發給偵察三連的軍犬是我們無聲的戰友,無論作戰還是平時都帶給戰友們無盡的歡喜。

戰友們自制體能訓練器材,戰鬥間隙歡聲笑語。

戰鬥間隙,戰友們把營區裝扮的似花園,每個人都熱愛著自然與生命,他們用娛樂和音樂打發寂靜時光,因為每一個人都不知道下一場戰鬥是否能活著回到這裡。

這裡有太陽的時候高溫炎熱達到40℃,陰雨天氣溫降至10℃左右,偵察四連帳篷營地就設在這秘密的叢林裡。

那個年代,唯一的通訊方式就是書信,在戰場上的每一個人盼望家書似渴,指導員崔文給大家分發家書的場面讓我永遠難以忘懷,只有在戰地你才能真正的體會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詩意。

收到家書的戰友王俊平,一個人跑到帳篷後面急不可耐地翻閱,在前線最難受的事就是收到女朋友寄來的“吹燈信”我按下快門的同時也為他捏了一把汗。

戰鬥間隙,第十五偵察大隊營區板房外,這臺“克朗棋”成了指揮員們健身休閒最好玩的娛樂器材。右一是政治處主任崔栓卷、右二是副參謀長林軍威、右三是政治委員任家民、右五是幹事高久順、左一是副政治委員曹維廣、左二是大隊長李慶利、左三是副大隊長許軍,這些指揮員的名字將永遠存在我的記憶裡。

在奔往小老山陣地的路上,我和瀋陽軍區情報部副部長李國新、第十五偵察大隊大隊長李慶利、政治委員任家民,留下這張合影,右一拿相機的是我。就是他們三位指揮員帶領我們偵察兵在戰場上打了無數次勝仗。


在前線,管我最嚴的是政治處主任崔栓卷,每天領著我挨個陣地轉。可是,一到打仗的時候他就婆婆媽媽的扯後腿,很怕我在戰場上負傷或犧牲,當時我不理解,經常和他鬧情緒。戰場歸來他成了我的“頭兒”64集團軍宣傳處處長。遺憾的是,這位德才俱足真正對我好的領導,20年前患癌症病逝了。

軍人世家的第十五偵察大隊副大隊長許軍是我新兵時的576團參謀長,他言語不多,但多謀善斷,一直在最前沿指揮作戰,榮立二等戰功。這是他組織偵察四連模擬戰場演練。

在前線,連長和指導員是一對好搭檔,他們從來不願意照合影像,很怕它成為生命的最後一張照片。我費了好大勁才做通了連長邱樞、指導員崔文的工作,為他們在出徵前簽了他們名字的國旗下合影,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智勇雙全的優秀連隊主官,我祝願他們一定活著回來,但我心裡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否能活著回來?前線歸來,我們的連隊被中央軍委授予“英雄偵察連”稱號,連長邱樞榮立一等戰功,指導員崔文被戰區授予“英雄指導員”稱號。


連長邱樞是個“神槍手”,戰前模擬訓練居然用實彈瞄準飛速奔襲在山路上的戰友們,讓子彈在頭上飛,練實彈中的膽量、練逼真戰場。我當兵以來第一次經歷這種實兵實彈模擬逼真戰場演練,每天讓我提心吊膽,生怕連長槍法不準誤傷了我們。

在這刺耳的槍聲中,實彈在王赫男、韓海峰頭上飛,子彈的爆炸聲在耳邊響,戰友們每天在槍炮聲中進行實戰模擬訓練。

我當兵以來第一次經歷這種實兵實彈模擬逼真戰場演練,每天讓我提心吊膽,生怕連長槍法不準誤傷了我們。在這刺耳的槍聲中,連長邱樞每次都命令我在最後一排待命,我無奈地手拿相機坐在地上,幹事高久順居然為我留下了這張照片。

