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為啥不喜歡黛玉?

墨白說

元春不喜歡黛玉嗎?她倆只見過一次面,元春還誇“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薛林並提,絲毫沒有“不喜歡”的表示。

提這個問題,唯一的根據就是端午節賜禮,寶釵的禮物與寶玉的相同,黛玉的少了一部分。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寶玉自己也說“這是怎麼個原故?怎麼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倒是寶姑娘的同我一樣。別是傳錯了罷?”

從親疏上來說,探春是同父異母的親妹妹,迎春是堂妹,惜春是族妹。黛玉是姑舅表妹,寶釵是兩姨表妹。五個妹妹中,寶釵是最疏遠的一個。然而她得的禮物卻是和最鍾愛的弟弟一樣。顯然,這是一種賜婚的暗示或者先兆。


既然沒有不喜歡黛玉,為什麼僅僅三四個月後(省親是元宵,賜節禮是端午),在賜節禮的時候就顯示出如此明顯的傾向性呢?一般認為,是王夫人的作用力。因為省親結束告別時,元春說過,每月初二、十六允許家屬進宮探望,而賜節禮以後寶玉也於次日一早五更進宮謝恩。那麼平時,進宮探望的是誰呢?可能性最大、去得最多的,當然是王夫人,元春的生母。而在每月兩次的見面時,王夫人一定會把自己的意願傳達給元春,對元春施加影響。

元春身處深宮,與家人接觸那麼少,當然非常珍惜母親帶來的消息。而在最鍾愛的弟弟的妻子選擇上,元春肯定也會尊重母親的意見。尊重不是盲從,元春有知識、有才幹,也不會是一味愚孝的女兒。關於王夫人的林黛玉性格的不滿、對林黛玉美貌的反感,未必會影響元春,但是有一點,元春一定非常在乎:林黛玉的身體多病。


黛玉的病是胎裡帶來的,幾乎是不治之症。說她生不了孩子,還在其次,好在寶玉將來一定會有侍妾。但黛玉的咳疾,很像是肺病,是具有傳染性的。元春怎麼不會擔心寶玉受到傳染?

當時人已經知道傳染和隔離預防。晴雯生病,彙報李紈,李紈就派人傳話:“吃兩劑藥好了便罷,若不好時,還出去為是。如今時氣不好,恐沾帶了別人事小,姑娘們的身子要緊的。”晴雯還只是一個丫頭。如果讓寶玉娶了黛玉,朝夕相處,怎麼會沒有被傳染的可能性?

也許有人會說,寶釵也有病,“胎裡帶來的一股熱毒”,需要吃冷香丸。但黛玉一見面,人們都看出“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自有一段風流態度,但知他有不足之症”,她的病非常明顯。而寶釵病了幾天,周瑞家的還問:“只怕是你寶兄弟衝撞了你不成?”如果寶釵自己不說,恐怕別人還不知道她的病。再說,寶釵就是發病,也“只不過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症狀不重,並且很少發病,更不會傳染。


不管有多少性格、背景、家世方面的差異,只憑身體條件,元春就足以選定寶釵、摒棄黛玉。不是不喜歡,只是認為這一個更適合做弟弟的媳婦。所以才有端午節賜禮,獨寶釵寶玉是一樣的。

但這只是個暗示,還遠遠不到決定下來的時候。因為尊敬的祖母偏愛黛玉,因為寶釵還雄心勃勃渴望“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因為他們還小,還有許許多多的不確定因素。等到年紀漸長,賈薛兩家漸漸衰落,寶釵再也沒有高攀的機會,賈家又迫切地需要一個懂世務、能理家的媳婦。對於雙方而言,對方都成了無可奈何中最好的選擇。到那個時候,元春才會正式出面賜婚,“金玉良緣”才會真正實現。

紅樓似海,相逢是緣。為免失聯,請關注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老卻英雄似等閒199

