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的小兄弟——極國,苟且偷安,仍亡於自己祟拜的大哥哥

極國,周代小國,在今山東金鄉縣一帶,位於當時魯國的西南部。極國從西周以來,一直是作為魯國附庸而存在的。關於極國何時立國、其首封君、國人姓氏一直是個謎,有的說是姬姓,為西周之初分封立國,但據漢代孔穎達《春秋左傳註疏正義》中解釋:“

極,戎邑也。”指出極國是戎族所建方國,在不見權威史籍記載的情況下,應該以這個為基準。

魯國的小兄弟——極國,苟且偷安,仍亡於自己祟拜的大哥哥

極國大致位置

至於活躍在西北部的戎族人怎麼會到東夷地區去建一個戎族方國,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到了西周時期,戎人入侵中原或融入華夏已是正常之事,早在先周時期就有戎族與華夏姓氏通婚融合,比如姜戎,後來的申國其實也是與戎族的混合體,叫申戎。而且居說齊魯境內向來有“己氏之戎”(戎族的一支),東夷地區有戎人建國似乎也不足為怪。

魯國的小兄弟——極國,苟且偷安,仍亡於自己祟拜的大哥哥

極國因為弱小,而周邊又有強盛的極具威望的魯國,理所當然的,極國便或以姻盟投靠魯國,希望得到魯國的世代庇護。西周時期的魯國也確實非常愛護身邊這個小弟弟,並沒有太過份的舉動,極國也俯首稱臣,納貢朝拜一樣不落下,因此得以安安穩穩度過整個西周。直到東周開啟,春秋無義戰不斷上演,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微妙,弱肉強食的局面初步形成。

魯國的小兄弟——極國,苟且偷安,仍亡於自己祟拜的大哥哥

從魯隱公開始,由於君權的衰退,魯國的大夫們開始勢力割據,四分五裂,顯得不太安份,私自築城、私養軍隊、擴張勢力等違反禮制的事時有發生。當時有個叫費庈(qín)父(也稱費伯)的魯國大夫,權勢比較大,他在魯隱公元年入駐郎邑(在今山東魚臺縣一帶)。《左傳》記載:“

夏四月,費伯帥師城郎。不書,非公命也。”意思是魯隱公元年夏天四月,費庈父率領軍隊在郎邑這個地方建城,春秋沒有記載這件事,因為這不是魯隱公的旨意。可見,這個費庈父的勢力已經強到何種程度。

其實費庈父佔領這個地方意圖很明顯,因為他早已對郎邑南面的極國虎視眈眈,也就是說,郎邑築城駐兵是他滅極國的第一步棋。果然,等到魯隱公二年,公元前721年,魯國的司空無駭帶兵攻破極國國都,但只是進入,並沒有滅亡極國。

魯國的小兄弟——極國,苟且偷安,仍亡於自己祟拜的大哥哥

司空無駭是誰?司空是魯國的官職,掌國家水利、營建之事。至於他為什麼要興兵入極,無從得知,也許極國因為什麼事惹怒了魯國,魯國就出兵嚇唬嚇唬極國,但並沒有想滅亡極國的意思。無駭把極國這個小弟弟嚇得汗流夾背之後很快又撤走了。而這時,覬覦已久的費庈父趁機統領他私下培養的費家軍侵入極國,趁火打劫,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亡了極國。《春秋·隱公二年》:“司空無駭入極,費庈父勝之。”“勝之”的意思是,據《左傳·文公十五年》記載:“凡勝國,曰滅之”,也就是說,“勝”即是“滅亡”之意。

極國被滅後,國人四處逃散,其子孫以國為姓氏,成為極姓的重要一支。

文/堰風

更多方國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