智勇雙全的偵察參謀吳振河多次帶我和戰友們抵近偵察在敵人眼皮底下穿行。吳振河榮立二等戰功。

偵察參謀吳振河帶領偵察兵抵近偵察途中。

第十五偵察大隊四連在滲透作戰途中。

敵人就在眼皮底下,副連長杜海權帶領戰友們偽裝偵察並精心計算敵人的“舉手投足”。偵察兵作戰就是通過這種方法掌控瞭解敵人的行蹤,通過分析判斷作出精準的作戰方案。

第十五偵察大隊副大隊長張玉田在密林深處偵察敵情。

每次抵近偵察作戰,炊事班都精心為我們準備壓縮餅乾、雪菜和午餐肉罐頭等野戰食品,儘管很難吃,但對體能補充是科學充足的。我拍攝完戰地午餐這特別場景後,也湊了過去用照相機的自拍功能留下了這個瞬間。

每次抵近偵察作戰,炊事班都精心為我們準備壓縮餅乾、雪菜和午餐肉罐頭等野戰食品,儘管很難吃,但對體能補充是科學充足的。我拍攝完戰地午餐這特別場景後,也湊了過去用照相機的自拍功能留下了這個瞬間。

第十五偵察大隊副大隊長許軍在前沿陣地指揮作戰。

偵察一連連長邵軍青、偵察四連連長邱樞、偵察參謀吳振河還有張樹立、劉元發、郝偉、許春吉、劉永革、周明武在前沿陣地合影。

偵察四連副連長杜海權帶領我和遲文革、王德勝、劉永革、李會林、王佔水、金曉輝、李文學、郎少華、劉大利作戰歸來途中合影。

戰鬥打響前,第十五偵察大隊大隊長李慶利、政委任家民組織戰前模擬演練。

戰鬥打響前,偵察大隊參謀長何覺祿精心組織演練,想不到的是,他身後右側三連副連長張鳳生在這次戰鬥中光榮犧牲。

立一等戰功的第十五偵察大隊三連連長杜富,被稱為“老山戰場的杜大膽”,戰鬥打響前組織戰友們演練。1998年在瀋陽病逝。

第十五偵察大隊一連連長邵軍青是瀋陽軍區偵察兵比武五項全能的冠軍,他帶領偵察兵深入敵穴,取得斃敵40餘人,抓俘6人的戰果,他愛兵如子無一傷亡。榮立二等戰功。戰爭結束後任大連軍分區司令員,在2010年大連716重大火災救援中榮立一等功。

我們偵察兵隨時準備應對各種戰場環境作戰,伏擊捕俘訓練逼真的和實戰一模一樣。

我們偵察兵隨時準備應對各種戰場環境作戰,伏擊捕俘訓練逼真的和實戰一模一樣。

出征前,我為每個作戰小組留下合影,也抓住機會跟這次戰鬥最前沿的指揮員副大隊長蔡肖華、通信員孫凱龍等戰友們合影。孫凱龍在排雷時負過傷,雙眼睛險些炸瞎。

出征前,偵察三連連長杜富、副連長張鳳生烈士與戰友們合影。

在戰場上,我與攝像員馬曉軍兄弟,一個用照相機,一個用攝像機零距離真實地為英雄們肖像,留下一個個珍貴的生死瞬間影像故事。

戰鬥打響了,當我舉起相機那一刻,一股伴有硝煙塵土的炮聲震動了我食指下的相機快門,火炮的氣流夾雜著石塊撞擊著我的身軀,好一會兒我才知道我還活著……

老山前線第十五偵察大隊長李慶利在沙盤前向前指魏兆生副參謀長彙報作戰方案。

出征前,老山前線第十五偵察大隊政委任家民作了生動的戰前動員。 同志們! 你們就要出發執行戰鬥任務了,明日拂曉戰鬥將打響。我代表大隊領導機關為你們送行!對這次戰鬥的目的、意義,已經無需我多言,因為在戰鬥準備過程中大家早已刻骨銘心。 我想再次告訴大家的是,我也是這次作戰行動的一員,我們指揮所的位置就在你們身後的主峰,距你們不足千米,我們將一起用行動來證明我們對共和國的忠誠,來展示我們偵察兵的風采!