在《紅樓夢》第二十八回中,元妃為賈府的人頒發端陽節的賞賜,賈寶玉的一份與薛寶釵相同,而黛玉與眾姐妹的賞賜一樣,卻降了一等,這就意味著元妃為自己的弟弟指定薛寶釵為弟媳。元妃為何會指定寶釵,而非黛玉呢?這其中的緣故其實很簡單。

元妃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只有過一次正面的出場,那就是省親。也是她惟一一次與寶釵、黛玉見面。當時眾人均向元妃行禮後,元妃進入正室歸坐,因問:“薛姨媽、寶釵、黛玉因何不見?”於是便傳了三人覲見。“賈妃見寶、林二人亦發與別姊妹不同,真實嬌花軟玉一般。”可見,她對寶釵、黛玉的第一印象是一樣的,並沒有分出高下。而後,賈妃命眾姊妹和寶玉作詩,呈上去後,“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可見,此時的元春對於兩位妹妹的評價也是一致的,沒有分出任何的彼此。包括最後頒賞的時候,“寶釵、黛玉諸姊妹等,每人新書一部,寶硯一方,新樣格式金銀錁二對。寶玉亦同此。”在整個省親過程中,對於薛、林二妹,無論是容貌還是才學,賈元春的評價都是一致的好,但是,僅僅時隔半年,二人的賞賜就分出了高下,這是為何呢?其中的原因就是她們在作詩時的一個小小的舉動。

元妃命令眾姊妹每人作一首詩,命寶玉為“瀟湘館”、“蘅蕪苑”、“怡紅院”和“浣葛山莊”四處各賦五言律一首。眾姊妹都已經作完交上去了,只有寶玉尚未作完。這時,薛寶釵、林黛玉分別幫助寶玉。同是幫助,卻有兩種不同的行為:

“彼時寶玉尚未作完,只剛作了“瀟湘館”與“蘅蕪苑”二首,正作“怡紅院”一首,起草內有“綠玉春猶卷”一句。寶釵轉眼瞥見,便趁眾人不理論,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他爭馳了?況且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字改了罷。”寶玉見寶釵如此說,便拭汗道:“我這會子總想不起什麼典故出處來。”寶釵笑道:“你只把‘綠玉’的‘玉’字改作‘蠟’字就是了。”寶玉道:“‘綠蠟’可有出處?”寶釵見問,悄悄的咂嘴點頭笑道:“虧你今夜不過如此,將來金殿對策,你大約連‘趙錢孫李’都忘了呢!唐錢珝詠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幹’,你都忘了不成?”寶玉聽了,不覺洞開心臆,笑道:“該死,該死!現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來了,真可謂‘一字師’了。從此後我只叫你師父,再不叫姐姐了。”寶釵亦悄悄的笑道:“還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誰是你姐姐?那上頭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認我這姐姐來了。”一面說笑,因說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開了。寶玉只得續成,共有了三首。

此時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負,自是不快。因見寶玉獨作四律,大費神思,何不代他作兩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處。想著,便也走至寶玉案旁,悄問:“可都有了?”寶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簾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錄前三首罷。趕你寫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這首了。”說畢,低頭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寫在紙條上,搓成個糰子,擲在他跟前。寶玉打開一看,只覺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過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賈妃看畢,喜之不盡,說:“果然進益了!”又指“杏簾“一首為前三首之冠。”

可以說,林黛玉的才華再一次得到了賈妃的認可。也許在這個時候,寶玉的破綻還沒有被姐姐看出來,但是,元春“又命探春另以彩箋謄錄出方才一共十數首詩,出令太監傳與外廂。”我想,等他們看完、論完之後,元妃還會將眾姊妹所作的詩帶回宮中,等閒暇之時細細品味。畢竟這一次省親是難得的機會,帶回姐妹們的詩作,在宮中煩悶,想家的時候拿出來看看,也是一個溫馨的回憶。

