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銀行籤的貸款合同利率是5.39%,現在要執行新的利率5.88%合理嗎,為什麼?

這個名字好48

這種情況要分兩種:

第一種:題主和銀行簽訂的是浮動貸款利率,當貨幣政策銀行貸款有所改變時就會按照最新規定的銀行貸款合同利率執行。

也就是題主在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的時候沒有注意到時浮動利率還是固定利率的標準,如果是固定利率就沒有這麼麻煩,當時簽訂的合約貸款利率5.39%那麼一直執行的就是5.39%的貸款利率。但是浮動利率呢?就不同了,當貸款利率水平有所上升時就會執行最新的貸款利率,就想題主所說到的簽訂的5.39%的利率而需要執行最新的5.88%的利率。

這方面就需要題主重新翻看一下與銀行簽訂的貸款合同,如果是浮動利率那就需要執行最新貸款利率,如果是固定利率,那麼就需要與銀行說清楚,自己合同內是固定利率不是浮動的。

第二種:尚未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或者才簽訂未放款而被銀行執行最新貸款利率。

這方面就認了吧,畢竟你是需要錢的一方。如果還沒有與銀行簽訂合同,只是意向說明為5.39%的貸款利率,而在這期間貸款利率有所改變。這樣的情況也很難說,既然沒有真正簽訂,那麼只能是執行最新5.88%的最新貸款利率。

如果簽訂合同而未放款,這種情況最複雜,但是我建議還是重新簽訂一份合同吧,就按照最新的貸款利率5.88%的執行,畢竟你需要資金,沒必要弄得那麼僵。當然,藉此機會也可以重新審視一下合同,將其簽訂為固定利率,那麼以後再浮動也沒有關係了。


炒股哥說


我是龍門山財經,專注銀行金融社保觀察與分析。

商業銀行貸款的發放過程中有許多環節,比如受理、調查和審批,但無論哪個環節,只有當借款人拿到貸款後才算整個環節結束。無論是放款之前還是之後,貸款執行利率也是可能變動的。

01

在貸款合同簽訂,而沒有放款之前,貸款利率並非固定的,而只算意向性的。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一是在放款之前,貸款行可以根據你的貸款用途、期限、償債能力以及信用等級等確定貸款執行利率,即風險收益匹配選擇,風險越高利率成本越高;二是放款之前,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發生變化的,放款時會執行最新貸款利率,這無可厚非。


02

中長期貸款一般實行浮動利率制,即利率“一年一定”原則。這個概念比較好理解,很多貸過房貸的朋友印象一定很深。住房貸款一年後,往往月供款額度會多少發生變動,而並非一直保持不變。其原因就是人民銀行的貸款基準利率發生了變化,要麼調高要麼調低,月供款額度也會隨之變動。無論是商業銀行的自營貸款,還是委託貸款,中長期貸款利率一般實行“一年一定”原則。


03

短期貸款展期後,利率也會發生變化。比如自然人、個體工商戶和企業流資貸款最長期限為1年,到期後由於各種原因借款人無法按期還款,是可以向貸款行提出展期申請的。一旦展期申請被批准,展期最多不超過原期限,但利率會執行2年期利率的。所以,短期貸款在特定條件(展期)下,利率也會發生變化,但在展期之前,一般是固定利率制。

綜上所述,無論題主是放款之前貸款利率發生變化,還是貸款之後發生變化,看了此文應該有了答案。銀行應該是重合同守信用的金融企業,任何時候它也不會輕易犯如此錯誤的。好了,今天分享到此。持續關注【龍門山財經】,每天和你分享精彩財經知識!


龍門山財經

這個問題,飛刀專門寫過文章…現在發給大家看看。

正在“還房貸”的“房奴”做好準備,每個月的按揭還款又要增加了

最近住房按揭貸款普遍出現審批慢、放款慢,部分銀行停貸的情況。有的申貸人紛紛反映,銀行要求提高貸款利率上浮比例。已經還房貸幾年的“房奴”們心裡竊喜:“的虧我房貸做的早”!——你高興的太早了。

目前各家銀行紛紛開始要求正在償還房貸的借款人,來銀行簽訂借款補充協議,提高原按揭貸款利率上浮比例。不少借款人已經接到銀行電話了,大部分還沒有接到通知,不過通知正在路上。

早年按揭貸款發放利率一般是基準(對應4.9%)或者上浮10%(對應5.39%),首套房按揭利率基準下浮10%(對應4.41%)。這些貸款利率已經低於對應的存款利率,銀行開始不賺錢。隨著存款利率不斷上行,銀行開始賠錢。

遠方不斷傳來存款利息提高的消息:

4月13日下午,銀行業傳來消息: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行業自律約定將放開——銀行不會一次性提高存款利率,但是趨勢不可避免,速度有望加速。

某電商平臺代銷的某銀行“定期儲蓄存款產品”,產品包括1年期限,儲蓄存款利率為5%,起存金額分別為50000。在安全性上,作為存款,保本保收益;流動性上,隨時可以取(提前取按活期利率和實際持有天數計算收益),無需評估可以直接購買。——類似產品各家銀行都有推出。

存量的按揭貸款利率調整也就成為必然了。

因此,正在“還房貸”的房奴請做好準備,每個月的房貸肯定又要增加了。

最後說一句,如果客戶認為自己已經簽訂合同,絕對拒絕變更也可以…!未來你在需要銀行配合你做相關貸款工作時候,估計就很難了…!