出征前,我和戰友們留下遺書,面向國旗簽名並宣誓,這天,野戰帳篷營地留下了中國軍人那震動山河的聲音,生命中永遠忘不了我們的出征誓言: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保衛四化建設,嚴懲越寇英勇殺敵,我們向黨,向祖國,向人民莊嚴宣誓: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嚴守戰場紀律,寧可犧牲自己,絕不暴露企圖。堅決發揚五種精神,以頑強的毅力,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堅決團結戰鬥,密切配合,把生的希望讓給戰友

出征前,我和戰友們留下遺書,面向國旗簽名並宣誓,這天,野戰帳篷營地留下了中國軍人那震動山河的聲音,生命中永遠忘不了我們的出征誓言: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保衛四化建設,嚴懲越寇英勇殺敵,我們向黨,向祖國,向人民莊嚴宣誓: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嚴守戰場紀律,寧可犧牲自己,絕不暴露企圖。堅決發揚五種精神,以頑強的毅力,排除萬難,爭取勝利。堅決團結戰鬥,密切配合,把生的希望讓給戰友

出征前的合影。戰友們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整裝待發。我現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想和突擊隊的戰友們照張像,我衷心地希望他們平安回來,但我心裡十分清楚,他們中的有些人不可能活著回來,照張像留個紀念吧!於是,我支好三腳架,自拍留下了這群共和國的偵察英雄,也為烈士——副連長張鳳生等留下了最後一張笑臉。前排為偵察英雄被戰友們稱為“杜大膽”的連長杜富,前排是大隊政委任家民


偵察三連的戰友們,還有1個小時就將奔赴戰場。出發前,在野戰帳篷裡休息的英雄們怎麼也睡不著……

有十幾分鍾,戰友們將整裝出發,大隊政治處主任崔栓卷、副主任李子英、幹事張海山來為英雄們送行。

出征前,在帳篷營地連長杜富進一步明確作戰任務,整裝待發。

戰友們登車出征,我沉重心跳聲伴隨著不停的相機快門聲響,記錄著每一個英雄的神行。

揮手並不沉重,但在戰場上揮手真的很沉重!想不到我相機快門按下的這一瞬間卻是烈士副連長張鳳生生命中最後的一個瞬間。

傍晚,戰友們向作戰地域奔襲機動。

我跟隨在前線指揮員的後面,一步一步地踩著工兵戰士的腳印穿過雷區,登上雜草叢生的主峰,這裡,就是我們設在小老山陣地的戰地指揮所,距明日拂曉打響的作戰陣地不足千米。

步入小老山陣地指揮所,通信參謀王慶華快速地架起電臺確保指揮暢通。

在小老山陣地的指揮所裡,作戰參謀周昆從電臺裡聽到捕俘組按計劃平安順利到達作戰地域臉上露出了微笑

小老山陣地指揮所周圍佈滿了地雷,指揮員要求我不能躍出、登高、站立拍攝,只能坐地或彎腰取景拍攝。

大隊長李慶利和參謀長何覺祿從高倍望遠鏡裡看到敵人的行蹤,一下子緊張起來。

在小老山陣地指揮所裡情報部副部長李國新、大隊長李慶利、政委任家民現地精心研究明日拂曉的戰鬥方案。

傍晚,天邊露出一片紅霞,在戰鬥打響前夜的小老山陣地,任家民政委為我擺拍挎著照相機,手裡握著枚手榴彈面對紅霞的照片,當我面向作戰陣地這一刻,真的祈盼明日拂曉戰鬥勝利

在小老山陣地指揮所裡,這臺潛望鏡就是炮兵的眼睛,明日拂曉戰鬥打響時,指揮員將通過它確定炮火打擊目標。

小老山陣地指揮所,以前被越軍佔領,越軍撤離後將整個陣地佈滿了地雷,最恐怖的是頭髮絲大小連成線的絆發雷,在陣地上細心觀察就能見到,為了便於指揮佔領這個陣地主峰,我工兵費了好大勁進行排雷,其中兩名戰士負重傷。在這個沒有鋼筋混凝土建築掩體的貓耳洞裡指揮作戰,一旦被敵人發現,一發炮彈就會把整個指揮所掀翻。