兩個人幫助寶玉的一幕,元妃或許沒有看到。但是,如果她帶回了詩,再細細看看,就會發現破綻所在。寶玉的才學自然有進步,但是遠不及黛玉。人說:“文如其人”,寶黛二人的文風必不一樣。脂硯齋對於這些詩作都有評論,對於“杏簾在望”一首,他是這樣評的:“分題作一氣呵成,格調熟練,自是阿顰口氣”,“阿顰之心臆、才情原與人別,亦不是從讀書中得來”,“以幻入幻,順水推舟,且不失應制,所以稱阿顰”。而對於寶玉的三首,脂硯齋只是說:“妙”,“極切”等讚語。即使賈妃不太精通詩作,但憑她的才華,加之細細賞讀,便會發現破綻。再者,作詩的時候,雖然賈妃高高在上,看不到下面的情形,而太監、宮女們站了一屋子,他們最善於察言觀色,打小報告,寶釵、黛玉的行為肯定被他們盡收眼底,回宮之後報告給元妃,元妃再拿出所作的詩一比對,便會發現問題。

寶釵幫助寶玉,是顧及了元春的感受,因為元妃不喜歡“綠玉”二字,所以讓寶玉改成“綠臘”,是多麼的尊敬;而黛玉幫助寶玉,只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華,恃才傲物,在貴妃眼皮底下徇私舞弊,教唆寶玉打小抄矇混過關,豈不是“欺君”?二人的表現,奠定了她們在元妃心中的位置。作為姐姐,自然不會讓弟弟取一個不誠實的人做媳婦。而且,王夫人每月都有一次進宮探視女兒的機會,母女見面,除了必要的官場話之外,二人能夠談論的就是寶玉了。王夫人免不了在元春面前提起金玉良緣,說到寶釵的賢惠,識大體等諸多好處,也免不了說黛玉體弱多病,小肚雞腸,甚至更不利於黛玉的話,從而讓貴妃為寶玉賜婚。

當黛玉還在為自己的才華能夠得到大姐姐的賞識而高興的時候,殊不知,元妃已經對這個妹妹有很大的偏見了。怪不得脂硯齋說“黛玉一生是聰明所誤。”黛玉何嘗會想到自己的聰明和才華會害了自己呢?


紅樓尋夢

元春是否喜歡黛玉的問題,只能從元春省親以及端午節送回的禮物裡面尋找答案。元春省親時,同時提到黛釵二人,同時與二人見面,所送的禮物也相同。元春就黛釵的態度區別:元春特別欣賞齡官,齡官與黛玉的長相十分相似;黛玉幫寶玉寫的詩,元春給出了最高評價。元春實際應該清楚,那是黛玉寫的詩。

黛釵二人在元春心裡所佔的位置,應該不差上下。端午節之前,元春送回的節日禮物,寶玉和寶釵卻完全一樣。元春的這份禮物,有幾種可能性:王夫人讓元春借節日禮物先來一回投石問路,試探一下老太太對寶玉婚配問題的反應,包括意欲婚配時間、婚配對象等。再則,還可能試探一下寶玉、黛玉、寶釵的反應。

元春是一個博學才女,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元春省親時,從對親人說出“那個見不得人的地方”之言可知,他已在皇帝老兒的後宮大院裡受夠了。象元春這樣的人,不該再做那種牛不吃水壓牛頭的事,他可能會很尊重寶玉對自己婚姻的選擇,他可能不會破壞寶玉的美好愛情。

寶玉房裡要放丫頭,寶玉要討個小老婆,都須過賈政這個首要的關口。賈政要是沒點頭,王夫人對這些事不敢擅作主張。何況賈政對兒女的婚姻大事,還特別的敏感、關心。趙姨娘提出給賈環討彩霞,賈赦將迎春嫁孫紹祖時勸言,均可為證。因此認為,元春不可能爭著當一個背父忤逆的不孝之女,不可能做出強給寶玉指婚的事。

