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和猿的區別?

納蘭軒若


猴子


猿——黑猩猩


猴子與猿都屬於哺乳動物靈長類(目),從生物學分類來說,靈長目分原猴亞目和猿猴亞目。其中猿猴亞目也稱類人猿亞目,屬於高等的靈長類,包括各種猴、猿和我們人類。共同特徵是智力發達,指尖有指甲,面部似人,常常白天活動,晚上睡覺。 猴子有各式各樣種類有百餘種之多,而猿現在只有四大類,包括亞洲的紅毛猩猩,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 猴子與猿的主要區別如下。

一是出現時間不同。猴子出現較早,已知最早出現的猴子是阿喀琉斯基猴,約在5500萬年前,出現於我國湖北荊州地球松滋地區。而最早的猿類是森林古猿,約出現於1600萬年前,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

二是體型體重不同。猴子體型嬌小,體重二三十千克,體長不足1米,大小如狗。猿類體型龐大,雄性明顯大於雌性,比如黑猩猩,雄性體重50千克至90千克,雌性只有40~60千克。而大猩猩的體重又明顯大於黑猩猩,雄性大猩猩體重超過200千克。有的猿,更是巨大無比,如巨猿,體重最大超過500千克,身高3米多。

三是尾巴不同。猴子都有長長的細尾巴,在樹間運動滑翔時,有助於平衡身體;猿類在進化過程中失去了尾巴。

四是四肢長度不同。猴子的前肢長於後肢,走路時,臀部高於頭部。猿的前肢明顯長於後肢,行走時肩膀高於臀部,呈半直立狀,這種行走姿勢,有利於解放手,便於隨時抓握食物。

五是行走方式不同。猴子都是四足 用腳掌著地行走。猿類,如紅毛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是半直立行走,前肢用彎曲的指掌著地行走

六是有無闌尾。闌尾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提供身體免疫力,猴子沒有闌尾,猿類都有闌尾。

七是分別區域不同。猴子幾乎在世界各地均有分佈;紅毛猩猩分佈在亞洲的熱帶雨林,而大猩猩、黑猩猩主要生活在非洲剛果河以北森林裡。倭黑猩猩只生活在剛果河以南的熱帶雨林裡。


賽翁

都說人類是猴子變的,其實科學上說人類應該是猿變的。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說得出它們之間的區別呢?我們都知道猿和猴都非常有靈性,善與人交流,長相又非常的相似,不容易區分,因此我們今天就來告訴你誰是猴誰是猿!


猴子比猿類在生物學分類上要低得多,也就是說,在接近人的程度上,在與人的親緣關上,猴比猿要遠得多。


現代的猴、猿及人在動物系譜上同屬靈長類,猴類中有低等的狐猴和眼鏡猴,也有較高等的新大陸闊鼻猴類如捲尾猴,還有各種各樣的舊大陸狹鼻猴類,我們在動物園裡看到的金絲猴、葉猴、拂拂、獼猴等都是,尤其是獼猴,在猴山裡活蹦亂跳,到處追逐,一片喧嚷的打鬧聲最逗人了。


當猴子和猿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腦海裡會出現許多的詞彙來描繪他們。我們常常指著一隻猴子說它是“猿”,而當我們指著一隻猿猴的時候,我們又叫它“猴子”。但實際上,猿和猴子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隸屬於不同的分支。


辨別兩者的差別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看它們是否有尾巴。大多數猴子有尾巴,然而猿沒有尾巴。但這並不是一個可靠的方法,因為雖然大多數的猴子有尾巴,然而並非所有的猴子都有尾巴,例如有兩種獼猴沒有尾巴,所以要確切辨別猴和猿,還要尋找它們的其他特徵。其中之一的特徵就是和嗅覺相比,猿更依賴於視覺,所以他們的鼻子和猴子相比會更短和更大。儘管吉本斯(一種小猿)比一些猴子的物種要小些,但他們的體型一般比猴子大,比如大猩猩,它就比猴子大得多。


兩者的差別更加具體的表現是:與猿和人類相比,猴子更像其他哺乳動物。例如,大多數猴子不能從樹分支的一端搖擺到分支的另一端,而猿和人類卻可以這樣做。因為居住在樹上,所以人猿的四肢有很大的抓握力,以利於它們能在樹上自在任意地攀爬、擺盪、遊戲或抓取食物。 這是因為他們的肩膀骨頭擁有不同結構。相反,猴子沿著樹頂端的分支來回跑動。它們的骨骼結構類似於貓,狗或其他四足的動物,而這些動物以同樣的方式移動。


人猿屬於安靜型的動物,除非有必要,否則很少發出聲音或向同伴打招呼,它們習慣獨居,不具個人領域意識,通常是數只人猿共同在雨林的某一地區活動,但不會互相干擾。


另外,如果你學習猿物種的話,你會發現猿物種的數量遠遠少於猴。猴的種類很多,有獼猴、懶猴、蜘蛛猴、疣猴、葉猴、紅面猴、狒狒、山魈、金絲猴、黑葉猴等,而猿只有大猩猩、黑猩猩、紅毛猩猩、倭黑猩猩、長臂猿、合趾猴和人類這幾種品種。那麼辨別是否是猿比辨別猴子更容易,如果它不是猿的那幾個種類的話,那麼它是一隻猴子,就這麼簡單!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猿和猴的辨別也有一定的認識。下次去動物園或者戶外旅遊的時候,當我們遇到這些靈長類的動物時,不妨用上面介紹的方法,而不是胡亂的叫猴子或者猿類。

軒雜談

我覺得是在智力上面有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