因此,在貓耳洞裡這一夜,我們不敢大聲說話,不敢站直腰行走,雜草掩蓋的高倍望遠鏡和哨兵警惕的眼睛緊繃著神經一夜未停注視著敵情。在老山前線,戰友們用“熱八布、霧都龍”來形容戰地的氣候變化。在都龍腹地小老山陣地這一夜,雨霧侵溼、酷熱難熬,靜靜的夜晚,指揮員情報部副部長李國新、政委任家民在他們住的貓耳洞裡圍繞戰情竊竊私語。

這是我在小老山陣地上住的貓耳洞。這一夜,我怎麼也睡不著,腦海裡一直唸叨著 “威震南疆,貓耳洞裡幾度苦難數風流……”


在陣地上我們隨身帶的3日份野戰食品,雖然今日看來是難以下嚥的食物,但當時是我和戰友們賴以生存的口糧。

拂曉,天邊露出美麗的魚肚白,望著陣地上手榴彈和雜草組成的戰地景觀,我想起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激烈殘酷的阻擊戰——《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戰鬥打響前的拂曉,指揮員鎮定自如,情報部副部長李國新與大隊長李慶利在政委任家民的裁判下掰手腕,鬆弛緊張的戰鬥氣氛。

戰鬥打響了! 指揮所裡靜得出奇,甚至連心跳的聲音都成了最大噪音,指揮員把嗓門壓得一低再低,生怕被敵人聽到影響戰鬥。參謀長何覺祿、作戰參謀周昆、通信參謀王慶華、炮兵參謀田忠信等神情緊張。我的大腦急速運轉,可能會出現的場面,象閃電一樣飛過。

戰鬥打響了! 槍聲!炮聲!電臺聲連成一片……情報部長李國新、大隊長李慶利、政委任家民一下子緊張了起來!警衛戰士緊張的手居然放在了政委任家民的肩上嚇得一動不動……

戰鬥打響了,情報部副部長李國新、大隊長李慶利、政委任家民聽到從電臺裡傳出“伏擊捕俘成功,俘敵4名斃敵1名,但副連長張鳳生中彈負傷”!三名指揮員手腕緊鎖,神情不安,這時,我的耳邊炮聲、槍聲和我的心跳聲連成一片……

戰鬥打響了,我穿過雷區繞到了炮陣地,當我舉起相機的那一刻,一股伴有硝煙塵土的炮聲震動了我食指下的相機快門,火炮的氣流夾雜著石塊撞擊著我的身軀,好一會兒才知道我還活著……

戰鬥打響了,高射機槍噴射著火舌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聲,這聲音至今在我耳邊迴盪……

兩天兩夜在戰場上幾乎沒有閤眼,疲憊而又幸運地穿過雷區和炮火,回撤到第十五偵察大隊三連營地,我一屁股坐在吉普車旁的地上,打開背囊,找到接應組送給我的救命飲料和食品,狼吞虎嚥地填飽肚子。軍需參謀高同彬為我留下了這張難忘的照片。

放眼望去,遠處升騰的硝煙灌滿叢林,蜿蜒山路上的戰友們抬著傷員、押著俘虜回撤。

第十五偵察大隊副大隊長蔡肖華望著鏖戰歸來的戰友們,緊張地組織指揮接應回撤。

我從山頂望去,見到一場鏖戰過後,疲憊不堪的戰友們抬著傷員,在陡坡崎嶇險路上遇到了艱難。

25歲的副連長張鳳生是第一捕俘組組長,在炮火中他第一個撲向了敵人,就在敵人被擊倒的瞬間三枚子彈擊中了他的頭部。望著躺在擔架上輸著吊瓶的張鳳生副連長,讓我想起出徵前他送給我的三盒阿詩瑪牌香菸並微笑著對我說:“小線,多給我拍一些戰場上的照片……”