元春應該不可能存在不喜歡黛玉的心理。元春省親時,環爺名字首次出場,可是,賈府主子卻讓環爺躲在家裡裝病,環爺就沒福氣見上貴妃娘娘一面。但是,娘娘同樣沒忘記環兄弟,還是給環兄弟安排了一份省親禮物。個人認為,元春就連人人討厭的環兄弟都喜歡,只是賈府主子瞎球作怪罷了。


夜舞風花雪夜

對於這個問題應該是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因為從最開始相見的時候,元春是喜歡黛玉的。

文/陌遊常樂

這個時期元春是很喜歡黛玉的:



第一,元春回家省親,讓眾姊妹每人寫一首詩。寶玉一人要寫四首,明顯力不從心,寫不出來。這個時候黛玉便說替他寫一首。黛玉寫好之後用紙團扔給了寶玉。

這個小伎倆,遠處的其他人沒有看見,可是近處的元春想必是知道的,而且笑而不語。

就算元春沒有看到那個小插曲,她對黛玉的詩還是很認可的。詩作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那首詩一看就不是寶玉所寫的。



黛玉所寫的詩《杏簾在望》得到了元春的好評,還是是寶玉所做的四首詩中最好的一首。從這裡就足矣見得元春對黛玉是很欣賞的。

第二,元春特別喜歡齡官。

齡官是大家都認為長得很像黛玉的姑娘,元春對齡官特別的喜愛,而且很優待。

齡官的性格和黛玉也很像,她很有的個性,會堅持自己的想法,曲子也唱得很好,有驕傲的資本。她不會曲意迎逢,即便對象是貴妃和寶玉。

元春會喜歡齡官,就說明她很喜歡這種性格的姑娘。所以可見她也是喜歡黛玉的。

第三,賈母和寶玉都很喜歡黛玉。

元春自小就在賈母處教養長大,她的三觀也是成教於賈母,對人的喜好也是相同的,賈母這麼疼黛玉,元春自然也會對黛玉另眼相看,發現黛玉確實是個很好姑娘,自然也就喜歡她。

寶玉也喜歡黛玉,元春又是很喜歡寶玉,黛玉也能給寶玉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也許有點愛屋及烏的意思吧,元春也會很喜歡黛玉。

元春不喜歡黛玉應該和這些原因有關:

第一,王夫人有意無意的說黛玉的壞話。



賈母年紀大了不便經常入宮,但是王夫人確是可以的。為了讓寶釵可以順利嫁給寶玉,王夫人就好得到元春的支持。

那她自然就會在元春面前對兩個有所評價,不用想就知道,王夫人肯定會有意無意的說黛玉的壞話,影響元春對黛玉的印象。

第二,元春其實一直都沒有對寶黛釵的婚姻表態,也從來沒有說過不喜歡黛玉。賈府正在慢慢衰敗。選擇寶釵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總的來說,我一直覺得元春是喜歡黛玉的,所謂不喜歡只是其中有誤會,對黛玉不瞭解造成的。



常樂紅樓

賈母親自帶在身邊,調教出來的人有賈敏,賈元春,賈寶玉和林黛玉。

從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興趣愛好,審美,價值觀來看,非常相似。賈元春也是賈母調教出來的,她的身上也會打上賈母的烙印,賈母的價值取向,愛好特長,也應該影響到賈元春。因此賈元春和寶玉黛玉有相似的地方。

元春不會不喜歡黛玉。

元妃省親時,對釵黛一視同仁。甚至可以說,稍稍喜歡黛玉。

元妃喜歡黛玉的詩,更喜歡黛玉的稻香村詩,並且因為黛玉詩中的一句話,“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把”浣葛山莊“改為”稻香村“。