注…本人銀行信貸工作二十年,炒股韭菜二十年。歡迎加關注,多交流。經常會發“腦洞新聞”…好心情,才有好收益。


飛刀47號

這個問題不好說合理不合理,具體問題和糾紛,肯定要依據貸款合同的有關條款來執行。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

第一,房貸利率基本上不會是固定利率,一般是跟央行基準利率掛鉤的浮動利率。

比如題主所說的5.39,就是比基準利率4.9上浮了10%;5.88就是上浮了20%。

第二,房貸利率到底如何執行,在房貸合同中應該由相應條款約定。

比如,有的約定死上浮比例數,有的約定以銀行審批蓋章(或者放貸)當日的浮動利率執行,或者有其他方式的約定。

房貸合同一般由銀行提供,這個條款肯定會從有利於銀行的角度進行約定。

針對題主的這種情況,我估計是房貸合同中約定了以銀行放貸日的浮動利率執行。

籤合同時上浮比例為10%,現在行情變化了,審批後放貸時銀行調整了上浮比例為20%。按照合同條款,銀行就執行5.88。這個問題,銀行對客戶是統一的政策,不會針對具體的個人。

具體情況,必須要看看題主拿沒拿到銀行蓋章的房貸合同,以及房貸合同中是不是約定死了比央行基準利率上浮10%,貸款利率是5.39%。

如果是黑紙白字寫得明明白白,題主完全可以要求銀行按照5.39執行。否則的話,只能按照銀行說的執行(其實,銀行應該就是嚴格執行房貸合同中規定的利率)。


巴九言

這個我來回答你,你簽訂的是5.39這個是事實,但是有一點你忽略了 在辦理貸款的時候你和銀行合同約定是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如果你簽訂貸款的時候是固定利率那意思就是央行加息降息和你沒有關係、你終身都是按約定的固定利率5.39執行到底..但是如果你簽訂的是浮動利率那如果央行降息你就要跟著降,央行加息你就要跟著加,一般都是從第二年的一月一號考試執行新的利率標準,但是我有幾點要提醒你一下,第一,如果貸款的時候你不問也不說銀行百分之99都是按照他們默認的浮動利率執行.. 第二,銀行給你提升利率是必須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央行加息 ,加息代表的是基準利率貸款的利率 這個你要清楚不要被誤導,其他類型的 存款加息啊,逆回購啊,存貸比啊 ,等等這類的言論不是正式的貸款利率加息 和你無關。是央行和銀行之間的借貸關係..銀行不能把他們之間的利益算在你的頭上,所以 不要被誤解了 不要被忽悠了,如果你簽訂貸款合同和銀行沒有其他特殊約定的話 銀行給你加息從5.39到5.88肯定不合理 堅決不同意 並且投訴他們到銀監會,我可以百分百告訴你現在的央行基準利率五年以上貸款基準利率是4.9已經差不多三年沒有調整了,但是為什麼你的是5.39 你的是基準上浮百分之十的意思.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銀行執行利率不是隨意亂要價的 是必須按照基準利率來執行的 但是 每個銀行都有一個權利 那就是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自主上浮或者打折不能超過百分之多少.意思就是銀行錢多了沒人貸款了有可能銀行給我們打折,銀行如果資金緊張有可能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 至於上浮百分之多少這個就是銀行自己的事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了..我說這麼多你應該懂了吧..你的5.39是央行基準利率4.9+(4.9X10%)=5.39 但是現在銀行要隨意給你改成5.88不合理..你要多問問了 有什麼不懂的再留言給我..希望能幫助你



窪興龍哥

這個要看你與銀行合同是否是正式有效合同了。

如果是正式有效合同,即雙方都有簽字蓋章了,那麼合同約定5.39%的貸款利率一定有效,如果銀行反悔,你完全可以憑你手上的正式合同起訴銀行違約。但是記住,起訴依據是你和銀行雙方都簽字蓋章的銀行貸款合同!

不過據我所知,銀行不會幹這種白紙黑字違約,給你起訴機會的傻事。銀行一般的操作是:讓你先在貸款合同上簽字,而這個貸款合同有些地方是空白的(比如說執行利率),銀行人員解釋說是等審批下來後填上去。這樣,銀行工作人員嘴上跟你約定的利率是沒用的,在真正發放貸款時,銀行才會填上最終執行利率,也就是5.88%。貸款放完後,銀行才會蓋章確認,這樣一份雙方簽字蓋章的就合同完成了。——你拿這份合同去起訴,法院也幫不了你!

總之,在貸款時銀行是強勢方,借款人往往都是隻能屈就的,這就是現實!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經驗。


空谷寒潭

樓主想問的顯然不是因為基準利率調整導致浮動利率的問題,最近央行又沒有調整基準利率。猜想估計是現在常見的審批後放款前臨時要求提高利率的情況。如果已經跟銀行簽訂了正式合同,即便是銀行也不能任意反悔,不能隨意提高利率。但是你必須有證據證明,而通常情況下,銀行會把利率空著不填或者放款前不會給你合同的。


膠州張律師

房貸也是這樣啊,國家貸款基準利率調整了,貸款利率會跟著變。

你看看貸款合同裡寫的是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浮動週期是多少。如果是固定利率那麼就是不會變的,如果是浮動利率,每個浮動週期都會重新計算利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