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的格凸村,海拨 1800 米处有一个原始洞穴,里面是一个自然村落,19户苗族同胞近百人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洞深 215 米,宽 115 米,高 50 米。据洞里居民说,他们的祖先当年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到洞中,之后便在此定居,他们的穴居生活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在贵州省的格凸村,海拨 1800 米处有一个原始洞穴,里面是一个自然村落,19户苗族同胞近百人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洞深 215 米,宽 115 米,高 50 米。据洞里居民说,他们的祖先当年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到洞中,之后便在此定居,他们的穴居生活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因为语言的原因,洞里的人们以前很少与外界接触,他们在洞周围的山石间种植农作物,贫瘠的土地只能出产玉米、土豆、南瓜等品种,他们还养鸡、猪和牛。

洞穴里没有信号,无法使用手机,如果村民需要对外联系,只能在洞口寻找到信号。据悉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洞穴村,也是亚洲最后的穴居部落。

图为洞口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提供人们日常使用的水源。人们靠山吃山,日子虽苦但村民们却没有想过离开。

很多家庭仍然过着贫穷的生活,家里除了电视机,几乎没有别的值钱家当。洞内的房子多数竹篱笆编织而成,没有屋顶,少数由木板建造。

对于聚居的人们来说,不管在哪里也不论是什么民族,家里都要养猪,格凸村的猪圈也在洞穴中。

图为一户人正在烧火做饭,他们始终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更早之前,这里的妇女们还自己纺织土布,自己做衣服。

村民平时用得最多的电器是电视机,通过电视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和社会变迁,这也是大部分家中最值钱的家当。

当地政府为了让他们脱贫致富,专门在山洞下给他们修建了新村。可是村民住不惯,搬出山洞的人家并不多,不少新房成了杂物间,甚至用来堆放玉米杆。

洞穴环境毕竟潮湿,不宜长久居住。如今留在洞里的年轻人不不多,尽管如此,太阳出来时,人们还是习惯坐在洞口。

洞穴里的人们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外出打工女远嫁是这里的常态,如今洞里平时皆是老人妇孺在打理。

格凸河旅游业的发展,给洞里的人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开始有了现代化的设施,他们开设了小卖部、客栈,因地制宜开发了旅游小商品,但到这里的游客并不多。

原本村民和外界联络的方式只有一条小路,很晚才开始有通讯信号及电视。据说也有人想到这里来投资,通过门票收入来改变贫困的面貌,可是若干年过去了。洞里的人们依然还继续蹒跚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政府也劝说村民下山生活,但他们都拒绝了,离不开这片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