元春進宮前,也應該是一個活潑、才華橫溢的,和黛玉一樣的女孩子。她喜歡機靈、聰明的女孩子,勝過少年老成的孩子。黛玉和寶釵,一個活潑,一個老成;一個直率,一個藏拙。元春的心底是喜歡單純直率的女孩,勝過心機深沉的女孩的。她更應該傾向於黛玉。

常言道愛屋及烏,元春在看戲時,喜歡了一個叫齡官的小戲子,這個小戲子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都像黛玉。元春對這個小戲子非常眷顧,賞賜了很多東西。無獨有偶,賈母也喜歡這個齡官。喜歡齡官說明她們喜歡黛玉。王夫人討厭晴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晴雯的眉眼像林黛玉。

端午節賜禮,寶玉和寶釵一樣,黛玉和賈府三春一樣。似乎又說明元春喜歡寶釵。

有人說,是黛玉在元妃省親時,公開給寶玉傳紙條,所以然元春厭惡了黛玉。潤楊有異議。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是願意要一個全心全意愛弟弟的女孩子,還是要一個會揣摩大姑姐心思的女孩子當你的弟媳婦呢?如果真愛這個弟弟,尤其是知道這個弟弟,不擅長勾心鬥角,是個單純的小弟弟。你會選擇哪一個女孩子?如果是潤楊,潤楊不會選擇那個會揣摩我的心思的女孩子,因為我的弟弟鬥不過她,也許被她賣了還替她數錢。潤楊寧願要一個,可以不顧全世界人的感受,只注重弟弟感受的人,只要那個不怕冒著欺君之罪的風險,也要替弟弟排憂解難的女孩子。

元春和寶玉名為姐弟,情同母子,元春一定會喜歡那個為了弟弟,敢與世界為敵的林黛玉。

至於端午節賜禮釵黛不同的原因,很多人都說了,是因為王夫人的介入。後來賈母清虛觀打蘸後,元春再也沒有在賜禮上,釵黛有所不同。

潤楊閬苑的一家之言,如果您有不同意見,可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潤楊閬苑

元妃見到黛玉唯一的一次機會,就是在省親的時候。那時候見到的黛玉容貌脫俗,再加上詩做得好,和寶釵兩個人雙峰對峙,又相得益彰,所以元妃看了非常高興,講到:終是薛林二妹非愚姐妹所能及”!這是把她們放在一起相提並論的,並沒有明顯的傾向,同時賞賜的東西也是一樣的。

題主所提到的元妃對黛玉不喜歡,可能證據也唯有端午節賞賜的禮品,寶釵和寶玉的是一樣的,黛玉和其他姐妹一樣,東西相對比較少。但僅從這一點而言,就能夠說明是元妃不喜歡黛玉嗎?

元妃省親的時候,有賈家採買的女孩子上來表演戲曲,齡官是得到了元妃的賞賜的。元妃看這孩子,唱的好,扮相又漂亮,賞了很多的東西,大家都會感到,元妃對齡官格外看護。

這是否可以說明元春當時對黛玉是非常認可的,可能並不是從未來弟媳婦的角度來評價。元春本人也是一個以內在秀氣、外在才華而晉升妃位的人,自然對於靈慧的女孩子有較強的心理認同感。再說她在未進宮時一直是賈母親自教養,那麼賈母的價值觀無疑也會影響到了元妃。再者,她進宮後也會聽說老祖母對黛玉是非常看護的,因此她也會愛屋及烏,對老祖宗關照的人,格外要高看一眼。

試想當時省親的時候,元妃叫眾姐妹來作詩,寶玉又是元春最最喜歡的小弟弟,未入宮當時親自教授詩文,雖是隔著許多臺階,或是有眾多太監宮女在側,如果真的是極其關心這位小弟弟,且又適逢如此難得的機會,目光必追隨著寶玉的行動。寶釵和寶玉說話,黛玉擲了紙團子給寶玉,寶玉急急展開,覺得這一首比他做的其他首都好,忙忙地抄了上去。所有這一切,元妃必是看在眼裡的。她不點破,未嘗不代表她不知道!也許在她看來,自己已高高在上,又是大姐姐,看著一幫弟弟妹妹在這裡玩笑般的做個弊,指點指點,討論一下,也沒有什麼打緊,於是也不會放在心上。