硝煙伴著陰沉沉的天,戰友們輪流抬著擔架上的副連長張鳳生,手作梯,身作墊,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行,血和汗水染紅了山路,我的眼淚模糊了照相機的取景屏。

戰友們手拉著手,合力抬著擔架上的副連長張鳳生翻山越嶺回撤。

老山戰場亞熱帶叢林山高路險,鏖戰歸來的戰友們艱難回撤途中。

天陰沉沉的,硝煙瀰漫整個山路,炮班戰士郭松照背扛著槍炮向我走來。戰友們就是從後面的硝煙中一個個走進我的照相機鏡頭。

從戰場歸來,我見不到英雄們的歡喜,只見到血跡與汗水侵泡的迷彩服和戰友們艱難的神情。這是四排炮兵副班長李玉軍回撤的情景。

他從硝煙中走來,竟然是這疲憊不堪無奈的面孔,硝煙、彈塵、汗水凝固在機槍班李寬的臉頰上。

滿身血跡和汗水的通信員王孝彬,走走停停、晃晃悠悠進入了我的鏡頭。他告訴我:“敵人的子彈從我下巴底下穿過,打斷了我手拿的這根耳機線……”

他從硝煙中走來,這兩名英雄闖入我的眼簾:他倆汗水淋漓,臉頰煙黑,身穿的迷彩服被汗水、血跡浸泡;一個戴著帽子,不斷地喘息著,眼睛盯著前方,面帶微笑,掩飾不住勝利的喜悅;一個光著頭,走幾步停一停,表情嚴肅,不時地回頭瞅幾眼同伴,像是回味剛才那場短兵相接的廝殺,也彷彿是在思考著什麼?特別是在遠處升騰凝聚硝煙襯托下,顯得很有些悲壯和偉大


從硝煙中走來,每個英雄的面孔都如此疲憊和沉重,從這面孔中,我看不到電影中那種戰鬥勝利後燦爛的喜悅,讓我感到的是戰場上短兵相接廝殺的殘酷。

工兵排長李智強,在戰鬥中右腿中彈,這是他回撤途中疲憊沉默地身影。

通信員王孝彬戰場歸來途中小憩。

戰友連鐵凡這從戰場歸來的神情,彷彿在述說著死裡逃生的故事。

從戰場上歸來途中,排長劉家波、班長白金濤望著漸漸散去的硝煙和戰友們,心境難平。

接應組的戰友們抬著擔架快速轉運傷員途中。

偵察大隊衛生隊醫生在戰地緊急搶救頭部中彈負傷的副連長張鳳生後,直升飛機將他送往後方醫院,一個月後經搶救無效光榮犧牲了 (他犧牲時年僅25歲,他的女兒張丹不滿1歲) 。他的名字和影像將永遠刻在我的心裡。

戰場歸來,情報部副部長李國新、大隊長李慶利、政委任家民、副大隊長蔡肖華、連長杜富五位指揮員營區重逢。

接應組為凱旋歸來途中的戰友們準備了防暑飲品,他們蹲在地上痛飲甘泉。

戰友們押解敵軍俘虜回撤途中。

在戰場上,由於路途崎嶇艱險,戰友們利用馬匹押解俘虜回撤。

在戰場上,我拍下敵人屍體左肩紋著的一行文字,翻譯告訴我紋的是“想念你啊媽媽”,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戰爭的殘酷給每個家庭帶來痛苦是同樣的,我真的渴望這個世界永遠和平……

第十五偵察大隊一連連長邵軍青是瀋陽軍區偵察兵比武五項全能的冠軍。1988年4月27日,他帶領偵察兵深入敵穴,取得斃敵數十人,抓俘3人的戰果,我無一傷亡。榮立二等戰功。戰爭結束後任大連軍分區司令員,在2010年大連716重大火災救援中榮立一等功。

偵察一連機槍手王輝戰場歸來,滿身泥水像雕塑一樣站在這裡,他的上衣兜裡放著兩枚為自己預留的“光榮手榴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