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的棲息

詩意的棲息

——語文教會我

詩意的棲息

如果你問我,語文是什麼?

……

我努力去想,努力去搜尋——

小時候,語文是朗朗上口的文字,在咿咿呀呀中嬉笑怒罵,只一句話便讓媽媽綻開笑顏。然後在“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中做夢,在“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中搜尋和窺探春天的變化,在吟誦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時讚歎,在“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中快樂,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靜裡嚮往……

詩意的棲息

後來,我漸漸明白原來這絕美的詩句背後躲藏著人生裡無盡的辛酸和憂愁。不用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遇見和美好,“賭書消得潑茶香”的輕鬆和快樂;不用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和氣概,“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狂傲和不羈;不用說“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時光匆匆的慨嘆和無奈,“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成長和剋制;亦不用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和“一川煙雨,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滿心愁緒,“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疑惑和無奈,“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牽掛和不捨,單單“人生若只如初見”就說盡了天下無盡的美好和悲喜……

詩意的棲息

所有的豪放、細膩和愁緒被古人道盡。我亦從不求甚解走到時光流逝的當下。站在時間的拐角,回看來時的路,語文是什麼呢?

從最初的最初,到最後的最後,總要長大走出象牙塔,去經歷萬千世界變換。人生總有太多遇見和美好不得保存,現實總有太多殘酷讓人不堪。此時,文字詩句便成了人生的知己,給特立獨行的人以空間和孤獨的陪伴,給予了我最好的陪伴和最堅定的精神力量。

我想像他們一樣燦爛地活著——在強悍的現實面前,從古人那裡汲取正義和力量,看他們真性情,看他們憤世嫉俗,看他們慷慨坦蕩和詩月文章,堅守自己真、善、美的信仰的陣地,呼喚著東坡和納蘭的至情至性。在浩瀚浮華的人生裡,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感受“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靜謐,堅守自己。放慢前行的腳步,欣賞花開和溪流,任憑風花雪月溫柔地嵌入自己的生命裡。在變換萬千的紅塵裡,內觀自省,不出賣自己的真性情,亦不辜負他人的赤子之心……

詩意的棲息

語文教會我太多天多,每當心情隨著筆尖幻化為句句文字,心情便像極了湖水的波心,活潑而寧靜。我想這就是語文……

2015-6-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