黛玉當時代寶玉做的一首《杏簾在望》,更是在寶玉所有詩作當中出類拔萃,既展露了黛玉的才華,同時又為寶玉面子上爭了光,元春也未見得是不歡喜的。更兼這是元春入宮多少年以來,難得的一次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下一次又不知道要等待何時,或者也許永遠沒有了!

再進行大膽推測,試想當時元春還在賈府未入宮的時候,與黛玉的母親賈敏或許還有一定的交集,她也許親眼目睹過這位讓人尊敬的姑姑的通身的大家閨秀氣派,以及謙和靈秀的個性、不同凡響的文化氣質。從一般的經驗而言,就算是自己的母親和姑姑有一些說不出的矛盾和彆扭,但是侄女兒和姑姑一般來說還是會處得很好的!愛屋及烏,對黛玉,元春必然也會另眼相看的。


至於後來,在端午節賞禮的時候,把寶玉和寶釵的禮弄成一樣的,大約總是受了王夫人的影響的。姑姑已逝,而媽媽的意見也就占主導地位了。由是看來,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棵草。此言不虛啊!

再繼續討論一下,有人認為,元妃賞賜寶玉和寶釵的東西是一樣的,特別是有芙蓉簟這樣的禮物,好像是賜婚的意義就很明顯了,但是其實也不見得,因為這禮物是老太太、太太、老爺和姨太太也都有的。那麼是不是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解讀一一因為王夫人有機會見到元妃,那麼她會誇讚寶釵,那麼從母親的角度來看,寶釵的血緣關係顯然就比黛玉的要離元妃近些,所以對更直接和經常被提及的親戚稍微關照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這種賜禮也可以做多樣的解讀,大家都把它解讀為為寶玉賜婚的意思,這恐怕是王夫人和薛姨媽共同散播出來的一種傾向,連賈母也無從知道元妃的真實意圖了!


冰珊醉紅樓

元春有說過不喜歡黛玉嗎?

元妃省親,大觀園裡巡幸後命各人作詩,元妃看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賈妃看畢,稱賞一番,又笑道:“終是薛林二妹之作與眾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看,這句話透著元春對寶釵和黛玉二人的欣賞之情。非愚蠢姊妹可同列者,是不是包括她自己,我們不得而知,我想,如果她用自謙的說法,這也是可以解釋得通的。愚姊妹完全可以包括她和迎探惜三姐妹。或許元春就真的感慨自己詩詞水平不如釵黛呢。

而且,這次元春給園中的姊妹們準備的禮物也是一樣的,完全沒有厚此薄彼。寶釵、黛玉諸姊妹等,每人新書一部,寶硯一方,新樣格式金銀錁二對。寶玉亦同此。

特地註明了寶玉也同此,並不是閒筆,而是表示元春此前準備的禮物中把家中的這些姊姊妹妹們都當成一樣的來看待的。這是在元宵節發生的事。

後來到了端午節元春發賞禮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寶玉的跟寶釵的一樣了,而後就有了薛寶釵羞籠紅麝串的情節。我們不知道這幾個月裡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我們從元春的賞賜可以看出來她有了分別,而寶釵顯然也領會了她的意思,一向不愛打扮的薛寶釵,及時將紅麝串戴在手上了。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金玉良緣”的推動吧。而我們知道,“金玉良緣”本來就是一場人造的傳說,應該是王夫人薛姨媽共同謀劃的布的局,元妃只不過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跟她喜歡不喜歡林黛玉一點關係都沒有。


蘇小妮

很多人先入為主地認為元春不喜歡黛玉,起源於元春曾經從宮裡賜給眾弟妹禮物時,給寶玉和寶釵的一樣,黛玉和其餘姐妹一樣,然而,元春真的不喜歡黛玉嗎?我今天想談談不同的看法



1、首先,我認為元春是欣賞黛玉的

這種欣賞發自內心,不摻雜家族的因素,證據是元春省親時,曾親口稱讚薛林二人寫的詩最好,甚至後來黛玉偷偷幫助寶玉寫了一首詩,元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誇讚寶玉的那首最好,在這種完全沒有主觀帶入的情況下,可以看出來,元春本人對林黛玉是喜歡欣賞的



2、元春對寶釵黛玉的個人態度並無差別

試想一下,對元春而言,林黛玉薛寶釵一個是姑姑家的妹妹,一個是姨母家的妹妹,她們自小從未見面,元春不可能對這兩個人生出什麼偏差,更何況,在古代,姑舅姊妹比姨表姐妹要更為親近,畢竟男權社會



3、元春為何後來對黛玉寶釵的待遇不同

元春從宮裡送出這樣一份禮物,已經明確了她是金玉良緣的擁護者了,為什麼呢?文中曾提到,王夫人曾多次入宮看望女兒,王夫人本人就是金玉良緣的堅定支持者,她會對作為寵妃的女兒說些什麼?無非就是說寶姑娘體貼懂事,林姑娘身體弱愛生氣,元春自然是認同母親的,更何況,寶玉是她最愛護的弟弟,她也會和母親一樣,從客觀角度分析薛林二人的條件



所以,元春對黛玉根本說不上不喜歡,她甚至是欣賞黛玉的,只是到了自己親弟弟的終身大事上,在母親的影響下,更加中意寶釵罷了


莜淺兒

也許只是受王夫人的影響、影響了最初的判斷力吧?其實元春喜不喜歡黛玉已經不是最主要的了,當事人的愛的情愫已經是從最初的朦朧逐漸的在延伸!雖說是情路坎坷,讓人看了揪心,但兩顆心的碰撞也逐漸的走向了交融。



作為寶玉的親姐姐,元春自然想讓自己的弟弟能夠一帆風順、衣食無憂的過著完美的人生,如果能在仕途的道路上順暢、能夠光宗耀祖也是再好不過的了,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有能在事業上有所幫助的人,最好的人選也許就是寶釵了。



大家都知道寶釵的家庭也是挺厲害的,能夠在這樣家庭氛圍成長卻來的女孩子自然也有人生歷練的薰陶、讓她成為一個把家族榮耀看得勝過一切的想法,這樣的想法也是賈府高層們的最真實的心態,而這一切是在黛玉身上所找不到的。


紅裙有愛

元春作為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保護傘,她看問題不會因為自己的喜惡來判斷,說他不喜歡黛玉,這是說不通的,在元春省親的當晚,賜予黛玉與寶釵的禮物沒有任何區別可以看出。

為什麼第二回賜禮物是有區別了呢!這個就跟賈府的權利爭奪有關係了!在賈府一直存在著兩大利益集團,分別是賈母集團和王夫人集團,趙姨娘集團勢力比較弱,這裡不討論。

賈母雖然是退休了的老幹部,但是真正賈府的掌權者就是她,王夫人是執行者,王熙鳳只是王夫人的下手。在紅樓夢中我們可以看到,史家已近衰敗,薛家已經淪落,賈家還有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元妃,架子還在,只有王家的勢力最大。而且王家不只在朝廷勢力大,而且已經深入到賈家和薛家,尤其是薛家完全被王家所掌控,許姨媽就是王夫人的妹妹。

在賈家,賈母的位置也是岌岌可危,王夫人集團有兩個很強勢的人,王熙鳳和賈連,一個掌握了賈家的人事大權,一個掌握了財政大權。這等於架空了賈母的權利。

賈寶玉是賈母的命根子,賈母把賈寶玉帶在身邊絕對不只是喜歡而已,而是要把賈寶玉培養成自己的代言人。這點王夫人是看得很透徹的,不然王夫人不會在林黛玉剛到賈府就跟林黛玉說要她遠離賈寶玉了。

王夫人知道林黛玉來到賈府,看到賈母全家大陣仗的接待一個外孫女時,王夫人就已經想到賈母的計劃是要平衡她在賈府的勢力了。那個時候王夫人就開始籌劃如何用自己的人替代林黛玉了,不然她也不會到處宣傳林黛玉病怏怏,說她小心眼。不過王夫人這招確實厲害,幾乎讓所有人都相信林黛玉不適合做未來賈寶玉的妻子了。

當薛寶釵進京選妃的事沒有成功時,王夫人的機會就來了,特意把薛寶釵培養成賈寶玉的妻子人選,這樣林黛玉的背後是賈母,薛寶釵的背後是王夫人。不管賈母也好,王夫人也好,賈寶玉將來的妻子人選都要元春來欽點。所以王夫人和賈母只要誰得到元春的支持,這場賈府未來的權利競賽就有了一個安全保障。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理清賈母,王夫人,賈元春三者之前的關係,才能看出元春是否喜歡黛玉。

元春對林黛玉和薛寶釵是有直接的看法的,在省親的晚上,元妃看到黛玉處處壓寶玉一頭,越級做事。這是元春不喜歡的,而寶釵有隻是對寶玉旁敲側擊,在元春看來寶釵是適合做寶玉的妻子,而黛玉是不合格。當然這只是元春對弟弟未來妻子的選擇,不在於喜歡誰和不喜歡誰。所以我們才看到寶釵和黛玉的所得禮品是一樣的。

為什第二次賜禮物有不一樣了,這就是王夫人的功勞和元春的判斷了。我們知道賈府的女眷是每個月都有幾天可以進宮去看元春。所以在這期間王夫人是做了元春的工作。才有了端午節賜禮物的事。賈寶玉與薛寶釵禮物一樣,這久再明顯不過了,賈元春是支持薛寶釵嫁給賈寶玉的。

元春雖然能力很強,但是他不管怎麼做,判斷問題都不會像賈母那樣全面,畢竟薑還是老的辣。當賈母看到端午節所賜的禮物,賈母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賈母都知道元春的心思。賈母一定會做元春的工作,元春的母親雖然是王夫人,但是她代表的是賈家利益。元春也不希望自己家的利益落在自己的外公家。在中國外戚專權後果是非常嚴重。在加上薛寶釵進宮選妃,為什麼沒有選上,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薛潘打死人,而逃避了法律制裁,這在皇帝那裡是說不過去。紅樓夢中一直在強調皇帝很重視“德”,元春選上“賢德妃”,除了元春的德才外,還有就是賈家在社會上的德高望重。這很符合當朝皇帝的要求。而薛家就不一樣了,薛潘身被人命案,在德才上就拖累寶釵,這是寶釵沒有選上的重大原因。如果薛寶釵與賈寶玉結婚必然會拖累賈元春在宮中的聲望,因為德才兼備的家族,盡然有人肩負人命案,這到哪裡都是一個致命的弱點。會危及元春在宮中的地位。而林黛玉家恰恰相反。

所以賈母一定告訴過元春,薛寶釵與賈寶玉結婚和林黛玉與賈寶玉結婚的後果分別是什麼。後來我們才看到元春再也沒有對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左右搖擺,賜不同的禮物這樣的情況出現,而是對賈母和王夫人的權利爭奪採取冷處理,不再管寶玉的妻子人選。

所以不存在元春喜歡寶釵而不喜歡黛玉的說法,關鍵是她們哪一個入選寶玉的妻子對家族發展有利,對自己在宮中的地位有利,這才是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